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班主任兵法2·实战篇-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进教室听课(1)
六月十日   星期四
  一大早我突发奇想,去听了一节周泽军的英语课。因为他前两天曾对我说有同学英语课睡觉,我想去看一看。我想好了,我就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批改学生的日记,这样,也不耽误我的时间,还可以了解学生上英语课的情况,真是一举两得。
  我跟周泽军打了个招呼。到了教室,抱起日记本,向教室最后走去。学生的笔记本交得很齐,全班所有人都交了,这让我一早就有一个好心情。
  周泽军的英语课确实生动,我在后面注意观察,倒也没有发现有人睡觉。将近50个人的班级,学生举手的不多。通常都是周泽军点名请同学回答问题。我注意到一些学生起来回答问题的声音非常轻,其实,在我的课上,也有这种现象,但是感受不如在下面听课时那么强烈。听别人课总比自己上课要看得更清楚,我一边听一边心里寻思,得想个办法解决一下。
  对于我昨天的课,许多学生都发表了看法,其中不乏一些有深刻观点的论述。
  谢舒青这样写:
  今天老师讲到了民族性格的问题,在我的家里,这也是一个经常讨论的问题。
  初中的时候,每当将中国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提并论,往往能感受到同学们强烈的爱国情感。###十年代时“任何东西都是国外的好”的思想在我们头脑里已不复存在,只要一表露出这种倾向马上就会被愤怒的众人所鄙夷,这种强烈的爱国情感体现在我们这一代人的身上真是让人欣慰。但今天听了老师的话,回想起从前父母的谈论,经过思考,我认清:在我们这一代成长于新世纪新千年的孩子心里,光有这样一种一提起小日本就义愤填膺、热血沸腾充满蔑视的所谓的爱国情感,是远远不够的,甚至可以说是盲目的、浅薄的。与其说这体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还不如说这体现了我们脆弱的民族自尊心。是的,我们每个公民应当维护我们的国家尊严,但我们应当以实际行动使我们国家进步、强大,赢取别人对我们的尊重,而不应什么都不做地在那边用言语来激烈地反驳别人对我们的侮辱。我想我们国家对我们的教育已很好地培养了我们反驳的能力,但我们必须明白,实际行动才是最有效的反驳方式。
  我观察过,大多数中国人对外国人还是保持谦卑的态度的,反对崇洋的思想仅仅停留在嘴上,一旦有机会出国留学,学业有所成就之后90%不能回国。因此我说中国的民族性格有些矛盾,既想对所谓的敌人表示轻蔑与不屑以维护自己的尊严,又在某种程度上崇拜所谓“敌人”。我想以这样的态度是无法与别人成为朋友的。看看我们的报纸吧,大大小小的文章,对整个世界的局势仿佛是个冷眼的旁观者,而对于强大的国家间发生的矛盾、内部的争斗则当做好戏一般看。国外的一些重大的喜庆节日或访问活动的报道旁,往往能看到有关游行示威的小报道。这是一种什么心理呢?四个字:幸灾乐祸。中国到底在世界舞台上扮演一个什么角色?我想,中国以这样的态度是无法与别人友好相处的,也是无法真正与别人成为朋友的。中华民族传统的宽容、勤劳、勇敢等美德到哪儿去了?现在的中国的性格可真有些奇怪。
  因此我想,我们应以正确的正常的态度对待世界各国,吸取别人的优点,将别人缺点看在心中,不断地开展良性竞争以取得进步。我们这一代人尤其要注重我们的素质的提高。中国人的性格不如德国人严谨,更油滑;不如日本人勤劳,更散漫;不如美国人傲气,更胆怯。我们应该认识到这些,并努力改正。此外,加强民族凝聚力也很重要。中国人表面上看起来很团结,其实不然。在国外,日本人总爱光顾日本人的店,为什么?可信。而中国导游则不断地告诫中国人别去中国人开的店,为什么呢?因为中国人最会骗中国人,多可悲啊!我们应当把仇恨埋在心底,摘去有色眼镜,吸取他人长处,以真正崛起让人刮目相看。
  

进教室听课(2)
以实际行动建设好国家,使国家富强,这才是爱国的最佳途径。
  以一个初三毕业学生的水准,谢舒青能写出这段文字实在让我惊讶。一部分中国人的畸形的民族自尊心被她分析得非常透彻,而她得出的结论也是非常积极的,我忍不住给她的日记加了两个五角星。另一位学生孟启的思想似乎受他以前的班主任祁诚老师的影响,个别言语有些偏激:
  让我们来说一说有趣的民族气节现象:中国人民一直把外国侵略者统称“鬼子”。其实仔细想想,鬼子二字不乏羡慕和妒忌。日本鬼子、德国鬼子、美国鬼子,唯独没有“中国鬼子”。所有能被称为“鬼子”的,都是有实力的。什么时候才能有“中国鬼子”?
  大多数中国人引以为傲的所谓的“民族气节”,其实比较可笑。一谈到日本、美国,就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表现出一副傲骨对其怒骂不止。可悲啊,这是只应该存在于旧社会中的愚昧的“气节”。何况,现今生活中,有多少必需品是国产,有多少是进口?若真的进行“抵制洋货”运动,多少中国人会处于瘫痪?手里离不开别人,嘴上还在骂别人,真不知这些人是怎么想的!真正的民族气节应该是:面对外来文化不卑不亢,欣然接受,取其所长,弃其所短,粹其精华,发扬光大,把外国鬼子的钱挣来,发展国内经济。
  从心底里来说,我并不赞成这个孩子这么大的年纪就用这么老成的语气说话,似乎他已经看得很穿很透的样子。我所强调的是更客观更冷静地爱国,孟启的文章却无疑有点变味了,我有点怀疑他是不是有什么亲戚跟日本有什么关系。不过,单从语言的角度来说,他的文字确实很犀利了,这又让我很欣赏他。
  英语课我只听了一节,因为有家长明天不能来开家长会提前来,我只好出去接待。陆陆续续来了三四个家长,上午的时间全耗掉了。
   。 想看书来

记忆的规律(1)
我惦记着英语课时学生发言声音太小的问题。其实,在上午听课的时候,我就意识到,如果不进课堂听课,这个问题我永远不会有那么真切的感受。许多教师也比较努力,但是工作效果不佳,为什么呢?因为工作根本没有到点子上。如果我能像学生一样,跟学生生活在一起,我就能更清楚地知道班级的情况,特别是学生的思想动态,然后我就可以对症下药了。
  许多教师在做学生工作时完全是“两眼一抹黑”,他们对学生的真实想法一点都不了解。就如同下军棋一样,你根本不知道对方的子力分布,却一味猛冲猛打,结果一不小心——军长碰到司令,司令碰到地雷,结果便是一头撞死。但是,反过来,如果你有特异功能,对方的每一个棋子都看得清清楚楚,这时候,你只要有正常的判断,就根本不会输棋。
  所以,了解学生情况是非常重要的班主任的工作基本功之一。只要能将学生的一举一动了解得清清楚楚,我们自然会对症下药,手到病除。
  我很庆幸今天进教室听了这么一节课,否则,我根本发现不了问题。我决意,今天下午的自修课给他们搞一个活动,促使他们反省发言不够大声这一问题。
  自修课之前,我还得上一节课,这节课上什么呢?我考虑了一下,决定讲记忆的规律。了解记忆的规律对他们的背书会有理论上的指导作用。
  假如说我们刚刚强记了一些英语单词,那么,二十分钟后,我们还记得多少?
  这是我的开场白,通常,以一个问题开始上课,会让人感兴趣的多。学生的反应果然热烈,许多人都开口说话,80%、85%、90%、72%的声音不绝于耳。
  我说,大家光猜是没有用的,得做实验。不过告诉你们,很早就有人作了实验,可是他的结果有些出人意料。是多少呢?
  我稍稍作了一下停留,然后在黑板上画了个表格,表格分两列,我先在第一列写下“刚刚记完”,然后在第二列写上100%,又在第一列第二行写上20分钟后,却没有马上在第二列的空格上填数字,我回身看着学生。
  我没有听到很接近的答案,我说。65%、98%、77%,又有一些声音叫了起来。突然间我听到一个声音,59%。我马上手指着他,说,再说一遍。59%,他重复说。感觉非常好!我赞扬道,实验的结果是,我在表格里填上这个百分数。
  学生们都羡慕地看着那人。我补充说。这只是那个人的实验结果,如果我们也做实验,可能结果会不一样的。不过,这个人的数据比较权威,因为他得到了世界的公认。
  我接着问,一小时之后还记得多少呢?
  学生们有纷纷猜起来。我听到一个猜45%的,手一指那人的方向,对了,然后在表格里填上。
  我用同样的办法,依次填上8小时之后,;1天之后,;2天之后,;6天之后,;1个月之后,。
  接着,我说,我们根据这个表格把图像画出来。我在黑板上画了两条垂直的直线,标上箭头。横轴代表天数,纵轴呢?我问。记得的百分比,学生说。非常好。我在图中一一标上。
  运用描点法,我画出了一条曲线。这条曲线非常有名,它就是我们平时所经常提到的――遗忘曲线,或者也叫做艾宾浩斯曲线。为什么叫艾宾浩斯曲线呢?我边写边问。因为是艾宾浩斯发现的。学生回答。
  对了,有谁了解艾宾浩斯这个人?我问。学生们有些迷惘,没有人举手。我说,他是十九世纪末的一位心理学家,哪国人?我特意问。
  依旧没有人回答。德国人,我只好自问自答。德国的科学家可真是多啊,我自言自语。
  接下来,请大家观察这条曲线,然后说出一个结论,每个人说一条。我宣布道。然后我请一位坐第一排的学生起来回答。学生说,第一个小时遗忘得最快。我点了点头,非常好,我说,下一位。我手指他后面的一个学生。那名学生站起来,越往后遗忘得越慢,他说。
   txt小说上传分享

记忆的规律(2)
好!我说,很正确。下一位。第三名学生起来回答说,遗忘的速度是不一样的。我大声肯定他,遗忘的速度不一样,这句话总结得非常精辟!旁边一位。
  第四名学生显然措手不及,他站起来嘴巴张了张,但什么也没有说出来。我说,这样吧,问你一个问题,给你30秒,让你背一个单词,你行不行?学生想了一想,点头说,行。
  好,我接着说,按照这个速度,一天24小时,能背多少个单词?学生们很快拿出纸和笔算了起来,一些学生在悄悄揿着计算器。2880个,过了10来秒,她回答说。
  一天有1440分钟,有86400秒,这个本来应该记熟的。记熟了,2880就能很快算出来。好,我问你,你一天能够背2880个单词吗?不行,她摇头。为什么?我问。
  因为要睡觉,旁边有人插嘴道。大家都笑起来。好,就算有一半时间睡觉,那么,减半,1440个单词你能背熟吗?
  不行,她摇头。为什么?我问。因为要忘记。她回答。说得非常好,我大声重复道,因为要遗忘。
  后面一位。我接着叫道。后面的那个女生也站起来。老师刚刚问了她那么多问题的目的是什么?我手指了指前面发言的那位同学。
  老师是想说明记忆是会遗忘的,因此要经常重复的道理。
  非常好!我表扬她。记忆的速度也是不一样的。30秒能背一个单词,但是一天却不能背2880个单词,同样的,1天能背熟3篇课文,但30天却不一定能背90篇课文。为什么呢?因为要遗忘。所以我们应当及时复习。其实在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来,两天以后,遗忘的东西就很少了,每天只遗忘百分之几。遗忘最快的是第一天和第二天。所以我们背书一定要怎么样?我问。
  要及时复习,学生们回答。怎么及时复习?我问。有人说,第一天和第二天都要复习。太对了!我向他翘起大拇指,说得非常好。在遗忘最快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及时复习。两天之后倒不一定要复习了,通常情况之下,一篇课文在背出的第一天和第二天一定要复习,然后在第七天再复习一下,把这个星期遗忘的全部补起来。
  在完全讲情楚记忆以及遗忘的规律之后,我又花了点时间讲了不同的人以及不同的记忆内容有不同的遗忘曲线的道理。我介绍了记忆的一些方法,总结了有意义的记忆比死记硬背效率高的道理。末了,我突然问了一句,古时候有人一目十行,过目不忘,大家相信吗?相信的同学请举手。
  稀稀落落地有两三个人举手,我点其中一人,她说,我好像在一本书上看到过的,古时候真的有这样的人。另一名举手的是易正宁,我请他回答。不料易正宁讲出一句让全班同学哄笑起来的话,万老师你说的我都相信。我也哈哈笑起来,看到学生们挤眉弄眼的模样,我索性肉麻到底,我说,好,易正宁,万老师也欣赏你!
  我接着说,人的潜能其实是无穷的,从古至今,过目不忘的人不在少数。万老师曾经看到一种理论,讲最厉害的记忆法叫做全脑记忆。所谓全脑记忆,说穿了就是眼睛像摄像机一样,一页纸看上一眼,咔嚓一声就全拍摄下来了,眼睛一闭,就能在脑子里回放。
  我拿起一只粉笔,仔细看,我说,好了,现在大家都闭上眼,谁还能在脑子里看到这只粉笔,看到的人举手。超过一半的学生举起手来。看到了吧,我说,每个人的眼睛都是一台摄像机,每个人都有过目不忘的潜能,问题是,大部分人保持的时间很短,一会儿功夫影像就变淡了。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小时候大部分事情都忘记了,但是会有一些场景,一直留在记忆深处,永远不会忘记。为什么?因为那一刻你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那个场景中,你的所有能量都发挥了作用,所以那张照片便会特别清晰。
  学生们若有思索地点头,一部分人在下面做实验,他们伸出一根指头凝视了一会儿,然后认真地闭上眼。有学生问,万老师,你能看得到到吗?我摇摇头,万老师年纪大了,小的时候没有机会好好开发,随着长大,这个潜能也就逐渐丧失了。我话锋一转,背书对大家的注意力是一个很好的训练,在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情况下,背书的效果一定好,同时,你的记忆能力也会得到很大的提高。所以,以后背书,建议大家先做一些深呼吸,让自己静下来,注意力集中了,背书的速度一定有提高。
  

勇气训练
我看了看表,还有一些时间才下课,下节课是自修课。我安排了一个活动,利用这个时间我向全班同学作一点说明。
  周老师告诉我早上第一节课就有人睡觉,我今天来听课,一个也没有发现。我说。学生们笑起来,因为你来了,有人说。大家的表现很好,只是,我发现很多人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说话声音太轻,我坐在后面就经常听不见有些同学的发言。因此,下节课,我们要搞一个活动,来测试一下每位同学的勇气。
  啊?!怎么测?学生们都很好奇。很简单,我说,就是到讲台前面来,每个人读两行英文,然后我们来打分,打分的唯一依据就是你说话的响亮程度,也就是分贝。
  课堂里一下子热闹起来,一些平时比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