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汇源模式-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新礼一门心思要出点绝活,他对国内外饮料市场进行了充分地调查研究。他了解到市场对浓缩果汁的原浆需求巨大,通过考察,决定转产果汁饮料和果茶(即果肉饮料)。但是此时他的家底已空,再也没钱投到企业。但曾在外经贸委工作过的朱新礼比较了解国际贸易中的补偿贸易,他决定用这种方式通过引进外国的设备,以产品作抵押在国内生产产品,在一定期限内将产品返销外方,以部分或全部收入分期或一次抵还合作项目的款项。
  补偿贸易,是国际贸易的一种常用做法,在朱新礼那会儿国内却鲜为人知。老朱的知识和眼界这时就帮了他大忙。从这一点看,此时的老朱就已经脱胎换骨,不再是一个闭塞的小企业主了。他一口气签下了800多万美元的单子,从德国和瑞典引进了具有90年代世界先进水平的果汁加工设备。朱新礼当时答应对方分5年返销产品,部分付款还清设备款。厂房不足,就借用附近两家单位的闲置厂房安装生产线,投入生产,在山东沂源建起了规模宏大的果品生产基地及加工厂。按照这一计划,产品如能多销,机器开机率高,不用5年,不仅还清设备款,还可以为国家挣回大笔外汇,企业也将挣下宏伟事业的根基。
  1993年初,在20多个德国专家、工程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工厂开始生产产品。苹果汁、山渣汁、梨子汁鲜甜鲜甜地流淌出来。但1993年前后,国家实行宏观调控,过去找上门给贷款的银行把脸一变,只收不贷了,而且坐门催收。一方面,设备要开始分期付款;另一方面,运营需要钱,收购果农的水果也需要钱。但国外设备生产出的产品在国内没有任何客户,中国人还不知道喝果汁。
  新的困难来了!怎么办?
  下面介绍一段老朱的创业传奇。这个传奇故事,既让人想起了《创业史》里面梁生宝买稻种的情节,“吃了一碗汤面,喝了两碗面汤”;又让人想起了二战以后,抱负远大的日本企业在美国开拓市场,经历的种种艰辛。
  在山穷水尽疑无路的时候,朱新礼听说德国将连续举办两次国际性食品博览会时,他立即购买机票,带着刚刚生产出的金黄色苹果浓缩汁、背着大煎饼,“单刀赴会”,连翻译都没带(据朱新礼说,当时买不起两张机票)。请不起翻译,就请朋友在国外读书的孩子客串帮忙;没钱吃饭,每天在宾馆用煎饼充饥。真的是天无绝人之路,由于设备好、工艺先进、产品质量过关,样品被瑞士商人带去检验,非常满意。先后在德国慕尼黑和瑞士洛桑签下第一批业务:3000吨苹果汁,合约额500多万美元。瑞士公司派出的小飞机把他从慕尼黑接到瑞士洛桑,签完合同又把他送到德国法兰克福机场,并找专人把他送上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的飞机。当他拿着第一批价值500万美元的订单回国时,该公司的信用证已开到汇源的开户银行,这在那个小山城里创造了一个神话。老朱由此掘得第一桶金。

二、不惑之年自讨苦吃(3)
我们回头梳理一下,汇源的发展思路是,用养活企业的承诺盘下国有罐头厂,通过补偿贸易用未来的产品输出换来先进的生产线,用海外合同订单预付款来启动生产线,并利用新合同融资、还款,就是这样实现了原始积累并不断滚动发展,最终找到果汁这个在中国还没有形成气候的产品,然后利用先发优势,迅速做成行业的老大。
  朱新礼的创业颇具传奇,他真真正正靠智慧靠深谙国内外投资运营规律;开创了一个辉煌的事业根基,可以算是一个空手套白狼的经典案例。他这套手法,如今叫做“资本运营”。从他做企业创业开始,我们可以看出老朱不仅是实业运作高手,更是资本运营的大师。连续的资本运营,几乎就伴随着汇源发展的整个历程。
  资本运营方法很多,这仅是一个小例子。老朱的这套做法,对今天的创业者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现在全国面临关门的国有企业、集体企业数以万计,如果你觉得自己有创业的计划,那么你不妨试一试。不过这可不是简单的事情,没有白手起家的勇气和创业的能力,别说赚大钱,没准半年不到你就被债务浪潮整个吞没。
  [小贴士]
  什么叫补偿贸易?
  补偿贸易是指外商在信贷基础上,向中方提供资金或机器、设备、技术及原材料,同时承担购买中方企业一定数量的产品,以产品分期偿还外商投资;中方通过直接补偿或间接补偿方式分期偿还外商投资,即以先期进口的设备技术生产出来的产品或用外商约定购买的其他产品分期摊还设备价款和利息。
  在国外,补偿贸易早已成为一种成熟的贸易融资方式。许多生产商用这种方式“换”来了自己所需的各种商品。商品种类五花八门。
  有一些交易是很有趣的,例如:可口可乐公司用可口可乐的浆汁换取该公司在前苏联开办的一家工厂生产的奶酪;换取它在埃及开垦的果园出产的桔子;换取它在土耳其一家工厂生产的番茄酱;换取波兰啤酒或换取匈牙利的软饮料瓶;一个瑞典乐团在波兰举办了几场音乐会,而支付给这个乐团的却是煤炭;波音公司用10架波音747客机换取3400万桶沙特阿伯石油;阿根廷把承建一座化肥厂的合同授给了捷克斯洛伐克公司,合同中规定捷方要购买用该厂生产的化肥培育出的蔬菜和其他农产品。
  在某些情况下,任何商品的交易都能以补偿贸易的方式进行,但人们优先考虑的是易于交易的标准化商品,如金属、矿石、橡胶、可可、棕榈油和水泥等等。加拿大以补偿贸易方式出口的商品,主要是资本货物和工厂,但也有硫磺、碳酸钾、马铃薯和乳制品。加拿大公司相应地换回形形色色的商品,如火腿、果酱、芒果、鱼和捕鱼权、芝麻仁、大米、糖、椰子、香料、高粱、葡萄酒、啤酒、棉花、海员劳务、盐、果肉、木材、家具、机床、电动机、医疗设备、卡车轴、救火设备和轻型家用设备等。
  补偿贸易与一般贸易有什么区别?
  (1)一般贸易通常是以货币为支付手段。补偿贸易实质上是用商品为支付的。
  (2)一般商品通常不用以信贷为条件,补偿贸易往往是离不开信贷,信贷往往是这种贸易的组成部份。
  (3)一般贸易,一方为买方,另一方为卖方,交易手续简便。补偿贸易双方,既是买方,又是卖方,具有两重身份,有时供货或销售的义务还可让给第三方,交易手续比较复杂。
  补偿贸易有哪些形式?
  (1)产品返销,又称回购贸易或简称“返销”
  在补偿贸易中,用进口的设备或其他物资生产的产品,通称为直接产品,用直接产品支付的,叫产品返销。一般适用于设备和技术贸易,在国际上有人称之为“工业补偿”。在我国,一般称之为“直接补偿”。
  (2)商品换购,统称“互购”
  首次进口的一方用于支付进口货款的商品,不是由进口物质直接生产出来的产品,而是双方商定的其他商品,即间接产品。由于这种贸易有时候并不直接与其生产相联系,故在发达国家有人称之为“商业性补偿贸易”。由于这种补偿贸易用间接产品偿还,在我国一般称之为“间接补偿贸易”。
  (3)多边补偿或叫转手补偿
  这种形式的补偿贸易形式比较复杂。由第三国替代首次进口的一方承担或提供补偿产品的义务。
  

三、先人一步的迁都
1994年,朱新礼开始思考战略模式上的转变。他决定把汇源总部从山东搬到北京,出口基地还留在山东。这样,汇源在国内市场展开了较大规模的市场运作,开始两条腿走路了。
  总结这次转折,朱新礼说:“我们搞出口时,卖价非常好,利润高达300%。国内好多厂家看到汇源在发财,也开始做出口。我们看到国内市场没人做,于是在做出口的同时又开始做国内市场。当我们在国内市场做起来时,国际浓缩果汁市场的价格下降了2/3,许多厂家被迫关门,而这时我们的产品完全可以在国内自己消化,不必出口了,这样我们比其它企业超前了3…5年。”这次,朱新礼又显示了他超人一等的远见。
  但汇源在山东做得有声有色,为什么一定要把总部搬到北京?朱新礼解释说:“山东是做出口,靠近原料区,而北京是靠近市场。这是两个不同的产品,所以必须有所不同。半成品出口无所谓,在中国的很多地方都可以,国外的很多品牌不计较你的产地,而果汁饮料作为一种经常消费品,产地就非常重要了,要做好国内市场就必须抓住首都北京这个制高点,就像我经常说的,如果可口可乐总部在越南的话,肯定卖不到全世界。”
  根据朱新礼做的调查,北京人比较喜欢果汁。但是北京人要看到是沂源的,他多半不会购买,除非是沂源土特产。
  为什么呢?因为果汁还是新鲜事物,象征着全新而又健康的生活方式,果汁生产也有相当的科技含量,价格也偏贵。这对于当时的一个乡土品牌来说,的确难以承载那么多的信息。就像可口可乐,如果不是诞生在美国,而是在其它小国家,它肯定在全世界卖不起来。深褐色的可口可乐里面究竟有什么奥秘?其实就是一个可乐原浆的秘方,基本成分据说并不神秘。秘方还不是最厉害的,可口可乐真正吸引和主宰全世界消费者的真正绝招,不是别的,而是地道的美国化的生活方式,而在背后操纵这一切的正是可口可乐的超级营销模式。在许多年轻人的眼睛里,可口可乐的液体里面蕴涵着一个奇妙的美国梦。不是我们要夸张,这就是一个消费文化主宰产品走向的年代。
  头脑敏锐、思想超前的朱新礼决定把总部从沂源搬到北京,就是把北京这个地方的含金量加到“汇源”上,而且靠近市场,人才、市场、资金聚集,交通也方便。汇源下一步的发展模式被定为:浓缩果汁继续在沂源做,果汁饮料在北京做。对于许多安土重迁的老家人来说,老朱的这次决定就像他过去不种粮食非要种果树,又是一次“离经叛道”。当然,真理再一次站在老朱这边。
  其实不迁址时,汇源在山东的工厂利润非常高,朱新礼算了一笔账,1毛多1斤的苹果,三五百块钱买1吨。8吨苹果能做1吨浓缩果汁,卖到1800美元。总成本才2400元,人工、水电、汽加在一起也就3000~3500块钱,出口国家还免税,“你说这是几倍的利润。”汇源生产的半成品浓缩果汁主要出口美国,每年出口额都很大,将来的市场也被普遍看好。但他深知,在北京这样一个国际化的中心城市,资源、市场、品牌都拥有更大的开拓潜力。
  决心一下,行动马上开始。1994年,朱新礼带领不到30人的队伍来到北京顺义安营扎寨。毫无疑问,当时汇源的迁址遭到了来自外界的很多压力。一方面作为沂源的利税大户,当地政府非常不愿意他们搬到北京。此外,亲人和员工十分不理解:刚过了几天稳当踏实的日子,又到人生地不熟的北京重新创业,岂不是自己找罪受!很多家在沂源的员工也不愿背井离乡。但朱新礼有他的想法:要想为广大果农带来更多实惠,就要把事业做大;要想把事业做大,就要走出大山。其中艰难困苦可想而知。
  20多个人的一支队伍,既是生产工人,又是营销人员,晚上生产,白天送货,根本分不出哪个是总裁,哪个是员工。几辆破旧的送货兼拉人的面包车,跑遍了北京的大街小巷。
  老朱的这段创业经历,对于今天准备创业的朋友来说,应当是极好的榜样。再大的公司也都是从小到大成长起来的,没有在艰难困苦中始终保持的坚定信心,何谈成功创业模式!
  万事开头难,前进中总会有波折。到了北京的日子开始很不容易,朱新礼带领着汇源打品牌、闯市场,苦苦拼了几年,1998年开始见效,销量每年增长100%,资产增长也很快。
  “当时遇到的困难太多了,简直没法形容。”当时的顺义还真是郊区模样,周围还都是农田,人烟稀少。在这样一个环境下,很多员工思乡心切,情绪低落,朱新礼连夜写了首歌来鼓励员工:“咱汇源的人,有啥不一样,自从离开了家乡,就想干出个样!”从那以后,每当遇到困难,朱新礼就和大伙一起唱歌。“人的精神是很重要的,唱歌鼓舞了大家的士气,后来大家就又有战斗力了。”朱新礼感叹不已。
  在汇源进京后的5年,其他饮料企业才想到要迁址大城市,朱新礼的远见使汇源早行动了5年。更重要的是,迁址北京帮助汇源躲过了一场果汁业的“生死劫”。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后,很多受到牵连的外国企业中止从国内进口浓缩汁。这给大多数地处偏远、没有创出品牌、仅靠产品出口国外的果汁工厂带来了灭顶之灾,大批工厂无法在短期内迅速转型,纷纷倒闭。汇源在危机来临时,则因为已经打开了国内市场面幸免于难。
  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汇源终于叩开了北京市场的大门,在北京站稳了脚跟。
  从此,老朱和他的汇源企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战略发展期。在此期间,公司高速发展,产品涌向四面八方。汇源的名字也叫响了京城,叫响了全国,叫响了世界。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四、节俭仅是美德?
节俭是创业者必备的个人素质。中国有句古训:成由勤俭,败由奢。对家庭来说,勤俭得以持家;对国家来说,勤俭得以安国;对企业来说,勤俭节约是企业发展进步的内在动力。节俭不是落后、守旧的代名词,而是财富和利润的发动机。不创造效益的成本一旦被节约出来,那就是百分之百的利润。任何一家企业要创造出良好的经济效益,必须争取少投入、多产出,只有坚持节约降低成本才能不断取得竞争的优势,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
  在微利时代,对于是否节俭的问题,企业面临的只有一种必然的选择,跨国企业巨头们用他们的行为证明节俭是一种永不过时的品质。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节俭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成功的资本,一种企业的竞争力。
  在一些媒体上也经常可以看到关于跨国企业巨头们节俭方面的报道,他们的“抠门”听起来有点让人不可思议,这些企业家大业大,但在一些方面却有着让人吃惊的“吝啬”表现。有些人之所以能够成为富豪,原因在于他们既能想尽各种办法努力赚钱、挣钱,同时也能千方百计节省不必要的开支,这样使他们积蓄了钱财,并能使其生意获得更多的盈利。
  朱新礼一向不慕虚荣,生活俭朴,对奢侈浪费深恶痛绝。他的衣着打扮、生活习惯非常不讲究,简直看不出他是一个大老板。他对着装也不太在意,据说有一次出国到机场了,同伴突然发现他还穿着公司发的西服,都穿得走样了,后边领子也磨秃了。同伴说这样不大好,朱新礼只好又让家里人找了一套西装给他送来。他在生活上一直很简朴,这是一种从小就养成的习惯。
  朱新礼这种简朴生活没有让人瞧不起,反而增强了别人对他的信任。朱新礼到新疆和德隆谈合作时,据说是穿了一双尼龙袜子,很廉价的地摊货,结实耐穿但就是不吸汗。后来唐万平给内部人开会,感慨说你看人家老朱,这么大一个企业家,还穿着那种老尼龙袜子,这么简朴,我们和这样的企业家合作还有什么不放心,不光是唐万平,还有唐万新、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