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倩女幽魂]当雍正穿成金光+番外-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问题是桐华的心眼太活泛了。
  诸葛无为原先在雍正的院子里住着的时候倒还好些,日日都是尽心尽力的伺候着的。可到了诸葛无为十岁之时,雍正见他年纪慢慢的大了,再与自己挤在明辨院里,可就让人看着不像,便派人收拾了隔壁的院子,取名为永昼园,给了诸葛无为去住。
  于是,桐华就慢慢的变了。桐华见诸葛无为的性子好,轻易不责骂下人,便渐渐的起了惰性,越来越多的时候跑去躲懒了。永昼园内伺候的下人们见主子的小厮桐华这般的作派,主子也不斥骂,便也跟着有样学样了起来。
  只初时下人们还有些忐忑不安的,可后来,见诸葛无为权当什么都没看见,那胆大就大了起来,只在雍正吩咐人告诉诸葛无为,他要来查功廛时,下人们才会出现在永昼园内装装样子,平日里却是连人影都看不到的。
  后来,诸葛流云来了,雍正又让郭良挑个伺候他的小厮。
  此时,桐华把诸葛无为的好性子当成了懦弱,因此觉得自己已经把无为少爷给握在了手中,便又开始打起了诸葛流云的主意。
  桐华有个弟弟叫敛紫,他便求了郭良把自己的弟弟安排到诸葛流云的身边伺候。
  郭良虽名义上是负责雍正的院子的,可众所周知在雍正身边伺候的人都是玄心护卫,压根就没他插手的余地,因此平日里只能管着院子内洒扫的下人。雍正见其无事,便让他管着自己在外头的铺子和田地。
  郭良从此早出晚归,并不知道永昼园内早已经是主不主、仆不仆的了,诸葛无为已经到了如今喝杯水都要自己先去烧水的地步。所以,他见桐华伺候无为貌似还伺候的不错,那桐华的弟弟应该也是个好的,便同意了桐华的话,让敛紫成了诸葛流云的贴身小厮了。
  敛紫进了永昼园,成了诸葛流云的贴身小厮后,原还不敢随着自己的哥哥一般骑在主子的头上,可到后来见着主子毕竟还小,只略一用话哄着他便没事了,也渐渐的胆子大了起来。
  没曾想,雍正竟有一天会在没事先通知的时候过来永昼园,这才发现了他们欺主的事情。
  悔之,晚矣!
  雍正领着吃完晚饭的诸葛兄弟在院子里散步消食,又考查了两人的功课之后,便让汪友庭领着诸葛流云先在他隔壁的房间休息。毕竟现在永昼园内一个下人也没有,他也是不放心的。
  然后,雍正又带着诸葛无为到了书房,而桐华和敛紫,并一众永昼园内的下人都已经在这里跪了许久,连着郭良也来请罪了。
  本来雍正是想着这种事情由自己来处理便好,可后来一想,有些事情也该让诸葛无为知道的。比如一些手段。
  雍正在书案后面坐下,又让人搬了张椅子放在他旁边,让诸葛无为也坐下。一时又有护卫送了茶来。雍正浅浅的啜了一口,便听到外面有了声响,原来是玄心四将也被惊动了,不约而同的跑了过来。
  雍正的书房虽说较大些,但是此时这里有他,连着诸葛无为,再领着四位玄心护卫并一干子罪奴,已经是将书房挤得满满当当的了,哪里还有多余的位子让四将们进来呢。
  可玄心四将向来疼爱诸葛无为和诸葛流云,一呼说诸葛兄弟被一帮子奴才给怠慢了,都是义愤填膺状,嚷嚷着要如何如何的处置这帮奴才。
  雍正见状,也不拦着了,只让护卫们把这一群听了玄心四将在外头嚷嚷的话给吓坏了的下人们,都带到了院子里去。
  盛夏的夜晚,院子里没有一丝风儿吹过,永昼园的下人们又惊又吓,流了满身的汗,跪在院子里一动也不敢动。
  雍正看了他们半晌,才幽幽的开口:“本座宣你们来,原想着你们事儿忙,连你们的主子也找不动、叫不动你们的,所以想着你们必不会来。没曾想你们却来了,本座或许该受宠若惊吧?”
  众人不敢回话,只身子抖得越发厉害了些。
  雍正也不在意,眼睛仅盯着跪在前头的两个人。“桐华,敛紫,听说你们贵人儿事忙?今儿个可又去做什么大事了?且说与本座听听如何?”
  桐华和敛紫听了,如遭雷劈,一起磕起头来喊道:“宗主饶命!原是奴才被猪脂蒙了心了,这才做下这等欺主的事儿,奴才再不敢了,求宗主且饶了奴才这一次吧。”
  雍正冷冷的看着,并不说话。
  桐华又是哭诉了半天,见雍正并不为所动,便膝行上前,攀上了诸葛无为的大腿:“少爷,无为少爷,看在奴才伺候了您五年的份上,且饶了奴才这一次吧。奴才日后定会痛改前非,再不敢偷奸耍滑的,只尽心尽力的伺候您啊少爷。”
  诸葛无为毕竟只是个十一岁的小少年,心肠不够硬。见桐华哭的很是可怜,便起了侧隐之心。
  桐华是惯常伺候诸葛无为的,哭诉间抬头一看,便看出了诸葛无为的不忍,便做得越发伤心的模样起来。与此同时,他还不忘偷偷给敛紫使了个眼色,让敛紫跟着他一起哭闹。如此一来,连身他们身后的一干奴才们也跟着大哭了起来,闹得院子里吵吵闹闹的不像话。
  “师、师父,不如……”诸葛无为终究还是硬着头皮想开口为他们求情,可话头都还没起完,便被雍正给拦住了。
  “无为,你还小,不知道轻重。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无规矩就不成方圆。若你此时因为这群下人的哭诉就把事情轻轻的揭过,那以为再有下人犯错可还罚是不罚了?难不成就要厚此薄彼吗?”
  这话说得诸葛无为震动了一下。
  雍正见状,便打铁趁热道:“这群奴才以前原也是尽心伺候你的,可他们什么时候便开始欺主了?你想想看,是不是因为每次他们犯了错,你都从不责骂他们,这才让他们的胆子越发大了的?如今永昼园内可不止你一个人在那儿住着,还有你的弟弟流去在呢。
  这一回被为师发现了,为师也轻轻揭过,放了他们的话,他们便会越发蹬鼻子上脸,而不会对你感恩戴德的。因为他们都当你性子绵软好欺负,只需几句好话便能哄着你,便是犯再大的错也不会被责罚,那以后他们可还会尽心伺候你们兄弟吗?”
  雍正说到这里,停了一下,想让诸葛无为有个思考的时间。
  可那些同样听到了他的话的下人们越发担心起自己的未来,哭得越发伤心起来。雍正只觉得心烦,一挥手,道:“把他们的嘴给本座堵了。”
  话音刚落,便有一名护卫上前施了个法诀,让他们再也哭不出声来。这一回,诸葛无为也不求情了。
  雍正心内满意,又继续说道:“你想想看,本座视你为继承人,除魔卫道是件危险的事,说不定哪天本座就遇到了魔力强大的妖物,力敌不过,去了,那你若没强力的竞争对手的话,十有□就是板上钉钉的新任宗主了。”
  见诸葛无为皱着眉头要说些什么,雍正用手捂住他的嘴。“别急,待本座说完。你想想完,当你成了宗主,这群奴才便越发势大了。日后仗着你轻易不责罚下人,又是伺候你多年的,便仗着你的名声做些见不得人的勾当,那可不就败坏了你的名声,和玄心正宗的名声了吗?便是到时候你明白了过来,终于下了狠心处置了他们,可坏了的名声又该如何挽回呢?你且想想看吧。”
  诸葛无为从没想得那么深远过,刚开始也不过认为他们只是群爱偷奸耍滑的奴才罢了,可听雍正这么一说,他再一想,可不就是嘛!
  诸葛无为的脸上又羞又愧,也知道自己着实错得离谱,当即便起了身,给雍正跪下了。“师父,无为辜负了您的教导,竟连这些浅显的道理都不懂,真真是坠了师父的名头,请师父责罚!”
  “好孩子,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况且这本就不是你的错,而是这群奴才胆大妄为,不思主恩罢了。不过,你的性子也该改改了。做上位者,不应一味的体谅下人,而是该赏的赏,该罚的罚,有了规矩,底下的人才不会轻易的行差踏差。以后,有了新的下人,你可该学着点了。”
  “是,无为省得。”
  “行了,起来吧。”见诸葛无为在椅子上坐定,雍正才老神在在的发话:“放心吧,本座其实并不打算罚你们。当然,你们也可以理解为,玄心正宗这魔道观太小,着实容不下你们这些大神。郭良!”
  一直跪在一旁看着的郭良连忙膝行上前:“奴才在。”
  “他们哪些是签了死契,哪些是活契的?”
  “回主子的话,当时给两位少爷选仆从时,奴才本想着是签了死契的下人会比较忠心,便都挑的是死契的。”郭良毕恭毕敬的回话。
  “嗯。”雍正点了点头,“这倒是好,也不用通知他们的家人来接,真是省事了不少。”
  等着雍正发落的下人们都知道这位宗主是眼里不容沙的,听了他的话,心越发的发凉了。
  “郭良,明日你就把人牙子找来,把这些下人都卖出去吧。而且你要告诉人牙子,要把他们卖得远远的,而且不许他们做光鲜的活计,而是要卖到黑矿山那些地方。他们不是不愿伺候主子吗?那本座也不勉强他们伺候了。”雍正冷哼一声,看着吓呆了的下人们,道:“好了,现在把他们都关到柴房里去吧。”
  “是,奴才遵命!”
  说完话,雍正也不愿再理会这些被吓坏的下人,便要让人散了。可郭良仍跪着,道:“主子,奴才也有错,请罚奴才吧。”
  雍正冷冷的看了他一眼,“你确实有错,本座让你管着内务,可你却让本座失望了。你明天把他们都发卖了,再挑一批好的给无为和流云。然后你再自己去领十鞭子。以后,你只管着外头的事情吧,你虽是个忠心的,但内务本座可不敢再交给你了,等本座新挑了人,你再将内务与他交割清楚吧。”
  郭良神色痛苦的对雍正连磕了三个响头:“是,奴才遵命!”


☆、第三十三章

  虽说李隆基在端午节那天跟雍正告别时,曾经说过,待得了空,便会出宫来看他。
  但是实际上,若没个原由,一向不立于危墙之下的皇帝哪儿就能轻易出宫呢。所以雍正压根就没他的话当一回事。
  而李隆基却是真的在想法子出宫。
  这天,因着国泰民安的关系,这段时间并没有什么着急的政务要处置,只一些零散小事罢了,李隆基处理完这些易办的事务,便想要找个法子出宫,见见雍正时,高力士便给他传来了消息,说是端午节那天回去,国师就病了。
  虽说第二天也是睡了一天,只停晚时起来发作了一干不尽心的奴才,听着今天也是好了。可李隆基哪里能坐得住呢,便打着关心国师的名头,大张旗鼓的出了宫,到了玄心正宗。
  可事实上,雍正哪里有病呢?只不过是个借口罢了。况且他昨晚上身体便已经恢复过来了,今天就已经能精神抖擞的处理宗务。
  甫一听说李隆基来了,雍正也是吃了一惊,随后听说是来关心自己的病情,雍正便觉得无奈了。
  索性这时是唐朝,皇帝来看望生病的重臣之事屡见不鲜。若是大清时期,皇上可不会轻易出宫,若哪个臣子生病,也没有皇上特特儿去看望的道理。若真有哪个被去看了,那你也到了该病死的时候了。
  雍正忙出来接驾,把李隆基迎进了玄心大殿里。然后,忍住满头的青筋的任凭李隆基嘘寒问暖,时不时的还以关心之名摸摸手,碰碰腰什么的。
  玄心大殿内可不止是李隆基和雍正两个人。皇帝带来的太监、宫女和侍卫们,还有玄心四将,诸葛无为和诸葛流云,并几名玄心护卫。
  诸葛流云还小,并不懂得什么。可玄心四将,诸葛无为和那几句玄心护卫都是看得怒火中烧,一双双火辣辣的眼神直勾勾的盯着李隆基不放,恨不得食其肉、啖其骨、寝其皮。若是眼神能杀人,李隆基此时怕是已经千疮百孔了。
  偏偏那李隆基竟然一点儿反应都没有,仍谈笑风生的与雍正叙话。也不知道他是真的神经大条到没发现,还是颇为享受这种被人羡慕嫉妒恨的感觉。
  当然,羡慕这种词并没有出现在他们的脑中,嫉妒这个词也有待商榷,但恨,却是肯定有的。
  雍正强忍着不耐,谢了李隆基的关心,又说了自己生病,不过是练功时出了茬子罢了,如今已然无事了。随后又与对方说了晔公主的事情,讲了蕾带着东皇使把她接了回去。当然,省掉了三人之间感情纠弋的那一段,只说东皇使要为成为绿修天司而修行,并无意于情爱,便拒绝了晔公主。
  李隆基听罢,倒是颇为感慨婉惜的,道了声可怜的晔公主,这般美貌深情,偏偏那人却不懂得欣赏怜爱。
  再然后,却是说起了正事来了——李隆基让雍正明天上朝!
  一般来说,国师是轻易不用上朝的,因为国师并不用参与朝政,而且他的身份在世人眼里也是超凡脱俗的。除非有一些事关国运的大事,或者皇帝特特儿点了名,让他上朝。但是,也大多是有事情要发生的。
  雍正满头雾水,便想问问,可不待雍正问,李隆基便把话给说明白了。
  原来昨儿个宫里出了一件怪事,是那太子瑛所住的东宫有数个太监突然高烧不退,因为是李瑛的住处,李隆基担心是传染病,若是传给了儿子便不好了,就宣了太医去查看。那太医一看,果然是传染病,原来竟都是得了天花。
  出了这种,东宫自然就要被隔离开来。只是众人不知,那太子李瑛原是见喜过的,所以并不怕这种病,但也因为众人不知道他原先得过,便没有想着把他从东宫移出来。
  李隆基虽然知道,但他明白,皇宫内怎么可能无缘无故的就出了天花这种病?而且就出现在太子所居的东宫之中,必是有缘故的——有人要害太子!
  所以,李隆基安慰了李瑛几句,让李瑛先在东宫里呆几天,又派了几个见喜过的侍卫一同进去保护,这才能放心下来查找病疫的来源。
  只是他才开始调查后宫疫病的来源,前朝就已经有奏折递了上来,都说的是皇宫向来平静,皇太子所住的东宫突然出了疫病,必是皇太子御下不严,让他们与些不三不四的人交往,这才使得后宫出了此等事故,请陛下处置皇太子之类的言语。
  李隆基一看,那上奏的人竟然还是王皇后娘家所倚重的几名御史。
  李隆基不傻,这事情明显就是一个阴谋。但这个阴谋绝不可能是王皇后,或者王皇后娘家所谋划的。因为李隆基知道,王皇后的体质使她极难怀孕,所以即使李瑛不再是皇太子,她也没办法生下一个孩子来接替李瑛的位子。
  所以这个阴谋,是针对李瑛和王皇后而去的。
  只是这几名御史……
  李隆基淡淡的眼神看向高力士,把上奏弹劾太子的御史的名字写在一张纸上,递给了一直伺立在一旁的高力士。高力士是李隆基的心腹,即使不用对方的吩咐,高力士都能明白李隆基的想法。
  高力士接过名单,躬了躬身后,便离开了宫门。
  李隆基是个帝王,而做为一个帝王,对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情,总有一种病态的掌控欲,不允许有人在他不知道的时候,私下里做一些不起眼的小动作。尤其这种小动作所导致的结果,出乎意料的大时!
  王皇后虽不为李隆基所爱,但怎么论那也是他的嫡妻,怎么容得旁人越过自己攻伐自己的妻子呢!
  而李瑛是李隆基的儿子,既然李隆基会选择李瑛成为大唐的皇太子,自然也是因为觉得他适合。若哪天他觉得这孩子不适合了,要不要将他替换下去,也是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