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去爱上亲兄弟-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А'璃、璧流离、药玉、水精、罐子玉等,南北朝以后,有时又称玻瓈、料器。清代才称玻璃。古代所说的琉璃,包括三种东西:一是一种半透明的玉石,二是用铝、钠的硅酸化合物烧制成的釉,三是指玻璃。玻璃的发明,应同烧制陶瓷与冶炼青铜有关。发明人也就是制陶或制铜器的工艺师傅。古埃及的玻璃就是陶器工匠,在从窑内取出陶器时,发现了窑内有一种亮晶晶的东西。经过细心研究,多次实验,才烧制出玻璃。我国在商代,烧制陶瓷或冶炼青铜时,窑内温度可达1100oC——1200oC,有时就会无意中产生铅钡与硅酸化合物的烧制品。这些无名的工匠,是中国玻璃的发明者与祖师。作为琉璃之一的玻璃,最初只是作为装饰品或随葬品,视如珍宝。汉乐府民歌《陌上桑》说罗敷“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明月珠,在当时是名贵的琉璃饰物。秦汉时,烧制玻璃已为人所知,像东汉王充在《论衡》一书里,就说,五月丙午日中,用阳燧(古代一种取火器),就可“消炼五石以为器”。不过,中国古代的玻璃绚丽多彩、晶莹璀璨,但轻脆易碎,不耐高温,难以适应骤冷骤热的环境。北魏时,大月氏人来中国,在京城采石炼五色玻璃,曾一度“使中国玻璃大贱”。明清时,也有外国人来中国,传授西方玻璃的冶炼技术。如清康熙时,养心殿造办处就设玻璃厂,能生产水晶玻璃,洒金蓝玻璃与套色玻璃,其制品名贵一时,为中外收藏家所重视。除北京而外,在山东博山、苏州、广州等地,都有玻璃生产地,山东博山的产品,曾远销东南亚各国。 
玻璃本是冶炼工匠所发明,但民间传说却把玻璃的发明权归到汉代陆毒(或作六毒)大王的头上。说西汉末年王莽篡政后,各地农民揭竿起义。有一位叫陆毒的绿林好汉率军几次打败王莽的军队,被激怒的王莽派十几万大军围剿陆毒,陆毒只得突围,准备投奔刘秀。半路上躲进一处山口,被王莽的军队所包围。陆毒众人正用石头架锅做饭时,敌人冲上来,只得丢下饭锅,与敌激战到半夜。山谷中突然腾起一片光芒,将王莽的士兵吓跑了。事后,炉毒查来查去,才发现是架锅的石头被烧得透明时,发出了强光。强光迫使敌军不敢再进攻,最后陆毒终于盼到了刘秀的援军,双方会师。事后陆毒向刘秀汇报了情况,并向刘秀献上烧得透明的石头。刘秀视为珍宝,就封陆毒为王,并让陆毒继续烧制这种宝石。这种石头就是玻璃,而陆毒大王也就被传为玻璃业的祖师了。 
传说只能是传说,到底有多少历史的真实性,很难说。但有一点是肯定的,玻璃的发明,离不开那些无名的陶瓷与冶炼工匠。如今我国已是玻璃生产大国,仅浮法玻璃就产量来论,世界排在前四位的国家是中国、美国、日本、德国,中国居第一位。随着玻璃在建材、轻工、交通、医疗、化工、电子、航天、原子能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对玻璃制品高科技含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对我国玻璃业,是一个巨大挑战,我们祝愿我国的玻璃业勇攀科技高峰!




别鹤离鸾

  接下来的日子,胤禟依旧过的云淡风轻,过个生日嘛,也不用太隆重的。可如嫣却在辛勤的张罗着,又是彩灯又是红花,还有盛大的酒宴……就像要大婚一样。
  西小院依旧寂静悠然,如同在四阿哥府深藏的世外桃源,宁静得让人望了还有凡尘俗事。
  “胤禟,”一把大大的藤木躺椅,赵林轻轻的把胤禟圈在怀中,下巴贴着他的额头,“你说,我们可以永远这样吗?就这样平平静静的在一起,就只有我们两个人……”他的声音渐渐变小。他睡着了吗?胤禟抬头去看,却见赵林正注视着自己,眼神殷切而热烈。“风怡——”他声音轻柔娇媚,赵林身子一颤,笑道:“你真是个妖精!”
  胤禟静静坐在书房,捧着一张纸出神,纸上画着一个漂亮的心形蛋糕。不知道隔着几百年的父母过得怎样?还记不记得今天是自己的生日?会不会也像往年那样,请意大利著名的糕点师做个大大的美味蛋糕……好像在不知不觉间回到以前,自己是个巨富家的大小姐,却偷偷得跑去做了记者……轻叹一声,脸是干的,没有流泪,唇角还微微上翘,现在的自己也是幸福的吧?回想起以前也不会觉得心中酸涩难耐。
  “爷,”小贵子站在书房外道,“太子爷和众阿哥都快来了,您要不要出去迎一迎?”“好” 胤禟整顿好衣裳,摆好笑脸,迎了出去,小贵子紧跟在他后面。小贵子是个很贴心的奴才,脑瓜机灵,做事有分寸,还知道时不时地提醒他健忘的主子该做什么。胤禟得意地想,有了身边这些细致周到的人,自己在古代活的也满轻松的,挺好……
  “八哥,今天不忙吗?”“唉,刚从南书房回来。”
  “十弟,十四弟,和八哥一起来的吧,快请快请。”“是啊,只怕这个冷淡君子不欢迎我们啊!”十四笑着。“十四弟又开玩笑,我怎么能不欢迎呢?”“没关系,你就是不欢迎,我们今儿也是要来的!”十四倒显得并不计较。
  “啰嗦什么呀,我们快进去吧。九哥,生辰大吉!”小十拱手,笑嘻嘻的说。“多谢多谢,你们先请进,太子还没到。”“嗯。”
  看着八阿哥亲切恬淡的背影,真难以想象在以后最艰难的日子里,他将怎样度过,一阵揪心的痛。两只深蓝色,绣有百鸟图案的轿子,有街角悠然临近,快到用晚膳的时间,街上的行人本就稀少,轿夫随意轻晃的样子,更显轿内主子的慵懒,矜贵。轿子在九阿各府门口停下,四阿哥和十三阿哥步出轿子。
  “四哥十三弟……”胤禟笑靥如花,却不是下面说什么好,偷偷瞟瞟小贵子,好小子,一会工夫跑哪去了?关键时刻掉链子!胤禟在心里将他诅咒了不知多少遍,“生辰大吉。”四阿哥看他慌张失措的样子,略带笑意地说。“呃——多谢四哥!四哥十三弟请——”胤禟伸手让道。待脚步声渐渐远去,才抬起头,“啊——”只听一声惊叫,胤禟后退了一步,“你怕什么?我还能吃了你?”四阿哥嘲笑道。
  对,就是这种口气,胤禟恨透了他这种口气,鼓了半天勇气,“四哥,你……”“今天可是你生辰啊,想要我送你什么呢?”那人懒懒地说。“呃?”胤禟的怒气倍这突如其来的一句话吹得无影无踪,想要什么?没想过诶,其他人都送的什么呢,嗯,呆会儿要看下礼单……“哎哟,”一根纤细的指头重重的敲上胤禟的头。“知道你没想过,除确礼单上的,这个,以后每天带着。”他在胤禟腰间系上一个温润的羊脂玉佩,玉佩上两朵并蒂木兰莹莹碧透,栩栩如生,有着无限娇羞,胤禟一眼便喜欢上了它。
  “多谢四哥。”故作平静的语气。四阿哥转身离开,胤禟却捧着温润的玉愣在那里,“并蒂木兰……”他失神的喃喃自语。
  五阿哥从墨绿色的轿子中下来,就见胤禟呆呆得立在门口。伸一只手在他眼前摇了摇,他的视线似乎从很遥远的地方收回。
  “嗯?五哥,跟你就不客气了,快,里边请吧。”五阿哥是胤禟最亲近,最喜欢的阿哥。本来嘛,两人同是宜妃所生,五阿哥又生性淡泊,不喜名利之争,胤禟便多与他相交。
  “太子还没到吗?”他温暖的笑着。
  “没呢。”胤禟摇头。
  五阿哥拍拍他的肩膀,“刚才在想什么呢,自己站着发呆,小贵子呢?”
  “呃,我好一会儿没看见他了,许是出恭去了,哈哈。”胤禟掩嘴儿笑。五阿哥轻敲了下他的脑袋,笑着离开。
  等了又等,双腿酸麻,阿哥们都到齐了,也不见太子驾到。胤禟等得没脾气,连骂人的心思都没了。太子到时由太子点亮福寿灯,可天已全黑,胤禟可不想意大利蛋糕没了,连福寿灯都没有。一个明黄色的轿子就在这时晃晃悠悠的出现在街角,胤禟吐了一口气,总算来了。
  “太子爷吉祥——”胤禟,小贵子,以及身后的两排丫鬟一起行礼。
  “起吧。”明黄色的衣帽,金丝白底皂靴,傲慢的姿势。太子俯视着胤禟。胤禟缓缓起身,看着眼前这个目中无人的太子,又想到他两立两废的命运,不禁觉得好笑,无知愚人!
  太子提步走向厅堂,胤禟紧随其后。阿哥们纷纷迎出来,俯首行礼。
  “好了,不必多礼,今天是九弟的生辰,大家都随意些,火折子呢?”太子的话挺有些耳熟呢,似乎在刻意模仿当今圣上,却威严不足,很有东施效颦的味道。
  身后得小云呈上一根柄为银质,雕着镂空满文,前段是带着火星的火绒的火折子,他用力一甩,火折子便又燃了起来,伸手探进天井中央最大的红彤彤的灯笼,似有无数条火龙,从大灯笼中窜出,沿着预先拉好的引线,奔向各处,华灯大亮,灯火通明,院内各处的灯笼一波波的亮起,如多米诺骨牌倾倒般的视觉震撼。胤禟的阿哥府,亮如白昼。
  “真漂亮。”太子爷把火折子给了小云,看着她的脸说。胤禟一时不知道他是在说小云还是灯笼,事后想来,可能二者兼有之吧。
  “是啊,九哥,有这么好看的东西也不提前跟我们透漏一下!”十阿哥站在胤禟身边不满的嚷嚷。“说了还有什么惊喜吗?”胤禟笑着看他。微扬的嘴角,清澈的眼睛,白齿皓唇,竟比那最大的灯笼还要耀眼,十阿哥怔了一下,意识到自己的失态后,他尴尬的笑笑,转头去看灯笼,眼神却有意无意的在胤禟身边逗留。
  “是啊,知道了就不这么有趣了。”十四阿哥附和着。
  众阿哥赏了灯,回到正堂,宴会才正式开始。胤禟给太子敬了酒,再由太子开始,众阿哥给胤禟敬酒,一圈下来,胤禟就有些犯晕。酒下肚越多,吐出的话就越多,气氛活跃起来,不似先前个个正襟危坐。吃罢饭,行罢酒,就该到园子里听戏了,如嫣请了京城最出名的戏班,可这些难得开怀的皇子们却都喝高了,一出没唱完,人差不多被家丁送回去完了。只有酒量极好的十三和十四没有醉,十四还没有自己的府邸要尽早回宫,十三虽也未有府,却是要陪着四阿哥走的。四阿哥似乎是酒量最差得了,没喝多久,他就趴倒在桌边,怎么叫都不醒。
  送走了几位阿哥,胤禟摆手示意如嫣让戏班停下,转身欲去往西小园。
  “胤禟——”身后一声呼唤轻柔却含着无尽酸楚。
  他停下急促的脚步,“如嫣……”
  如嫣捧着一碗醒酒汤给他,“胤禟,妾身共祝您身体安康,福如东海,吉祥如意……”说话间大颗得泪滴从他略显苍白消瘦的脸颊上滑落。
  娇柔如芙蓉泣露,胤禟终是不忍,抬手温柔的撷去她脸颊上冰凉得泪滴,“好好的,怎么哭了?”
  她缓缓的抬头,凝视着胤禟的眼,他的眼里又似水的柔情。泪水再次蓄满她的眼眶,“爷可是要去西小园?”
  “呃……”胤禟顿时语塞。
  “爷快去吧,奴婢不耽误爷的时间了。奴婢只是太长时间没有和爷好好待过,心里思念,才不忍落泪……今天是爷的生辰,奴婢不该哭的,”她急忙抹去满脸的泪水,“好了,您去忙您的吧,奴婢吩咐人打发戏班……”
  “如嫣,”胤禟打断她,“这些由小贵子做就可以了,你也忙了一天了,去歇息吧。”他的心在痛着,深深的愧疚似乎要将他淹没。
  “忙着总比闲着好,闲下来时候心里总会空落落的,一个人坐在那儿想着以前,想着我们初见的时候……”说着她又掉下泪来。
  胤禟把她拉进怀里,下巴轻轻的摩擦着她的发,“是我对不起你。”是啊,如果没有他凭空穿回来,霸占了真正胤禟的身子,如嫣就不会是现在这种境遇了吧?她的孤独,她的寂寞,她的身在咫尺,心隔天涯,全是由他造成的。
  她的泪滴落在他胸前的衣襟上,却熨烫了他的心,“不哭了,如嫣,再哭我可不喜欢你了!走,我们该入寝了……”
  “嗯?”她猛地在他怀里抬起头,眼如黑夜里闪烁的明星,将她整个人都照亮了,“你说——我们?”
  “是啊,你,我,”胤禟点点她的脑袋,又指指自己,“我们!”
  他拦腰抱起她,一路洒下她欢悦的笑声,“飞”进卧房。
  西小园的烛光还在晃动,灯芯在若有若无的风里摇摆不定。他脸上有如玉的光芒,嘴角噙着轻笑。他在等,幸福的等待着他推门,叫他:“风义兄”然后他就给他看那个精心准备下的礼物——蛋糕!他曾无意间提起的一种甜甜的糕点,看他当时那渴慕的表情,他就默默地记在了心里。终于在经过了无数次试验,浪费了无数个鸡蛋后,用十七个鸡蛋,十七个鹌鹑蛋,和蜂蜜,牛乳,面粉,洋芋粉等一些材料,用蒸年糕的方法蒸出了一个所谓的“蛋糕”,希望他会喜欢吧。
  胤禟看着如嫣娇嫩的红唇,细滑光洁的皮肤,陶醉的深深吻下去,她也热烈的回应他。他的唇顺着她纤细白皙的颈滑下,淡薄的衣衫早已滑落一边,两人如干柴烈火般一遇即燃……呻吟声溢出她的齿逢,幽幽的撞击着他的耳膜,他全身震颤……第一次体会到男人主动的地位是多么美好,那种完全占有,控制,主导的感觉让他的每一根神经都兴奋起来……
  沉静的窗,沉静的烛,沉静的他,轻叹了一口气,“他今晚不来了吗?”他看着面前那笨拙却不乏可爱的蛋糕,最初的期待渐渐冷却下来……忽而一阵风吹过,窗外的竹叶沙沙作响,就像脚步轻盈的扫过路面。
  “胤禟?”他跳起来去开门,迎面只有一阵冷风,他缩了缩脖子,明亮的脸颊又黯淡下去。
  如嫣窝在胤禟的怀里,就像一只乖巧的小猫。胤禟抚摸着她顺滑黑亮的长发,手指触到她微微有些凉的肩,便更加紧密地将她拥进怀里。
  “如嫣,我唱歌给你听好不好?”胤禟口中温热的气息吹到她的耳根。
  她轻笑着动了动身子,玉臂搭在胤禟的腰间,“好!”
  胤禟看着窗外皎洁的月光,轻唱:“你问我爱你有多深,我爱你有几分,我的情也真,我的爱也真,月亮代表我的心……”
  美梦良辰,一觉醒来,神清气爽,他伸手捏捏她还在睡梦中,粉嫩的脸颊。她又弯又长的睫毛抖了抖,继续沉浸在美好的梦中。“胤禟”她轻声咕哝。
  是许久都没睡这么好,这么踏实了吧?胤禟怜惜地为她掖好被角,轻手轻脚的下床,着衣,上朝。
  “小贵子,昨儿迎了八爷后,你去哪了?”胤禟看着手里的礼单,问轿外的小贵子。
  “回爷的话,奴才内急。”小贵子忙在轿外答道。
  “你急得可真是时候,把爷自己留那对付四爷!”说起他,胤禟的视线不自觉的滑向腰间的玉佩和那上面的并蒂木兰。
  礼单上是一些难得的药材,珠宝,器具之类,胤禟到不十分上心,一套浙江湖州善琏镇的大小各异的毛笔倒是分外可人,是八阿哥所赠。当日在静心斋,他见到胤禟莲子到颇为上心啊。胤禟笑笑但转念又想到,也许他是对所有人都是如此的呢,心中不免有些失落。
  乾清宫一如既往的庄严肃穆,文武百官朝拜王者康熙,年过不惑的他那么气宇轩昂,雄姿勃发,居高临下的俯视着他的臣子。胤禟缩在后面,注意到众阿哥都用崇拜,渴慕,敬若神明般的眼神仰望着皇帝。
  九五之尊,收天下朝拜,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而这些地位尊贵的阿哥们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