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少有人走的路III-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友们都拥有丰厚的收入、美满的家庭、有意义的工作、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美满的性生活。仿佛全世界都生活在天堂中,只有她一个人承受着孤独和痛苦。   

  隐藏在受虐倾向之下的是固执和暴虐。羡慕给她带来的痛苦,掩盖了她的冥顽不化。在家里,尽管她的两个儿子已经年过三十,她仍然对他们横加管束,恨不能控制他们的一举一动。表面上看,她是为了他们的幸福付出了一切;其实,她是把控制别人的生活,当成了自己的乐趣。总之,她对别人的生活太关注,以至于忽略了自己的生活。   

  她来我这里寻求心理治疗时,我决定给她的羡慕一个机会,看看它究竟想表达什么。当然,按照她的说法,她是要我帮她摆脱羡慕。然而,羡慕与嫉妒一样,身陷其中的人不仅不愿从中挣脱,还想把周围的人都拉下水。听一个人谈论自己的羡慕心,就像听想吸引信徒的传教士布道一样。她诉苦的背后其实隐藏着这样的信息:你难道不像我一样觉得气愤吗?但我并不希望自己陷进她的气愤中。我想知道的是,羡慕心的目的是什么。   

  她在一个经济拮据的家庭里长大,从小就没享受过优裕的生活;她小时候所受的严格的宗教教育,让她在xing爱和金钱方面放不开手脚,也让她养成了〃为别人牺牲自己〃的思维习惯;她曾两度经历失败的婚姻,两度承受离婚的痛苦。不过,这些事实都无法解释她那异常强烈的羡慕心。相反,一有机会她就对别人讲述这些遭遇,好让她的心理状态看起来合情合理。这些颇有说服力的借口,是她内心情结的一部分,让她的羡慕之心永远保持着活跃。   

  讽刺的是,她越是满怀怨气,向人倾诉她的不幸经历,就越感受不到这些经历留下的痛苦。她的羡慕心似乎把所有的痛苦都吸收了,让她得以回避过去。许多心理症候都会带来明显的痛苦,但这种痛苦会吸引患者的注意力,让他们暂时忘记现实和命运,从而免受更深层次的痛苦折磨。         

虫工木桥◇BOOK。◇欢◇迎访◇问◇  

第26节:嫉妒与羡慕:滋养心灵的毒药(13)         

  我开始引导她仔细回忆一重重的痛苦经历。但她总有一些方法,让自己跟痛苦和清醒的认识拉开距离。比如,她会替自己的父母编造借口。〃他们所知毕竟有限。他们已经尽力了。他们都是一片好心。〃我则试图让我们两个人都感受到这些经历的悲伤和空虚,认识到她父母在养育子女上的失败之处。   

  看见别人饱受羡慕心的煎熬时,我们本能的反应,是为这个人加油鼓劲:〃你做得到。你肯定会得到你想要的东西。你并不比任何人差。〃但这样大家只会掉进羡慕心的陷阱,他会说:〃我会努力让生活回到正轨,但我知道,从一开始我就注定要失败。〃这样的人并不是缺乏追求美好生活的能力,而是不愿去追求。因此,我们必须克制这样的本能反应,充分尊重羡慕的症候,让它把我们引向羡慕者的内心世界。让他深刻体会眼前生活的空虚,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心灵的需求受到压抑,就会产生不切实际的幻想,分散我们的注意力,让我们意识不到真实存在的空虚与痛苦。很显然,那位女士所缺乏的,是体会这种空虚与痛苦的能力。   

  终于,她开始用比较坦诚的态度看待自己的家庭生活,也开始从比较实际的角度看待她的朋友……他们生活中的不幸不比别人少。她语气中的羡慕和哀怨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冷静与理性。她终于可以为自己的处境负起责任。   

  在嫉妒和羡慕中,幻想的力量非常强大,能够吸引我们的全部注意。心灵总是与生活连接在一起。而幻想的假象让我们沉迷其中,无法直接体验生活。嫉妒和羡慕将生活隔绝在安全距离之外;但它同时是心灵发出的信号,它们提供了一种契机,提醒我们重新探索心灵的境界,找回失落的情感和爱。   

  嫉妒和羡慕都不受理性的控制,很难通过主观努力压抑和消除,这其实是一件好事。它们逼我们通过健康幸福的表层,深入探索心灵的奥秘。我们只有触碰到心灵神性的一面,才能改变这种状况,最终找到更有深度、更成熟、更有弹性的生活方式。   

  我们的任务是关怀心灵,而与此同时,心灵也在关怀着我们。〃关怀心灵〃其实蕴涵了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我们尽最大的努力,尊重心灵所呈现的一切;另一方面,心灵则对我们予以关怀和照料。即使在心理疾病肆虐之时,心灵仍然在关怀我们,给我们指出脱离凡俗心态的道路。只有重新建立起神话层面的感性,才能缓解心灵的痛苦。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又朝丰富的精神生活迈进了一步。说来也怪,有时是心理疾病帮我们找到心灵的信仰。         

▲虹▲桥▲书▲吧▲BOOK。  

第27节:心灵与力量(1)         

  第六章 心灵与力量   

  当我们从自我和意志出发,想要完成一件事的时候,就会集中自己的力量,设计一套策略,尽最大的努力追求成功。希尔曼用〃英雄式〃(heroic)或〃赫拉克勒斯式〃(Herculean)来形容这种行为。他取的是这两个词的负面意思:纯粹的蛮力,以及狭隘的、理性主义的视角。相比之下,心灵的力量更像是一座巨大的水库,或者……借用一个传统的意象……奔流不息的江水。这是一种自然的力量,不受人的意志操控。面对这种力量,我们需要扮演旁观者的角色,仔细观察心灵是如何跃跃欲试,急于投入生活的洪流。我们还需要找到合适的方法,以负责任的态度,引导和塑造这种力量,同时真心相信,心灵的意愿和需求有时候我们并不能完全了解。   

  无论是完全以自我为中心的意志,还是纯粹的被动态度,都不符合心灵的需要。关怀心灵的工作,既需要大量的反思,也需要充分的行动。实现这一切的关键在于从心灵出发,让激情和想象成为行动的助力。   

  这让我想起,荣格在理论研究和日常生活中,一直都在探寻的〃超验的功能〃(transcendent function),一个既能承认心灵的神秘内涵,又能包容理性与意识的出发点。对荣格来说,这正是〃我〃(self)的意义……作为行动与智能之间杠杆的支点,同时能感受到心灵和思想的重量。这不仅仅是理论上的架构,更可以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荣格的身体力行已经证明了这一点。由这样的观念和行动建立起来的力量,具有深厚的根源,不会陷入自恋性质的动机中无法自拔。《道德经》三十章说道:〃善者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汲取心灵的力量,与自我对力量的缺乏并无关系。   

  那么,心灵的力量究竟发源于何处,我们又如何汲取这种力量呢?它发源于我们意想不到的地方。我相信,只要我们亲近心灵,不与心灵背道而驰,这种力量就会产生。失败和打击最容易激发出这种力量。因为心灵总是在经验的缺口和漏洞中显现出来。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失业或是病痛的打击,反而让我们意外地找到了心灵的力量。         

※BOOK。※虹※桥书※吧※  

第28节:心灵与力量(2)         

  性格和身体上与众不同的特征,以及特殊的境遇,同样可以成为心灵力量的源泉。有人只因为嗓音低沉、富有磁性,就能给别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有人天资聪颖,想象力丰富,经常开辟与众不同的思路;也有人天生拥有吸引异性的魅力,不需要刻意运用,就能发挥其中的力量。   

  有时,年轻人会在常见的领域追寻力量,却忽视了自己的个性和特质。他们在别人面前摆出一副轻松自如的样子,实际上心里却充满了焦虑和怀疑。很多人都觉得,只要表面上看起来足够〃镇定从容〃,就不愁没有力量。然而,伪装出来的力量和信心迟早会崩溃,那时人们就会陷入更深的不安全感中。   

  写作时,最好的方式是〃描写自己熟悉的题材〃。这道理同样适用于心灵力量的开发:尽量在你擅长的方面发挥优势。许多人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改变自己,想成为与过去的自己完全不同的人。这其实是在与心灵作对,因为独特的个性发源于心灵深处,正如泉水发源于大地深处一般。我们之所以成为现在这样的人,是因为我们的心灵具有与众不同的特质。   

  记得有一次,我即将开始一场演讲,一位朋友在开场前向听众介绍我。他说:〃我要告诉各位,汤姆并不是艺术家,不是学者,不是哲学家,也不是……〃听到他这样说我的种种〃不是〃,我不禁觉得有点羞辱。当时我正在一所大学执教,至少在别人眼里还算是个学者,但我明白这位朋友不同寻常的介绍辞,不仅绝对正确,而且充满了智慧。或许每隔一段时间,我们都应该像这样剖析自己的身份,把不属于我们的东西剔除出去,让真正的本性显露出来。《道德经》二十二章把这一过程概括为六个字:〃枉则直,洼则盈。〃   

  《道德经》的中心思想是〃空〃。心灵之空并不等同于空虚,它不会让我们焦虑。事实上,如果我们学会维持〃空〃的感觉,克制将它填满的欲望,那么,心灵的力量就会源源不断而来。我们必须容纳这样的〃空〃,而不是急着寻找心灵力量的替代品。只有学会容忍自己的弱点,才能开始发掘心灵的力量。为了回避弱点而作出的任何努力,都算不上是真正的力量。如果我们总是用虚假的行为填补经验的缺口,心灵就永远找不到呈现出来的机会。         

◇欢◇迎访◇问◇。◇  

第29节:心灵与力量(3)         

  我认识一个年轻人,他的理想是成为一名作家。实际上他内心深处渴望着四处漂泊、浪迹天涯,但他认识的所有同龄人都在上学,于是他决定压抑心灵的渴望,进入大学读书。结果他很快因挂课太多而退学,随即开始了一直向往的漂泊之旅。在刻意追求力量的过程中,我们很容易像这位年轻人一样,忽视心灵最明显的渴望。   

  心灵的逻辑和语言   

  要学会关怀心灵,必须学会解读心灵的表达方式,这是最关键也最困难的一步。我们的思维是建立在理性、逻辑、分析、研究、公式和正反论辩之上的。然而,心灵运作和表达的逻辑则完全不同,无法直接用理性加以解读。心灵总是用迂回的方式,呈现出转瞬即逝的意象,它用欲望而不是理智来说服我们。   

  伊斯兰教苏菲派(Sufi)流传的两则故事,说明了心灵的逻辑与理性思维之间的不同。在第一个故事中,大智若愚的贤者纳斯鲁丁(Nasruddin)去找音乐教师学习音乐。   

  〃每节课的学费是多少?〃他问。   

  〃第一节课十五块钱,之后的每节课十块钱。〃教师告诉他。   

  〃很好。〃纳斯鲁丁回答,〃那我就从第二节课开始吧。〃   

  我不清楚这则故事是否有特殊的宗教含义,但在我看来,它体现了心灵敏锐灵活的机智,异乎寻常的逻辑,以及从中产生的巨大力量。中世纪的炼金术士们认为,与心灵有关的工作是〃违反自然的事务〃(opus contra naturam)。这则故事就是一个例证,它说明心灵理解问题的方式是〃非自然的〃。耶稣也讲过类似的寓言:无论是从早干到晚的工人,还是天快黑时才到来的,领到的都是同样的工资。   

  漫长、艰苦的努力,以及任何形式的公平,并不一定对心灵有益。影响心灵的效果,更多是通过〃魔力〃而非〃努力〃实现的。就算你兢兢业业、努力坚持,也不一定会对心灵产生你所期待的影响。人不应该天真地埋头苦干,然后指望自己的努力得到报偿。最好还是像纳斯鲁丁一样,靠着聪明机智,用最少的努力取得最大的效果。接受心理治疗时,患者可能会说:〃这样的治疗已经持续一年了,到现在总该有点效果了吧?〃或是私下里想:〃我选择了开价最高的治疗师,理应享受最好的疗效。〃建立在理性和公平之上的消费者观念,并不符合心灵的逻辑,对心灵力量的开发也无所助益。         

虹←桥←书←吧←BOOK。←  

第30节:心灵与力量(4)         

  另一则故事的内容更为神秘:   

  备受人们崇敬的智者努里·贝(Nuri Bey),娶了一个比他年轻得多的妻子。   

  一天傍晚,他比往常回家早了一些,一个忠心的仆人跑来向他报告:〃您的妻子,我们的女主人,今天的举止有点可疑。她一个人待在房里,守着一口箱子,那箱子原先是您祖母的,大得足以装下一个人。箱子里原本只有一些上了年头的刺绣,但是我敢说,现在里面一定多了什么东西。她不准我打开箱子查看,尽管我是您最年长的仆人。〃   

  努里去了妻子的房间,她正坐在箱子旁,满脸郁郁不乐的表情。   

  〃你能不能给我看看,箱子里究竟是什么?〃他说。   

  〃因为一个仆人的猜疑,还是因为你不信任我?〃   

  〃何必费心猜测话语背后的玄机,把箱子打开不是更简单吗?〃努里问。   

  〃我觉得那不可能。〃   

  〃箱子锁上了吗?〃   

  〃是的。〃   

  〃钥匙在哪里?〃   

  她举起钥匙给他看。〃如果你把那个仆人解雇,我就把它给你。〃   

  仆人被解雇了。努里的妻子把钥匙交给了他,她自己则退出了房间。很显然她心中十分不安。   

  努里·贝思索了很长时间,然后叫来四个园丁,跟他们一起借着夜色,把箱子抬到很远的地方埋了起来。   

  从那以后,再也没人提起过这件事。   

  这则故事神秘莫测,令人着迷。我仍旧不知道,它是否有什么特殊的宗教含义。在我看来,它表明心灵……故事中的女人代表的……是一个承载着奥秘的容器。年老的仆人……故事中的长者……希望打开这个容器,弄清楚其中的奥秘。他的话似乎暗示,箱子里可能藏着一个男人,又或者暗示,箱子……心灵的容器……具有容纳一整个人的空间。代表心灵的妻子,询问她丈夫好奇心背后的动机,而他的反应则是典型的赫拉克勒斯式的:不去理会话语背后的玄机,而是寻求最简单直接的解决方式……打开箱子。   

  有多少次,我们急于下结论,不愿停下来玩味玄机,结果导致关怀心灵的努力宣告失败。在如此看重〃截止时间〃的现代社会中,我们常常因为急于解决表面上的问题,而错过了解自己心中奥秘的机会。从努里妻子的观点来看,要想回避话语背后的玄机,直接把箱子打开,乃是不可能的事情。         

。§虹§桥 虫 工 木 桥 书§吧§  

第31节:心灵与力量(5)         

  但是她有钥匙。荣格曾说,〃魂〃是心灵的面孔。在这则故事里,努里的妻子是唯一能够打开和锁上箱子的人。矛盾的焦点在于,努里究竟会不会强行把箱子打开。我们是否需要把一切隐藏的东西都挖掘出来?是否需要揭开所有的奥秘?我们习惯了科学上的伟大发现……原子,基本粒子,DNA……所以我们自然而然地以为,所有的奥秘都等着我们去揭开。相反的做法或许有些怪异,但也同样有价值……用我们的智慧和技巧保存这些奥秘。   

  这则故事很有启发性,因为在故事的末尾,我们学会了处理心灵事务的方法。努里·贝思索了很长时间,他在思索中创建了自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