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异域(柏杨)-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天中午,午饭后休息的时候,石建中将军扶着拐杖,不断侧起耳朵,很久很久。

    “情形好像不太对!”他低低的对我说。

    “你听到什么了吗?”

    “不,正是因为没有听到什么,你感觉出来没有,这一带的山是多么静。”

    他的话提醒了我,我也侧起耳朵,除了弟兄们零落的谈话声外,大地上果然没有其他一点声音,连一点虫鸣的声音都没有,我们进入的分明的不是一座丛山,而是一座古墓。

    “静的可怕,”石将军说,“而且这一带的山好像被火烧过似的。”

    这种被火烧过似的不祥的预感却是每个人都有的,但都埋在心头,一句话道破心头的隐忧,围绕在石将军周围的师部官长们大家把头转过来,惊慌的期待着石将军的下文,但是,石将军没有再说什么,只低下头,那年他才三十五岁,但看起来他似乎已是很老了。

    本来预计当天晚上便可到达元江铁桥的,可是,就在那绝地的乱山丛中,一个山峰接一个山峰,一个深谷接一个深谷,爬不完的山,越不完的岭,以为只要爬过前面那个山头便可以看见元江铁桥了,却另有一个山头在面前耸起,听不到声响,看不到鸟兽,假使能有一只鸟飞过,我们都会欢呼,可是什么都没有,尤其使人心情一天比一天沉重的是,看不见一根青草,起初还有一棵两棵垂死的小树,后来简直是什么生物都没有了,所有的山峰都枯干的和死人脸皮一样的焦黄,万丈深谷,却没有潺潺的水声,俯身静听,听到的只是隐约的风吼。

    七天之后,我们还在乱山里打转,粮食已发生恐慌,但更为可怕的还是没有饮水,我不能形容政芬她们那些眷属们和孩子们的惨状,她们满脚是泡,几乎是一面哭,一面一步一步的往前挨,母亲们用她们那只有少许津液的舌尖舐着孩子们的枯焦的嘴唇,更把自己哭出来的眼泪拈来润湿孩子们渴得一直伸着的舌尖,可是到了后来,她们连泪也哭不出来了,弟兄们像抽了筋似的喘息着,我紧跟在石建中将军身后,他早已不再骑马,只扶着手杖,带着他那满是创伤的身子,一拐一拐的走着,他的嘴唇干的裂着几条宽缝,两眼因缺少水份而焦红,但他仍支持着,告诉他的部下──

    “快到了,渡过元江铁桥,我们便可以好好的休息!”

    大家唯一的盼望便是早一点到元江铁桥,这点希望支持着大部份的人咬着牙活下去,然而,仍不断有人倒下,他们没有一点预告的,正在茫然走着的时候,会猛然间扑倒到地上,没有人扶他,连作妈妈的栽倒,孩子在地上啼哭,都没有人多看一眼,每个人都剩下一丝气息,地狱就在脚下裂开,我们眼前不断浮着铁桥的影子。

    “孙师长应该早到元江城了,”石建中将军对我说,“上天保佑他!”
第八节
    然而,我们最恐惧的在途中会受到的侧击,却没有发生,而我们肯定的以为只要走出山区,便一定可以渡过元江铁桥的希望却粉碎了,我们好容易挣扎到江边,像一个受尽折磨归来的天涯游子,含着欣喜的眼泪,正要扑向慈母怀抱,却发现慈母已死,人生惨事,孰逾于此?

    当先头部队遥遥望见元江时,欢呼如雷,这空前的消息立刻向后传递,不到二十分钟,拖达二十华里的士兵,全部知是已经得救了,大家的脚步也快起来,精神陡的百倍振奋,哭声和啜泣声也逐渐停止,甚至还听到了笑声和谈话声。我是在第七天下午,先头部队遥遥望见元江前的一个小时,在山径和政芬重遇的,她把头埋到双臂里,坐在乱石上,两个孩子就躺在她的身旁,我抱起国安,那一年,他才六岁,可怜的孩子,他已牵着妈妈的衣角,徒步走了七天,小脚肿的像面包那么厚,双目紧闭,脸上红得跟烧过的一样,再抱起安岱,她也正在发着高烧,我用舌头舐他们的嘴唇,我觉得我的舌尖上咸咸的,我的眼泪流下来了,政芬仰起头,瞪着鱼一样的眼睛望着我,我们互相看着,弟兄们的脚步在我们面前蹒跚的踏过。我听到死的呼唤,我想我们夫妻父子,就要葬身在这不知道那年那月才能走出来的丛山中了。

    先头部队发现了元江的欢呼唤醒了我们,我抱起国安,将安岱交给政芬,扶起她来,怀着无比的投向母亲怀抱的心情,榨出最后一点力气前进,可是,不一会,我便听到带着恐怖的窃窃私语──

    “元江铁桥被炸毁了。”

    “对岸不是二三七师,好像是共产党。”

    险恶的消息像暴风一样掠过耳际,没有人相信,犹如一个孩子不肯相信母亲会抛弃自己一样,我们坚强的互相安慰着,但逐渐的,越来越证实上边的传说,后来,我也走到江边,那座多少日子来都在梦中出现的元江铁桥,果然只剩下一个折断了的,而且被扭曲成像一团乱麻般的残骸,六万大军聚集在江岸与丛山之间的狭小山坡上,面对着滚滚江水,哭声震动山野,那是英雄末路的痛哭,上天有灵,听到这哭声,也会指示给我们一条生路的,但是,我们看不到一点动静,曹天戈将军纵马视察,发觉我们已是前进不得,后退也不能了。

    当夜,大军露宿在江畔,满天星斗,月明如昼,触动了多少人的哀思,伙伴们在获得从元江汲出来的河水充份供应后,都疲倦的睡了,我安顿政芬和孩子们躺下,独自去找石建中将军,打听消息,他刚从曹天戈将军那里开会回来,脸色沮丧,我们在到处都是弟兄们躺着的山石中轻轻走过,走到江边,望着对岸黑漆一团的元江城。

    “孙锦贤投降了。”石将军沉痛的说。

    我像中风了的老人一样,呆在那里,事后我才知道,孙锦贤在打了一场胜仗后,心理上却告崩溃,他命令把铁桥炸断,又举军向那被他击败,尾追他的陈赓部队投降,天啊,孙锦贤将军是一位最恭顺,最得长官欢喜和欣赏的将领,否则的话,不会派他单独负担那么大的任务的,但是,当他发现必须向另外的主子恭顺才可保全他的生命和荣华富贵时,他用同样的手法照做了,我卑视他,六万人的血债都写在他那卑鄙的灵魂上。

    “我想家,克保!”石将军怆然说。

    “你家有什么人呢?建中!”

    “母亲,我的妈妈!”

    我看到他哭了,他用他的拐杖轻敲着石子,把脸背向着我,无限的敬爱从我心底升起,他在四年前负的伤,迄今行动都不方便,那是三十六年十月,第八军固守临沂的时候,共产党以十四个纵队的兵力猛攻,石将军那时还是独立团团长,他和敌人一个桌子一堵墙的搏斗了八天八夜,他那一个团中,副团长和两个营长阵亡,他身负四伤,仍一手执枪一手执电话指挥,终于把敌人击退,他的勇猛善战和赤胆忠心,使山东境内的共军大大的震骇。但是,虽经李弥将军三次力保,他仍升不了师长,因为他的“学历”不够,啊,学历、资历,敌人在我们身上用刺刀刻下的记号不算,却靠着一张纸做的文凭,这是一个大动乱时代,不是伏案治国的升平之世,很多人都被学历经历和人事关系逼死逼走了,但石将军总还是幸运的,最高长官亲自提升他为师长,而他却一直迟到一年后才到职,因为他认为他不能接他朋友的差事。

    那天晚上是我们最后一晚的安宿,明天,大军便被摧毁了,我和石将军在江边谈着,谈了很久,他谈他的将来,他要回家侍奉他的老母,他还有一个侄儿,可能已到台湾,谈到我们目前的处境,他闭目不语。

    第二天一早,卢汉叛军由昆明兼程而至,而元江南岸的共军也开始射击,我们腹背受敌的抵抗着,饥疲之兵,再加上弹尽援绝,我不能再多说我们大军覆没时,被冲进来的卢汉部队和共军横加屠戮,女人和孩子都不能幸免的惨况,除了曹天戈将军和汤勤将军被俘外,教导师李正干师长也被俘了,第三师田宗达师长似乎明智的多,他悬白旗投降,只剩下石建中将军,他率领了大约一连的弟兄,退到江边,伏在岩石上,看见他的部下受到屠杀,六万人一霎时化为一滩鲜血,共军又一步一步向他逼近,而他的子弹已快用完,他叹了一口气,一句遗言都没有,便举枪自杀,他的尸首滑到元江里,随波去了。

    石将军的未婚妻那时正在台湾读书,我不知道她现在怎么了,事过境迁,她会和别人另缔秦晋的,但我却永远难忘我最后听到的元江的呜咽。
第九节
    战争是无情的,胜利和失败,决定于谁的智慧最高,《孙子兵法》上也说过,“多算胜,少算不胜!”元江悲剧,不但是我们算的太少,而且是我们算的太错,谈到这里,我想到很多问题,所谓气数,在某种意义上,可能是指这些事而言吧,当错误一连串的铸成,而且还加上一个决策性的大错误的话,那便是气数定了。

    大军溃败之后,战死的战死,幸存的伙伴被缴去枪械,叛军把我们劫后余生的一些人赶到江边,警戒森严,世界上最难堪的事,莫过于被自己手下的败将俘虏,叛军们正是卢汉据守昆明的保安团,他们在警戒线外用尖锐的字眼,向我们讽刺挖苦,一批不知耻的,在李弥将军被扣前还在昆明高呼“蒋总统万岁”的卢汉的文工队员们,在寒风冽冽的山坡上,燃起营火,围绕着跳着秧歌舞,一个帽子上戴着耀眼红星的军官,向我们残余的士兵们训话,宣布共产党的六大政策,保证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平平安安回乡生产,大家很静的听着,头都在不断的缩动,孩子们的啼哭,女人们的啜泣,和叛军们的秧歌声呼应着,那个军官的训话,好像永不会说完。

    “我们饿了!”一个孩子突然喊。

    那军官似乎就在等这一句话,不管是孩子喊出来的,或大人喊出来,他已抓到了一个关键,他向大家笑容满面的宣布,“人民解放军已准备了热腾腾的馒头和大量的牛肉汤在等你们,但是,有一个条件,那就是,交出你们中间的官长来,指给我,少尉以上的官长统统应该受到更优的待遇!”

    没有人动,他是在用驯兽师对付禽兽一样的方法对付人类了,在发现诱惑不生效用之后,他转变了策略,决心激怒我们,于是,他拉下脸,指着大家──

    “你们这些猪都不如的东西,拿出你们的威风来,当官的平常表演十足,惟恐怕别人不知道你是官,现在,你们的行为比得上猪吗?用你们这种没有骨气的人当官,你们怎能不倒霉!”

    大家的怒火在胸中燃烧,政芬拉了一下我那发抖的手臂,呻吟道,“忍耐,克保,孩子还小!”我向左环顾,弟兄们的嘴都紧闭着,从无数耸动着的面颊上,我知道他们正在不断咬磨着牙关,就在这时候,悄悄的,一声不响的,一个瘦削的,穿着破旧西服的人站起来了。

    “天啊,”我心里喊,“他是韦伦,什么时候随军撤退的!他要干什么呀!”

    “欢迎你讲话,同志!”那军官如获至宝的伸出双手。

    韦伦缓缓的走向那军官,像他在云南大学走上讲台那样的镇定,秧歌舞停止了,所有的眼睛集中到他身上,谁都不知道他要作出什么事,和说出什么话,大家的心都紧张的要马上崩溃,韦伦脸上却流下两行眼泪,他大声向那些文工队员们喊──

    “你们做的事,你们不知道……”

    “同志……”那军官说。

    “我不是你的同志,”韦伦沉重的说。“我是中国人,一个有道义、忠贞不二的中国人,你看看你的帽徽吧,青天白日的圆圆印徽还留在上面,我们如果是猪,你是什么?你已换上五星的了,你们以为迫害讥刺你们过去的同僚越利害,共产党就越看得重你们,是吗?历史是会重演的,吴三桂是怎么迫害永历的,你们文工队,一群天真的孩子,你们杀了人还不知道是怎么杀的,你们,保安团的弟兄,你们才是一群猪,一群猪!”

    大家陡的把头低下,五六个人拥上来把韦伦击倒在地,向营火堆上掷去,他惨叫着跳出来,身上带着熊熊的火焰,满地乱滚,但是他还是在骂,终于,一个文工队员浇上去一桶冷水,他喘息着,被拖走了,在拖走的时候,万籁寂静,只有他那还没有断气的身体在乱石上摩擦着发出使人肝肠都断的声音。

    我一直惭愧我当时没有挺身而起,我想我是一个懦夫,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不断的想起韦伦,他,一个不合潮流的书呆子,使他在人类中竖起一个永不向权势屈服的好榜样,为世界留一点正气,可惜我们不是朋友,没有他的照片,但我将来一定要请一位画家画下他的肖像,我可以仔细的形容出他的轮廓。

    我逃过元江是第二天深夜的事,第一天晚上便有人逃过去,叛军们似乎没有发觉,或者是发觉也不重视,第二天晚上,几个伙伴们,帮助我,用绑腿带把安岱绑到我背上,把国安系到我肩上,然后我和政芬,一个人抱着一块木板,被绳子从悬岩上吊到江心。
b米b花b书b库b ;http://www。7mihua。com
第十节
    我们顺着元江飘流,水寒刺骨,岸上不时传来枪声,我们往那里去呢,飘到那里为止呢,不过,满江的伙伴们没有人提出这个问题,当大难临头的时候,人往往是群性的,元江既是唯一的出路,大家自然趋向这条出路。

    一路上,因为有木板在怀,而且又是顺流而下的缘故,倒并不吃力,但内心却是无限的恐惧和忧伤,而孩子们的哭声一直没有停止,哭的心肠都碎了,假使他们的父母把精力用到别的事业上,他们正是天真欢笑的年龄,他们会在美国,会在台湾,挟着书包和小朋友们奔跑追逐……这是我的无能,我对不起孩子,他们的小小灵魂,恐怕永不会原谅他们的父母。

    大概是半夜,我们望到南岸有一团营火,元江铁桥的营火印象正深,大家在江心里便更加发抖了,有的紧攀着悬岩上的小树,望着屿岩的江壁,喘息不语,有的却不顾一切继续划下去,营火所在地似乎是有个渡头,渡头上空无一人,只有那一堆营火,像天方夜谭故事里的妖宫一样,我们正在犹豫,堤岸后边传来声音──谗╋米╋花╋书╋库╋ ;http://__

    “国军吗?”

    “谁叫我们!”大家喊。

    “快跑上来,飞快跑过河滩。”

    “你们是谁?”

    “七○九团,我们在截救你们,快跑过来,小心对岸土共射击。”

    就这样的,我和李国辉将军见了面,我们是老朋友了,他和他的那炸坏元江铁桥的孙锦贤师长恰恰相反,他是一个固执而过份的基督徒,不善讲话,不会应付,是一个最不受人欢喜的人,听说他现在住在台湾,生活很苦,我不知道他的住址,我身边还有他当年在中缅边区摄的照片,想寄给他,写了几封信,请朋友代转,都没有接到回信,不知道没有转到呢?还是他没有回信,抑或他回信了,而我没有收到?一切都在云雾里,整个中缅边区在他的指挥下开辟和壮大,游击队的干部,全部是七○九团的部下,以他那样貌不惊人,言不压众,又不能讨人欢心的人,作起战来,却是无比的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