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庶女有毒(完结)-第5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萧然见她面上不见慌张,不由几分惊诧,沉吟片刻,回答道:“陛下连夜召了几名心腹重臣进宫,然后下令禁闭宫门,不再招见大臣嫔妃。禁军也已经新换上了统领,调防频频一改往日气氛,宫门侍卫全是生人。所以,现在到底他的心意如何,我也猜不出来了。”
  李未央笑了笑,道:“父亲,你是真的猜不出来吗?”
  李萧然看了一眼李未央,不由感叹这个女儿像是狡猾的狐狸,非要榨干自己最后一点心思才满足。他微笑着说道:“原本看来,这场赌注最大的赢家该是七皇子,可是我现在觉得,最大的赢家是陛下才对。”
  “哦?何以见得?”
  “陛下先是收回了原本交给七殿下的二十万大军,经拓拔真的手过了一遍,就交给了周国有,再是替换禁军首领为伯进,接着还有那五十万统帅,启用的是久已不问世事的长平侯……周国有曾为了陛下挡剑,伯进是陛下一手提拔,长平侯原本也是战功赫赫却因为年纪渐大不问朝事,非到万不得已,陛下不会启用。这些人虽然能力未必多强,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对陛下的忠心是无人可以超越,现在这七十五万人全都牢牢控制在他手上,难道他还不是最大的赢家吗?”李萧然一边说,一边仔细观察着李未央的神情,仿佛要从她的面上窥探出什么一样。
  李未央只是叹息一声,道:“父亲,你不必如此,我哪里能神通广大到预料到一切后果呢?我是真心要帮助七皇子的呀,再者说,如今陛下将拓跋真暂且押回府中看管,并未说就此放过拓跋真,你又何必这么心急呢?”
  李萧然淡淡一笑,他觉得这件事情没有李未央说的这样简单,可一时之间却也参透不了究竟是什么缘故,便只是道:“希望陛下能够早点决定吧。”
  三皇子府,总管亲自捧着午膳到了拓跋真的书房,从回到京都开始,拓跋真一直把自己关在书房里,对外面的一切视而不见。为了京都风声鹤唳,拓跋真已有三天没有合眼了。可是,陛下那里一直没有消息,谁也猜不透这个皇帝的心思,谁也不知道他最后会如何定罪。拓跋真是要谋反,可并没有实质性的证据,能作证的人都已经死了,若是皇帝愿意放过拓跋真,这件事情可以揭过去,但若是他不愿意,那拓跋真也必须引颈赴死。总管不知道拓跋真为何还能如此镇定,心中这样想着,不免万分同情三皇子。
  “殿下,您的午膳。”总管小心翼翼地道。
  “放下吧。”拓跋真淡淡地道,突然将手中一枚血玉收起。
  总管看着,不由有几分好奇,却不敢多问,只是看拓跋真吃两口饭又放下,似乎并没有胃口的样子,低声劝说道:“殿下,您多少用一点饭吧,事情都还很难说,您总是要撑着的。”
  总管是当年拓跋真亲生母亲留下的旧人,当年他的母亲因为被诬陷而赐死,不少人被杀,连带着全族都遭到流放。虽然她的家族门第很低,可也有数百人受到牵连。拓跋真单独建府后,秘密找到当年存活下来的部分人,将他们召回府中,并且想方设法避过武贤妃的耳目,在他看来,只有这批人,对他才是真正忠心耿耿的,永远也不会背叛他的人。
  总管对拓跋真充满了感激,遭逢大难能够存活下来的不过二十多人,大部分人已经死在了流放的路上,包括他的妻子和一双儿女,若非拓跋真及时搭救,他恐怕已经因为忍受不了那种痛苦绝望的生活而自尽了。
  拓跋真只是微微一笑:“我吩咐你办的事情,都办妥了吗?”
  “是,刑部已经打点好了,绝对不会有人查到孙重耀的死因。这个蠢东西,居然敢背叛殿下,他落到这个下场实在是罪有应得。好在咱们早有准备,若是让他签字画了押,殿下想要脱罪,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拓跋真冷笑一声,道:“你以为孙重耀一死,拓跋玉就会死心吗?若非我早有准备,早已说定若是天明后还无成功讯息,便请梁御史连夜参奏他一本,我连这喘息的机会都不会有了。”
  “可咱们在梁御史身上花的功夫也实在不少——”总管想到这几年拓跋真在梁御史身上花费的心思,不由感叹道。
  梁御史这个人十分顽固,从来不肯为任何人美言,可任何人都有自己的心爱之处,梁御史的宝贝便是唯一的儿子梁战,偏偏这梁战是个败家子,这些年来不知道输了多少钱财在赌坊,梁御史为官清廉,受人尊重,骨子里更是个死要面子的人,要维持着全家的光鲜,不得不咬牙给儿子还了所有的债务,为此不惜卖掉了在乡下的祖宅。拓跋真知道了,第一件事便是高价买回这座宅子,悄悄还给了梁御史,而且不曾索取分毫回报,梁御史当然感激在心,千方百计才打听到背后帮助他的人是拓跋真,便深觉拓跋真是个十分有心的人。可他却不知道,诱使梁战赌博的人,同样是拓拔真——当然,这个秘密只有拓跋真自己知道而已。他明白梁御史是个十分聪明的人,所以送了人情给他却不自己出面,反而要对方按图索骥找到他身上,跪着求着来报答他。
  拓拔真的笑容含着一丝冷冽:“只要关键的时刻能发挥作用,那我们所付出的代价便是值得的。”
  “可惜皇子妃也不在,不然还能帮帮您。”总管叹息着道。
  拓跋真突然嗤笑了一声,道:“她?哦,我倒是忘记了,这两日都没有见到她,她究竟去了何处?”
  总管的面上也显出疑惑之色:“宫中发生动乱的那一天,三皇子妃不知道怎么回事,带着人怒气冲冲地出去了,却再也没有回来。奴才悄悄去打听了,后来有人说——有人说皇子妃在某处遇到了乱军,那些人……”
  拓跋真面上掠过一丝寒光:“乱军?乱军只在宫内,什么时候乱到大街上来了?哼!”
  总管心中也是这样想,但却不敢开口,想了想,他犹豫道:“奴才这就派人去找,兴许——”
  “不必了,现在这种风尖浪口,我没心思去管她,既然她不回来,就再也不要回来了!”拓跋真冷酷无比地道,半点没有夫妻之情。
  总管还要说什么,拓跋真说了句,我累了,总管赶紧躬身告退。拓跋真取出怀中的血玉,面上的冷笑变得更甚。前世冤仇?他从来不相信这种鬼东西。李未央之所以跟他为敌,不过是为了帮助拓跋玉而已,在她的心里,从来都把自己当成是敌人,不管他如何讨好她,她都不愿意走到他身边来。
  拓跋真从来不会给任何人机会,但对李未央,他却已经破例无数次。可惜,每一次都是让他失望。尽管如此,他却不认为自己已经输了。
  走到窗边,他打开了窗户。外面的雪越下越大,却都是雪珠子,一点点击打着屋檐上的明瓦,一阵阵冷风吹进来,拓跋真身上感到寒冷,下意识地握紧了手心里的血玉。这玉十分古怪,一直带在身上,竟然像是带了几分人的体温,触手生温,想到梦中的那些场景,拓跋真心里顿时焦躁起来,他一向心硬如铁,狠毒自私,行事只问是否对自己有好处,从来不管他人死活。如今却被这一场莫名其妙的梦境扰乱了心情,梦中那人绝望和怨恨的表情一直侵扰着他,令他懊恼不已。
  他越想越是恼怒,将那血玉啪一声摔在地上,血玉竟然从中间摔碎,生生流出一股奇怪的液体,竟然有几丝血腥味道。拓跋真眼睁睁看着,面上诡异一笑,李未央,你以为自己可以轻易赢过我吗?真是太天真了。
  三天后,皇帝下了圣旨,孙重耀被定为此次事件的主谋,京都之中的不少官员都因为孙重耀谋反而被株连,其中一批是往日里孙重耀的同袍,与他相处融洽,来往较为频繁,被怀疑参加了谋反,足足有五十余人,所有人都被判斩首,连同他们的亲眷足足有上千人,全部流放到最荒凉的地方,一辈子贬为罪民。另外一批,则是拓跋真的亲信,不少人都是高官厚禄,于是一队队禁军冲进了往日煊赫无比的府邸,抓住人就走,这些人大多数是被皇帝关入天牢或是秘密处决,于是京都到处人心惶惶起来。
  坐在马车中隔了帘子,李未央仍能听见雪落之声,沙沙的,风吹入车内,伴着寒冷的气息。马车绕过午门,远远便听见窗外有哭喊的声音传来,不用看,李未央便知道那是刑场在处决犯人。孙重耀谋逆案牵涉太大,皇帝下令集中处刑。午门外几乎被血洗成遍地红艳,哭声、骂声、求饶声和凄厉的叫声混成一片。李未央没有掀开车帘,只是在马车里安静地坐着,赵月在一旁看她的神情,道:“小姐,陛下这回的圣旨,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李未央微微一笑:“自然是要整顿朝纲,革除旧弊。”
  赵月很不理解:“此次的主谋被认定为孙重耀,与他有私的一律严办,这样一来,陛下不就是摆明放过三皇子了吗,可是为什么还要秘密处决一批三皇子的支持者呢?”
  李未央听着外面可怕的声音,口中淡淡道:“这是为免以后其他皇子造反生出事端,也是为下一个继位的皇帝扫清障碍。”
  皇帝不仅仅处决了拓跋真的那些支持者,还将拓跋玉狠狠斥责了一顿,说他戾气太重,命他回府思过,这就是说明,皇帝见自己儿子们一个个不得善终,到底还是心软了,没有处决拓跋真,可却对他和拓跋玉都起了防范。
  “小姐,接下来咱们该怎么办呢?”赵月明显有几分忐忑,留着拓跋真,早晚有一天会有祸患。
  李未央端着茶盏,拿茶盖徐徐撇着浮沫,淡淡道:“是啊,斩草需要除根,更何况拓跋真这把草,早晚要一把火烧掉的。”她一边说,一边闭目片刻,再睁开眼睛的时候,唇际笑意渐渐加深,眸中光色潋滟道:“处决了那些人,马上就是太后的丧礼吧。”
  亮如白昼的雪光,将她的瞳燃得异常明亮,但只是瞬息之间,那光芒就消失了。
  初六,太后丧礼。从早上开始,便有纷纷扬扬的大雪铺天降落,风搅雪,雪裹风,仿佛在预示着此时不平静的朝局。整个宫中放眼望去,满目都是白色的幛幔、白色的屏风,白色的几案,白色的孝服。冷风吹过,一片呜咽之声响在耳边。
  李未央进入大殿的时候,看见的就是这番场景,这里既有皇帝的儿女们,也有宫中的柔妃、莲妃和其他的嫔妃们,他们的眼泪就像是流不尽一样。前些日子皇后死的时候哭了三天三夜,现在还得哭,不但要哭,还得哭的惊天动地不可。不过,这些人也许是哭得太久了、太多了,已经挤不出眼泪来了。所以,现在与其说他们是在哭,不如说是在干嚎更准确。但不管是真哭还是假哭,从外表上还是看不出破绽来的。
  李未央站在众人之中,用帕子掩住了面上的表情,其实太后对她不算好,毕竟曾经算计过她几次,可也不算太坏,在永宁公主出嫁之后,太后几次三番想要找她重新修好,显然这个老妇人,并不是那样的残酷无情。也许是人的年纪越大,越会觉得杀戮没有止尽,希望能够平息事态。然而太后绝对想不到,拓跋真会为了皇位毒杀她,拓跋玉为了坐实兄弟的罪名而漠视。当时李未央本可以留下那毒杀太后的女官,可清况过于混乱,她实在没办法预测留下此人的后果,万一让她逃跑了,出去大肆宣扬太后的死,自己也要遭受无妄之灾,所以干脆一刀了结,但这样也留下了一个隐患,如今没人能够证明毒杀太后的究竟是谁了。
  拓跋玉一直在远处看着李未央,目光幽深。从那次在宫中分开,他一直都没有机会见到她,不过他知道,她很平安,这便已经很好了。
  李未央突然抬起眼睛,无意之中眼神与拓跋玉目光相撞,拓跋玉只觉得似乎有什么熠熠的光芒在昏昏的大殿内一瞬间亮了起来。不由就有些动容,甚至忍不住想要伸出手,把她揽在怀中。
  “七殿下?”旁边有一个女子的声音响起,拓跋玉一下子从自己的想念之中惊醒,回头看了一眼,却是一张美丽的面孔。“你脸色不好,是不是身体不舒服?”
  娉婷郡主的脸上写满担心,拓跋玉却只是冷淡地看了她一眼:“我没事。”
  娉婷郡主看了一眼李未央的方向,心头微微酸楚,却不得不压下这种情绪,轻声道:“那就好。”
  七殿下喜欢安宁郡主,这件事情早已人尽皆知,娉婷曾经阻止过这门婚事,可惜,很多事情是由不得人的。若是可以,娉婷也不想夹到两人之中,可是——未央说过她从来不曾喜欢过拓跋玉,那么,她是不是可以期待,等拓跋玉对未央死心的时候,能够留心到一直站在他身侧的自己呢?娉婷郡主没发觉自己的想法这样天真,她一向被朝阳王捧着长大,对一切都是充满希望的,却不知道人的心从来都不是光努力便可以。
  就在这时候,前头微微有些骚动起来,只听见有人惊呼一声:“娘娘,您没事吧?”
  李未央抬起眼睛一看,却是一直跪在前面的莲妃倒了下去,众人连忙七手八脚地搀扶着她到了侧殿,莲妃悠悠转醒,抬起眼皮,看了一眼众人,道:“我没事,只是伤心过度罢了。”
  伤心过度,李未央听着这句话,还真是颇有几分嘲讽,她慢慢走上来,对众人道:“你们都先下去吧,有我在这里就好。”
  女官们面面相觑,可是看莲妃和李未央神情仿佛不同寻常,便都知情识趣地退了下去。
  莲妃眼眸如波,朝着李未央瞧了一眼,柔声细语:“未央,你果然知道我的心意。”她顿一顿,“我不过是晕倒,你便知道我是想要单独见你。”
  李未央笑而不语,望着她淡然道:“莲妃娘娘的心思,未央当然明白的。”
  莲妃端起了茶杯,喝了几口水,润了润喉咙,刚才哭得太久,她都几乎跪不动了,此刻当然要抓住机会歇口气,随后,她放下茶杯,道:“我一直没机会见你,也就没办法问你一句,之前在宫中发生的事情,为什么不早点告知我知道,也好让我有个心理准备呢?”
  说的是孙重耀逼宫的事——李未央笑笑:“莲妃娘娘心中有数,又何必来问我呢?”
  莲妃面色微微一变,道:“你说的这是什么话?我怎么会心中有数?!”
  李未央不卑不亢道:“莲妃娘娘自从蒋家倒后就变了,你已经不需要复仇,所以一门心思都想着要钻营自己的泼天富贵。可是这富贵,却也不是平白无故得来的,我以为你至少还会讲究道义,却没想到,你半途投奔了拓跋真。”
  莲妃勃然变色,道:“你胡说什么!”
  “我是不是胡说,莲妃娘娘心中最清楚。陛下还没有做出决定,拓跋真又曾经找过你的麻烦,你却还是义无返顾地投靠了他,真是叫我吃惊啊。”李未央微笑着道。
  莲妃的面色变得更加难看,足足有半刻说不出话来:“原来你早就怀疑我了。”
  李未央嗤笑一声,道:“莲妃娘娘太聪明,可是最近做事却心急了些,你总是追问我很多事情,迫不及待想要知道答案,若非你这样做,我也不会心中生出怀疑。”
  莲妃的面色慢慢平静,只是悠悠叹息了一声:“这样说来,还是我自己露出马脚,但你也不应怪我,即使我的容貌多么美丽,都有容颜消退的一天,小心翼翼就可以留得住风华正茂吗,帮助拓跋玉,我不过是个无权无势的太妃,一辈子守在宫里,光有富贵有什么用呢?可是拓跋真却许诺我,封我的儿子为江夏王,封地兰州,我可以风风光光地离开京都,去过更自由的日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