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说服力-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总之,如果您正面临责任追究问题,撇开内部原因不说,光找替罪羊的做法,会让你注定是个失败者。
   电子书 分享网站

何时服务器的瘫痪反而给创造了良机?
我们知道,电脑一旦出了故障,工作基本也就瘫痪了。然而近期有研究表明,某些电脑故障与其说是毁了您的工作,倒不如说是不幸中的万幸。
  查尔斯?纳奎因(Charles Naquin)和特瑞?克兹伯格(Terri Kurtzberg)认为,如果公司找出事故原因在机械,而不是由人为因素造成,此时客户和公众就不会太责怪他们。为证实这样的观点,研究者让学生们阅读了一则他们虚构的新闻。
  新闻是根据当年芝加哥交通局两列市郊火车相撞的事故改编,这起事故造成几十人受伤,还引起了更大的混乱。其中一组学生被告知事故的起因是机械故障,由于电脑系统出错,导致刹车失灵。另一组学生则被告知是人为因素造成的事故,列车员在该停车时错发了前进的指令。结果研究人员发现,前一组学生事后并没有过多怪罪芝加哥交通局。
  另一个实验中,研究人员用大学校园内的真实案例进行分析。事故的后果是这样的,用户只能往校园的内部邮箱里发邮件,这样的状况维持了一整天。对此,研究人员向工商管理硕士征询意见:在他们眼里,负责网络维护的信息支持部(OIT)应该为事故负多大责任。在要求回答前,其中一组学生被告知,“很可能是电脑故障造成系统瘫痪”;另一组则被告知,“很可能是人为因素造成系统瘫痪”。结果显示,当学生认为是人为因素造成不便时,他们不仅强烈指责了责任人,还建议对其重罚。
  为什么?这说明在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时,人们会考虑问题的可避免程度;人为事故在人们看来是能避免的,因为人类可以对行为进行控制。
  正如前一章中讨论过的,大多数人出于本能会去隐瞒自己的错误,尤其是会让客户或同事有不好印象的错误。但正是这种逃避,会让他人认为事故是因人而起,并且是可以避免的。虽然我们鼓励大家勇于承认自身错误,但如果确实是机械故障出错,而非人为因素造成,那您一定要向公众说清楚。
  此外,记住一定要告诉大家故障的原因已查明,这意味着您会更好的控制情况,不会有下一次事故发生。
  如今,机械故障引起的麻烦越来越多。据估计,每个英国人每年因交通机械故障浪费掉的时间有18小时,也就是说,他们一生中有55天因机械故障什么也做不成。任何形式的耽搁都令人不快,不知原因的耽搁更让人愤怒。因此,在机械故障造成大家不便,而您又欠大家一个交待时,请不要犹豫,赶快告诉大家事故的真相。这种做法对您有两点好处:第一,能向大家表明您能提供帮助,您能掌控一切,您是站在顾客一边的;第二,表明您明白问题所在,并且今后能更好的控制一切。
   。。

相似之处如何制造与众不同?
1993年夏天,密西西比河发生洪涝,包括伊利诺伊州昆西市在内的中西部几大城市受到洪水威胁。面对灾难,昆西市数百名市民夜以继日的铸起沙袋墙,保护自己的家园。尽管如此,形势仍不容乐观。食物供给越来越少,疲惫、悲观的情绪在人群中弥漫,更糟的是,河水还在不断上涨。但当得知马萨诸塞的一个小镇为他们捐献物资,并且已经送上路后,居民们的心情刹时变得明朗起来。
  是什么让与受灾地相隔1000多英里的小镇慷慨解囊?为什么这个小镇选择了昆西做为帮助对象,而不是其它城市?
  大量实验表明,人们倾向模仿与自己相像的人的行为,如具有相同价值观,相同信念,相同年龄,相同性别的人。上面两个城镇之间看似不相关的联系其实有着微妙的影响力,就是因为这点微妙的联系——相同的镇名:一个是马萨诸塞州的昆西镇,一个是伊利诺伊的昆西市,促使一方慷慨相助。
  怎么解释这种行为?
  心理学家认为,人们会积极对待与自己有微妙联系的事物,如与自己名字相同的人或事。这种观念已经在各方面得到了证实。例如,有证据显示,当陌生人与自己生日相同时,我们更容易去认同他。
  兰迪?加纳(Randy Garner)教授为此做过一个实验。他发放调查卷给一组完全陌生的人,要求他们填写完毕后寄回。调查卷发起人的署名要么和接受调查的人类似,要么完全不相干,如:名叫罗伯特?格里尔的人收到的是以鲍伯?格里尔署名的调查卷,辛西娅?庄斯顿收到的则是辛西娅?约翰逊署名的调查卷;同时我们借用了五分之一助理的名字,作为不相关署名。
  调查结果显示,名字类似那组的调查完成率,比另一组高出一倍(56%对30%)。这只是实验的第一环节,接下来研究人员对完成调查的人再次询问,是什么让他们寄回调查卷。这时,只有一半的人寄回了答案,而且没有人认为是名字影响了他们的行为。但以上实验证明,微妙的相同之处确实会左右人们的选择。
  研究还发现,如果销售员与客户有某些共同点,如名字、信仰、籍贯或母校,那么客户就更容易接受这位销售的意见。找出共同点也是解决同事之间不良竞争的好开始,邻里关系也如此。
  当然,我们不是让您为达到目的故意制造共同点。我们是建议,如果您确实与他人有共同之处,就请说出来,这会令您之后提到的要求更容易被他人接受。
   txt小说上传分享

何时名字会成为您游戏的筹码?
根据英国同名喜剧改编的美国连续剧《办公室》中有这样的一集:
  分公司经理迈克尔?斯科特发现德怀特…舒特,一位善于溜须拍马的下属,背着他向上层打报告,要求顶替迈克尔的经理职位。为了找借口离开办公室去打报告,德怀特骗迈克尔说自己去装牙冠。后来迈克尔问他装上牙冠感觉怎样,这时的德怀特并不知道迈克尔已了解事实真相,于是编了下面这段谎话:
  迈克尔:嗨,我以为装了牙冠后得有几小时吃不了东西。
  德怀特:'嘴里嚼着糖'……他们有一种快干型的粘合物。
  迈克尔:哦?丹提斯特(“牙医Dentist”的英语谐音)蛮不错嘛。
  德怀特:嗯,是的。
  迈克尔:他叫什么?
  德怀特:'想了半天'克莱提斯特(原文是Crentist)。
  迈克尔:你的丹提斯特叫克莱提斯特?
  德怀特:没错。
  迈克尔:呃……,和牙医这个名称倒很贴切。
  德怀特:他就是因为这个才当牙医的。
  也许德怀特对克莱提斯特成为牙医的解释很荒谬,但却并非无稽之谈,据最新研究显示,德怀特的说法是能找到事实根据的。前一章我们讨论过,有着相似之处的人更易得到彼此的认同,比如有相似的名字。但名字能左右我们做出影响一生的决定吗,比如我们对职业,对居住地的选择?
  心理学家布雷特?佩勒姆(Brett Pelham)对此表示赞同。他认为,名字间的微妙关联足以影响我们的一生。研究人员表示,这就是为何苏茜(Susie)会以在海滩上卖贝壳为业(海滩与贝壳的英语说法分别是seashore和seashell,这与Susie的名字很相似);彼特?派普(Peter Piper)会从事与腌胡椒有关的工作(腌胡椒英文为pickled pepper,与彼特名字相似)。从中看出,人们应该更易从事与自己名字相似的职业。
  为证实这点,佩勒姆找了些与牙医英文名Dentist相近的人名,如Dennis(丹尼斯)。据统计,Dennis在美国男性常用名中排第四十,Jerry(杰瑞)和Walter(沃尔特)分别排第三十九和第四十一。了解这些信息后,佩勒姆查看了美牙医协会的电话名录,对叫以上三个名字的牙医数量进行统计。如果名字对从事的职业没有任何影响,那叫这三个名字的牙医数量应该相差无几。
  但结果并不是这样。电话名录显示,叫Walter的牙医有257人,叫Jerry的有270人,而叫Dennis的有482人,这就是说牙医叫Dennis的可能性高达82%。看来,名字与职业之间的关联远远超乎人们的预料。同样,名叫Geo的人(或George、Geoffrey)更会从事地球科学方面的工作(地球科学英文为Geoscience,与人名相近)。
  其实,就连名字的首字母都能影响到您的职业选择。例如,五金店老板的名字多以“H”开头(五金店英文名为Hardware store),而不是R;盖屋顶的人(Roofer)多拥有以R开头的名字,而不是H。当然,如果你问他们,是不是因为名字以R开头才干的这行,人家肯定认为你不是疯了就是傻了。
  这种决策受相似性影响的例子在其它方面也能看到,如我们对居住地的选择。以下是佩勒姆教授的发现:
  人们更易搬往与自己名字相似的城市居住。例如,叫弗罗伦斯(Florence)的人更会住在佛罗里达(Florida);叫刘易斯(Louise)的人更易搬往路易斯安那(Louisiana)。
  人们的生日也会影响到对居住地的选择。例如,住在明尼苏达州Two Harbors的人中(英语Two就是2),很多人的生日都在2月2日;而蒙大拿州Three Forks的居民中(Three表示3),很多人都出生在3月3日。
  人们还容易根据自己的名字来选择居住在哪条街。叫华盛顿的人比叫杰弗逊的人更容易居住在华盛顿街。 
  人们选择结婚对象时,也更倾向于选择和自己名字相似的人。其它条件相当的情况下,第一次见面的Eric(艾瑞克)、Erica(艾瑞卡)、Charles(查尔斯)和Charlotte(夏洛特)四个人中,Erica爱上Eric的可能性比爱上Charles要大,Charlotte也更有可能爱上Charles而不是Eric。
  受感情和直觉驱使,人们更喜欢与名字前缀字母相同的产品。所以名叫Arielle的人可能会更喜欢吃Aero巧克力棒,叫Larry的人喜欢的则是Lion Bar(也是一种巧克力棒)。
  这些数据告诉我们,如果产品的市场定位比较分散,在为产品命名时,只要不用生僻字母做开头即可,如:Z、X、Q。但如果项目和产品有明确的目标人群,您就要好好考虑一下人们的本能反应了,最好是起一个能与客户名字有联系的产品或项目名。具体说,就是以客户的名字或首字母作为产品命名的依据。例如,您想向Pepsi(百事公司)推荐您的企划案,那最好就叫百事企划案(Pepsi Proposal)或彼特森计划(Peterson Plan)之类。只要产品确实是有某个集中的定位,我们保证该策略一定会奏效,同时还能节省花费。
  此外,如果您的孩子不爱读书,去为他们找本名字相似的读物试试(假如孩子叫哈罗德或哈丽雅特,就给他们看《哈里?波特》),也许您的孩子从此就会喜欢上读书了。同样,如果克雷格(Craig)或克莉斯多(Crystal)非常怕看牙医,那你就去翻翻电话本吧,说不定真能找到一个叫克莱提斯特(Crentist)的牙医……
  。 最好的txt下载网

我们能从侍应生身上学到什么?
从与客户共进午餐,到与朋友和家人联络感情,餐馆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的角色。虽然与进餐对象的交流可以令您收获颇多,但还有一个人也能让您在就餐时学到东西,那个人整天都在研究如何赚更多外快,但却鲜有人去请教他们如何赚外快。
  这个人就是餐馆侍应生,从他们身上我们能学到如何增强说服力。例如,许多侍应生发现,如果客人点餐时每说一句话,他们能立刻重复一遍,那客人给的小费就会多不少。
  然而,多数食客都有这样的经历,点餐完毕后,侍应生要么淡淡地应一句“好的”,要么干脆什么都不说就走了。显然,和他们相比,人们更喜欢积极点、会重复订单的侍应生,因为后者不会让人们担心自己点的奶酪三明治,送来时却变成了炸鸡汉堡。
  瑞克?冯?巴伦(Rick van baaren)教授曾做过实验,发现只要侍应生能逐句复述客人的点餐,就能收到更多小费。不用多加解释,不用点头示意,不用说“好的”,只要复述一遍,就能创收!据一项调查显示,按上述方法复述客人点餐要求的侍应生,收到的小费比平时高出70%。
  为什么模仿他人行为就能得到慷慨对待?也许这和我们潜意识里喜欢和自己相似的人有关。事实上,谭雅?查坦德(Tanya chartrand)和约翰?巴奇(john bargh)教授认为,模仿他人行为能增进情感,并能巩固当事双方的关系。某个实验中,研究者安排两名人员做简短的接触。其中一人是研究助理,她要对另一人的行为照葫芦画瓢:如果另一人双臂交叉地坐着,还不时用脚轻敲地面,研究助理也要完全照抄。同时,另一套实验中,研究人员要求助理不必模仿对方行为。
  结果显示,实验对象更喜欢模仿自己行为的助理,并且认为与她的接触很愉快。同样,复述客人菜单的侍应生,也是由于喜欢原则(Liking Principle)得到更多小费的。所谓喜欢原则,就是指我们愿意帮自己喜欢的人,同时也愿意赞同他们的意见。
  研究人员威廉姆?麦达克斯(william maddux)为验证该原则在另一个不同领域——‘谈判’中的效用,做了一系列实验。他们认为谈判中的行为模仿不仅能让模仿者受益,对被模仿者也有好处。
  某个实验中,研究者要求工商管理硕士对谈判一方进行模仿(如果一方背靠在椅子上,他也要做出相同动作);另一组则不要求做出模仿行为。结果显示,前一组的谈判成功率高达67%,后一组只有可怜的。实验的其它数据还表明,模仿行为会增加信任感,而信任感会促使一方愿意披露细节,从而打破僵局,实现双赢。
  或许您还有这样的经历:在和队员开会或与人谈判时,您发现自己和对方摆出了一样的动作。意识到这点后,多数人马上会调整为不同的姿势,因为他们觉得两人姿势相似令人不自在。但上面的实验告诉我们,行为相似能让双方受益,至少让您的成功不是以牺牲旁人为代价。
  行为模仿在其它场合也同样有效。假设您在销售或客服部工作,不管客户对您表达的是问题,还是投诉或订单意愿(如:您是说您想先订十单,等到五月份可能还会再订二十单),您都可以通过复述他的话增加认同感。
  前不久,我们曾应邀对某客服中心的电话录音进行分析。我们发现,一些客服显然没有意识到复述他人意思的重要性。有一条电话录音是这样的:一位愤怒的顾客打进电话要求接经理,她对该公司的不守信十分生气。下面是客服与她的谈话,
  “很抱歉让您苦恼了。”客服接线生回答。
  “我不是苦恼,我是生气。”顾客提高了音量。
  “是的,我能听出来您很烦恼。”
  这次顾客大声嚷到:“烦恼?是烦恼吗?我不烦恼,我是生气!”
  谈话很快上升为一场为表达意图而进行的争论,顾客为客服不承认她生气这一事实愤怒无比。其实,客服只要简单复述顾客的话,就不会弄成此番局面。
  “很抱歉让您生气了。我们能为您做什么吗?”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更好方式。如果我们希望与他人的关系能更融洽,也可以引此为鉴。
  这篇文章有何启发呢?通过观察餐馆侍应生与顾客的相处之道,我们能学到很多。人们说模仿是最高形式的夸奖,但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