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唐风流-第3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人老了,睡眠本身就浅,加之身子骨虚弱不堪,更是受不得惊扰,高宗这几年来都已习惯了独睡,从不用人侍寝,便是连武后也不例外,此际,整间寝室里静悄悄地,连个随侍的宫女宦官都没有,唯有高宗独自一人躺在垫了厚实锦毯的木榻上,晕沉沉地睡着,苍老的脸庞上满是皱纹,双眉微微地锁着,微黑的眼皮下,眼珠子不时地弹动着,似乎是梦见了甚不好的事情。
“陛下,陛下。”
一阵细碎的脚步声中,满脸无奈的程登高蹑手蹑脚地从屏风后头转了出来,抬眼看了看酣睡中的高宗,狠狠地咽了口唾沫,一咬牙关,硬挤出了满脸的惊恐之神色,疾步抢到了榻前,语气急促地连唤了两声。
“嗯!”
高宗最烦的便是睡觉时有人搅闹,这会儿正自噩梦连连之际,突地被唤醒过来,自是无甚好气色,双眼一睁,怒气已是勃然而起,不耐至极地翻身而起,重重地冷哼了一声。
“陛下,出大事了,明崇俨、明大夫在府中遇刺身亡!”
一见高宗要发作,程登高自是不敢稍有耽搁,赶忙将明崇俨身死的消息禀报了上去。
“啊,怎会如此?谁人所为?”
高宗对明崇俨素来宠信有加,这一听明崇俨竟遭人刺杀,登时便急了,顾不得喝斥程登高的搅闹之过,满面惊疑地喝问了起来。
“老奴不知。”
程登高心里头虽是想说此事乃是东宫所为,可话到了口边,却又没了胆子,只是呐呐地应了一声。
“不知?哼,好一个不知,尔甚都不知,来找朕作甚,滚,还不去叫媚娘来,废物!废物!”
高宗睡一半被吵醒,本就心情烦躁,再被明崇俨之死一刺激,自是更暴躁了几分,哪管程登高是否无辜,跺着脚便是一通子臭骂。
“诺,老奴遵旨。”
尽管早就料到吵醒高宗之后会是这么个结果,可真当高宗暴怒之际,程登高还是被吓得浑身哆嗦不已,唯恐高宗盛怒之下迁怒于己,哪敢在寝室里多呆,紧赶着应了一声,逃也似地便退出了房去。
“臣妾见过陛下。”
程登高去后不久,武后便已赶了来,一见到正焦躁无比地在寝室里来回踱着步的高宗,眼神里立马飞快地掠过了一丝精芒,但并未急着言事,而是款款地行上前去,恭谨地福了一福。
“媚娘来得正好,朕听闻明崇俨被人杀于府中,不知可是真的么?”
高宗这些年来对武后已是依赖惯了的,这一见武后已到,心情登时便稍松了些,只是焦躁之意却并未因此而减低多少,也没叫起,急吼吼地便出言追问了起来。
“回陛下的话,确是如此,今早闻报,妾身已派人去了现场,详情尚未得知,只是听闻贼子闯入明府时间极短,又不曾抢/劫财物,下手极其凶残,应是仇杀无疑!”
尽管得知消息已是有一段时间了,可武后的心依旧疼得厉害,起意要为明崇俨复仇,这便在言语中埋下了个伏笔。
“仇杀?明大夫可是于人有甚死仇么?唔,这……”
一听仇杀二字,高宗的眉头不禁便扬了起来,似乎猜到了武后话里的潜台词,但却不敢相信,沉吟着说了半截子话便没了声响。
“明大夫行事一向谨慎,甚少与人为恶,加之武艺又高,这天下间能刺杀其者,又能有几人哉?”
武后是狠了心要“栽赃”于李显,但并不直说,而是隐隐约约地暗示着,打定了主意便是要高宗自己去推断出结果来。
“唔,此事还是先彻查一番为妥,来人,传朕旨意,四品以上朝臣皆到宣政殿议事!”
高宗并不傻,自是听得出武后暗指的便是李显,他自己也有着这等怀疑,只是怀疑归怀疑,高宗却不肯就此胡乱下个决断,这便眉头一皱,提高声调断喝了一嗓子。
高宗下旨倒是轻巧得很,就一句话的功夫罢了,可下头的宦官们却是忙坏了,不为别的,只因今日乃是荀假,除了寥寥不多的当值朝臣外,绝大多数的朝臣们这会儿都在休着假,要一一通知到人,着实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然则旨意一出,纵使再难,也没谁敢耽搁了去,于是乎,整个京师全都乱了套,一众得到旨意的朝臣们蜂拥地向大明宫狂赶,整条大道上车水马龙,好不闹腾,京师百姓见状,尽皆为之慌乱不已,流言蜚语满城飞扬。
“太子殿下驾到!”
高宗有召,一众朝臣们自是不敢怠慢了去,早早地便全都赶到了宣政殿中,三五成群地聚集在一起,窃窃地议论着明崇俨的死,满大殿里尽是嘤嘤嗡嗡之声响,正自议得火热之际,一声呼喝骤然响起中,一身整齐朝服的李显已缓步行进了大殿之中。
“臣等叩见太子殿下。”
一见李显赶到,诸臣工们自是顾不得再乱议,各自躬身大礼参拜不迭。
“众爱卿平身罢。”
李显的面色甚是肃然,半点笑意皆无,对于朝臣们的见礼,也只是平淡地点了下头,随口吩咐了一句,便即大步向前墀下的锦墩子行了去,一撩衣袍的下摆,面无表情地端坐了下来。
“谢殿下。”
眼瞅着李显面色不对,一众臣工们自是不敢再胡乱议论,各自躬身逊谢了一声,分左右各自站好了位置,木然地等待着高宗夫妇的驾临,只是瞟向李显的眼神里都不禁微有些异色,概因所有朝臣都知晓李显素恶明崇俨,又有着足够的手段狙杀于其,心下难免都有所猜测,只是谁也没那个胆子当着李显的面说出此言,自然只能是沉默为金了的。
“天皇陛下,天后娘娘驾到!”
一派诡异的安静中,后殿的转角处突然响起了程登高那尖细的喝道之声,旋即便见高宗夫妇神情肃然地行了出来。
“臣等叩见天皇陛下,天后娘娘。”
一瞅见高宗夫妇已到,诸般臣工自不敢怠慢了去,各自大礼参拜不迭。
“免了。”
高宗烦躁地挥了下手,语气不耐地叫了起。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一听高宗语气不对,一众朝臣们心里头都不免犯起了叨咕,只是谁也不敢在此时有甚失礼的表现,只能是满怀心事地齐声谢了恩,各自落回了原位。
“众爱卿该是都已知晓了的,昨夜有贼夜闯谏议大夫明崇俨府上,悍然行刺杀之举,此等藐视朝堂之举万不可轻纵了去,诸位爱卿对此有何良策,且都道将出来罢。”
高宗落了座之后便不曾再开口,倒是武后霍然站了起来,阴沉着脸环视了一下殿下众人,语气愤概地开了口。
“娘娘所言甚是,微臣以为此必是奸贼作祟所致,乃乱我朝纲之恶行也,可谓是罪大恶极,须得着能臣彻查分明,以揪出幕后之黑手,还我朝堂之清明!”
武后话音一落,贾朝隐便已站了出来,义愤填膺地附和了一句道。
“嗯,贾相此言乃谋国之道也,本宫深以为然,此案干系重大,确须从快查处才妥,爱卿以为何人可担此重任?”
武后对贾朝隐的话显然甚是赞同,不等其余臣工进言,便已是大加肯定了一番。
“娘娘明鉴,老臣以为此案奇诡,非大贤大能之辈不足以任其事,且事涉朝堂大员,也须得显贵之人方足以压阵,是故,微臣以为主审之人非太子殿下莫属!”
贾朝隐慷慨激昂地说了一通理由,出人意表地推举了李显为主审官。
“嗡……”
贾朝隐此提议实在是怪异了些,一众朝臣们大多都所料不及,登时便炸了锅,乱议之声登时便响成了一片。
“陛下、娘娘,微臣以为贾相此言甚是,有太子殿下出面主持审案,定可从速侦破此案,微臣恳请陛下、娘娘明断!”
“陛下、娘娘明鉴,太子殿下屡破奇案,素有决断之明晰,当此重任必无虞也!”
“臣附议!”
“臣亦附议!”
……
诸臣工们尚未议个分明,就见武后一党的武承嗣、武三思等人尽皆站了出来,纷纷进言支持贾朝隐之提议,那等拥戴状着实是太过诡异了些,若是不知内情的,只怕还真以为这帮人等都是李显的死忠一党了,当然了,诸臣工们的眼睛都是雪亮的,自不会被这等假象所迷惑,然则内心里的疑惑与不解却是更深了几分,乱议之声也由是更响了不老少,倒是李显却似乎稳当得很,老神在在地端坐着不动,既不出言反驳,也不出头逊谢,就这么平静地听着,宛若事不关己一般。
“嗯,众爱卿所言甚是,本宫亦有此意,显儿,众爱卿皆以为尔能胜任此案,不知尔可敢为之否?”
武后任由朝臣们乱议了一阵之后,这才一压手,示意朝臣们安静下来,面色肃然地望向了端坐在前墀下李显,言语平和地开了口,此言一出,满殿朝臣们的眼光立马齐刷刷地全都聚焦在了李显的身上,大殿里瞬间便是一派诡异的宁静……
第六百七十九章轩然大波(下)
政争的事儿讲求的便是虚虚实实,让人捉摸不定方是上上之策,这个道理李显自是心中有数,面对着武后一党全力举荐于己的行径,李显自是不敢轻忽了去,趁着一众后党们七嘴八舌地进谏之际,脑筋可就紧赶着运转了起来——后党们此举到底是真有心将此难题推将过来,还是玩的欲擒故纵之伎俩?这案子到底能不能接?
明崇俨是怎么死的,这个问题李显自是最有发言权,倘若真将案子接到手中的话,万一要是无法在规定时间里拿出个令人信服的答案,面临着的必将是武后一党没完没了的攻讦,压力无形中便得由李显自己来承担,这些年来所树立起来的无往不利之形象势必要被抹黑得不成样子,倘若是造一假案的话,却又难保不被揭穿,后果同样不堪得紧,然则话又说回来了,将审案权放到后党手中的话,李显也不甚放心得下,只因那帮家伙行起事来可是半点底线都没有的,又有甚假案造不出来,这显然也不是李显乐意见到的局面,更麻烦的是一旦李显拒绝担任主审官,后头要想再就此事发表意见,显然便有些碍难之处。
“启禀父皇、母后,儿臣也以为此案须得从快从严查处方是正理,母后及诸臣工如此厚视儿臣,儿臣本该惶惶从命才是,然,儿臣却有不可为之苦衷,还请父皇、母后见谅则个。”
活人自是不会被尿憋死,以李显的智算之能,自是很快便已将利弊全都盘算了个透彻,待得武后发问之际,他已是有了准主意,这便不慌不忙地站了起来,深深一躬,满脸子歉意地逊谢了一句道。
“苦衷?尔有甚苦衷,不妨说来与娘听听。”
一听李显果然拒绝了主审官之责,武后的眼神立马便凌厉了起来,似笑非笑地盯着李显,不依不饶地往下追问道。
“母后明鉴,儿臣与明大夫素有怨隙,彼此关系并不睦恰,在某些人眼中,怕是儿臣也有作案之嫌疑罢,若是儿臣奉旨彻查此案,无论得出甚案情,都难以服众,故此,儿臣不敢为此,也不能为此!”
武后的问话里诛心之意味极浓,一众亲近李显的大臣们都不禁为之暗自捏了把冷汗,可李显却是从容得很,不紧不慢地应答道。
“嗡……”
刺杀朝廷大臣乃是谋逆之死罪,旁人避之唯恐不及,可李显倒好,居然如此坦荡地自承自个儿有嫌疑在身,这等话一出,满堂震惊,哄乱之声暴然而起,纵使是武后连压了数下手,都止不住朝臣们的乱议之言。
“肃静!”
眼瞅着群臣们闹腾得实在太不成体统了,默默端坐着的高宗不禁便是一阵火大,忍不住断喝了一嗓子,登时便将群臣们全都震得没了声息。
“显儿昨夜何在?”
高宗并不似武后那般能隐忍,心里头有甚疑问往往都憋不太住,也不管场合对不对,直截了当地便追究起李显来了。
“父皇明鉴,儿臣昨日奉旨主持承天门大宴,因着心情振奋之故,酒不免喝多了些,尚未回宫,便已是醉倒了,至今日巳时三刻前后,程公公前来传旨之际,儿臣方才被唤醒,一夜酣睡如泥,浑然不知己身何在。”
高宗的性子李显清楚得很,也早就预料到高宗在武后的撩拨下必然会对自己产生疑虑之心,早早便已思忖好了对策,这会儿一见高宗果然按捺不住地蹦了出来,自不会在意,这便装出满脸的委屈之神色,苦着脸解释了一番。
“启奏陛下,太子殿下昨日饮酒近五坛,未回宫便已醉倒,此一条不仅微臣可以作证,便是在场所有臣工皆是目睹。”
眼瞅着高宗当场逼迫太子,素来刚直的郝处俊立马便看不下去了,这便当场站了出来,高声禀报了一句道。
“陛下明鉴,老臣也是目睹之人,可以为证!”
裴行俭虽不算是李显一系的人,可内心里还是倾向于李显的,再者,他对明崇俨每每借鬼神之言蛊惑高宗也极为的反感,潜意识里便不想李显被“冤屈”了去,这便也从旁站了出来,高调地支持了李显一回。
“陛下,老臣亦可作证!”
“陛下,太子殿下昨夜确实酒酣,我等皆可为证!”
……
有了两大丞相的带头,一众朝臣们自是纷纷跟上,附和之声此起彼伏地响成了一片。
“唔,诸公之言朕自是信得过,朕也只是随口一问罢了,诸公不必放在心上。”
高宗本就不是个有大主见之辈,先前之所以会疑心李显,那都是武后在背后挑拨之故,这会儿一见群臣们皆力挺李显,心不免便有些虚了,哪还有甚往下追究的心思,忙尴尬地解释了一句道。
“陛下圣明。”
一众朝臣们见高宗已改了口,自是不敢强揪着不放,只能是各自称颂不已地退回了原位。
“显儿莫要多心,朕也是为了尔之清白好么,而今尔之嫌疑已去,这案子么,还是交给尔,朕方可安心。”
被群臣们这么一折腾,高宗心里头对李显的疑虑已是基本消解了去,这便打算以审案权来安抚一下李显受伤的心灵。
“父皇厚爱,儿臣感佩在心,然,儿臣还是不可为此,除瓜田李下之嫌外,波斯之战即将开始,后勤辎重之调度转运事宜繁琐,儿臣实不敢分心,还请父皇海涵则个。”
高宗的好心李显可以理解,只不过理解归理解,李显可没打算将这么个烫手的山芋往自个儿怀里扒拉,自是赶紧出言婉拒道。
“嗯,波斯战事将起,还须得显儿多多为力,此案显儿不审也好,只是案情重大,终归须得有能臣为之,不知显儿属意何人哉?”
高宗为人虽弱懦,可在对外用兵上却是古来帝王中少有的坚决,也每每为自己的赫赫武功而自得,这一听李显提到了波斯战事,自是不愿李显因此案分心而导致战局有失,只是又觉得先前当庭怀疑李显的举动颇有些过分,有心给李显一些补偿,这便将举荐大权交给了李显。
“显儿可知此案关系非小,须轻忽不得,倘若不能给天下人一个交待,朝廷面子何存?尔可须谨慎了去。”
高宗的补偿之言一出,武后立马便急了,自不能不担心李显胡乱指个小官儿去负责此事,这便紧赶着从旁插了一句道。
呵呵,老贼婆子憋不住了,还琢磨着往咱头上套/紧箍咒,等着罢!
武后一急,李显可就不急了,也不理会武后话里的警告之意,更不曾回答武后的问话,只是一味眉头微皱地作出了副认真思忖的样子,片刻之后,眼睛突地一亮,似乎已然有了准主意。
“启禀父皇,儿臣以为母后所言甚是,此案关系非小,确须能臣以为之,非亲贵不可用也,是故,儿臣举荐八叔主审此案,定可从快侦明真相,以告慰明大夫在天之灵!”
烫手山芋李显自己不想接,也不想让武后一党去穷折腾,而找其它重臣么,那不是让人去跳火坑么,毫无疑问,这自然也不是李显所愿为之事,如此一来,越王就很不幸地被李显一把给拽了出来。
“唔,八哥,显儿举荐于您,不知八哥可愿为朕分忧否?”
高宗对越王还是很信任的,这一听李显举荐的人是李贞,自不会有甚旁的想法,欣然地点了点头,望向了李贞,和煦无比地问了一句道。
“陛下明鉴,为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