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孙子兵法说什么-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办公消耗、房租水电……原来一切都是无形的费用。
  没钱的后果很严重
  战争等于钱的问题说完了,孙圣人开始进一步谈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本来打仗就劳民伤财,那么长久地打仗,必定带来财富枯竭,后果是极其恐怖的。原文说“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意思是,如果打了半天仗都打不胜,一定会影响士气的。积极性没了,挫败感就上来了,也就是钝兵挫锐;如果打一个城池,很长时间都攻不下来,这时候,人就没精神了,战斗力也会跟着下降。时间一长,“久暴师”,那银子就哗哗地没了。国家没钱了,解决不了失业,总统都要下台;经济刚出现衰退,你想货币贬值刺激经济,早有银行家笑着等着捅你一刀,这时候什么GDP,10年的奋斗让你瞬间灰飞烟灭。此时再想起一揽子救国政策,来消除战争的影响,已晚了,就算你让巴菲特、格林斯潘来也没用啊!
  这就是“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这世上,总有些喜欢趁火打劫、落井下石的人。你强壮的时候不理你,你一旦走了背字,倒霉事就都来了。不要以为我在危言耸听,知道隋王朝是怎么灭亡的吗?隋朝初年, GDP可是不错的,接连搞了很多跨世纪工程,像有名的赵州桥、京杭大运河。但那又怎样,还是亡了,为什么?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打高丽打的,用兵不慎啊。结果时间长了,国库虚了,人民内部矛盾来了,起义来了,蠢蠢欲动者来了。再赶上皇帝对其不引起高度重视,非要在扬州看美女,不亡国才怪。不过这亡国也太快、太惨重了。
  不说远的,再说近的。近几年,一个曾经万人之上的国家元首,被某跨国权利联盟宣布为反人类罪,赐予绞刑。行刑当天,全球同播。悲壮、惨痛!数十年前,这位老兄凭借奋斗,当上了某国的元首,搞活了经济,塑造了海湾强国,国际关系也左右逢源。可就在前途一片光明的时刻,这位元首偏偏搞起了扩张。国内扩张也就算了,他却把手伸向了邻国。
  于是,战争开始了。后面的故事大家都知道,紧跟着多国部队来了,打一次不服就再打,直到打服为止。原来怕他的邻国,现在终于大声说话了,大倒苦水。战争的影响是可怕的,时间长了,再强的海湾强国也变成了国际援助对象;再好的石油也要禁运,经济倒退20年,代价可谓大矣。这时候怎么收场?再厉害的元首也没辙了。于是,很多东西成了必然。政权被接管了,54张扑克牌收缴了,元首绞刑了。这为的是什么?出名?这代价值得吗?战争啊,时间长了,“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何苦呢?
  惨烈啊,至今想起戚戚然。
   。。

巨人前传
大家都知道脑白金吧,铺天盖地的送礼广告,成就了史玉柱先生的再次成功。说到史老板,绝对是个奇迹。很多人因为脑白金知道了史老板,但提起史老板就一定还要说说巨人——当年史玉柱先生一手创办的巨人集团。
  遥想当年,巨人集团曾经风光无限,荣誉、嘉奖、花环、赞美、关怀不绝于耳。在一片形势大好之际,巨人做出一个大胆决策,建造自己的大厦——巨人大厦,让别人去说吧。你让别人去说,自然说什么的都有,而且是说完不负责的。很多人说,巨人大厦要盖就要盖成标志性建筑,这才够得上巨人的风范……不要小看别人的只言片语,有时候细节决定成败。随着赞美关怀的人多了,巨人大厦的设计也高了。从30层到50层……越长越高,工期变成了无限期。
  做工程的人都明白,盖房子就像是打仗,有详细的工程规划、作战部署。如粮草金钱、兵力调配、后勤给养,一个都不能少,更容不得丝毫含糊。图纸可以一次次改,但已经打好的地基、架好的钢筋也能一次次重新来过吗?如果能,还要设计干吗,要工期干吗?这些都是钱、大量的钱。
  孙圣人说:“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按说,这个跟巨人集团毫无关系,但就是这么难有关系的二者发生了关系。
  盖房子,就要大量的资金。不过,搞工程的人都知道,这么大的工程通常都是银行借贷融资,不可能靠自己输血解决,输长了要死人的。其实这个道理再简单不过了。血都是用来养自己的,不是用来输的。
  但也许巨人当时的身体强壮了得,或者吃了什么千年人参,他竟然决定自己输血盖高楼了。起初的输血工作还是顺利的,楼一层层地起来。但前面我们说了,别人的楼盘有定数,可是巨人的大厦不断长,工期变成了无期。就这样,大厦几次规划手术下来后,输血量越来越大了。一年多下来,巨人大厦的影子还没有完成,但是几个亿的真金白银输进去了。巨人大厦的真金白银从哪里来?从巨人的血里来,从现金流里来。
  人长时间大量输血,就会缺血。如果身体来不及造血,就得借血;如果血借不到,人就难免有生命之忧。人如此,再大的巨人也是如此,时间长了,再壮的汉子也没辙。巨人集团输不起了,但巨人大厦不能停工啊,那就借血,从巨人的传统业务中借资金。
  这可真是惊险的一跃,无异于杀鸡取卵、饮鸩止渴。现金流是维护企业的最后一道防线,一旦市场波动、资金流断裂,大限就到了。这是市场经济规律决定的,无人可以搞特殊,不管你的个高个矮,上天不会因为个子高就眷顾巨人。
  结果很多人都知道,巨人倒了。如果巨人大厦是场战役,这场战役确实太长了,“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巨人的血再多,“久暴师则国用不足”,也早晚流干。等市场一波动,输血管破了,资金链断了,血枯财尽,再高的巨人也有挺不住的一天。“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于是,一个高大的巨人就这样轰然倒下了。
  回顾孙圣人的话,让人感慨。如果战争的本质打的是经济实力,你能说,他的话仅仅适用军事吗?战争长了,久而不克,对国家、对民族、对经济没有一点儿好处。那么,商业呢?
  和商人们摸爬滚打久了,深悉奸商之道。奸商可以容忍苟延残喘利润低,但绝不容忍长期输血无回报。奸商不怕今天赚钱明天赔,奸商最怕手中的账上长期没现金。否则时间长了,生意就转不动了,很恐怖!“诸侯乘其弊而起”,追债的来了,要回报的也来了,落井下石的都来了。那样的话,商人再奸也没用。
  所以,从古至今,大“道”从来就没有变过,无论打仗、经商还是盖房子都是一个道理,一切一切就像昨天的巨人大厦。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孙圣人是个融资高手
副作用表现得差不多了,接下来该怎么办?孙圣人早为我们准备了三个解决方案。
  第一个解决方案,“因粮于敌”。
  原文曰:“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真会打仗的人,他的队伍总不缺人,永远不用在国内抓壮丁;他的粮食足够用,不用劳师动众从国内搞运输。他怎么做到呢?四个字:因粮于敌——所有需求就地解决。要领在于没粮了,从敌人那里找粮草;没人了,从敌人那里抓壮丁……这样一来,军队需要的所有东西都能满足了。
  别小瞧“因粮于敌”这四个字,绝对是战争史上的伟大贡献。前面我们一直在讲战争怎么费钱,时间一长后果多么严重,现在孙圣人只用四个字就为我们指明了道路!
  想想我们现在流行的徒步探险,身上背一个比自己还大的包,丁零当啷地挂满了装备,知道的说是去徒步玩新鲜,不知道的真以为是去沙漠远征。结果,玩主往往低估了远征强度,搞不好还适应不了环境,有去无回。多少人为他担心,媒体关注,当地政府担心,后果很严重,影响很恶劣。小小旅行尚且如此,更何况一场战争呢!要知道,从前打仗就像搬家,一大堆的粮食给养、武器装备、锅碗瓢盆统统从本国带,运输大队修远兮。一不小心,迷路了,粮草被劫了,那百万大军就真的不用回来了,危险啊,恐怖啊!
  再有,过去战争往往是全民战争,搞运输老百姓是必须出力的。既然出力,就影响生产。不要以为不工作有政府补贴,门都没有,不累死你就算好的。一没有补贴,二没有工资,就等着穷吧。于是,“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当老百姓觉得钱袋鼓了,却买不到东西的时候,经济紧张了,通货膨胀就来了。不过也有例外,发战争财的来了。“近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打仗往往就这样,战争打到哪儿,老百姓就穷到哪里。物价飞涨,也许辛辛苦苦几十年奋斗的东西,一觉醒来都没了,蒸发了,毁灭了。
  还好,古人很聪明,他们有“因粮于敌”,这样一来前面说的恐怖后果,现在就简单了。不就是粮食装备人力嘛,干脆不运了,就地解决。一举两得,不用麻烦自己人,还能削弱敌人。想当初咱们穷人的队伍虽然穷,但穷有穷办法,红军走哪里吃哪里,草根树皮之类都吃过。没人也不要紧,专做好事,不久就来了一群雷锋。敌人呢?都是从美国那里买来的装备,好东西太多,主要精力都花在运输上了,追不上啊!
  这就是“因粮于敌”正反面。“因粮于敌”的思想了不起啊,可以让强者变弱,让弱者变强。学会了,就算你是小买卖,将来也能飞黄腾达。不是有一句话叫“做大生意的人从不用自己的钱”嘛,那我们就学学人家是怎样“因粮于敌”的。
  

向地产开发商学习
故事说的是国内某地产大亨的发家史。话说N年前,一个姓赖的老板开了一家餐馆,凭借努力,2年光景下来,竟也淘到了200万的金。不过他总认为,钱是次要的,积累人脉才是重要的。
  一个偶然的机会,经人介绍,赖老板开始了和房地产的第一次亲密接触。这次接触,情节很简单,就是接别人的尾盘。赖老板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竟也都卖出了。尝到了甜头,赖老板从此立了大志,玩就玩大的——进军房地产。
  舍不得孩子套不到狼,赖老板关了餐馆,注册了地产开发公司,开始做属于自己的第一个项目。天下人都知道,做房地产首先得有钱,然后有地。土地要合法,五证一个都不能少。好在赖老板的时代,一切都好商量。那时讲究期房销售、看图卖房。土地嘛,付个定金也能搞定。不过,就算这个定金,也不是小数目。等所有执照都全了,也要准备1个亿。一句话,没有点真家伙想都别想。
  没钱怎么办,可能是你我就算了,但开过饭馆的人就是不一样,没钱有人啊!赖老板首先花100万年薪从国有地产公司请了一位高人。别以为这100万花多了,要知道比起高人带来的特殊资源、特殊人脉、特殊政策一点也不多。在当年,高人是有特殊待遇的,该交的钱可以免交或少交,即时交的可以晚交,或者不知道什么时候交。
  这就为奸商们提供了空手套白狼的机会。这位请来的高人确实够脸子、不含糊,以往的人脉一点没浪费,哪里都是人熟好办事。于是,赖老板的地产项目一路绿灯,地位陡增。账细算来,这100万的年薪不白给,换来了空间、时间,一个亿变成了缓交,省大了。这就叫以小搏大。不就是钱嘛,等项目运行起来再付,房子还愁卖不出去?这就是融资,向政府融资,“因粮于敌”啊。
  至此,赖老板省了钱、有了批文、办了事,项目竟然像模像样地运作了。不过这仅仅是开始,费钱的还在后面。
  很多人都知道,建筑行业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垫资。就是说我请你来盖房,但我现在不给钱,你先盖,盖得差不多了,我再给。天知道这种规定到底有多少合理性,但这一规定坑了不少人却是肯定的。
  也许是天命,就该赖老板有好运,就该有人倒霉。很有实力的建筑开发商来了。人家一看,有批文,大工程,项目不错啊!一定要接下来,不就是垫资嘛,咱有实力,先干上再说。看到了吧,倒霉都是自找的。很快,一期工程完了,建筑商想起该要钱了,这时候,就有好戏了。
  我们都知道,赖老板的公司没钱,只有200万,100万承诺年薪了,剩下的钱早不知道花到哪了。上亿的工程款啊,没有办法,只有拿出看家本事——赖。
  你能怎么样呢?我也没钱,你告我吧,不过你告我也没用,我要是没了,更没人还你钱。另外,我不是欺诈,批文是真的,只是现在手头紧。等楼盖得差不多了,马上就开卖,北京的房子还愁卖?都是期房,害怕不能早给你钱?肯定给,要不,后面的工程,二期、三期都给你?
  这诱惑大了。那时的房子都是期房,消费者是见图给钱。只要价格合理,再多的房子也不愁卖啊。就这样,建筑商被打动了。不过这还不是最荒唐的,更有意思的还在后面。
  那建筑商回去算了一笔账。总共三期工程,如果开发商承诺都包给自己,可是几十亿啊!如果开发商不是忽悠自己,可是赚翻了。可回头一想,那家伙没钱啊。为了成功,干脆一不做二不休,这钱我也不着急要了,你不是没钱转不动吗?我借给你转,如果再不够,我担保,再找银行给你钱。
  很多人,想了未必做,但这建筑商一点也不含糊,想得到,做得到。不久,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帮赖老板担保、借钱。看看,这就是我们的开发商、建筑商,狼狈为奸啊。
  命好啊,想那赖老板本来没钱,现在好了,不但前期的费用省了,工程款赖了,还有人帮他担保从银行找钱。一下子,满盘皆活。紧跟着,二期、三期相继开工。一期开卖,所有楼盘大倾销,反正成本低,我是奸商我怕谁!
  结果,有钱了,上班坐奔驰,下班开宝马。短短一年内,设计、施工、销售一气呵成。赖老板发了,从200万的小老板变成了身价数亿的地产大亨。不可想象,不可思议!
  故事讲完了,留下的全是赞叹。提起地产商,多数人都是诅咒。可是骂归骂,人家也确实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想想我说的赖老板,开始没钱,还不是照样做大生意?这就是思维的不同。他也许根本不知道什么《孙子兵法》,但他却深悉“因粮于敌”之道。没钱可以用别人的钱:用国家的钱,找政策支持;用建筑商的钱,找人垫资;用银行的钱,按揭支付;搞得好还冒出个愿意担保的愣头,于是不断上演狼狈为奸的勾当。
  没钱不要紧,只要你会借,200万不是照样撬动了10个亿?所以,放下咒骂,提出新口号,向地产商学习:学习他“因粮于敌”、小钱办大事的战略思想;学习他提倡合作、狼狈为奸的大局意识;学习他不断创新、熟练专业的商业技巧……不学不行啊!
   。 想看书来

“因粮于敌”的养老金计划
学习了半天“坏人”,我们再看看常人是怎么“因粮于敌”的。
  故事说的是某药店老板,辛苦了快半辈子,开着三四家药店。但他愣说自己不盈利,鬼才信啊。可他确实不盈利,改行?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