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少有人走的路III-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Samuel Beckett)的短剧《克拉普的最后一盘录音带》(Krapp〃s Last Tape),以幽默、尖锐的风格,描写了萨杜恩式的回忆。剧中的主角克拉普(Krapp)一辈子录下了很多录音带,年老时,他把这些录音带播放出来,闷闷不乐地听着过去的自己留下的声音。放完一盘录音带之后,他决定坐下来再录一盘:〃刚听完那个浑蛋说的话,那居然是三十年前的我,我怎么可能有那么糟糕?感谢上帝,这一切总算都过去了。〃   

  这几句台词,显示了过去与现在之间的距离,以及观念的变化和价值观的崩解。在贝克特的绝大多部分剧作中,主要人物都会表露出沮丧和绝望,似乎他们旧时的人生没有留下一丝痕迹;然而,在如此的空虚中,他们又表现出一种〃高贵的愚蠢〃。在这些人物的悲伤中,我们可以领悟到人生的一个奥秘,有时人生意义和价值观会突然消失,我们感到绝望、寻求退缩,这并不是精神失常的现象,它会对心灵产生神奇的影响。   

  〃克拉普〃这个名字是crap(废物)的谐音,昭示着抑郁对人生价值的破坏作用。然而,克拉普的做法告诉我们,没有感情的懊悔和自我批判,并不一定是心理上的综合症状。我们可以把它视为人生所必需的愚蠢,而它也的确对心灵有所裨益。克拉普的自我批评,或许会被专业的心理医师当成神经质受虐狂的表现,但贝克特让我们看到,即使是如此丑陋愚蠢的行为,也有它自己的道理。   

  克拉普一边听录音,一边咕咕哝哝地咒骂。我们让记忆在脑海中反复回放,等它沉淀下来时,其实也就是这副样子。经过足够长的时间之后,精华的东西会逐渐浮现出来,有如沙里淘金。萨杜恩所守护的土星,有时会被称为〃黑色的太阳〃,在它的黑暗中,我们可以找到一丝宝贵的光芒……我们天性的精华,经过抑郁的沉淀,最终成了萨杜恩最宝贵的馈赠。         

◇欢◇迎访◇问◇BOOK。◇  

第44节:抑郁的馈赠(6)         

  现代人把抑郁当做一种疾病,用机械和药物的手段予以治疗,殊不知,这样会错过抑郁对心灵的馈赠。凡是与萨杜恩接触过的东西,都会变得稳固、阴暗、沉重而坚硬。一旦抛弃了萨杜恩式的情绪,我们就会发现,要让人生永远保持光明温暖,实在是一件耗费精力的事情。到那时,我们既要为卷土重来的抑郁所折磨,又得不到萨杜恩赋予心灵的敏锐感觉和充实内涵。换句话说,萨杜恩的缺失可能会让我们的个性变得模糊不清,使我们感到莫名的厌倦与无聊,无法认真对待生活。   

  萨杜恩会让个性深深植根于我们的心灵中,而不是浮在人格的表层。一旦心灵积累了足够的内涵,个性就会自然浮现出来。只有弄清楚我们是由什么构成的,我们才能知道自己究竟是谁。构成我们个性的因子,会在抑郁的思绪中得到筛选,存留下来的都是精华。而对死亡的长期思考,会留下一个苍白惨淡的影子……那个干燥的、精炼的〃我〃。   

  要关怀心灵,就要开发抑郁所代表的那个世界。从心理医学的角度讨论〃抑郁症〃时,我们总把它当成一种情感或行为上的问题,但如果我们把抑郁想象成萨杜恩的一次拜访,就能了解他的世界所具有的种种特质……孤立,凝重,充满记忆的沉淀,与死亡密切的关系。   

  对心灵来说,抑郁是一种入门仪式,一次成年礼。抑郁并不意味着想象力的缺失,它造成的空虚,乃是思绪和情感的温床。   

  如果我们把抑郁当成一种病症来治疗,就会逼得萨杜恩式的情感无路可走,只能通过怪异的行为表现出来。所以,我们不如敞开心扉,邀请萨杜恩进来,让他想待多久就待多久。在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些园林里,萨杜恩拥有自己的领域……一间偏僻的、阴暗的、太阳照不到的亭子,人们可以在那里独处,静下心来反思。有些时候,人们需要这样的独处。我们应该为抑郁者的情感提供必要的空间,而不是尝试改变他们或是解读他们的想法。而作为社会,我们可以在设计建筑的时候,专门留出萨杜恩的领域。在一幢住宅或是商业建筑中,专门留出一所房间或者一片园林,让人们在那里独处沉思。现代建筑在涉及认知的层面时,似乎更喜欢方形或圆形的设计,这样的空间更适合群体生活。抑郁则具有一种离心力,驱使人们远离人群。我们总是把各种建筑和机构称为〃中心〃,但萨杜恩或许更喜欢〃边界〃。         

※虹※桥※书※吧※BOOK。  

第45节:抑郁的馈赠(7)         

  有时我们会让电视一直开着,不管有没有人来看;有时我们会让广播一天到晚响个不停。这些做法都会破坏萨杜恩式的宁静。我们不愿看到空虚的存在,想方设法把它填满,结果侵占了萨杜恩的领域,让他走投无路,只能寄居在抑郁的边缘。   

  为什么我们认识不到心灵的这一面?其中一个原因是,我们对萨杜恩的绝大部分了解,都来源于症候性的行为。空虚感总是出现得太晚、太真实,以至于我们意识不到心灵存在空间的缺失。在城市里,用木板钉上门窗的住宅和濒临倒闭的企业,象征了经济和社会的萧条。在这些〃抑郁〃的环境里,心灵的成分了无踪迹,表现出来的只有外在的腐朽。   

  无论在社会经济上还是个人情感上,我们都习惯于把抑郁视为一种失败,一种威胁,一种与我们的计划和期望相左的意外情况。何不换一种态度,把萨杜恩和他阴暗空虚的领域,视为一种理所当然的存在?何不让萨杜恩的价值观念融入我们的生活,从而与他达成和解?(〃和解〃一词同时具有〃承认〃和〃尊重〃的含义。)   

  要表达对萨杜恩的尊重,我们也可以采用另一种形式:用更加平实的方式对待严重的、危及生命的疾病。医务工作者都知道,如果患者和家属能够无所掩饰,大大方方地讨论晚期恶疾的情况,就能节省许多资源和精力。我们还可以借机提醒自己,人都有一死,我们自然也不例外。如果我们拒绝考虑死亡的可能性,心灵就得不到关怀和滋养。   

  抑郁是心灵的一个层面,如果我们承认它,把它引入我们的感情关系,就可以让亲密的程度更深一层。如果我们对它遮遮掩掩,或是试图否定它,那么我们表现出来的,就不可能是真实而完整的自己。掩饰心灵的阴暗面,只会导致心灵的沦丧;只有承认和接纳它们,我们才能享受纯粹的群体生活和亲密关系。   

  抑郁的治疗力量   

  几年前,牧师比尔给我讲述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事情发生在他65岁那年,那时他已经做了30年的牧师,一直深受人们的敬重。在一座乡村教堂传道时,他秉着自己的良知,用教堂的钱资助了教区中的两位妇女。然而,主教却认为他判断失误,浪费了教堂的资金,勒令他在两天之内走人。         

虹←桥书←吧←BOOK。←  

第46节:抑郁的馈赠(8)         

  最初跟我谈起这些情况,比尔显得很有精神,很愿意回忆他经历过的一切。他参加过群体心理治疗,知道该如何宣泄心中的愤怒。有一段时间,他甚至打算做一名心理治疗师,帮他的同行们解决各种心理问题。但只要谈起方才提到的那件事,他总是找各种天真的理由和借口搪塞:〃我只是想帮助她而已。她需要我。如果她不需要我的关心,我也绝不会关心她。〃   

  我知道,我必须保持客观的态度,聆听比尔不同寻常的经历,而不是过早作出评判。我们花了很多时间谈论他的梦境。很快,他就学会了解读梦中的意象。我建议他把接受群体治疗时画下的图画带给我看。我们花了几个星期的时间讨论这些意象,随着讨论的内容由浅入深,他的本性也渐渐浮现出来。重新浏览这些图画,也给了比尔一个机会,让他得以仔细回忆自己的家庭背景,以及当初成为一名牧师的原因。   

  接下来,一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他为他的行为所做的天真辩解,渐渐被关于人生意义的严肃思考取代,而在这一过程中,他的情绪也变得越来越阴暗。他变得很愤怒,因为从在神学院读书到担任牧师,他这一生受过太多不公平的对待。在表达这种愤怒的过程中,他原本轻松的语气,渐渐变得沉重起来。与此同时,他搬进了退休牧师养老院,变得越来越孤僻,不肯跟别人交流。他开始追求孤独,拒绝参加养老院组织的各种活动。几年前的那次遭遇在他心中留下的伤痕,渐渐转化成了真正的抑郁。   

  比尔开始以批评的口气谈论教会的权威阶层,也开始用比较实际的态度看待他父亲。他父亲曾想成为一名牧师,但是没能成功。比尔觉得,在某种程度上,他并不是做牧师的材料。他之所以决定去做牧师,是为了实现父亲的梦想。   

  比尔并不害怕他的抑郁,也不刻意去压制它。每次来找我,他总是以这样的话开场:〃没有用的。一切都结束了。我太老了,已经没法追求我真正想要的东西了。我犯过太多的错误,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我只想待在房间里,静下心来读几本书。〃但他还是坚持每周接受治疗,每一次,谈话的中心都是他的抑郁问题。         

虹桥书吧BOOK。  

第47节:抑郁的馈赠(9)         

  我所谓的〃治疗策略〃,只不过是尽量让比尔用接受和关心的态度看待他的抑郁。我并没有什么巧妙的办法。我没有建议他参加针对抑郁问题的研讨会,也没有试图引导他的内心思路。要关怀心灵,就不能采取这些太激进的方式。我只是努力理解和接纳他的心灵自我表现的方式。他讲话时,我就仔细观察他的神态,留心他的语调,聆听他的话语、他的梦想、他话中所包含的意象。   

  抑郁发作的时候,比尔会说他当初根本就不应该做个牧师。但现在,他发现了牧师身份背后的阴影。经过这样的反思,他的牧师生涯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变成了心灵的一部分。平生第一次,比尔不得不正视自己当初为成为牧师而作出的牺牲。这并没有否定他的牧师生涯,反而令它更加完整。我发现,即使在他逐条回忆当时的种种牺牲时,即使在他为成为牧师而后悔时,他仍然表现出了对教会的忠诚,对神学的兴趣,以及对死亡和来生的关注。可以说,直到现在他才找到了牧师生涯的核心意义。过去那个驯顺忍让、不由自主地帮助别人的牧师正在死去,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更有力量、更有个性、更不容易被别人控制的个人。   

  在抑郁状态下,比尔只能意识到,他所熟悉的生活方式正在终结,他长年信守的价值观和理念烟消云散。但是,很显然,抑郁正在扫除他心中的纯真。多数人最大的优点,往往也是他们最大的缺点。过去的比尔像个孩子一样,对一切动植物和人类都怀着深深的关切,正是这种关切让他总是同情别人,总是在无私奉献。然而,这也让他变得无比脆弱,以至于别的牧师总是把他当笑料。他对别人的慷慨关怀没有底线,在某种程度上,正是这种慷慨摧毁了他。但是,抑郁让他找到了力量,使他变得坚定而完整。   

  抑郁也让比尔能够辨认生命中的〃坏人〃。过去他太天真,对接触过的每一个人都全盘肯定。事实上,生活中既没有完全的好人,也没有彻底的坏人。但是在抑郁中,比尔对很多事情都有了更深一层的感悟,正是这样的感悟,让他敢于把对同事们的不满表达出来。有一次,他咬牙切齿地说:〃我真希望他们年轻时就死掉。〃         

§虹§桥书§吧§。  

第48节:抑郁的馈赠(10)         

  比尔很真诚地告诉我:〃我老了。承认事实吧,我已经70岁了。我还剩下什么?我恨年轻人。那些家伙生病的时候,我觉得很开心。别跟我说,我的生活还有什么意义。我不信这一套。〃   

  比尔对自己老年人的身份非常认同。当他要求我承认事实,不要否定他的年龄时,我怎么能争辩呢?但我相信,他的这番话只是一个借口,好拒绝思考其他的身份定位。奇怪的是,这反而保护了他,让他免受抑郁带来的痛苦。因为他放弃了所有的追求和希望,自然也不用再经历那些想法和感觉带来的痛苦。   

  有一天他告诉我,他做了一个梦。在梦里,他先走下一段很陡的楼梯,然后又开始走下一段,但是第二段楼梯太窄了,他不愿再走下去。他身后跟着一个女人,她催促着他,而他则极力抗拒。这就是比尔当时心态的写照。他的生命正在走下坡路,但他拼命抵抗,不肯再往下走。   

  比尔抱怨说〃我老了,人生再也没有意义了〃,他的话听起来像是对衰老的认可,实际上却是对衰老的抗拒。每次他这样说的时候,我就会想,在修习神学和担任牧师的那些年里,他是不是一直没有机会长大。他告诉我,在某种意义上,他一直感觉自己像个孩子,从来不担心生计问题,从来不考虑人生的重大抉择,而是唯上级的安排是从。现在,命运把他推向了动荡不安的生活,要他反思自己的一生。平生第一次,他开始对一切事物都提出质疑,这正是他在以惊人的速度成长。   

  我对他说:〃在梦里,你从狭窄的楼梯上向下走,身后还有一个女人在催促你……按照弗洛伊德的解释,这是你在准备出生。〃   

  〃我从来没这么想过。〃显然他对此很感兴趣。   

  〃你在忧郁的时候,似乎处于一种叫做〃中阴〃(bardo)的心理状态。你知道那是什么意思吗?〃   

  〃不知道。〃他说,〃我从来没听说过。〃   

  〃按照《西藏生死书》的说法,〃中阴〃指的是灵魂转世投胎之前的那段时间。〃   

  〃这些天来,我对生活中的事情提不起兴趣。〃   

  〃我就是这个意思。〃我告诉他,〃你不愿意参与生活,因为你正处在两段轮回之间。你的梦或许是一个信号,正在催促你走下产道,投胎来到世上。〃         

BOOK。←红←桥书←吧←  

第49节:抑郁的馈赠(11)         

  〃在梦里,我非常不情愿走下去,而且那女人让我心烦意乱。〃   

  〃我们都是这样呀。〃   

  〃我还没准备好。〃再度开口时,他的话音带着理解和坚决。   

  〃没关系。〃我说,〃你已经知道了自己在哪里,这就够了。〃   

  比尔站起身,准备回到他的〃山洞〃……他对自己房间的称呼。〃那我就没有什么可做的了,对吗?〃他问。   

  〃我觉得应该没有了。〃但愿我的话能给他一丝希望。   

  体验过抑郁的感觉之后,比尔对人生又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我再也不会告诉别人该怎么生活了。〃他说,〃我只能跟他们探讨他们的奥秘。〃正如抑郁中的王尔德一样,比尔开拓了更广阔的视野,对心灵的奥秘有了新的领悟。一般人总以为,牧师对人生奥秘的理解要胜过常人,但是比尔的抑郁情绪,可以看成他在神学方面新的一课。   

  最终,比尔的抑郁逐渐散去,他在另一座城市找了个新工作,既担任牧师,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抑郁让他学到了萨杜恩的真理,这对他的工作也产生了一些影响。他亲身体验过失去安全感和别人的尊重是什么样的滋味,所以他更能理解人们遭受打击时,心中那份沮丧与失落。现在,他懂得如何帮人们直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