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醒狮-第3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战士。最大航程4500公里。只需200米跑道就可以起降,可在航母支持舰上起降。…”
    特种兵司令郝志刚就回忆起去年底视察隐形机生产厂的情景。当时特种兵部队对歼-17系列战机的需求很大,而且认为速度还可以提高以加大机动性,但飞机厂远远不能满足,部队很有意见。于是郝司令由吕部长陪同去视察成飞的417分厂。深入车间一看才知这款震惊世界的小飞机生产难度之大:飞机的骨架是由镁钠合金焊接而成的,在骨架上涂刷的隐形涂料毒性很大,是在全封闭的静电喷涂车间完成的,再经红外线烘烤,需要多层喷涂。这二道工艺比较简单。接下来是在骨架上覆盖蒙皮,安装和连接其他设备和结构部件,当然这些设备部件尽量用复合材料,金属材料则要涂隐形涂料。最大的问题就在这里。蒙皮产生的升力和设备的重力不是直接落到骨架的金属上,而是经过隐形涂层才到达金属件上的。
    在飞行时,特别是机动飞行时,隐形涂料上有近千个连接处,任何松动都会导致涂层的脱落,在安装时也可能破坏连接处的涂层。要命的是当时还不能发现,只有当总装完成后,将整机送到全封闭电磁屏蔽的测试间内才能测出其RCS,并找出涂层脱落之处。其后的处理也非常困难,要拆解机体,而拆解时又可能碰坏其他地方的涂层。而且每次飞行任务完成后也要进行测试,一旦连接处有涂层脱落,处理也很繁琐。这就导致了飞机厂成品率低下,战机的出动率也不高。
    歼-17的速度和机动性当然有提升的余地,但问题还是在连接处。速度上去后机体的震动会加大,涂层脱落现象就更严重了。要提高升限就要加大翼展,翼尖处的震动会加大,这里的涂层一旦损坏,会导致RCS大幅度上升。
    郝司令听了祈总的汇报才知隐形小飞机并非想象中那么容易制造,要提升性能更非易事。不过祈总接下来的报告如同拨云见日,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经不懈的努力于最近解决了这个难题,研制出了新的结构材料――碳纤维/镁钠合金结合材料。碳纤维玻璃钢本身的强度很高,并不亚于镁钠合金,但是其连接性能太差,既不能焊接,又不能铆接,表面粘结的强度也不高。材料工程师把两者来了个嫁接:在一根镁钠合金梁材的两端形成一段丝状体,然后与碳纤维共同编织,再分层涂上树脂材料,固化后就可以制成一根既有金属段,又有碳纤维玻璃钢段的梁材。其过渡段则是金属丝与碳纤维混编为基材的玻璃钢,整根材料强度相当均匀,基本上没有应力集中的问题。
    以这种材料制造隐形机的骨架好处太大了,根据设计凡是相互连接处都是金属段,可以进行焊接或铆接,而与设备或蒙皮连接处均为碳纤维玻璃钢段。骨架制作好后,金属段和过渡段进行隐形涂料的多层涂刷,玻璃钢段当然不必涂。安装设备和覆盖蒙皮时基本上不会碰坏涂层了。在使用中损坏涂层的可能性也极小,大大提高了战机出动率。
    不仅如此,翼展加大后歼-17A的升限提高到14000米,最大速度提升到650公里/小时。Y-17H也得以制造成功。特种兵又有了新的利器。
    吕部长继续介绍了海航的YJ-7H舰载预警机已经小批量投产了。机背上的圆盘内装载的是我军的独家产品――曲面相控阵雷达,性能全面超越了已经服役几十年的E-2预警机。它在卫星照片上的身影已经震惊了美军上层,据说美军即将在E-2上全面安装主动相控阵雷达。俄国海军也来联系要求引进这款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能在滑跃甲板上升空的舰载预警机,以装备他们唯一的航母。现在已有6架装备了航母群,工厂正在全力加速生产。
    不过最令与会者感兴趣的是我国独立研制成功的世界上第二款倾转翼直升机Z-21“金鹰”。舰载的“金鹰”垂直起降飞机。
    吕部长指着屏幕上的威武的“金鹰”垂直起降飞机介绍道:“美国人在上世纪末,推出了一种兼具直升机垂直起降性能和普通飞机飞行能力的未来型军民两用飞机MV…22鱼鹰直升机。与旧式的直升机不同,它的两个巨大的螺旋桨安装在翼尖可以改变方向,仅需20秒钟就能够从直升机的飞行方式变为固定机翼飞机的飞行方式,飞行速度最快可超过每小时640千米,高度可达7500米。这种新型直升机可运送6800千克的货物,最大航程为3200千米。
    鱼鹰直升机的问世受到了美国军方的热烈响应。老式的直升机CH…47因飞行速度慢1倍、活动范围小4倍,载重量少1倍而大部分将被取而代之。这一款直升机之所以性能如此出众,就在于常规的直升机的动力始终要直接克服它的全部重量,而一般的螺旋桨飞机的动力系统绝对不可能支撑整机的全部重量,机翼的升力就足以抵销重力,螺旋桨的拉力只需要整机重力的三分之一就足够了。“鱼鹰”自然就省油,能加大航程。另一方面普通直升机在高速前进中,巨大的旋翼产生了很大的阻力,速度极少能超过400公里/小时。“鱼鹰”的旋翼虽然比普通飞机的螺旋桨大得多,但比直升机的旋翼要小得多,所以速度得以大幅度提高。
    “鱼鹰”的出现实现了航空界多年来的梦想,自然各大国都想开发这款直升机。无奈直升机本身就是极为复杂的飞行器,大功率的喷气发动机就在驾驶员的头顶上,还得把涡轮机极高的转速降低为旋翼的极低的转速;前进、后退和侧飞的复杂控制…。这款新式直升机更是集最新制造技术和精巧的控制技术于一体。俄罗斯直到去年才声称制造出样机,尚未推向国际市场。
    南昌直升机研究所长期追踪这款机型,在2007年初经军委批准正式立项研制倾转翼直升机。在总装备部的全力支持下,组织了各专业的专家全力攻克了一个个技术难关,历时3年不到就在去年12月初拿出了样机。由于时间紧迫,昌河直升机厂超常规地一边进行样机的大纲测试,一边建设总装生产线,我们的设计人员兢兢业业、踏踏实实的工作作风,在这时充分显示出了威力。电动螺旋桨、镁钠合金等新材料、新技术更是加快了研制的进度。预计3月中10架首批生产的“金鹰”倾转翼直升机将可装备部队。
    我们的设计研制人员并不盲目崇拜美国人的设计,充分发挥了电力驱动的优势,解决了“鱼鹰”的固有问题,设计上更胜“鱼鹰”一筹:金鹰的巨大的电动螺旋桨是和外侧的小机翼一起转动方向的,可以增加升力。最大的进步是,取消了水平尾翼,在此处水平地安装了一个直径1
    1米的电动函道尾桨,产生的升力是可调的,以平衡主螺旋桨升力中心与飞机重心的偏移。垂直尾翼在涵道尾桨的中央。美国的鱼鹰机在螺旋桨向下偏转时升力中心向前偏移,机尾就会下沉,控制相当复杂,它的快速转换状态是不得已的。就这样7架样机还在试飞中摔掉了4架,导致大批人员的死亡。更大的问题是不能保持低速飞行,“鱼鹰”的直升机状态的最大航速是185公里/小时,更不能倒退。金鹰有了涵道尾桨就非常简单了,而且可以更好的利用贴地加速飞行增加起飞总重。只有电力独立驱动的尾桨才能做到这点。
    机翼和螺旋桨在空中转动到位并锁定后,涵道尾桨就起水平尾翼的作用以产生俯仰的控制力。由于机翼内安装了大量的高密度的金龙电池,机舱内就可以提供更大的空间,载重量也提高到9500公斤。最大速度达到680公里/小时,航程增加到3600公里。电力驱动的优越性在这款垂直起降飞机上得到了最大的发挥:电动机与燃气轮机一类发动机的很大区别在于,电动机可以在短时间内超负荷发出2倍的功率,正好用于起飞/降落和直升机状态,然后以额定功率作水平飞行。而“鱼鹰”的涡轮轴发动机的功率必须能支撑螺旋桨举升整架飞机,在水平飞行时功率降到一半以下,燃油也省不到一半。“金鹰”可以说是全面赶超美军MV-22的。王刚主席亲自命名为Z-21H,表示是面向二十一世纪的直升机。
    在设计时就强调它是一个通用的平台,目前首先满足海军需要,生产了CZ-21H武装侦察型“金鹰”,它的“大下巴”内安装了一台俄国引进技术制造的大功率相控阵雷达,机身的左侧是一座侧视雷达,有很强的探测能力,可以在空中巡航6个半小时。还可以作为远程反舰导弹的中继导引站。机头两侧有2个内置式导弹发射舱,可弹射2枚“霹雳”PL-12空空导弹,用来攻击性能差得多的普通直升机,有很大的优势。
    另一款WZ-21H对舰攻击型金鹰,在各要害部位加强了装甲,机头有一部曲面相控阵火控雷达,机身下方挂载1枚重达3
    1吨的“白蛉”空射型重型反舰导弹,机首下方装备有1门30毫米机炮。机翼下有6个挂载点,可挂载制导炸弹或火箭巢,由于整个机翼的前部为庞大的螺旋桨旋转面遮挡,如果挂载火箭巢的话,必须控制火箭弹穿越螺旋桨的空挡,不能碰到旋翼。早期的螺旋桨战斗机时代就解决了机炮弹穿越螺旋桨面的联动问题。
    还有一款QZ-21H反潜型“金鹰”,他们装备了重型吊放式声纳、抛掷式声纳浮标、磁探仪、重力仪,潜望镜探测雷达、红外热成象仪、微光夜视仪等大批反潜探测设备。机舱内搭载二枚反潜鱼雷,可以投掷;还可以通过侧壁的弹射孔抛掷深水炸弹。机翼下可挂载6枚激光制导炸弹。机头装备有一门30毫米机炮,备弹420发。具有很强的反潜能力。”
    录象展示了“金鹰”倾转翼直升机的突出的性能,令与会者如痴如醉。
    台海战役是两栖登陆战那么舰艇方面有什么撒手锏呢?吕部长报告道:“当今两栖战的突击武器中地效飞机和气垫登陆舰艇是令人注目的。它们对台海战役有特殊意义,可以在美军舰载机联队来不及作出反应的情况下登上台湾岛…”
    地效飞机是飞机和舰艇的‘混合物‘,形似飞机,又具有船身,能贴近海面或地平面高速飞行。当飞行器离水面上修理,没有坠毁风险。又因它超低空飞行,雷达不容易发现,水雷不会引爆,与传统登陆作战工具相比有着明显的优势。
    其特点是机动性能好,能超越常规登陆作战地区,置水中、地面各种障碍于不顾,高速度直接突击上陆;它综合了舰船和飞机两者的优点,能高速掠海飞行有效利用雷达盲区,相比战舰其体积小、操作灵活、机动性能好、不易被敌发现。在登陆作战发起之前,可运载侦察、袭击、特种分队,利用不良天气隐蔽地实施秘密机动,完成特种战术任务。
    与普通飞机相比它的载重量大得惊人,波音747的载重量仅为其自重的20%,而地效飞机的载运量可达自重的50%。一次可迅速输送100至1000名士兵及数辆坦克。美国研制的地效航空母机大小相当于一艘驱逐舰,可载货405吨,一次可运载400名士兵,16架直升机,几十辆汽车和火炮。满载巡航半径约6350公里,最大巡航时速为470公里。
    俄军装备的‘里海怪物‘地效飞机,装备10台发动机,巡航高度10米,速度达400千米/小时,可搭载500名士兵进行低空飞行、水上滑行,越过沙丘、沼泽地等执行搜索潜艇、运送装备等任务,可奔袭数千千米。再如俄军‘奥兰‘地效飞机巡航时速为450…550公里,能在3。2…1。5米浪高的海况下起飞和降落,运送400…850名士兵和数辆坦克。
    地效飞机的甲板宽阔,载重量大,运输效率高,除能完成两栖任务外,还可用于各种作战物资、人员的前输后送,进行快速保障。
    军委极为重视登陆装备的研制,常州飞机厂研制人员在1997年9月就已研制成功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地效飞机――751地效飞机“天鹅”,总长19。04m,宽13。40m,高5。20m,最大起飞重量8。1t,载客20人,飞行速度0~130km/h,采用3台航空HS6发动机,靠动力垫升上岸和下水,没有起落架。后来又开发了“望湖”号中型地效飞机100客座,35t级,飞行高度10m,航行速度250公里/小时。在2007年底又受命组织项目组,综合运用金龙电池、镁钠合金等各种先进技术,降低雷达、红外、声、光、电磁等物理信号特征,提高地效飞机的隐形能力、快速机动能力、突防能力,研制装备对空、对海、对地武器装备,能实施动中打击;具有停靠、倒退、垂直起降等多种功能,配备导弹后,可实施全方位快速攻击的大型地效飞机。
    此时俄国提供了一架“奥兰”级地效飞机,他们既是为了得到一笔巨款,也是看到了金龙电池在这款飞机上的应用前景,希望合作改进这款突击武器。电动螺旋桨对这款飞机的改进就如同对直升机的决定性改进,任何人都可以想见,“奥兰”级地效飞机飞行时,那10台涡轴发动机的惊人巨响,在海面上那是可以传很远的。我军的研制人员要从小型地效飞机一下子跳跃到大型机难度是极大的,这决不是把图纸放大一下能奏效的。好在有前些年的技术储备,又得到聘请来的俄国专家的指导,而金龙电池和镁钠合金起的作用如同在电动直升机上那样突出,令俄国专家也惊叹不已。
    去年中项目组就拿出了我国的第一款大型地效飞机“昆鹏”号,它绝对不是“奥兰”级的翻版,由于采用镁钠合金的全焊接结构,强度提高、自重减轻,耐腐蚀性极强,而且没有铝合金的金属疲劳问题。底板也得到了加强,可以搭载1辆08式主战坦克或勒克莱尔坦克,再加300名战士。8台电动螺旋桨发动机采用柔性减噪音导管,噪音大幅度降低,而且基本上没有红外特征。速度550公里/小时,巡航高度10米,航程则提高到4500公里。自卫武器除了热焰弹、舷外干扰机和箔条弹等被动防御装置,还有2座双37近防炮和2座四联装“海红旗-7”发射架。一般的反舰导弹无法对付如此高速的目标,而空空导弹又难以在如此低空发挥作用,所以它有很高的生存能力。到3月中旬能有4架“昆鹏”级服役。
    此时“望湖”级的改造项目组也传来喜讯,改造后的“望湖-II”已定型投入批产。它能搭载1辆“电甲虫”步兵战车,再加60名战士,时速280公里,巡航高度10米,最大航程2400公里;配备1座双37近防炮。预计到3月中能生产20架“望湖-II”地效飞机。
    它们除了用于登陆、机降、运输补给,还可用于反舰作战、反潜作战、扫雷布雷、侦察巡逻。
    两栖登陆战的另一款利器当推军用气垫船,主要是全垫升气垫船,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1代气垫船的特点是全铝结构;第2代气垫船以铝与复合材料混合型的;第3代气垫船以英国ABS气垫船公司的M…10气垫船为代表,船体采用先进的凯夫拉三种。军用气垫船在军事上的主要用途是冲滩登陆和后勤支持。
    我军在本世纪初装备了30艘722-2型气垫艇,它以80多吨的排水量能搭载45吨的载荷性能也相当可观了。还从俄国引进了10艘150吨级的“德萨拉”级气垫艇。俄罗斯在气垫船方面的发展一向执世界的牛耳,除了德萨拉级气垫船之外,还有著名的“鹳级”大型气垫船。去年我方购买了10艘俄军准备退役的“鹳级”,它们是1971年开始陆续服役的,当时在西方引起了相当的轰动。排水量为220吨,全长47。8米,宽17。5米;2台24000轴马力的燃气涡轮机驱动2组正反桨的推进螺旋桨和2台升力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