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醒狮-第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新型的高能推进剂把它们的速度提高到4。5马赫,总共只是3-4秒的时间就击中了各自的目标。一下子5架昂贵的苏-30全部报销了,当5朵“金花”在天空绽开的时候,侦察机上的指挥官吓了一大跳,其余的苏-30全部跃升到高空。
    如果这位指挥官知道苏-30和反辐射导弹攻击的全是“微波炉雷达”的话,更不知道是什么心情了。原来总装备部早就与广东的几家微波炉厂签订了合同,由他们按照伪装装备研究所的设计,生产“模拟雷达”。微波炉的核心部件-磁控管,原来就是从雷达上转为民用的,这次反过来“民转军”了。把这些磁控管装上一个脉冲控制器,使它发出微波脉冲,波长调整到雷达常用的波段。再以塑料压制一个小的抛物面天线贴上不反光的铝箔,它可以把微波脉冲聚焦成波束。这套装置的后面还有一块冬天取暖用的红外辐射板-一通电,它就会发出红外线,波长逼近柴油发电机工作时的辐射波长。当然,只是有了金龙电池以后,才能把这一切搞成了一个很小的组合式的“模拟雷达”,一名战士可以轻易地提上3-4个这样的“雷达”放到各处去。而每套“模拟雷达”都可以在远处,用改进的遥控玩具的遥控器发送的不同的编码信号来开/关不同的“雷达”。这全套装置也不过2千多元钱,而那些昂贵的反辐射导弹每枚至少要10万美元呢。我们的战士还很会“玩”那些印度战机,他们依次开动各处的“小雷达”,经常把攻击“防空导弹阵地”的印军战机玩得团团转。
    再说印军的苏-30刚向高空急升,978高地反斜面上立即冒出了大批迫击炮,以定时空炸榴霰弹大量杀伤冲锋的印军。当印军的高空侦察机把目标通知自行榴弹炮时,我军的迫击炮早就退入坑道的深处。等剩下来的印军冲到半山腰时,坑道里又冲出了大批的志愿军战士,以逸待劳地以压倒优势把他们逐个歼灭。远处的武装直升机根本不敢以火力支持混战中的印军。刚歼灭印军,战士们迅即退入坑道。在高处隐蔽观察敌情的观察哨,只是报告敌人的位置,那些无声迫击炮阵地对每个位置的坐标是经过反复测定,所以射击是如此地准确。
    印军第一天的试探性的进攻就这样失败了。贾吉尔中将的参谋部连夜策划了一个“立体进攻”的计划:由预警机在高空监视中国的空军,高空侦察机则监视高地的反斜面和峡谷两边的坑道中的炮兵阵地,并指挥155毫米自行榴弹炮以火力予以压制。LCA战机担任空中警戒,仍有8架苏-30在高空盘旋,在必要时可提供火力支持。前线侦察兵报告,山上的敌军夜里都在施工,从各个洞口不断排出大批的石渣。中将更急了,必须尽快攻占这二个高地。印军的第22主力师已经前来增援。第一波攻击仍由第18师的部队开始。
    第二天,6月7日清晨6:00,印军仍以炮火准备开始,同时2个连的攻击部队向978高地推进,10分钟后已经到达了山脚下的出击阵地,谁知他们立脚未稳就遭到了密集的迫击炮和榴弹炮火力的猛烈打击,这可是昨天没有遇到过的情况,一下子损失了三分之一的人。高空侦察机慌忙指示自行榴弹炮延伸射击,可是当第一批炮弹落入反斜面和峡谷两边高地时,我军的炮兵早就退入坑道。剩下的印军则快速向山上冲击,大批的155毫米榴弹炮弹从他们的头上呼啸地飞过,射向反斜面的中方阵地,这似乎给他们壮了胆。他们密集地通过那三条山道,突然从6、7个坑道口中飞出了大批的枪榴弹准确地落入了印军冲击部队中,造成了巨大的伤亡。等远处的武装直升机赶过来对这些坑道发射火箭弹时,坑道内早就声息全无了。剩余的印军不到60人了,赶紧隐蔽起来。后来他们的团长经请示后,命令他们以稀疏的队形退下来。
    印军第18师和第22主力师的参谋人员,对着978高地的模型在绞尽脑汁,根据记录已经出现过士兵或飞出过枪榴弹的正面坑道口已有26个,还有大大小小的疑为坑道口的洞口还有43个。反斜面上出现过迫击炮的有17个坑道口,还有16个飞出过便携式地空导弹。更要命的是,有些地方明明是一块石头,可是石头被推开就从露出的洞口内飞出枪榴弹。可见中国工兵的效率是很高的,就在这二天战斗进行中还从不少洞口排出大量的石渣。看来中国人是下决心在这里死守了,这令印军的指挥官们不寒而栗,这也迫使他们决心尽快拔除这二个“钉子”。为此他们制订了一个速决的行动计划:把坦克开入峡谷提供火力支持,从正反二面同时向978、914高地发动进攻。
    10:00印军的炮兵开始了炮火准备,同时向二个高地的各处以及峡谷二边猛烈地轰击,155毫米榴弹炮已经增加到120门,几乎达到了这个狭窄地域的极限。8辆T-90M重型坦克沿着公路掩护着4个连的步兵冲入了峡谷,准备各4辆坦克掩护一支进攻的部队,所以一进入峡谷后,他们分别从左右二边驶下公路进入公路边狭窄的空地上,谁知一下公路二辆坦克就触发了反坦克地雷,这二辆坦克顿时成了二支火炬。还炸伤了好几个紧随其后的印军士兵。其余6辆坦克在路边的空地上不敢再随意移动了,它们调转炮塔分别向978、914高地和峡谷二边疑为坑道的洞口用机枪扫射,一旦发现目标则立即以坦克炮轰击。
    轰击高地的榴弹炮的火力则转移到峡谷二边的高地,978和914高地都承受着印军4个连兵力的冲击。高空的印军侦察机指挥着8架苏-30随时准备提供火力支持,并为榴弹炮群指示目标。12架LCA战机则在空中警戒。远处甘托克北方25公里的上空我军的预警机在严密地监视着印军战机的动向,4架歼-10则在空中警戒。由于锡金的空域十分狭窄,双方的战机就在100公里的距离上紧张地对峙着。
    由于印军的高空侦察机在17000米的上空监视着坑道的动向,严重地影响了我军的反击。我23集团军军部决定动用一枚隐蔽的防空导弹将它歼灭。在峡谷西边高处的一块“大石头”突然裂开,一枚导弹从中窜出呼啸着直奔印军侦察机而去,它已经输入了我预警机通过无线数据链路发送过来的该机的三维坐标。3秒钟后,一直隐蔽在高处的一座防空雷达瞄准该机发射出引导波束,同时有4个“模拟雷达”也向空中发射出脉冲波束。此时印军侦察机已经发现了防空导弹和“5”座雷达的踪迹,一方面命令苏-30攻击防空雷达,自身则接连施展发射红外诱饵弹、施放强干扰信号和高速机动的规避动作。
    当防空导弹在雷达波束的导引下锁定目标后,立即回送了一个信号,引导雷达就马上关机,因此它只是工作了6秒钟。而其他“模拟雷达”继续时开时关,与苏-30捉谜藏。防空导弹则一方面接收预警机的指示,一方面自行根据监视器上的图象直扑印军侦察机。很快就击中了目标,整个过程不到20秒钟,印军的侦察机和上面的指挥官全部化为了一个大火球。
    印军在远处的预警机只是监视空中目标的,高空侦察机才是指挥地面攻击的灵魂,它不但为榴弹炮和苏-30指示目标,而且向炮兵报告攻击的效果。侦察机刚一爆炸,一组对付地面目标的坑道纷纷发射出枪榴弹攻击正在爬升的印军。苏-30过来攻击,则由另一组对付空中目标的坑道发射便携式防空导弹进行阻截,导弹发射人员可以通过无线数据链路得到预警机发送的敌机位置的信息,选择最有利的时机和目标,突然跃出坑道发射导弹,成功率相当高。在击落1架,击伤2架苏-30后,其余5架只好向高空跃升,这一来,对坑道的封锁效果就很差了。
    不久,一个小组根据高处监视人员的指示,跃出坑道,从最有利的角度向一辆T-90M发射了二枚反坦克导弹,导弹准确地命中了目标。其余5辆坦克只好沿着原来的履带轨迹退到公路上,这一下目标更集中了。10分钟后又有二辆被摧毁。余下的3辆根本应付不了四面高地上的反坦克导弹的攻击。向反斜面进攻的步兵由于受到峡谷两边高地上的火力夹击损失惨重,在丢下300多具尸体后,只得和3辆坦克一起撤出峡谷。此时正面进攻的印军又遭到反斜面的迫击炮和榴弹炮的猛烈轰击,而印军的重榴弹炮失去了高空侦察机的指示,射击效果大打折扣。印军的攻势再次受挫。
    就这样,23集团军68师的前沿部队打退了印军的一次又一次的进攻。夜间,则由直升机把伤兵后撤,并补充坑道中的给养。工兵部队在坑道中日夜施工,继续完善坑道系统。由于金龙电池提供的强大动力,整个坑道系统有空气过滤和空调系统,拥有三防功能,内有设备精良的战地医院,冷藏室、冰库。987高地利用山泉得到充足的水,914高地则靠运送的桶装水和瓶装水,但都保证战士每天能洗澡或擦身,这对保证战士的体能和健康十分重要。比起抗美援朝时的上甘岭的坑道,不可同日而语。
    印军锡金集群司令部组织的毫无战果,又损失惨重的进攻,遭到了陆军总参谋部的严厉的指责,同时,他们所要的装备已为他们调集齐全。二架空中预警机轮流升空,三架高空侦察机可随时出动。并有苏-30、美洲虎攻击机、LCA、幻影2000各型战机110架,足以组织连续二波的攻击机群。真正的攻击主力却是配备了大批各型直升机的2个突击旅:第5突击旅和第9突击旅,已经完成组建,第5突击旅是从印巴前线调来的。每个旅虽然只有6000多人,但拥有24架卡-50N、卡-52重型武装直升机及少量的英制“山猫”武装直升机,12架米-26重型直升机和6架美制“美洲豹”直升机,还有10多架卡-60、印度国产的ALH和第22步兵师为主攻部队,与中方决一死战,以收复甘托克和第十一整编山地师的基地。为此他把司令部就设在噶伦堡东南郊的一个基地上。在大吉岭和噶伦堡附近各驻有一个重装甲师,还有第17、第19装甲步兵师和第9快速旅作预备队。中印双方的精锐部队将迎头撞击。
    第5快速旅的突击6月11日
    当地时间凌晨4:14,印度的空防司令部通告集群司令部,中国的侦察卫星刚扫过锡金地区,至少还有1个多小时才会有中国侦察卫星通过这一地区。18架俄制米-26重型直升机和12架英法合制的超级“美洲豹”直升机,以及突袭的优势,准备一举收复失地。
    印军作战计划的要点是:全部直升机飞行到基地西南6公里处的几处山林间的空地上降落,他们知道,再向北就会被甘托克北部20公里上空的中国预警机发现。突击队员一下直升机就从各处的小路翻越山口,隐蔽地进入攻击阵地。30架米-26和“美洲豹”直升机立即返航,以接运第二批突击队员。等到第一波各路突击队全部准备就绪,武装直升机就跃过山口,向基地发起猛烈攻击,以掩护突击队的进攻。此时,第一波战机则突入,参加对基地的攻击。在南部的步兵18师和22师,各分出一个团的兵力围攻978和914高地以及峡谷口的中方阻击部队,其余部队以装甲车和轻型坦克为前锋,在炮兵火力的掩护下快速通过这一地区,直奔甘托克,在第二波战机和突击队的配合下一举收复甘托克。这一计划相当狠辣。
    注:“超级美洲豹”:英法合作研制1978年9月首飞。载重大、抗坠性好、生存性强。机头加长,轮距加大,采用单轮“跪式”起落架,可减少舰上收容空间。尾撑下有鳍片,旋翼采用先进翼型。B1型,可容纳23名士兵。E1型,海军搜救、反舰和反潜型,尾梁可折拢,有“鱼叉”着舰机构。出口30个国家近300架。一些国家还在在组装。
    注:反坦克直升机“山猫”—3型80年代英法共同发展。沿用“山猫”动力装置,总重增加27%,生存力提高,拥有强大火力,可在夜间攻击目标。山猫—3在旋翼桨毂上装“桅”式球状搜索传感器。垂尾改成三枚,2台发动机,单台功率1131轴马力,旋翼采用先进桨叶,可挂8枚“霍特”或“陶”式或“海尔法”反坦克导弹。也可挂火箭弹或“毒刺”、“吹管”空对空自卫导弹或机枪吊舱。机身上可装7。62毫米机枪及20毫米机炮。反潜型,可装雷达、声纳或磁探仪。于1984年6月14日试飞。
    23军的顽强防御
    然而,贾吉尔中将完全低估了23集团军的防御能力。23军的纵深防御是极为坚固的。他们在四周的山谷中布设了大量的带频谱分析的智能音响探测器,它们事先储存了卡-52、米-26、“美洲豹”、大“山猫”、等直升机,以及苏-27、苏-30、“美洲虎”、“幻影”等战机的音响频谱,因此可以从杂乱的背景声中分辨出各型直升机和战机的音响,消音器只能降低直升机的音量,并不能改变频谱分布。因此印军的直升机一进入山谷,23军从军部值班室到各重要基地和前沿部队的指挥所,全都响起了警报。信息也同步送达了前指的指挥系统。印军直升机的型号、数量和位置清晰地显示在参谋部的大屏幕显示器上。一看印军的架势,高拓海军长和军参谋长意识到一场大战已经来临。立即命令各部队按照予案,对来袭印军予以迎头痛击。
    作为一个重要战线的指挥官,高军长深知肩负的重任。前指的意图是清楚的:以他们一个军的兵力在这里拖住印军的主力,以便东西线的我军主力取得最大的战果。印军在锡金战区结集的大批军力,他也十分清楚。所以,一接受命令,他就指令侦察部队以最先进的手段、最快的速度,反复侦察了甘托克周围的地形,设想了印军的攻击路线和突击队的可能结集的地域,并由参谋部作出了应对的予案。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要完成这么多的工作,其紧张程度是局外人难以想象的。这一切艰苦工作的效果,马上就要得到验证。
    当印军的直升机还在飞行的时候,按照予案,23军的陆航兵团的12架武直-10M和武直-12M的部队全部进入迎战状态,炮兵已经把标尺设定好了,那些印军的进攻路线全部在炮火的覆盖下。为了防止甘托克遭到破坏,前指调集了24架战机在该市的北部组成严密的防卫圈,由于不作进攻性作战,这些战机是足够了。
    印军的第一波突击队刚降落到几个停机点,智能音响探测器马上测到了他们的准确位置,通过数据链,参谋部和前进中的武装直升机的显示器的电子地图的5个相应位置上亮起了5个红点,旁边标明了各个点的直升机型号及其数量。由于探测器的信息是通过光纤传输的,行进中的我军直升机只是接受信息,并不发出任何电波,所以印军的侦察系统毫不知情。贾吉尔中将还在司令部里等待奇袭成功的消息呢,那里知道他的精锐部队已经进入了一个巨大的陷阱。
    印军的运输直升机群在全部卸下突击队员后就返航了,他们为了隐蔽,完全保持无线电静默,仅靠微弱的灯光信号联系,所以费了不少时间。当他们进入我军武装直升机的伏击圈时,刚好得到了突击队开始发动攻击的信息,没有想到自己成了第一批牺牲品。根据作战计划,一旦攻击开始,就没有隐蔽的必要了,他们立即升空加速返航。那里知道,对面我军的武装直升机比他们升空更快,迎头就是一批空空导弹向印军的直升机群飞去,由于距离近,事起突然,一下子击落了9架印军的直升机,其余印直升机虽然还占有数量的优势,但是米-2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