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封神灭魔-第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四卷 抗美援朝 二十七 痛扁“红鹰”(二)
     更新时间:2010…5…17 13:08:35 本章字数:2957
    随着杨思成手中猎刀的轻轻翻搅,廓尔喀十兵直接跪了下去,剧烈的疼痛可以让一头大象停止反抗。他手中的弯刀变得千钧般沉重,再也无力举起,“当啷”一声掉在了地上。
    杨思成将猎刀插回刀鞘,捡起地上的狙击步枪,重新装填上弹药,同时将枪尖上的三棱刺刀打开,以备白刃战的需要。
    一个冲上来的廓尔喀战士撞上了杨思成的枪口,他挥舞着锋利的弯刀朝着杨思成扑来,杨思成一个箭步迎了上去,出于对这些勇士的尊敬,他没有直接击毙对手,而是用刺刀和对方展开了白刃战。
    先用枪刺磕开对方的弯刀,还没等对方有下一步动作,他的步枪已经狠狠地扎进了对方的胸膛,那名廓尔喀勇士瞪者泛灰的眼珠子,剧烈地抽搐了几下就不再动弹了。
    不远处,几名队员正用火箭筒瞄向那些依旧在顽抗的简易工事,“嘶”的一声轻响过后,一枚火箭弹拖着长长的尾焰扑向了目标,随即将那个机枪阵地变成了一团火球炸向天空,一片血雨和残肢撒向四面八方。
    这种苏联产的40毫米火箭筒不愧是攻坚的利器,在它的打击下,印军的火力点接二连三地被炸上了天。
    廓尔喀人的眼睛已经是血红一片,他们亡命般地呐喊着企图将那些已经在他们战壕里立稳足跟的突击队员赶出去。
    不过在56式冲锋枪和RDP轻机枪的的联合压制下,他们绝大多数都没能靠近,就算有些侥幸冲破子弹的封锁进入战壕的。迎接他们的是长长的刺刀。
    式三棱刺看起来其貌不扬,没有锋利的刃口,没有尖尖的刀头,不过那粗壮结实的刀身足够让战士用刺刀挑起一个成*人而不断,那扁平的鸭舌状刀尖不用费什么力气就可以轻易地穿透人体的肌肉纤维。
    杨思成正轻松地将手中的狙击步枪在一个廓尔喀人的身体里转动着,三棱刺那钝钝的刀身在进入人的身体以后却表现得如此凶悍,肠子直接就被搅断成几节,鲜血顺着棱刺的凹槽流淌下来,带走了对方身体里所有的力气和生命力。
    战壕中还在顽抗的廓尔喀士兵越来越少,尽管他们很勇猛,不过血肉之躯毕竟无法抵挡住现代自动武器的打击,再加上利剑大队的单兵格斗技术和战斗意志都丝毫不比他们逊色,廓尔喀士兵只好无力地看着那些精悍的突击队员从他们倒在地上的身体上跨过去。
    陈千骑一马当先地带着几名队员冲向了印军的旅指挥部,在不断的奔跑中,他的冲锋枪也在不停地嘶鸣,将一个个冒死突出来企图拦截他们的敌人扫翻在地。
    眼看着即将靠近指挥部了。两挺英国造布朗式轻机枪拦住了他们的去路。连续的交叉火力打得他们无法抬起头来,陈千骑随手换上一个满弹匣,接着掏出两枚手榴弹,猛地往前面扔出一枚手榴弹,借着爆炸的烟雾做掩护。身体已经快速地朝着前方翻滚着扑去。他身后的队员们赶紧将全部火力用于压制对方机枪射手。
    印军机枪手看见烟雾中冒出一个人影,正准备朝着陈千骑开火,一发子弹已经毫不留情地穿透了他的脑袋,将他头上的锡克族头巾包裹着的脑袋打成了碎西瓜。
    他旁边的副射手赶紧推开他的尸体,准备接手射击,一枚冒着青烟的手榴弹已经扔到了他的脚下。
    “轰”的一声响过。副射手连带他手中的轻机枪一起被炸成了一堆废品。
    另一挺机枪并没有停歇,他们占据的角度更刁钻,恰恰死死地锁住了通向指挥部的通道,一串串子弹在疯狂地向着攻击的队员们示威。指挥部里达尔维准将正匆匆地指挥着部下焚烧重要的文件,进行着撤离前的最后准备工作。
    达尔维确实没想到对方会来得如此迅速,他组织的防线是按照标准的英军教范来布置的,哪知道中国军队根本不按常理出牌,避开了他严密防守的正面,从侧后给他来了一个掏心战术,看着自己手下最精锐的廓尔喀联队都无法阻挡住对手的攻击,他知道大势已去了。
    杨思成已经带着队员们冲了上来,眼看着陈千骑他们还被死死地压在指挥部外面无法突破,他一把夺过一名队员手中的40毫米火箭筒扛在了自己肩上。
    光学瞄准器里面对方的机枪火力点还在拼命地向外面喷吐着火舌。
    印军机枪手将全身都缩在掩体后面,射击没什么精度。主要是在进行威吓拦阻,想为指挥部的撤离争取一点时间。
    杨思成冷冷地一笑。将瞄准器套准了这个用砖木构筑的火力点,轻轻地压下手中火箭筒的扳机,“嘶”的一声,他的肩膀上一轻,火箭弹已经离膛而去。
    瞄准器里面清晰地看见火箭弹在出一段距离以后,弹出了它的稳定尾翼,接着火箭发动机开始点火,火箭弹屁股后面拖着长长的火苗一头扎在了火力点的外墙上。
    延时发火引信使得火箭弹没有当场爆炸。在穿透了外层的木墙后,剧烈地爆炸了。
    战斗部里面装填的近10公斤高能炸药将印军的土木工事炸成了一堆碎片。一个巨大的冒着青烟的弹坑向所有的人昭示着呆在这里的人已经尸骨无存了。
    爆炸的硝烟还未消散,陈千骑已经一跃而起,被敌人机枪火力弄得一肚子火无处发泄的他端着自己的冲锋枪率先冲进了达尔维的指挥部,先是猛的一棱子扫在了指挥部的天花扳上,接着黑洞洞的枪口指向了在场被惊呆了的印军人员。
    一名印军警卫人员还想顽抗,他的步枪还没调转枪口,一串犀利的冲锋枪子弹已经将他打成了漏勺。
    几名随后跟进的队员端着枪口还在冒着袅袅青烟的冲锋枪出现在指挥部的门口,将残余的印军拼死一搏的最后想法扼杀在摇篮里。达尔维准将无奈之下只得乖乖地举起了双手。
    从开战到现在仅仅只有5个小时,印军第7旅的前线指挥部就被杨思成带领的突击队员给一锅端了。失去了指挥的印军基本上可以说是陷入了崩溃的境地,负责穿插的11师战士基本上没有遇到什么有力的抵抗就将第7旅分割包围了,除了数百人因为负隅顽抗被歼灭外,1900多名印军成了解放军营地里的“客人”。
    不过也算他们幸运,印军的后勤供应根本不能保障他们的前线消耗,手里的辎重仅够维持三天的量,如果不是解放军将他们俘虏。被饿死的印军将会超过一大半。
    随后的战斗进行得也很顺利。达旺被顺利收复。印度政府并不死心,还妄图反击。在色拉山口、德让宗和邦迪拉等地建立起防线,集中了3个旅的兵力准备迎击解放军。
    对何对付印军的这种一字长蛇阵我军颇有心得,其关键就是对印军的纵深实施穿插迂回,一旦有支部队楔入印军长蛇阵中。就能将其分割包围,经过研究,上级将穿插的任务交给了杨思成他们。
    杨思成带着利剑大队的队员作为前锋,为1500多名战士开路,经过天5夜的艰苦行军,杨思成他们硬是在杳无人烟的贝利小道上翻越过重重障碍,如神兵天降般地出现在德让宗和邦迪拉之间的班登,将印军的防御部队拦腰切断。
    归路被堵住的印军顿时慌了神,他们拼命地想要砸开一条通路,但杨思成他们如何会让印军如愿。一轮凶猛的火力让印军丢下了数百具尸体后狼狈退了回去。
    从正面进攻的解放军象把巨大的铁锤狠狠地将被包围的印军部队砸得稀烂,62旅和65旅先后被击溃。
    在邦迪拉的战斗中,解放军用灵活的战术安排和勇猛顽强的战斗作风给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邻居狠狠地上了一课,号称印度陆军最精锐的第4师被全面击溃。
    所谓的红鹰部队被中国军人打得满地找牙,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第一次自卫反击作战中,对印度的这场作战打得可谓酣畅淋漓,打出了军威和国威,使得印度在几十年内都不敢再凯觎中国的边境线。
    在给予了印度足够的惩罚以后,中国军队撤出了印度领土。退回到国境线上。
    第四卷 抗美援朝 二十八 上阵父子兵
     更新时间:2010…5…17 13:08:43 本章字数:3110
    在杨思成跨进朝鲜战场上的第一个年头,他就收到了一断喜讯,虎妞给他生下了一个大胖小子,这消息可把杨思成给乐坏了。
    等到55年他随部队撤回国的时候,他的儿子已经5岁多,能提着瓶子打酱油了,当杨思成满心欢喜地把自己的儿子抱在怀里的时候,小家伙却不干了,他惊恐地想要逃离眼前这个脸上有道疤痕,没有太多表情却眼神犀利,看起来分外凶恶的“坏人”的怀抱。
    小家伙乳名叫虎子,一直没有取大名,还等着杨思成亲自来尽自己这个当父亲的义务,看着天真活泼的儿子,杨思成没来由地一阵心酸,从儿子来到这个世界上开始到现在整整5年多的时间.直到今天才第一次看到自己的亲生父亲,他这个爹当得也真够呛的。
    可是作为一个军人。他有其他的选择吗?为了国家的安宁,为了能够让更多的中国老百姓不再陷入过去那种人人欺凌的境地。共和国的军人能够只顾自己的小家而逃避自己应尽的职责吗?
    还有那些为国牺牲的战友,他们就没有爹没有娘没有娇妻没有自己的亲生骨肉了吗?
    “是,谁没有爹谁没有娘啊!鬼子赶走了,咱们都回家侍奉爹娘,那中国由谁来保护?难道又等到小鬼子来侵略咱们,然后让咱们的子子孙孙接着咱们现在正在做的事情来?”杨靖宇大哥的话回响在杨思成的耳边,一种神圣和豪迈的感情从他心底迸发出来。
    中国不会再任人宰割了!面对日本侵略者,我们没有屈服。面对美国的武装进攻威胁,我们没有屈服,面对印度的挑衅,我们还是没有屈服。只要有中国军人在,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就永远不会屈服!
    虎子的名字杨思成已经取好了,就叫杨卫华,他决心让儿子长大以后也成为军人,保卫祖国、报效国家!
    年回国以后,杨思成就开始狠着心让儿子习武和锻炼体能,在燕山脚下的利剑大队基地,新战士总是能看见一个稚嫩的孩子满头大汗地跟随着他们参加各种军事技能的训练,不管多苦,也不管有多累,那个大名叫杨卫华的孩子始终没有放弃。
    杨卫华也哭过。也闹过,虎妞心疼自己的孩子,也找到已经是少将的杨思成抗议过。不过杨思成始终没有心软。
    有一次在过400米障碍的时候,杨卫华由于气力不支,重重地从高高的绳上摔了下来。当时就昏迷了过去,杨思成抱着儿子心疼得直掉眼泪,可是等杨卫华清醒过来以后。他却硬着心肠对儿子说道:“再来一遍!”。那年,虎子才8岁。
    在别的孩子还在父母的怀里撒娇的时候,杨卫华已经能够熟练地使用各种轻重武器了;在有些高干的孩子还靠着父母的余荫恃宠而骄的时候,杨卫华已经和普通的战士一样接受着最严酷的训练了;在某些孩子还在考虑放假以后该怎么玩耍的时候。杨卫华已经背着沉重的武器装备穿行在杳无人烟的原始森林里进行野外生存的考核了。
    随着年龄的增大,听着从其他叔叔那里知道的关于他父亲的事迹,虎子从最开始对父亲的怨恨到了现在的崇拜,他决心子承父业。也做一名优秀的狙击手。杨思成自然很欣慰。将自己的绝活倾囊相授,连双眼射击法父子俩都一模一样。
    刚开始由于虎子年纪太小。总是无法跟上成年人的训练量,但是随着孩子的逐渐成长,虎子成为了利剑大队里面最优秀的一个“兵”,他的战术素养完全可以给基地里的所有新战士担任教官。他的战斗技能完全可以和基地里最好的战士媲美,除了他的年龄确实还是太小以外。
    不过这些不是什么问题,等到虎子18岁的时候,他终于穿上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军装,以无可争议的考核成绩进入了利剑特战大队,对于他的加入。所有的人没有丝毫的异议,毕竟杨卫华的实力摆在那里的。
    年3月2号,中苏边境珍宝岛保卫战爆发,珍宝岛自古以来就属于中国的领土,前几年中苏边境就经常在这里发生纠纷,3月2日,苏军悍然对中国正在珍宝岛上正常巡逻的边防部队开枪。打死打伤我军6名战士。在我边防军奋勇还击下,苏军被赶出了珍宝岛,吃了个小亏,有情报显示他们正准备进行报复。
    在这种情况下,杨思成带着一支利剑小队赶赴了珍宝岛前线.挑选的队员中就有杨卫华。他是整支部队里除杨思成以外最好的狙击手。
    当利剑小队赶到位于乌苏里江畔的珍宝岛。杨思成看着对面清晰可见的伊曼市时,不胜唏嘘,这里就是当年日军驻防的最前线,很多的战友。包括他最敬佩的副队长华宁就牺牲在离这里不远的虎头要塞。
    月12日,苏军共计45人。在4辆装甲运兵车的协助下在凛冽的寒风中登上了珍宝岛,他们携带了大批的武器弹药,准备在珍宝岛上掘壕据守。
    珍宝岛上正下着小雪。纷纷扬扬的雪花将大地笼罩在一片银白中,岛上的小树林变成了白色的珊瑚枝。
    在堆积着厚厚积雪的村丛中,穿着雪地伪装服的杨思成轻轻举起了手中的望远镜。山坡下面,一群苏联士兵正挥动着铁稿和工兵铲在挖掘战壕。厚实的棉衣让他们看起来像一头头笨拙的黑熊。
    “目标:苏军少尉3号地区2号标记物左侧1点钟方向距离350米”杨思成的指令简短清晰,他担任着观瞄手的任务。
    “明白苏军少尉3号地区2号标记物左侧1点钟方向距离350米,目标截获!”杨思成的左前方一个“雪堆”轻轻地重复着杨思成的指令,同样穿着雪地伪装服的杨卫华正透过狙击步枪上面的瞄准器将猎物牢牢地套在十字线上。
    “风速4米每秒,风向西北,注意低温对弹道的影响。”杨思成快地估测出目标区域的风向和风速,末了还提醒了一下杨卫华注意低气温条件下射击的修正系数。
    “砰”杨卫华手中经过改进的56式半自动步枪开火了,从杨思成给出数据到他开火,仅仅间隔了不到2秒钟。
    那名正在指挥着自己的部下工作的苏军少尉的脑袋顿时被威力巨大的军用步枪子弹击穿,一大蓬鲜血从他脑袋的破损处喷射出来,滚烫的鲜血流倘在积雪的冻土上,热量很快就被带走,鲜血还没来得及凝固就变成了一团鲜艳的血冰。
    枪声刚响,苏军士兵就条件反射般地趴在了冰冷的地面上。原本静静地停在一边的装甲车迅速发动起来,车上配备的127毫米大口径机枪开始咆哮着,将密集的弹雨胡乱地撒向小山坡上。
    几名苏军士兵干脆从车上搬下了迫击炮,朝着山坡上乱轰,树林里静悄悄的,除了偶尔有炮弹落在雪地上,将一团团积雪炸得满天舞外,没有丝毫动静。
    苏军的迫击炮射击了一会后,渐渐停顿下来,就在他们稍一疏忽的瞬间。随着“砰”的一声清脆的枪响,正举着望远镜的苏军炮兵观察员就被一发不知道从哪里射来的子弹削了脑袋。
    “狙击手!对方有狙击手!快撤!”剩余的苏军士兵开始慌了,他们深知狙击手的可怕,在卫国战争中。无论是苏联的还是德国的狙击手,都给对方的普通士兵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恐怖印象。
    在这个地形复杂的小岛上,除非是进行地毯式轰炸,否则,这些登上小岛的苏军最终会被那些神出鬼没的狙击手全部摆平。
    苏军的装甲车不信邪,它们轰鸣着朝着最为可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