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爱钱-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l一点、可以爱哈拉、可以吊儿啷当……这都没有什么关系。不必要为了适应社会或周遭而强制扭曲你自己,那只会适得其反。请找到一个适情、适性、适时、适宜……适合你自己的“真味道”。
  

赚钱术之五:远观(1)
第一检查点:“什么不要赚?”
  其实,人对自己很少能够“实估”:通常不是高估,就是低估了自己。高估的人只要看见机会就一头往里面钻;低估的人放着机会一直擦肩而过却按兵不动。过犹不及都是毛病,那么到底什么样的机会应该把握呢?
  我认为人的一生中,所谓能够把握的“机会”,最多只有3次。25岁开始,每15年作为一个阶段,到55岁你还有最后一次“发球权”。过了这个时间点,就别再三心两意了——守好老本、老伴、老友、老酒,预备养老罢。
  这3个“机会”是大的转折:一个错过还有一个,3个都错过,下次再来。每一个“机会”都值得你准备15年的时间去拼搏尝试,成与不成都可以使你的下一个“机会”胜算更大。当可能的“机会”来临时,请检查:
  一、要合个性:就是规格要对你的胃口,太大、太小都别碰:就是伙伴要对你的脾气,勉强将就不长久;就是语言要对你的文法,鸡同鸭讲太辛苦。
  二、要合专长:就是项目要对你的长处,截长就短划不来:就是跑道要对你的本行,越界经营找麻烦;就是模式要对你的经验,新手上阵多险恶。
  三、要合时间:就是你一定要有空!人要有空,心要有空,助手要有空,钱要有空!
  完全符合以上“三合”,天、地、人都到齐了,你再考虑放手一搏罢。在“机会”与“机会”之间,还有很多“小机会”。这些小机会你倒不必过度谨慎,无妨大胆尝试。
  “新浪”的老董江丰年先生好像是这样说的:“你总要常常挥棒,打出去的若干球里才会有全垒打出现的……”(奇怪,他不是应该举篮球为例吗?)
  请注意,我说的是“在‘机会’与‘机会’之间”,超出这个两点之间轨道太远的就别碰了。
  《狂潮》的老板杨佳月小姐好像是这样说的:“一条大路直直走,莫要满地玩野狗……”
  至于其他所谓的“机会”,有时推掉一个就省一个,不去赚就是赚了。
  第二检查点:“以后赚什么?”
  时时要想到:“我以后到底要赚什么?”于是你就会知道,要时时“储备人生财源”。
  和赚钱有关的事,都要有“有教无类”一般的胸襟狂吸广纳,如同一句广告词:“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你会需要它”。
  现在,请检查自己可以赚钱的本事。
  我会不会:语言、社交、仪态、常识、一般技能、专业技能……
  我能否处理:孤独、恐惧、自卑、争执、误会、冲突、贫困……
  我有没有:人脉、经历、健康、青春、资金、朋友、家庭、子女、手足……
  仔细清算,然后尽力弥补。补不了的就要靠其他项目的长处“以有余补不足”,同时在日记上的“自我评量”里诚实记录,一定要“知己”。然后?然后就是等待机会。机会在哪里?在心里。
  第三检查点:“活钱?死钱?”
  现在赚的钱是死钱还是活钱?死钱要多,活钱可少。是钱种子还是钱果实?果实要大,种子可小。“眼光放远”,那是很多人要你放弃现成利益时的说法,因为他们想要那现成利益。眼光不要一味地放远,要端看事情的性质而定:看高山远水固然要高瞻远瞩,看报纸就要戴老花眼镜!
  我有很多“一刀切”的赚钱机会,我会一次搞定,不留余地。我还有很多“细水流”的赚钱机会,我会用心经营,接续机缘,静待未来。这一次赚完了,一定要想到“下一次在哪里”?有规模、有前景的合作伙伴就值得你适度投资,或是牺牲部分眼前的好处,换取将来的后续收益。
  当然,在做这样的评估之时,一定要先衡量自己的竞争力:是不是你的长处?是不是可以做到“无可取代”?产品、价格、关系,三者环环相扣。如果我们实力比人强,价格比人低,关系比人好,那么机会怎么跑得掉?
  路是人走出来的,而且要越走越宽。得道多助,永远还有下一次。今天在赚钱,就要想到赚完之后……金钱才能源源不绝!
  第四检查点:“为什么要赚?”
  给自己规划赚钱的动机,没有动机的事情必然乏力。有本能的情欲作为动机的人,才能追求异性无往不利。有家计的承担作为动机的人,才能拼搏汲营乐此不疲。有自许的期盼作为动机的人,才能奋发向上努力不懈。甚至,有出狱的渴望作为动机的人,才能规矩服刑坚持不馁。有暴富的妄想作为动机的人,才能有勇气下手抢银行。
  所以,你为什么要赚钱?请一定要先想清楚。你赚钱让谁快乐?快乐的人越多,你的力量越大。你赚钱要做什么?要做的事越多,赚钱的力量越大。你赚钱的力量越大,当然越能赚到钱!
  我在前章里谈到我的“钱格”:实验人生、证明自己、延续后代、照抚所爱。这也就是我“为什么要赚”的具体动机。动机清楚、目标明确之后,无论赚多、赚少都会无愿无悔、明明白白!
  第五检查点:“赚之后,做什么?”
  人生第一要务,过完人生。你的人生想要做些什么?把愿景建立起来的同时,别忘了也要把奖励计划定好。(没有奖励的努力是很无聊的。)逐步实现就要逐步鼓励自己。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赚钱术之五:远观(2)
赚了做什么?当然是用掉。
  “如果赚到25万,我要去日本玩,带着老婆孩子。”
  “如果赚到250万,我要买房子给我妈住。”
  “如果赚到2500万,我要马上花掉一半,捐给慈善团体。”
  “如果赚到大乐透,我要把奖券收好。”
  有了鼓励只是找到努力去赚的理由。至于最终的目标呢?就是过完一生。
  每个人的最终目标都一样:过完一生。
  我们可以动手脚的地方是,怎么过?我想毫无疑问的,你会回答:“我要称心如意,快乐地过一生。”很好,因为你没说:“我要很有钱地过一生。”
  有钱,是一个超级无聊的模糊字眼:缺钱的人烦恼油盐,赚钱的人烦恼税金;有钱的人想更有钱,总会有人比你有钱。所以,最好的人生绝不是有钱,是不烦。所以如果想要一直赚钱,就要先想好赚了钱以后要做什么?给钱一个充分的理由可以投奔你。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借钱十八招
“五大条件”、“四点注意事项”、“三要检查”、“六口诀”。
  这约莫是你最想首先翻看的章节。可悲!我将它往后放,就是因为徒然有招式而无内力修为相搭配,也是枉然。很希望你真的懂钱而爱钱,然后在缺钱的时候,已经可以有明确而清晰的观念。唯有如此,招才是招。
  看过《一堂一亿六千万的课》的人,都知道我真的借钱借了好多年。也有很多看过书的朋友会语重心长地和我说:“我也有一堂课,而且是你的10倍,我花掉了16亿!但是我佩服你能借钱借那么久!”说这个话的人还是个名人,杰出企业家兼文化人。“换作是我,别说是连续3年天天借钱,第一天我就跳楼了!”说这个话的人可不是个没钱的人。他有公司、有工厂、有投资、有副业,但是他依然那么说。
  香港散文作家李席:有钱的人未必懂得借钱,会借钱的人未必没有钱。
  借钱是性格
  借钱,只是一种性格。有人天生就很会借钱,像我。没有什么好丢脸的,为了值得的目标而无所顾忌,我比很多自缚手脚的人要海阔天空得多。当然,绝少数的人会没事就把借钱当成休闲嗜好。我明白。绝大多数的人都是因为出于无奈、迫于窘困才不得已开口借钱。我知道。
  对于不得已而为之的大多数的你,接下来的章节是为你写的。对于极少数把钱看透而了然于胸的人,这一章请你指教。
  对于有自信这一生都不必向人开口的人,恭喜你以下文字与你无关。
  对于虽然还没发生但不保证将来碰不到的人,请你备而不用。
  对于一天到晚被人借钱因而感觉烦不胜烦的人,这值得你参考。
  对于被我借过钱的人,我因你而增长智慧。谢谢你。
  借钱,就是“使用别人口袋里的钱”。向银行借就是“使用银行口袋里的钱”。向私人借而没还就是“赖帐”。向银行借了而没还就是“呆帐”。银行借给你的钱是很多私人存进去的钱,所以你没还的呆帐也是很多“别人口袋里的钱”。银行也向人借钱:做广告宣传商品,听了天花乱坠,然后你就把钱存进去(只是动词差异,也可以说银行把钱借走了)。银行如果倒了,当然也是“赖帐”。
  你为什么会把钱借给银行而不借给别人?因为你相信银行不会倒,起码“比较”不会倒。所以,如果我能证明或让你相信,我和银行一样不会倒,你也可以把钱借给我。
  也有些人不把钱借给银行,而放进股市、汇市、期货市场、票券市场、地下金融……为什么?因为想要有较高的利润,所以愿意承担较高的风险。所以,如果我能证明或让你相信,我虽然没有银行一样的稳固或庞大,但是我可以提供和其他如股汇市一样,比银行更高的利润,你也可以把钱借给我。
  同样是银行,同样的利息所得,你会把钱借给哪一家?借给你熟的、服务亲切的、认识经理的、有送赠品的、有基点红利的、能累积信用的、距离你家近的。所以,同样是向你借钱,如果我服务到家,态度亲切,逢年过节大包小包,经年累月嘘寒问暖,你有事我就来,还外加人体面又有名气……你当然也可以把钱借给我。
  哪一个上市公司用的是“自己口袋里的钱”?上市,就是在市场上吸收大众资金,“使用别人口袋里的钱来成就自己的梦想”。想要预期利多,吸引大众,就要缜密规划,拟定策略,描绘一个充满希望的远景,提出一个心服口服的业绩,领导一支耀眼出众的团队,整理一套百密无疏的报表。行了。如果我也能对你提出以上的条件,我当然也可以“用你口袋里的钱来成就我自己的梦想”。
  很多人攒簇累积,苛扣节省了一辈子。钱?谁也不给,谁也不借,就只让自己的孩子予取予求。为什么?因为爱他们。孩子有人分得多,有人分得少,为什么?因为有人有出息,有人没长进。有人不必还,有人还要付利息,为什么?因为有人知感激懂报答,有人总以为理所当然。如果,我也可以让他爱我一如己出,我也懂得心存感激,日日盼着衔草报恩,时时警惕自己要奋发图强有出息,那么,我是不是也可以让他借钱给我?
  有人说,赚钱有一堆的招数。我说,借钱也有一堆的招数。说是一堆招数,不负责任的说法也可以最后就来句:“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谦虚一点的就说:“巧妙存乎一心”。但我稍加改良,要告诉你:“如果你有很多对象可以开口,就精挑细选,勤练一招。如果你只有一个对象,就奇招尽出,一招接一招。”来吧,请接招。
  

“五大条件”(1)
先扎扎实实把以下5项条件练起来:
  一、像百年银行一般的信用
  信用绝对靠累积:大事、小事都会被收录在信用的积分表上。所以小到约会准时,大到如期还款,都要斤斤计较。在你的对象前表达惊人的可靠,尤其是针对多次性、经常性的“常备对象”。对待这一类的对象时请注意:迟到的时候要深深致歉,要表现出你比他还在意。答应的事情一定要做到,可以挑一些随性的承诺故意出口,然后念兹在兹地实行它。让对方印象深刻。
  “呀,我家里就有你要找的那种辣酱油,下次我带给你!”小心,第二天千万别急着送去,对方应该也不会主动提起。等个三五天让这句话冷却,然后在没有预告、顺便见面的情形下,用报纸包着(别看出来是刻意去买的,太肉麻了),把东西塞给对方:“这是上次你提到的辣酱油,我忘记是塞在储藏室里,让我太太找了两天了!”现在这种招式特别有效,因为说话算话的人真的太少,而信口开河的人又真的太多!越是小事越显得弥足珍贵,肯定叫人永志难忘。
  如果是借款的期限到了,千万别动延期的脑筋,就算付给其他对象双倍的利息,也要如期依约归还给原来的债权人。即便事后不经意地让对方知道,你为了实践承诺而付出双倍代价。我也要告诉你:那一定值回票价!这一个项目的对象,最高的指导原则就是:“有借有还,再借不难”。而且往来越频繁,就越能建立信用,越能扩张额度——越用越好用,越开口越简单,越借越过瘾,欲罢借而不能!
  我有这么一个当年借钱的对象,某次在很久不见的场合相遇:“好怀念以前你到处借钱的时候,我们还常常可以见面。”
  “呸呸呸,你希望我一直借下去呀!#&☆*……!好啦好啦!下次别人要借钱的时候,我也来找你总成了吧?”
  你一定以为这是开玩笑?错了。最近我们见面的原因,就是我帮别人向他借钱。而且多年不借,一借就是125万,半年期。他就连是谁要用,开谁的支票都不问,只看见我在支票后面背书,就汇款了。
  信用,是到处免签证的大国外交护照。
  二、像多头股市一样的利润
  人家借钱给你图些什么?你的第一个答案或许是“交情”,但更多人应该会回答:“利息”。
  是的,重利轻别离,重赏得勇夫,钱使鬼推磨。给人足够吸引力的利得,当然是顺利借到钱的基本条件。
  说来理所当然,道理人人知道。只不过真的在现实的借钱过程当中,却有太多人顾此失彼、瞻前顾后、顾盼得失……顾到人财两失。人失,指的是失了面子;财失,指的是利息没少付。
  “拜托帮帮忙啦,我保证没有下一次了”这是最烂的开场白,退此一步就是万丈深渊。
  “我可以付你利息呀!”废话,本来就该付利息。
  “没那么多?那就只好向你先借9万了,哎……”犯忌讳:千万别羞辱你的对象,别显出你的失望,要知道每多一块钱就离解决问题进了一步。“先”?一个字就可以让你前功尽弃、功败垂成。
  “对了,那个利息,能不能看在我们老朋友……算两分好不好?”捏一把冷汗,你到底是来借钱还是来买菜?
  “好吧好吧,我不说了。就跟上次一样,两分半就两分半吧。”上次?下次?马上让人知道前面说的话也是放屁。
  “……所以,利息是1900?2000?……”哎,真的不会算还敢出来借钱?假的不会算就更糟了。就是要算错也千万记得:只能错付多,不要错付少了。
  “哎呀,你看看我,你算得没错,利息是2200才对啦。”切记,别让借给你钱的对方来计算利息,否则你一定会为此支付服务费。
  “那这样,我付你一个月2100利息啦。扣个60好不好?”这样子还借得到钱的人都是靠祖上有德。60?真的有这样的二百五,满街都是,而且还经常埋怨,怪大家都不帮他忙。
  “好嘛好嘛,我照付你利息就是了啦。我是说……”就别说了吧,已经说了两次了。切记,别在对方面前提“利息”这个字眼。有些事只能做,不能说。
  请相信,在金钱往来的过程里,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