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清穿 梦转纱窗晓-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傍晚,雍王爷从宫里回来,不更朝服,不换鞋履,别地儿不去,直奔李氏的屋子,晚膳也直接传进卧房与李氏共用。这般行径在旁人眼里看来,自然是王爷待李氏恩宠无比。
        李氏却实是哑巴吃黄莲,有苦说不出。王爷并不与她言语半句,就寝时她被命令席地而卧,李氏百般柔情示好,王爷却只拿眼角淡淡瞥她一眼,或者干脆埋首读书,置若罔闻。
        初一、十五,皇子与嫡福晋共眠的规矩,也被打破陈规。四福晋冷淡阴森的表情,府上众人或巴结或不屑的眼神,李氏看在眼里,苦在心里,烦不胜烦。然而,她的苦欲诉不能言,她好面子,与地共眠的实情打死也不能说,只会让人瞧笑话不是?她只能笑若春花,怡然自得。装的。
        四阿哥依然我行我素,王府里他最大,他就是规矩,旁人无权说半个不字。
        冬去春来。俗话说:春乏秋困。李氏却夜不能寐,辗转难眠。精神不济的她终于在某个清晨起迟了,误了给四福晋请安的时辰。
        四福晋将手中茶盅毫不留情狠狠砸向李氏,四福晋等的就是这个机会,〃下作胚子!仗着爷的宠爱,连我也不放在眼里了是不是?〃
        侧福晋耿氏上来拖劝:〃福晋莫恼!李姐姐起迟了,必是有原因的。她连日来伺候爷,想必是那家传功夫用得多了,体虚气短,您瞧她那面色,灰白憔悴,吓死人了!您就恕了她这一回吧!〃
        李氏愣愣地站着,不敢辩驳一句。春暖花开的天,背脊上却嗖嗖地凉。其实她心里有数,王爷在惩罚她。只是这惩罚到来之时,却这么的令人不堪忍受。
        李氏被四福晋罚跪在院中,整整一日。屈辱、疼痛、苦涩,她一一体味。
        王爷回到府中,听闻此事,不予置评。旁人皆以为:默许。
        是夜,王爷去了福晋的屋子,孤傲清冷的神色令四福晋不敢逼视。对于这位年少相伴的结发妻子,王爷还是愿意说话的:〃爷喜欢哪个女人,由得了你么?〃摞下这一句话,王爷去了书房。
        四阿哥独自坐在书房内,眼梢浮上一层迷离的柔和。他想到她,那个对自己或柔情或无礼,却从不痴缠的她,却因为自己一时的错念,枉担了荡妇的虚名。他要替她惩罚她们。
        四阿哥想起腊八之夜,雪中俏然而立的她,微显苍白的面容,隐隐流转着莹然的光华,依然是那样的婉约美丽。那双澄湛莹亮的眸子,像一汪欲溢出的湖水,流淌着迷惘苦楚,哀幽无限。
        她从来不愿意楚楚可怜,只喜欢用执拗倔强去掩饰。然而,懂她的人会看个分分明明。
        四阿哥心中柔情辗转,又怜又爱,一时忘情,只想抱紧她,策马疾驰,远离是非之地。然而,他伸向她的手,被拒绝。她说:〃这匹马不是送给十三阿哥了么?〃
        四阿哥恍然惊醒,却也在一霎那,明白自己犯下了一个不可挽回的错误。她并不是她们,她懂得放弃,甚至比想像中更坚强。她的刚毅丝毫不输给自己。
        在十三阿哥被囚的日子,四阿哥悄悄去探望过。十三阿哥不肯解释自己鲁莽行事的原因,只是淡淡问了一句:〃四哥,你也喜欢她?〃四阿哥在十三阿哥眼中看到前所未有的疏离与悲苦,他这才发现十三阿哥也从来没有放弃过她,十三阿哥也学会隐藏感情了。四阿哥没有肯定也没有否定,〃十三弟,她是你的。〃
        四阿哥心中的确有几丝不舍清晰地掠过,然而他明白,她的确是他不能采撷的芬芳。为了兄弟之情,为了她的性命,自己只能割舍。在崖洞里的那一幕,如她所说,是病中的脆弱,生死劫后的忘情。她很了解他,他对她却没有足够的认识。他害怕她会情不自禁,更害怕自己会忘乎所以。于是,那一个伤人又伤己的理由,应运而出。刻意的蹩脚,令人失去追问真相的勇气。四阿哥心思、心机向来一流。
        四阿哥幽幽叹了口气,对自己说:终究不过是个女人,应该拿得起,放得下!
        一年后,雍王府有两位妾侍有了身孕。耿氏,因病缺席审薇宴,因祸得福。钮祜禄氏,皇上五年前亲赐的格格,新近圆房得宠的妾侍。原因,不足为外人道也。王爷心中的一根隐刺。
        王府的女人们,譬如李氏,四福晋,这会儿是哑巴吃汤圆,心里有数。她们了解到,爷喜欢的女人不能碰。
        然而,岁月有一种不动声色的力量。黯淡褪色掉一些过往,而有一些却历久弥新,在心中渐渐鲜明清晰。譬如,爱。不曾拥有的爱。
        四阿哥频繁地去别院,许多年前她曾来过的君子坞。空气中仿佛还留有她清朗的吟诗声,青竹依旧未沧桑,人却分付天涯。四阿哥吟诗和赋以寄相思,而这些诗却始终留在别院,锦书难托。
        她终于离开,留在草原。四阿哥十分盼望能随扈出行,然而身为雍亲王的他常常被委以重任,留京替皇上处理要务。
        十三阿哥私自去了围场,疲惫消沉的他回来后判若两人,意气风发。四阿哥不愿去想她用什么办法安慰了十三阿哥,心中却久违地泛起一种酸涩。四阿哥摇摇头,暗自嘲笑自己,终于也变成一个为女人而吃醋的俗人,不止是酸,苦、甘、喜、怒、忧、思,他为她尝遍凡尘种种情思,却只能独自品味。
        他与她,同样的骄傲,同样的刚毅,同样的暗自神伤。同样的无可奈何。
        一片幽情冷处浓。
        终于,她回来了。却又一次身陷无妄之灾,四阿哥除了愤怒还有不可遏制的悔意,早知如此,当初强留她在身边,贪恋一时之欢也好过一无所得。然而,救她,依然是唯一的选择。
        他爱她,虽然不奢望得到。这只是一个事实,一个纵然他想,也无法改变的事实。
        乾清宫西暖阁,铺有地龙,即使是冬季依然温暖如春,四阿哥跪伏于地,手心却是冷汗涔涔。榻上端坐着的皇帝也好不到哪里去,意外之极。四阿哥是少数几个令皇帝省心的皇子,平素不显山不露水,今日却为了那丫头出面。。。。。。
        皇帝肃正面容:〃你为何替她求情?你与她也有儿女私情么?〃
        四阿哥不紧不慢:〃回皇阿玛,儿臣对她无非只有〃舍、得〃二字。她曾救过儿臣,与儿臣有生死与共的情谊。儿臣从未想过得到,却不忍她枉送性命。儿臣坚信二哥是为人构陷,自从皇阿玛训诫他之后,他行事为人已较前收敛许多,儿臣以为二哥如今断不可能做出此等逾礼之事。采薇,亦是为人利用,求皇阿玛念在过往这丫头救过您、救过儿臣性命的情份,饶她一命!或是放出宫去,或是重责,只留她一条命罢!〃
        四阿哥此一番话,既表明立场护全太子,又将自己对她的情意轻描淡写,皇帝听得心中略松一口气,暗想:这个老四,平日友爱兄弟,尽心扶佐太子,行事沉稳有度,待儿女情事上也从未有过任何闪失,朝中之事如今也多倚重他。今日这个恩典他既求了,朕若直接驳回恐碍父子情份。然而,那丫头欺君之罪怎可轻饶?
        皇帝淡淡道:〃不舍?为何不舍?说到底,还是有儿女私情!你要朕恕她,朕不能。朕会赐她毒药。她的确救过朕也救过你,念此情份,朕许你见她最后一面,你若救得了她,你便救,但观天意罢!〃
        皇帝成竹在胸,宫中密药,任谁饮下,绝无生还可能。然而,毕竟给了机会,四阿哥若怨,只能怨天意,怨不得皇帝。皇帝行事向来滴水不漏,至少表面上是。
        四阿哥捏紧拳头,沉沉地叩了个头谢恩,不再多言,转身出了乾清宫。心中绝望悲愤之情无以复加,她舍弃了一切,却一无所得,甚至连性命也保不住。
        四阿哥决定,她要活着,必须堂堂正正、完整无缺地活着,若不然,就痛快替她了断。而害她之人,他也会一一替她讨回公道。
        李德全暗中打探到四阿哥的计划,将之告诉皇帝。皇帝暗自赞叹,这老四行事果决狠厉,不拖泥带水,是能成大事之人。皇帝行事动机向来不简单,他允许四阿哥去见采薇最后一面,实际也是在考量皇子的处事方式。察人,不容易,要从方方面面研察,皇帝深谙此道。
        李德全一咬牙,恳求道:〃万岁爷,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求万岁爷听听那丫头的理由。〃皇帝不言语,心中亦有几分惋惜。皇帝已然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陈一林已然伏法,皇帝不允许太子身边有异心之人。皇帝只是想不明白,那丫头何苦执着?八阿哥与她的过往,皇帝是知道的,皇帝亦明白,于情,她应该如此。然而,于理,她就可以枉负皇恩,不念皇帝旧日待她的恩宠?皇帝心中很是不平。
        皇帝不想听她解释,其实是怕她诡言狡辩,自己一时心软,由得她摆布朕意。皇帝其实知道自己很喜欢那丫头,不然,何以她次次提出的要求皇帝都予以满足呢?甚至不惜为她数次破例,譬如留她在围场,譬如许她读书习字。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这一句,却让皇帝有几分动心,皇帝其实很想知道其所以然。
        李德全见皇帝面色和缓,颇有几分怜惜之色,把心一横,再求道:〃万岁爷,那药不如换成普通汤药?如此一来,若那丫头能得您原谅,也有个转圜余地。若不能,四阿哥的药也能将她杀了,也能了了四阿哥的心结。再说,万一四阿哥的药恰能解了其毒,您岂不是两难?〃
        李德全一番苦心,皇帝自是能理会得,遂淡淡道:〃如此也好。你去布置吧!〃
        如果说,最初李德全待她只是几分怜惜,只是因着义妹的托付,如今的她却是他一心想要救护的徒弟。采薇以为:太监的人生不完整,然而他们也有追求美满的权利与渴望。的确如此,李德全也盼望终有一日出宫之时,能含饴弄孙,享天伦之乐。他看到她第一位师傅王公公的晚年生活,他也希望有一天能如此生活。他也同样不舍她。
        李德全甚至悄悄找到胡太医,请他将摧心散,换成断肠草,断肠草会令人痛苦万分,却是一味较容易解毒的药。李德全了解她也了解皇帝,他料想皇帝听了她的〃临终之言〃,大有可能原谅她,他要将她生存的机率提至最高可能。若不成,再令她死也是极为容易的一件事,皇宫不缺毒药。
        胡太医审时度势,应承下来,他知道四阿哥的目的,也猜想李德全此一番安排自有情由,遂也〃偷天换日〃对药偷偷做了手脚。
        密室中的二人毫不知情。四阿哥看着她额角浮上的青筋,沁出些汗珠,衬着她的眸光,亮闪清灵,她的唇瓣被宛若樱花的鲜血染成了凄艳的颜色,他心中大恸,胡太医说若解毒成功,她只会沉睡,不会痛苦。
        他的匕首刺破衣衫,直抵心口处,却无论如何也下不去手。直至这一刻,他心中才明白,她是他这一生都无力罢弃的心瘾,割爱,却不能忍痛,这痛犹如刀划,一刹那落红满心洒。
        然而她依然在微笑:〃我还想看一看。。。。。。〃话音未落,那双婉约缱绻的眸子轻轻阖上。。。。。。
        密室外的皇帝怔怔地想着她说的话,〃我不愿意负了他们,我不愿意左右为难!我还是原来的我!〃
        皇帝回味着〃原来的我〃,是啊,原来的她,不偏不倚,诚恳坦然,不替任何人〃说事儿〃,就是那么清爽自然,朕才能信任她。她常常伴在朕身边,不多问,不多言,不多看,经受过许多她自己也不知道的考验,朕才将信任给了她。而她一旦搅和进政事中,朕还能信得过她么?朕还能听得进她的话么?
        皇帝问了自己几个问题,得出的答案是否定的。也就在这一刹间,皇帝想起她许多好处,在皇帝伤心难忍时巧解忧闷,在十三阿哥〃落难失宠〃时施以援手,甚至能体悟到皇帝的良苦用心,劝慰十三阿哥振作向上。她能做到这些,无非就如她所说:她在这个无争的位置,所以能看得分明,能言而不尽,能令皇上信任。皇帝又想到莫日根欲救她却被拒绝之事,其实皇帝是知情的,皇帝心道:单凭这一点,足可证明她对朕还是诚实的,没有负了朕。
        皇帝叹了口气,对李德全挥了挥手:〃愣着做什么?〃
        皇帝叫住李德全:〃吩咐太医,毒解之后,用三日巴菽。〃李德全想笑不敢笑,应声而去,又被叫住:〃狗奴才,莫要以为朕不知你动了手脚,否则你何以如此沉得住气?你如今心里只有这个徒弟!你也要服用一日,且要照常当差!〃皇帝拂袖而去,李德全一脸苦笑,走进密室。
        巴菽,俗名巴豆。皇帝的促狭戏弄,只会对她。譬如,曾经的刷马桶,李德全悄悄去看过她,回来后将她的狼狈模样描述给皇帝听,皇帝乐不可支。
        人生其实就是在不断做选择,每一次选择都需要你放弃。譬如,今天晚上,当你选择吃一碗香喷喷的牛肉拉面,意味着你放弃了世间其它美味。
        在这一刻,他们放弃了心中的贪与惧,选择了她。
        终于,有人学会了争取,有人学会了放弃。
        他们舍,因为他们不舍。不舍她,因为相要得到。譬如,皇帝在全然了解她之后,体谅了她的苦衷,希望日后能再从她口中听到那些熨帖诚实的话语。希望自己身边能有一个说话不说事儿的小丫头,这样的人,在皇宫殊为难得。
        然而,他们的不舍。也是因为她的坚持,她坚持原来的自己,那个令众人赞赏喜爱的她。假若她的任何一个行为,包藏着祸心,她早已死无葬身之地。Only 
      herself。
        皇帝缓步踱回寝宫,心中另有一番计较,这丫头与四阿哥之事,且看她如何选择,若不合朕意,再杀她亦是不迟。
        得
        时间凝固,空间定格。这一刻,我想要记住的只有那双眼睛,如碎钻般出奇闪亮,千言万语丰富辗转,其实只有二个字:不离。我们总是轻易分离,却难以相聚。
        而那不可触及却无法遏制的感情,也只有在分离时才肯从眼中泻落倾注给对方。我们,甚至不肯轻言〃爱〃。
        如果可以如果。。。。。。
        我幽幽轻叹,阖目等待。没有等到刀尖刺透心窝的淋漓痛快,却被肝肠寸断折腾得失去知觉。
        我以为一命呜呼,却被胡太医针灸刺醒,我的惊诧之情来不及表述,腹部急迫欲呕的感觉令我进入浑然忘我的虚无境界,吐就一个字,黄绿色的胆汁也吐将出来,苦不胜苦。
        胡太医却十分喜悦:〃好!终归是年轻人,身体底子好。这断肠草的毒本就不难解,你既对解药反应如此迅疾,这毒应可清除彻底。〃我无力开口,只闷头苦吐。
        昏睡。迷糊中我被喂食,被灌药,或许还有更多。我的意识从黑暗中浮起时,已是身处惭净堂。据兰叶说,宫里忌讳过了病气,李谙达将我送至此地。我继续混混噩噩,一向少病的我,风邪侵体,开始高热咳嗽,颇有些神智不清。
        我常常只能听见似有若无的叹息,刻意压低声音的交谈,却无力去分辨。我想,有他,我可以放心。我太疲累,昏睡于是成为一种习惯。
        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待我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