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世中华之决胜台海-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啊,相同的文化背景不一定能带来好的交流。”龙翔天有所感慨地说。

  本来,在台湾的一些心里狭隘的人大都很反感大陆有些人一张口只会说台湾应该回归的话。好像台湾是从属于大陆一样。梁祺舟想看看龙翔天是不是这种人。如果是这种人那就没什么可说的了。却没想到龙翔天竟然和他的想法一样。其实梁祺舟不知道龙翔天正是那种认为台湾应该天经地义回归祖国的人。他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对目前两岸虽然具有相同的文化背景却因为人为的原因不能正常的交流,如此充满敌意和猜忌的过程就有可能导致将来战争的结果。这是谁也不愿意看到的。并且龙翔天在回答梁祺舟问题的时候,同时心里也在想,如何运用相同文化背景的优势使两岸逐渐地从对抗走向对话,现在这种互不信任的气氛和###分子一意孤行的氛围下,先从文化入手大概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了。所以有此一说,而梁祺舟却会错了意。 

  梁祺舟拿出一张名片,递给龙翔天,“相逢即是有缘,我这个人最喜好的就是和人交朋友,认识你真是非常高兴。这是我的名片,说不定以后还有麻烦你的地方。如果阁下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话也可以打我的电话。”

  龙翔天心情不错,和这人的言谈觉得颇为投契。也被他的热情所感染。接过名片,见上面写着:兴发国际经贸公司,董事长梁祺舟。龙翔天高兴亦复惊讶地说,“哦,原来的梁先生啊,久闻大名、如雷贯耳,我认识你的。”

  “这么巧?不会吧!”梁祺舟说,“实在不好意思,我可不认识你。你是。。。。。。?”

  “我知道你父亲名叫梁运初。是香港航运界有名的富翁,爱国商人。你祖父亲手创立的海宏集团在香港和亚太地区都是赫赫有名。我没听说你是什么兴发国际贸易的董事长啊,不过我知道你是海宏集团的董事和决策者之一。有幸能在这里遇到您。真是何幸之有。我和你一样,也喜欢交朋友,还有啊我也特相信缘份。说不定我们以后还会见面。我姓傅。”龙翔天编造了一个姓。

  “哪里,哪里,只是徒有虚名而已。那些资产其实是我们家族兄弟姐妹和叔伯共有的。”梁祺舟没想到自己的名字居然在大陆这个偏远的小镇也有人认识,并且如数家珍,对自己的家族顿时充满了自豪感,,心里非常自得,但嘴上却谦虚,“都是些虚名罢了,你怎么知道得这么清楚呢?”

  “我们虽然身在大陆,可现在讯息非常发达,我也经常看你们香港的杂志和电视啊。比如《每周刊》《环亚卫视》这些媒体。我想经常看这些媒体的不会不知道梁氏家族的吧。”

  “哦,原来是这样啊。现在大陆很开放嘛,这些节目也可以随便看了。以前好像是不行的。”梁祺舟感觉和这个年轻人非常的投缘,心里感觉很高兴,但始终缠绕着一丝迷惑,这人到底是谁呢?为什么总是感觉好像在哪里见过?

  “是啊,很久以前是不行的。你很长时间没来过大陆了吧?”龙翔天说,“不过许多事情总是在改变之中。以后还会有更多以前不可能的事,今后都逐渐变成可能也并不奇怪对吧。”

  “这话我爱听。”梁祺舟说,“但愿一切都向好的方向发展。”

  这个时候,他们谁也不知道,面前他们认为这个投缘和投契的人就是自己生死相搏的对手和敌人,而他们还将会成为猩猩相惜的朋友。他们在以后的日子里会经历许多共同的欢乐和友情,也有对中华文化相同体验的会心一笑,但是,这些美好的东西都将在历史的大潮中支离破碎,毁灭殆尽,使两个人分道扬镳,生死相搏。

  命运有时候真的是比任何人为的安排更加离奇和巧合。她总是把人推向生活剧烈的旋涡和生命也难以把握的矛盾之中。仿佛让人尝尽世间的酸甜苦辣,是命运的唯一职责。而你不要企盼,命运会对某一个人会稍有失职。而有的人在命运中沉沦,而有的人,却在命运中感悟!个人和群体,都在这尘世的悲欢中铺呈;永恒和短暂,都在这不过百年的人生中演绎。每个人,都在这个世界上占有它独特的位置,并且,就是这密如繁星的人海,创造了这无边无际和宇宙同样复杂的心海和多姿多彩的世界。你甚至无法从生命和自然角度来定义某个人位置的对错好坏。因为,整过世界的演变,都在这每一个个体的生命历程中完成。而生命仅仅能做的就是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和升化,或许,正是不灭的思想最终能让人超越生命的局限、时空的羁绊,引领生命从必然之路走向自由之路,微观和宏观在任何时候,任何空间,任何层面上都在不停的互相渗透和演化。正所谓,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把那无穷握在手掌,永世不过瞬那时光。
二十一 危机暗涌
  两人道别后,梁祺舟向坡下而去,龙翔天则向坡上的清凉商务酒店走去。


()免费TXT小说下载
  清凉商务酒店是清凉酒店新建的一座建筑。酒店高三十余层,虽然不是太高,但座落在清凉山脚的一个小坡前,却给人以高耸入云之感。酒店整体外形是传统的中国塔式建筑,在顶层又融入了意大利教堂似的圆顶形状,在塔身部份借鉴了欧州城堡的庄严厚重和大气磅礴的韵味。外表整体用玻璃覆盖。既流露出古典韵致,又给人以强烈的现代化视觉冲击。

  酒店由意大利著名的爱丽克斯设计室设计。这个设计室曾经设计过很多著名的建筑,巴黎卢浮宫外那座特异而负有盛名金字塔形博物馆就是出自这个设计室之手。本来,清凉酒店是出不起爱丽克斯设计室天价的设计价格的,是因为席琳在意大利生活的时候,和这个设计室的一位负责人是好友。看在席琳的面子上才给清凉酒店设计的。设计的费用也只有国际价格的二分之一。

  很显然设计师是用了心思的。整幢大楼群落实际上只有一个主体,但从外面看却分成了四个部分,耸立中心的主塔和环卫在旁边的三个副塔构成了整过建筑群落。中央的主塔与周围紧紧挨着的三个副塔,相辅相成,浑然一体的外形中却发挥着整过建筑不同的功能。这些都是来源于欧洲成熟的商业建筑设计和以人性化为主体的设计理念。

  整过建筑群落参照了中国古典建筑以及意大利、法国等欧式建筑风格。线条简约明快,给人一种向上、生机勃勃的主观感受。主塔直指蓝天,高耸入云,旁边的三塔拱卫聚合,如花团锦簇,又似三星伴月,使这个建筑群落远远看去,整体上散发出中式建筑含蓄、意蕴悠长和雍容典雅的特点,近看却在细部流露出浓郁的欧陆风情。酒店内部设施是完全现代化的布置,具有会议,住宿,休闲、购物、娱乐综合功能。

  在很久的过去,清凉酒店是清凉界的标志性建筑,然而,在改革开放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中,清凉酒店已经沦落到毫不起眼的地位。从硬件设施到软件服务超过清凉酒店的同行已经多不胜数。而今天,清凉商务酒店又再次成为了清凉界的标志性建筑,附近的居民称这个建筑群落为清凉四塔。每当清晨有雾的时候,塔影在雾中时隐时现。仿佛是一座中世纪的城堡背靠大山,巍峨而宁静地视着下面的田野山川和行人车辆。

  每到傍晚,夕阳返照,整过大厦建筑群落的玻璃便幻射出七色光华,与周围青山翠岭辉映,满天红霞下更是流光溢彩,美不胜收,宛若神话中的仙宫贝阙。清凉界过去的四景中本来有“清凉夕照”的景致,那是葱笼的清凉山辉映着晚霞满天的奇景,绿红共存,置身于此,立即便能体会到小径红稀,芳郊绿遍的意境。清凉山的景奇就奇在一个“绿”字上。这里的建筑,几乎都是绿色和蓝色的外表。这是当地政府的限制,不能说好,也不能说坏。但切合了绿这个特点却是肯定的。清凉酒店的玻璃也是特制的绿色玻璃。因为清凉商务酒店的出现清凉界又多了一景“塔映夕阳”。这塔便是新的“清凉四塔”,这夕阳却是亘古不变,每天把温暖的阳光撒到小镇上的太阳。“塔映夕阳”的景致妙就妙在万绿丛中七彩流动,赏心悦目。

  清凉商务酒店有大型的现代化会议中心,每一个会议室都能容纳超过五百人举行会议。有一千多间客房,以及一百多个高级包间。定位于高级商务和国外游客。

  清凉酒店的总经理席琳经营有方,非常具有商业眼光,她并没放弃虽然利润不高,但占有百分之五十以上的普通游客。她准备把原来的清凉酒店定位于对性价比比较敏感的普通游客。而且准备投入资金对老酒店进行改造,把老酒店打造成一个融人文历史,以服务取胜的酒店。如果说在席琳心目中对新酒店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以先进的硬件和软件相互配套,以现代化的管理理念来发展的话,那么老酒店的方向是以服务和文化以及人文资源来整合。这两种模式前一种投资大,收益也大,后一种投资小,但收益同样大。因为这种文化的积淀不是每个酒店都能有的。席琳更看重后一种模式,无形的资产只要运作好,同样可以带来现实的丰厚收益。但是因为资金紧缺,这个计划要实施还遥遥无期。

  清凉商务酒店到目前为止,只有主塔修建装修完毕,其余的三个副塔都还不能投入使用。虽然席琳从意大利来中国上任到现在,终于走过了最艰苦困难的时段,但隐藏的危机却一点都没有减少,并且这个危机像阴魂不散,也像身体内的癌细胞一样紧紧缠绕着清凉酒店。那就是信心、管理、以及资金问题。而现在最迫切的是资金问题。只要资金某个环节一出现问题,无论是负债率、利润降低、还是周转不灵,清凉酒店就将马上面临破产的危机。这样不仅将完全毁掉席琳的计划,更重要的是,毁掉这个她付出了所有心思,并且已经深深爱上的这个刚刚恢复了生机,自己亲手如哺育摇篮中的婴儿一般,流过泪伤过心的清凉酒店。

  这是她绝对不允许出现的情况。并且,这里还有一百多个像她自己一样热爱着这间酒店的员工。然而,真正拥有这座酒店的不是这些热爱她,甘愿为她付出的,甚至付出了一辈子青春的人。而是那些,只想利用她来赚取利润的股东们,以及那些对国有资产毫不放在心上,而只对如何将酒店的资产转变为个人资产的人。很难想象,在这样唯利是图的人手里,清凉酒店能真正成为一家国际知名的大酒店。

  在意大利的时候,席琳所经营管理过的那些大酒店里,对所见所闻深有感触,那些人虽然也是把利润放在第一位。但那些酒店的核心无一不是心里深深的爱着酒店,把她像家庭一样呵护,把她作为一个事业,投入毕生的心血来经营。和国内一些“有钱人”的理念简直是判若云泥,相隔天壤。所以,席琳心中有一个不为人知的大秘密,和一个远大的理想,就是她要占有这座清凉酒店,要把清凉界建设成像瑞士一样的国际性会议中心。所以,在当初入主酒店的时候,在合同上有一条她可以拥有百分之五股份的条款。这百分之五并不是白送,仅仅是表明她如果愿意的话可以拥有这么多股份。其中有一小部分是酒店的作为报酬派送的,是席琳应得年薪的一部份,而另外的部份则是要她席琳自己的资产去买的。席琳还没有来得及做这件事,而她的打算是,将来就要用这百分之五的股份来逐渐壮大自己的份额,然后进入董事会,最终获得整过酒店。虽然清凉酒店现在是国有资产占主体,但在当前股份制改造的大趋势下,这并不是不可能发生的。随着中国国力的日益发展和壮大,和依托京一的有利位置,要做到这点并不是办不到。她要让清凉酒店回到真在喜欢她的人手里,这样这个酒店才能真正的发展壮大。而且席琳也下定了决心,自己要用毕生的精力来完成这个心愿。

  清凉商务酒店和清凉酒店相隔两公里远。从外表上看,已经是一座富丽堂皇的建筑了。但其实,清凉商务酒店还没有最终完成,四个建筑群落中现在只有一中间的主体部份可以投入使用,而另它三个副建筑仅仅是修建起来,还没有进行配套开发。因为资金短缺,但席琳敢为人先,毅然决定先把已经成型的主体建筑投入使用,然后再组织资金和寻找投资者完成后续工程。本来,以前的计划资金虽然有些紧缺,但不至于差这么远。由于工期的拖后,物价上涨,和一些投资者临时撤出资金。致使席琳受到了空前的危机和困难。

  对于早就在商界摸爬滚打,久经战阵的席琳,虽然年纪不大,但这样的危机却已经遇到过不知多少次了。席琳永远相信经济学中的一个规律,巨大的利润总是伴着巨大的风险,风险,对于一个企业的CEO是要经常、并且时时面对的。重要的是你要把握这种风险和利润之间的平衡。而席琳知道,凭借自己在国际上多年的经验,她在开始做这件事之前,早就已经对风险和利益的平衡做了把握。所以,目前的风险只要不出现大的意外,她相信自己是能够渡过的。虽然,已经到了拖欠员工三个月工资的程度。

  这是席琳担任清凉酒店总经理以来的另一个危机。员工们虽然不清楚酒店具体运作的情况,但他们都是聪明人,心里清楚目前的情况,确实已经是到了非常困难的地步了。因为自席琳上任以来,企业再怎么困难,也从来没有拖欠过员工的工资。席琳认为,一个企业得成功与否,归根结底是靠人。各种各样的人,踏踏实实的人,运筹帏幄的人,决策的人,做实事的人、处理具体问题的人。就象一个功能复杂的机器,任何一个零件都是不能缺少的。所以,每一个人都应该得到平等的对待。这并不是仅仅停留在理念上,在席琳从内心来说,从人格上都是把所有员工看着和她自己一样平等地位的。这也是她经营管理的一个独有的特点。所以,席琳到清凉酒店出任总经理后,从来没有拖欠过员工的工资。对员工平等而视,尊重员工,每个员工的特点和潜能也得以发挥。这些并不是席琳为了博取好感而做的,更不是她早就埋好的伏笔。然而,到了危机的时刻,这些平时所做过的点点滴滴却表现出伏笔的作用,大多数员工并没有落井下石,而是默默地和她一起共渡危难。因为这些已经把自己的很多东西和企业联系在一起的人知道,如果酒店破产,带给他们的危害同样是巨大的。凝聚力和宽松的工作环境是一个企业是否具有文化的象征。员工对她的支持,更坚定了她为清凉酒店服务的信心。

  而董事会却没有反思自己在整过酒店投资和建设中扮演的不闻不问的脚色,更没有反思对临时撤资者、工期拖后追究法律上的责任,和表现出来的无能。却对这个本来董事会本身就负有许多不可推卸责任,还留着尾巴的工程非常不满意。对席琳毫无道理、无休无止的指责,但席琳就是席琳,而不是任何其他的人,向来注重感情的席琳,这个时候并没有感情用事,怨天尤人,或是怒火冲天,还是像一个怨妇似的到处诉苦。这个时候她在国际上商海中驰骋的经验让她非常的冷静。席琳知道,造成这一切的背后有体制的原因,更是有人在暗中想借此整倒自己的表现。而一切,都恰恰在席琳的预料之中。席琳更知道,要解决目前的危机,最主要的是必须尽快让新建的清凉酒店商务中心发挥效益、赚取利润才能使酒店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