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做人做事的糊涂艺术-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以灭楚,李信回答最多不过二十万人。这个李信,年少英勇,高大威武。曾率数千军马追击燕太子丹,最后使燕太子丹被迫自杀。秦王政因此非常相信李信的能力和勇猛,所以秦王政一开始就询问他。在问完李信后,秦王政又问王翦,王翦却回答说没有六十万人马是万万不行地。秦王政听后对王翦说:〃王将军你已经老了,连胆子也变小了。李将军果敢威武,说的话很有道理。〃于是,派李信及蒙恬率军二十万伐楚。王翦以自己的话不被采用为由,便称病回到家乡频阳。   

  但由于李信年少英勇,不免有些心高气傲。结果楚军找到了一个反击的良机,向李信的部队发动突击,攻破了秦军两座营垒,杀了七个都尉,秦军大败而逃。楚军在打败李信军后,还一直向西进军,大有反攻秦国的势头。秦王政在听到这个消息后,大为震怒。于是亲自赶往频阳,向王翦道歉,请王翦出来率领大军攻楚。王翦起先假意推辞,说自已年老体弱,又有病在身,疲乏无力,实在不能担当重任,请秦王另选良将。秦王政又再次向王翦道歉,并执意要王翦为将。王翦说:〃如果大王一定要任用我为大将,非六十万人不可。〃秦王政立即答应了王翦的要求,并表示愿意听从王翦的谋划。   

  王翦率领秦国六十万大军准备出发了,秦王政亲自到灞上为王翦送行。王翦临行时,请求秦王先行赏赐予许多良田、美宅、园林池苑等。秦王政说:〃将军为国作战,以后有的是赏赐,还用得着害怕家里会穷困?〃王翦说:〃作为大王的将军,有功劳才可以得到封侯赐爵,所以趁着大王顾念我的时候,我就应该及时向大王请求赏赐一些产业来留给子孙后代。〃秦王听后大笑。   

  王翦出发后到了函谷关,在这期间,连续五次派使者向秦王请求赏赐良田。有人觉得王翦索取无度,应该适可而止,就对王翦说:〃将军连续请求赐予家业,太过分了吧。〃王翦说:〃不对。秦王暴魇疑人,现在这支六十万的大军几乎是秦国的全部军力,如果我不多次请求赏赐来表示自已的意志,秦王能不怀疑我吗?〃   

  一年后,王翦攻破楚都寿春,俘虏了楚王负刍,尽收楚地入秦,设为郡县。王翦给人的印象是一员智将,在伐楚之时,用请求赏赐田地来消除秦王的疑心,并成为一个典故,王翦请田由此而来。王翦请田也就成了明哲保身的代名词。从王翦率六十万秦军伐楚攻百越直到班师回朝,秦王都不曾表示过怀疑,实属难得。王翦的安逸终老与白起的不得善终成了鲜明的对比。   

  一般来说,投身于政治事业的人理应当学些明哲保身之道。也就是说当自己尚有一定余势时及早引退或藏锋,以免与强大的对手和不可逆转的态势发生冲突,使自己遭受损失和耻辱。   

  因此任何时候,千万不要表现出比上司高明。功可以高而不可震主;位可以尊而绝不能僭越;权可以大而万不能对上司构成威胁。在处世中声望太高时,切记别忘了向自己头上淋一些〃污水〃。         

▲虹桥▲书吧▲BOOK。▲  

第26节:骄横是危险之源         

  骄横是危险之源   

  古往今来因骄横而奢侈、淫逸、放荡,以至于无恶不作,终致危险败家的事例数不胜数。其中许多是父兄骄,子弟也骄;也有父兄并不骄,而是疏于管教子弟,致使其因骄横而倒行逆施乃至丧身灭族。   

  西汉的上官桀,年轻时只是个小小的羽林侍郎。由于接近皇帝,一次偶然机会使他发了迹。一天,他跟随武帝到甘泉宫,路上恰遇大风雨,辇车无法前进,车盖也被刮得东倒西歪,使帝驾无法避风雨。于是上官桀把车盖解下来双手擎着以护驾,大风大雨持续了好长时间,他始终勉力用车盖挡住风雨以护驾。事后,武帝对他的膂力感到很惊奇,升迁他做了未央厩令,负责喂养马匹,仍是个不大的官职。但他善于阿谀逢迎、巧言令色,随时为自己寻找升迁的机会。有一次,武帝生了一场病,病好后见许多马匹都很瘦弱,就对他大发脾气道:〃你以为我再也不能来看我的马了吗?〃并打算把他交付审判。上官桀磕着头说:〃我听说圣体不安,日日夜夜都在忧伤着,确实没有心思再去喂马了。〃边说边涕泪交流。武帝大为感动,认为他很忠诚,从此便格外亲近、宠幸他,封官赐爵至太仆,位在霍光之上。武帝临终遗诏命霍光任大将军辅少主,以上官桀为副。自此之后,上官桀的骄横日甚一日,仗着孙女儿是皇后,开始与霍光争权。此人正是所谓得运乘时、幸致显宦而自骄自满者。   

  其子上官安由于家庭中的耳濡目染,加上因为是皇后之父而封侯升官,于是由骄横而霪乿再而作恶多端。在宫殿上受到赏赐,出来后便骄示于人:〃刚才和我的女婿一起喝酒呢,好开心哟!〃他常常喝醉了酒,光着身子在内室走进走出,霪乿无度,连他父亲身边的妻妾也不放过。   

  上官桀、上官安父子由极骄极满终至要杀害霍光,废皇帝而自立,最后被朝廷灭族。此乃父骄而子傲,终于败家的典型例子。   

  东汉大恶梁冀的父亲梁商,虽然是皇后的父亲,又被封为大将军,皇亲兼居高位,但为人较为谦恭和顺,且又能荐举贤才,每逢民间闹饥荒,他总要拿出自己封地的租谷赈济灾民。因此,东汉顺帝很倚重他,旁人也大加称赞。可惜的是,梁商谨慎有余,而果敢威严不足,虽然对亲属子弟也时有告诫,但终究没有约束教导好自己的儿子梁冀,致使其骄横逐渐发展,最后招致灭族的惨祸。   

  梁冀在他父亲活着的时候,就非常暴戾骄横,干了许多违法的事情。洛阳令吕放曾经向梁商检举过梁冀,因而使他受到梁商的责备,梁冀便派人刺杀了吕放。事后还施放烟幕,嫁祸吕放的仇家,以遮蔽其父的耳目。   

  梁商死后,梁冀任大将军。东汉顺帝去世后,无论冲帝还是质帝在位时,都由梁太后临朝,太后即梁冀的妹妹,这样实际上是梁冀专权。质帝虽然年仅八岁,但很聪明,眼睛瞧着梁冀,对朝臣们说:〃这是一位跋扈将军。〃梁冀听后,当天便把他毒死了。   

  桓帝初年,梁冀和他的家族成员一个个都加官晋爵,这就使其更加骄奢淫侈。那时候,全国各地凡向朝廷进贡,都得先送梁冀,皇帝还在其次。官吏和百姓带着礼物和金钱去向梁冀求官或求情的,一批又一批地接连不断。梁冀更是由骄而霪乿,竟和自己父亲的美人私通。在人行大路上,谁家的妇女长得漂亮一点,只要被梁家的爪牙们见到了,随时都有被抢掠去的危险。随着荣宠和权力的增加,梁冀的骄横更变本加厉,穷凶极恶。他掠夺良家妇女充作奴婢,多达数千人,毒杀向他辞行的荆州刺史,暗杀上书朝廷指斥其罪行的郎中。最后,恶贯满盈,祸及三族,终遭来灭顶之灾。         

。←虹←桥书←吧←  

第27节:看清形势隐身自保         

  从这些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中,可以看出把骄横称为败家之弊的根源,实乃不虚不妄之言。   

  看清形势隐身自保   

  在处世中,常因一言一事不够恰当而得罪下人,所以糊涂学中提倡以隐为策,言其而寓事理中。   

  唐高宗时代,高宗想废掉王皇后立武则天,问群臣可否。老臣长孙无忌等坚决反对,但许敬宗支持,他说:〃田舍翁多收十石麦,尚欲更故妇,况天子呢?〃高宗又问李责。李责是三朝元老,功高望重,他为了既不得罪众同僚,又能讨好高宗和武则天,便耍起了滑头。他既不明确表示赞成,也不表示反对,只是说:〃此乃陛下的家务事,何必问外人?〃高宗听后,心中有底,便堂而皇之地把武则天立为皇后了。李责正是凭着这样一种隐术,一直受到重用和尊重。   

  宋代的种放深得糊涂奥秘,虽然名利心切,急于出人头地,但为了更高更有效的仕途,却先当起了隐士。北宋初年,种放声称放弃了科举仕进之途,表现得极为超凡脱俗,以求身隐而名显。结果,从宋太宗时候起便不断有人上表推荐种放,皇帝也下诏令他进京任事。到真宗咸平五年,当真宗赐钱10万、绢帛百匹,遣使前去诏请时,他便来到了京城开封,被授以昭文馆直学士、左谏议大夫的职位,真宗赐给种放昭庆坊甲第一所,钱30万,银器500两。这时,种放府门庭若市,来访者络绎不绝,他也逢场作戏,应付一张张陌生的面孔。   

  唐朝的孟浩然,早年即显示出超人的才华,且名传京师,他很想到政坛上去一展身手。他与王维是好朋友,王维在内置值班时约孟浩然入内闲谈,恰遇玄宗驾临。玄宗久闻浩然之名,当下便让浩然朗诵自己的诗作。不料,诗中有〃不才明主弃〃一句,惹怒了玄宗。玄宗以为孟浩然是在讽刺他不分贤愚,埋没人才,孟浩然不但没得到什么官做,还惹怒了天颜。孟浩然是个明白人,他知道这一下仕途更加无望了,〃当路谁想假,知音世所稀,只应守索寞,还掩故园扉。〃于是告别友人,离开长安回到故乡过起了隐居生活。此后,孟浩然由儒而道,在山水田园诗意中倾诉痛苦,消磨时光,抒发〃且乐杯中物,谁论世上名〃的感叹去了。坦然地放弃仕途上的功名利禄,而选择寂寞平静,保全了一世英名。   

  富贵和权势有时是祸水,如果看清楚了形势就应隐身以求自保。   

  晋朝张翰见齐王炯道德败坏,失去人心,就辞去大司马府高级官员职务,对同郡的顾荣说:〃天下纷乱不安,拥有盛名的人,想要退隐都很艰难。我本来就是乡野之人,性好闲适,早已不求一时的名望。你要好好以你的聪明防患于未然,以你的智慧预留后路。〃于是就叫人驾车赶回故乡。不久,齐王炯败亡,许多人都说张翰有先见之明。   

  以上几个事例,欲掩弥补以隐为策,实则是糊涂术的典型运用。         

▲虹▲桥▲书▲吧▲。  

第28节:该低头时且低头         

  该低头时且低头   

  中国有一句著名的俗语,叫做〃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意思是说人在权势、机会不如别人的时候,不能不低头退让,但对于这种情况,不同的人会采取不同的态度。有志进取者,将此当作磨炼自己的机会,借此取得休生养息的时间,以图将来东山再起,而绝不一味地消极乃至消沉;那些经不起困难和挫折的人,往往将此看作是事业的尽头,或是畏缩不前,不愿克服目前的障碍,只是一味地怨天尤人,听天由命。   

  在中国历史上,政治斗争、军事斗争乃至争权夺利的斗争极其复杂,有时瞬息万变,忍受暂时的屈辱,磨炼自己的意志,寻找合适的机会,也就成了一个成功者所必不可少的心理素质,所谓〃尺蠖之曲,以求伸也;龙蛇之蛰,以求存也〃,正是这个意思。其实,这只是一个较低的境界,较高的境界是有意识地主动消隐一个阶段,借这一阶段来了解各方面的情况,消除各方面的隐患,为将来的大举行动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这两种情况在中国历史上都不乏其例。   

  隋朝的时候,隋炀帝十分残暴,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隋朝的许多官员也纷纷倒戈,转向农民起义军,因此,隋炀帝的疑心很重,对朝中大臣,尤其是外藩重臣,更是易起疑心。唐国公李渊(即唐太祖)曾多次担任朝臣和地方官,所到之处,悉心结纳当地的英雄豪杰,多方树立恩德,因而声望很高,很多人都来归附。这样,大家都替他担心,怕遭到隋炀帝的猜忌。正在这时,隋炀帝下诏让李渊到他的行宫去晋见他,李渊因病未能前往,隋炀帝很不高兴,多少有点猜疑之心。当时,李渊的外甥女王氏是隋炀帝的妃子,隋炀帝向她问起李渊未来朝见的原因,王氏回答说是因为病了,隋炀帝又问道:〃会死吗?〃   

  王氏把这消息传给了李渊,李渊更加谨慎起来,他知道迟早为隋炀帝所不容,但过早起事又力量不足,只好隐忍等待。于是,他故意广纳贿赂,败坏自己的名声,故意沉湎于声色犬马之中,而且大肆张扬。隋炀帝听到这些,果然放松了对他的警惕。后来,李渊成了唐朝的开国皇帝。   

  明朝的名臣张居正也是在不动声色地暗中结纳人缘,积蓄力量才登上相位的。高拱在未当首辅宰相之前,张居正就看出了苗头,尽心与他结纳,两人互为钦佩,经常称赞对方的才能,等高拱做宰相之后,张居正又紧紧追随他,高拱为人性格直爽而倨傲,很多人因受不了他的役使而离开了,惟独张居正能够卑辞以事,始终没有离开。   

  冯保是内宫太监,为人狡黠奸诈,与张居正的关系很好。按顺序本当升他为司礼太监,但因高拱推荐了其他人而落选,所以对高拱怀恨在心。后来明穆宗去世,遗诏由高拱等人为顾命大臣,但因冯保篡改了诏书,改成高拱、张居正、冯保等人一同为顾命大臣辅佐新君。高拱无法与冯保等人长期共事,就上书历数太监专权的弊端,并作了其他准备,满以为可以一下子把冯保驱逐出朝。   

  高拱把一切准备情况都告诉了张居正,希望他暗中支持,谁知张居正竟把情况透漏给了冯保。冯保立即找皇太后哭泣,列举高拱专权的罪状,太后当即拟旨,斥逐高拱。   

  第二天,朝廷大集群臣,宣读两宫及皇上诏书,高拱本以为计谋成功,谁知诏书竟历数自己的罪状,解除了自己的一切官职。高拱又惊又怒,悲伤得趴在地上不能起身,张居正连忙把他扶起,雇了一辆驴车把他送走。   

  冯保还想罗织罪名诛杀高拱,亏张居正从中巧妙斡旋,才未得逞。在高拱去世后,张居正等人还向朝廷请求恢复他的官职荣誉。后来神宗亲政,重理高拱旧案,赠他太师头衔,追加文襄名号。就这样,张居正在宫内宫外,先朝今朝,都游刃有余,稳稳当当地升官。         

虹←桥←书←吧←BOOK。←  

第29节:人人都有当〃孙子〃的时候         

  人人都有当〃孙子〃的时候   

  生活在这个社会中,总有一些时候,主动权不是掌握在你的手里,而是掌握在别人的手里。不管你从事什么职业,你都需要求人,都需要表现低姿态。要知道求人和低姿态是我们在生活中经常遭遇的问题,我们不应该害怕。表现低姿态和求人,这一方面表明,在某些问题上,主动权不在你手里,另一方面也说明你在发展。一个人在发展事业的初期,总是求人的时候多。正如俗话所说:〃人人都有当孙子的时候。〃其实这句话并不粗俗,孙子的意思无非意味着你有一个爷爷,人人都有当孙子的时候意味着你处在一个相对的人际关系之中,你在你爷爷面前是孙子,你在你儿子面前是父亲。   

  在社会生活中,有时别人需要求你,有时你需要求别人。社会本来就是如此。   

  如果你对社会上的这种求人的现状很不适应,你就很难在社会上取得大的发展。   

  而如果你的事业发展到你自认为再也不用求人的时候,那么说明你已经达到固步自封的时候。此时,你必须提高警惕了!求人既有它被动的一面,也有它主动的一面。那说明你在拼命地寻求发展,你在奋斗。   

  在社会上保持低姿态有时是你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中的一种。它与你的道德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