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好员工为什么离开你-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自序(1)
企业家,你如何面对管理中的“色”与“戒”
  三年前,当人们在电影院观赏完《*》的时候,华人导演李安一夜之间被扣上了“*导演”的帽子,不仅欧洲媒体对《*》颇有微词,甚至连一向以权威著称的美国娱乐资讯杂志《Variety》也给出极为苛刻的评价:“过多的戒备和不值一提的情欲,长达两小时的电影实在是拖沓冗长而无所收获。”好莱坞风向标《The Hollywood Reporter》的评论更为尖刻:“漫无止境的无聊,只有偶然的极度兴奋来解脱。”
  三年后,当人们重新审视《*》的时候,已经将视角转向原作者张爱玲写作的初衷(这部小说深得张爱玲的喜爱,她虽然在1950年就完成书稿,但是却经过近30年不断修改,直到1978年才将这篇小说和其他两个故事《相见欢》、《浮花浪蕊》结集成《惘然记》出版),开始懂得为什么备受争议、众口不一的《*》可以接连获得第六十三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第四十四届台湾电影金马奖,开始感受到《*》的寓意如何充斥着我们的生活与工作,影响我们的行为与思维。
  到底什么是“*”?用李安导演的话讲:“色,是我们的野心,我们的情感,一切着色相;戒,是怎样能够适可而止,怎样能做好,不过分,不走到毁灭的地步。”
  毫无疑问,我们不是研究电影的。但我们发现,《*》这部电影与目前的中国企业管理现状有着惊人的相似。到底什么是管理中的“*”?从领导力的角度,我们可以这样解读:色,代表着员工在工作中所需要满足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比如薪酬、福利、晋升通道、成就感、归属感等,这个层面更多是在做“激发”——最大限度用人所长,将员工的需求与公司要求达成的结果相结合,匹配度越高,公司的增长就越好,员工的绩效就越高;戒,代表着公司的制度与规则,真理向前一步是谬误,自由失去约束就变成混乱,欲望没有规则会成为洪水猛兽。企业通过流程、机制等方式来做“控制”——从泰勒的科学管理到德鲁克的现代管理,都将“控制”作为管理的核心要素:流程做得越精细,机制做得越完善,执行做得越彻底,都将提升企业的业绩与员工的绩效,达成双赢。
  从这个角度而言,企业所有的实际问题都可以一分为二:一方面如何通过“激发”,找到员工个人需求与企业需求的结合点,将个人与公司的愿景、使命、核心价值观、战略、原则相结合,找到最佳匹配点,实现员工的自动自发;一方面通过“控制”,找到员工行为与需求的合理边界,用制度设计、节点控制、流程再造等方式,替代对人性本身的改造,进而通过系统改进与提升,实现企业的持续增长与个人职业发展的对接。
  “色”的问题,我们称之为领导力;“戒”的问题,我们称之为传统管理。结论是,做企业就是一场“色”与“戒”的结合。而所谓企业的基业常青,其实就是“色”与“戒”这两种方式相辅相成:当“激发”与“控制”达到管理的黄金分割点的时候,企业的持续增长也就成了现实。
  由此我们也就懂得,那些能力强、心态好、对企业价值观极为认同的好员工之所以选择离开公司,先不谈谁对谁错的问题,至少说明一点:企业在应用“色”与“戒”这两种管理方式的时候,出现了组合错位的问题——大多数情况下,中国企业的传统管理在技术、工具与手段上与西方管理的差别,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而恰恰是在何时应用领导力,如何提升领导力,怎样结合员工的合理需求使用领导力进行管理等方面,出现了疏漏、短板甚至空白。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自序(2)
“企业取得成功的方法75%~80%靠领导力,其余20%~25%靠管理,而不能反过来。”这句话出自全球顶级领导力专家、被誉为哈佛“三巨头”之一的约翰?科特教授。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我们接触的管理咨询客户中,有大约80%的中国企业家认为好员工之所以离开,要么因为薪酬体系没有竞争力,要么管理流程出了问题,要么另觅高枝。我们当然不能忽视这些问题的存在,但问题的关键是,如果薪酬体系提升了,如果管理流程优化了,如果职位晋升通道健全了,好员工离开的问题就能解决了吗?
  问题恰恰是出在企业的领导力上面。如果说管理流程、制度、规则都是硬工具,那么领导力则是解决管理问题的软方法。大多数管理问题,不是没有硬工具,或者硬工具不好,而是说硬工具在达成企业所需要的结果上产生了“无效性”问题:管理工具大多数情况只能解决60分的“及格”问题,而能否留住好员工,则需要企业的管理上升到80分的“良好”水平。这就要求企业在注重流程、技术、制度之外,特别是对于那些好员工,企业能否提升领导力水平,在以身作则、共启愿景、挑战现状、使众人行、激励人心等方面,既留住好员工的人,又留住好员工的心。
  所以,如果你是企业家,当好员工离开你的时候,除了反思机制、流程、规则方面的问题外,是否能在诸如“这位员工的个人愿景是不是与公司愿景不一致、这位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是不是与公司战略不匹配、这位员工是不是在团队中缺少成就感和归属感”等问题上做挖掘和落地,这才是解决好员工离职的关键问题所在;如果你是好员工,最核心的问题是问自己:我到底为什么而离开,我是否真正了解现有的平台对于自己的职业价值,我能否不做受害者而是去做责任人,进而改进目前的现状,我的个人战略规划、愿景、核心价值观是否与公司的战略规划、愿景、核心价值观相匹配,等等。
  如果简单地将好员工离开的问题全部归结给企业的话,第一是对企业不公平,第二也会掩盖好员工自己身上所存在的问题。一般情况下,在工作环境相差不大的情况下,一个员工在成长中所要过的“坎”,在哪儿都必须要过。
  在做管理咨询项目与培训的这些年,我们接触了太多因为员工离职问题而受伤的企业家和好员工,他们大多会彼此抱怨,从各自的角度来看,说的都很有道理。但企业更需要实际解决问题,而不是成为这些问题的受害者与牺牲品。第一领导力中心从2009年8月8日开始,正式在国内推出“业绩真相——中国企业领导力公开课”,就是针对中国企业这些最基本的问题、最现实的困惑、最迫切的需求。而这本《好员工为什么离开你》,献给那些饱受员工离职问题困扰,尤其是优秀人才流失严重的中国成长型企业家与管理者,献给那些受到过伤害,尽管能力突出但却没有找到归属感与成就感的好员工,让离职带来的双输转化为真正的双赢。
  好员工与好公司本就是一对恋人,他们不该被拆散。
  (以上文字根据第一领导力中心高级顾问团队“中国成长型企业6P领导力”核心研发成果整理,由沈小滨、杨继刚执笔,代为序。)
  。 最好的txt下载网

1。首先,你是一名好员工吗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如果你是员工,请自问:我是一名好员工吗?
  如果你每个月都很难完成岗位绩效,天天抱怨公司这不好、那不好,觉得是公司的问题才导致自己的绩效低、业绩差的话,很抱歉,这样的“好员工”恐怕到哪都待不长。全球数千万家公司可能对好员工的评价标准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共通的,那就是,如果不能创造业绩,如果不能完成绩效,无论再勤奋、再忠诚,对不起,企业都不可能将这样的员工称为好员工。
  1776年,现代经济学教父、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写道:“请给我以我所要的东西吧,同时,你也可以获得你所要的东西。”如果把这句话用在企业中,那就是:“请给公司以公司想要的业绩吧,同时,你也可以获得你所要的东西。”如果说亚当?斯密的那句话指出了市场交易的本质,那么后面那句话则给出了公司内部薪酬的本质:想要更高的薪酬吗?请给公司创造它想要的东西。想让自己成为一名好员工吗?请给公司创造它想要的东西。想要离开这家公司之后到下一家公司薪酬翻倍吗?请给公司创造它想要的东西。因为,高薪的背后一定是能力,公司在竞争中如何获得生存与发展,答案一定是公司的能力,而公司的能力从哪里来?从员工中来!所谓的公司能力,不就是员工能力的总和吗?
  如果把这句话再递进一步,应该是:“请给客户以客户想要的东西吧,同时,你也可以获得你所要的东西。”看来,所谓的公司能力,就是公司满足客户需求的深度、宽度。这种深度和宽度恰恰是客户对公司员工提出的要求。接下来问题就变得简单了:所谓好员工,就是在一家公司具备满足客户需求的深度与宽度,深度越深、宽度越宽,好员工的“星级”就越高,薪酬就越高。
  那么,什么才是所有公司都会认可的好员工呢?
  首先,创造业绩
  如果一位将军在战场上总打败仗,那么没有人会认为这位将军是位好将军;如果一位公司总裁连续数年都不能带领公司走出亏损,那么至少在这家公司他不能被定义为好总裁;如果一位医生的手术成功率总是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的话,那么也没有人会觉得这位医生是位好医生。
  企业中存在不少“好人”而非“商人”,对人很好,任何时候都不得罪人,人缘极佳,但就是业绩不好;企业中存在不少对“熟人”一套标准、对“生人”又是一套标准的员工,他们的做事方式是看人,而不是“对事”,所以在他们看来,有没有业绩不重要,是不是搞好关系、做好私交却很重要。
  第一领导力中心将企业中产生负绩效的员工分为:老好人——面子交情比业务重要;大喇叭——小道消息批发零售地;红眼病——凭什么你拿的比我多;传声筒——不解决问题只传递信息。他们的做事标准就演变为:不比功劳,比苦劳;不比业绩,比资格;不比付出,比回报;不比业务,比私交。这种情况下,员工的薪水如何提升,企业的业绩如何提高,还谈何好员工问题?
  当然,创造业绩的员工,并不一定都是好员工,但如果持续地没有业绩,没有绩效,这样的员工一定不是好员工。
  其次,对自己的利益负责
  300多年前,亚当?斯密就已经为“自私”*了:“我们的晚餐不是得自屠夫、酿酒商人或面包师傅的仁慈之心,而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利益特别关注。我们认为他们给我们供应,并非行善,而是为了他们的自利自私。”
  当我们再次谈到“自私”的时候,不涉及道德评价层面。在企业里,我们定义的“自私”就是对自己负责。比如,上班时间不聊与工作无关的QQ,因为“自私”的人知道自己的工作时间很宝贵,偷偷聊QQ是在浪费自己的时间,时间花在哪,能力就出在哪,业绩就会在哪。1小时的工作时间,如果用在聊QQ上,能力就出现在聊QQ上(比如一个好处是视力更好,因为聊的时候还要用另一只眼睛的余光观察老板是否过来;反应速度更快,因为怕被老板抓现行,切换窗口的速度更快,还可以一心多用),业绩也就出现在聊QQ上。
  很多时候,拿聊QQ作为“正在谈业务”的理由,最后却收获了业绩为零的结果,到底谁赔了,谁赢了,谁的利益受到损害,谁才是“无私”,谁才是“自私”?
  所以,不懂得真正的“自私”,不懂得对自己真正负责,这样的员工也一定不是好员工。试问,你能相信一个对自己都不足够负责的人会对你负责吗?
  除了以上这两个标准之外,还有忠诚度、持续性、认同和坚守企业问题、价值观一致、积极主动、创造双赢等更为细节的标准。这些标准在市场上很多管理类畅销书中都有提到,这里就不一一累牍。创造业绩和对自己的利益负责,永远是评价一名员工是否为好员工的核心标准。如果这两个标准不成立,恐怕其他的标准也无从谈起,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请问,你是一名好员工吗?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2。 你知道好员工想要什么吗
有这么一家全球化航空公司,30多年来,它只经营经济舱,而没有公务舱和商务舱业务,并且连续实现赢利30多年。这家公司的理念是“员工第一,客户第二”。即使是在2001年,美国航空业经历“9?11”之后,它们仍然实现了30%以上的增长,成为全球航空业界的战略与运营标杆,赢得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追随。
  这家公司就是赫赫有名的美国西南航空公司,全球为数不多的将“员工第一,客户第二”作为公司理念的公司。美国西南航空的持续增长,也给了国内那些将“客户第一”作为发展宗旨的企业一个提醒:企业家永远都不该忘记,践行“客户第一”理念的一线力量,永远是员工,而不是管理者。
  当你的企业将客户价值奉为至高无上的准则时,如果没有满足客户需求并超越客户期望的员工,客户价值也就成了一句空话。沃尔玛的“天天平价”理念,IBM的“随需而变”理念,联邦快递的“使命必达”理念,无一不是将员工放在了最高的位置。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最后就演变为员工与员工之间的能力竞争。而判断一个好员工的标准,毫无疑问,应该加上一条:满足客户需求,超越客户期望。
  那么,一家公司应该如何满足好员工的需求?或者再直接一些,好员工到底想要什么?
  企业的回答不同,就会有不同的绩效考核行为,更会有不同的企业文化导向,最终会体现在业绩和绩效上。
  如果你的企业回答是钱,我不想反驳你,在竞争日益加剧的今天,钱已经不只是薪酬,更代表着一个员工的能力以及社会、客户对他的认可。从某种意义上讲,钱已经成为了一种职场竞争力的符号和象征。
  但除了钱之外,好员工还想要什么呢?有多少企业家是在好员工离开之时,在和他们的离职面谈中,才知道好员工真正要的是什么,即使亡羊补牢,可能为时已晚。对于企业的选人、用人、育人、留人而言,事前预防永远比事后补救更重要,如果能在事前知道员工要什么,并将这种需求对接到员工的绩效上,还有什么比双赢更好的绩效考核方案呢?
  好员工想要利益
  很简单,如果“好”不能换来自己在职位和薪酬上的提升,没有人愿意去做好员工。社会学上有一个词叫“失范”,意思是说一个组织群体不能失去优劣标准,如果没有了值得学习的标杆和榜样,这个团队和组织就会迷失方向。而企业给好员工最大的利益,其实是投资回报率最高的一件事:用奖励的方式,让好员工获得最大的好处,告诉团队的其他员工,什么是企业鼓励的行为,什么是企业反对的行为。当企业鼓励的行为越来越多的时候,不就是企业文化形成的时候吗?
  如何给员工利益?一定不是简单的发钱、加薪、升职,这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思维:杠杆。杠杆的这端是薪水、福利、奖金、提成、升职等,杠杆的那端是员工的产出。如果杠杆的投入产出比为1:1,那么企业就根本不需要绩效考核了。企业最大的制度设计,就是如何将杠杆这端的薪水、福利、奖金、提成、升职等要素设计,换来杠杆那端员工产出倍增,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