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困惑--围城内外现代女性忧思录-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个月就会好的。她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回到了学校,可是一个月后,眼睛不仅没好,反而更糟糕,眼皮红肿上翻,难看死了,吃了好多药都无济于事。从此她怕见人,连课也不敢上,常常一个人躲在宿舍里伤心流泪,同学们知道后,没有取笑她,都来安慰她,叫她不要着急,学业要紧。辅导员老师也叫她不要胡思乱想,一边学习一边治疗。老师同学的话都有道理,可她是个虚荣心很强的人,如今已变成一个“丑小鸭”,她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她决定离开这个世界。
  一连几个晚上,她独自在图书馆楼顶上徘徊,望着满天的繁星和校园里点点灯光,想到自己高中的拼搏和父母的溺爱,老师同学的关怀,取消了一次又一次自杀念头。但她毕竟是一个弱者,终究没有抵制住死亡的诱惑,在一个昏沉沉的夜晚,她留下短短的最后一封信,穿上平时最喜爱的白衬衣黄裙子,一口气又奔上了图书馆的楼顶,纵身一跳,永远地闭了那双“不争气”的眼睛。
  第十二章 梦断黄泉
  嗳!
  要得真正的解脱吓,还是除非死!
  死!
  我要几时才能见你?
  你譬比是我的情郎,我譬比是个年轻的处子。
  我心儿很想见你,我心儿又有些怕你。
  我心爱的死,我到底要几时才能见你?
  ——郭沫若《女神·死水》
  有人说,女大学生的爱是全方位的立体交叉;也有人说,女大学生的爱是赤橙黄绿青蓝紫的辉映。但是,在真正的生活中,她们有时却陷入困惑不能自拔,并以局部的感觉和经验来推而广之于生活的全部涵义,这种光晕效应在我们执迷不悟的时候显得尤其清晰。
  女大学生处于高层次的情感要求中,但又难摆脱低层次的自然本性,所以有人说,某些女大学生至少得有一个丈夫,一个情人才能满足她们的全部需要。
  古印度寓言里讲了一个驴子,在两堆都很新鲜的干草之间窜来窜去,左右徘徊,都难下嘴,于是在奔忙中累倒毙命。当今的某些风流的女大学生要比驴子有过之而无不及。
  她们试图找出寻欢作乐的万全之策的结果,又恰如一则中国古代笑话,有女欲择偶,东家男貌俊而家贫,西家男貌丑陋而家富足。母咨其女,女答曰:两家都要,在东家睡觉,去西家吃饭。事泄后,东西两家联合起来痛打了她一顿,她掩面流涕不已,再也无脸见乡村父老,投江自荆这正是贪财贪色女,风流赴黄泉。
  1。逐出伊甸园,死不还家乡

()
  不要放纵你的爱情,不要让欲望的利箭把你射中。
  ——莎士比亚《哈姆莱特》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一个人同时为两个异性追求时,往往会产生光晕心理,即自我评价发生模糊,就像蒙上一层光晕似的。
  某校化工系有个女生,亭亭玉立,文文静静。她同时获得了两位小伙子的爱,后来又得到一些胆怯者的求爱信。她仔细观察,发现他们都有太多的毛病,不能跟自己般配,但是,她又不想错过机会。
  于是,她采取了骑马找马的办法。一边跟他们两人搞,一边寻找自己满意的对象。
  她星期六跟甲看电影,星期日又在乙的邀请下去跳舞,这样保持了一年的关系,她仍没找到最满意的人。甲比乙早毕业,他给她买了一件豪华的裘皮大衣;乙也不甘示弱,虽只是个穷学生,也借了2oo元给她买了块金灿灿的手表。而她却越发得意了,她以为自己的身价远远高于这些。后来,她终于结识了一个业余歌星,彼此一见钟情,相识恨晚。她每晚戴着乙的手表,穿着甲的裘皮大衣去赴约会,舞场里、电影院里、公园里、她与他情深似海,如胶如漆。她把她的贞操献给了他,怀孕后,业余歌手借口外出演出,从此无踪无迹。这个曾一度身价百倍的姑娘名誉一落千丈,甲乙两人知道情形后,更是痛骂不绝。
  她无心学习,成绩像温度计投入冰水里——直线下降,五门课补考,因作弊而被学校开除。她无脸告知父母,在返乡途中卧轨自杀,连同一个身孕五个月的孩子。
  有南宋词人李清照诗云:“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她是“逐出伊甸园,死不还家乡。”
  2。恨无常
  纯洁的贞德的宝库,被盗贼劫掠一空,而那个盗贼——情欲,倒比掠夺前更穷。
  ——莎士比亚《鲁克丽丝受辱记》
  1988年5月,假山喷泉旁,白兰玉树下。他穿着白衬衫,黑筒裤,英姿飒爽,精神焕发;她穿着飘逸的白连衣裙,白高跟凉鞋,天真活泼,可爱动人。“我永远属于你了!”她说,“我永远爱你!”他说。
  “我们的爱情就像玉兰花那样洁白无暇。”她说。
  情人发的誓,有时像堂倌嘴里的话一样靠不住,他们都是惯报虚账的家伙。
  1989年5月,昨夜梅雨打落了片片残红,他们来到了以前发过誓的地方。
  “我对不起你,请原谅我吧!”她仰起脸,温柔他说道。
  “贱货!”他抬起腿,一脚将一朵污秽的白玉花踢出水坑,头一扭便走了。
  3。一失足成碧海恨
  一步行来错,回头已化烟。古今风月鉴,多少注黄泉。
  ——《红楼梦》
  阿拉是上海人,1988年考入大学外语系。在大学前三年,阿拉一门心思用在学习上,一年内上不了两次舞场;阿拉长得很漂亮,每次舞会都有一些小伙子盛情邀请,但阿拉都婉言谢绝了。
  1990年春的一个周末,在同学们的拉拉扯扯下,阿拉去了舞场,但她没有去跳,只是在旁边尽情地欣赏别人的优美舞姿。
  “小姐,可以在您旁边的位子上坐一坐吗?”突然一个声音从阿拉的身后飘来。她回头一看,见一外国小伙子彬彬有礼地站在旁边。她莞而一笑,心想这座位又不是阿拉的,讲那么多礼干什么,便说:“没关系,请坐吧!”他W国是驻中国某公司代办,名叫大卫。并且送给阿拉一张名片,还十分真诚地告诉阿拉,如果阿拉有心到国外学习英语,他愿为阿拉作经济担保人。“出国留学,对阿拉来说无疑是求之不得的事,于是,阿拉抓住了这个机会。
  在以后的一段时间里,大卫待阿拉相当不错,每次都是有礼有节的。暑假里,大卫邀请阿拉去海滨度假,在那座漂亮的洋楼里,他占有了她。他说他爱她才这样做的,阿拉相信了。
  阿拉不幸怀孕了,她央求大卫赶紧结婚。大卫在中国的任期将满,在这样的情况下,阿拉退学和大卫办了结婚手续来到了w国。可是不久,大卫又被委派到泰国某公司去任代办,在他的花言巧语下,阿拉和大卫达成了假离婚的协议。分娩的日子越来越近了,阿拉向大卫发出了一封又一封的加急电报,就在分娩的前十天,阿拉收到了大卫的离婚协议书,他在泰国又结婚了。
  阿拉眼冒金花,几乎昏倒在楼下。怪谁呢?谁也怪不了,只怪阿拉太单纯太幼稚。阿拉觉得自己真对不起养育了自己23年的故土和父母,回到祖国觉得没脸见人。当天下午,阿拉就拖着就要分娩的笨重身体来到海边,望洋兴叹,她一步步向海的深处走……
  4。走向基督
  虚空世界难常住,夜平分携阶注归——紫式部《源氏物语》
  一位医学院五年级的女生服毒自杀了!不知情的人们叫嚷:她的灵魂进入了天堂!

()
  她带着共青团的徽章走进校园,不久,她就摘下了团徽,戴上镶着受难基督的项链。
  多么惊人的变化!
  据同学们说,她很内向,不愿结识朋友。她认为,人与人之间是不了解的,生疏的。人是孤独的,懂得自己的存在、理解自己的心曲的只有自己。
  她迷上了港台流行歌曲,她的录音机不停地放着《用爱把心偷》。
  她迷上了《生命与爱》等小说,她在心爱的本子上摘录了许多心爱的话语,常常课后品味。她最崇拜书中的主人公,觉得像他们那样生活才有意义。
  她对学校组织学习模范人物、英雄人物不屑一顾;她嘲讽一切人,嘲讽一切事;她认为政治是多余的东西,是一根束缚人的绳索;她奉行我行我素,崇尚我即社会,社会即我。
  她像一只没有航标的小船,在茫茫的大海里漂荡。她企图寻找一片自己的圣地,企望耶稣的圣手会来拯救她。乌有的上帝成了她顶礼膜拜的神灵,成了她的精神支柱。上帝的影子与她同在,她常为了一件小事向上帝忏悔,请求上帝的宽耍上帝丝毫没有被她感动!要不上帝为什么不赐与她急需的爱情,而显得那样吝啬。她想一定是上帝对自己的惩罚,她感到绝望。为了表示自己的虔诚,她在基督受难的日子里以身殉教了。
  她得到了上帝的宠爱,因为上帝把她召走了。
  对着滑稽的十字架,我们该说些什么呢?
  第十三章 黑白人生
  不能超越现实的“理想我”只能是一个美丽的幻影,并将最终破灭在“唯我”的案臼之中。
  ——马啸
  人的精神世界一旦脱离了坚实的大地,脱离了历史发展的轨道,就必然趋于崩溃和裂变,人生坐标也就随之倾斜、摇摆。这样的人几乎注定要偏离社会规范,甚至发生严重的越轨行为,最终叩响罪恶的大门。
  1。她当了台湾特务
  原上海XX学院日语专业学生陈X,1986年被临时抽调去一次小型的服装交易会,担任日语翻译。这个偶然的机会,使她结识了一个日本商人,随后又称他为“干父”,在陈X的请求下,由这个日本干父做经济担保,她于1987年作为自费留学生东渡日本,不久以优异成绩考取关西大学。
  入学后,陈X结识了台湾“留学生”孙某。孙某对她说,他的父亲原是国民党高级将领,家庭经济十分富裕,只要她愿意,在日本学成后,可以双双去台工作和生活。听了孙某的一番身世介绍,陈X决定把自己的终身前途都寄托在孙某身上。不久,两人同居了。
  由于孙的关系,她又结识了另一个台湾来的“留学生”蔡X及他的朋友周X。在频繁的交往中,他们显得慷慨大方,上馆子、看电影、逛名胜古迹,都不要她掏钱,还不时送她一些礼品。陈X陶醉在“情人”和“朋友”的情谊之中。
  一年以后,蔡某和周某请她一起去东京看望C女士及其丈夫,这位C女士是从国内去日本定居的,其丈夫是个商人。陈X在国内就与C女士相识,到日本后又通过蔡X及周X与C女士有所联系。
  在去东京途中,蔡、周告诉她,他们是台湾情报机关派来的人,希望她说服C女士及其丈夫能为台湾方面做些事,并威胁她说:“帮不帮这个忙,你可以自己考虑。不过凭你和孙X的关系,大陆不会放过你,在这个地方我们想做什么都是很容易的。陈X想到今后结婚还要去台湾生活,一口答应了他们的要求。
  在东京见面后,蔡、周向C女士提出要她丈夫利用常来中国的机会,帮他们搜集大陆情况。如有重要内容可以用密写的方法寄回日本并许以重酬。C与丈夫断然拒绝了。最后陈X帮腔说“信不写也行,你们回来后当面讲也行。”结果仍被拒绝。
  东京之行后,蔡、周第一次正式向她支付了特务报酬。
  从此,陈x就自觉地开始了她的罪恶生涯。她在国民党特务编印的反共刊物上连篇累牍地发表反共文章,对社会主义祖国进行诽谤攻击。她还趁台湾国民党“十二大”召开之际,以“大陆赴日留学生”名义,在《中央日报》上发表反动文章,造成极为恶劣的影响。
  根据陈X善于交际的特点,台湾国民党特务把她当作寻找发展特务目标的一头鹰犬。她在这些特务的指使下,欺骗、腐蚀、坑害了一些人。上海一赴日进修人员,就上了她的圈套,某远洋货轮的三名高级船员几乎上当。国内一些陈X的同学和师生也成了她利用、发展的目标,有的成为国民党特务机关发展名单中最受欣赏的对象之一。
  陈X在罪恶的泥坑里越陷越深,被她坑害的人越来越多。然而台湾特务机关对她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他们对她进行特务训练,让她回上海发展国内一些重要人物的子女,以猎取更为重要的目标。
  回国以后,陈X以旅游为名,到处串联,了解情况,并与日本同伙保持密切联系。但是国家安全机关已把她牢牢地控制在视线之内,并且掌握了她的犯罪证据,在她准备再次东渡日本前,上海市国家安全局人员依法逮捕了这个作恶多端的特务分子。
  在女大学生中发生的非法偷渡(包括未遂),甚至出国后背叛祖国的现象,已是屡见不鲜了。重要的是应该经常提醒她们,不要走这条路危险。
  值得欣赏的是,党和国家并没有因噎废食,通向世界的大门仍然敞开着。今天,仅在美国的一千多所大学里,就有三万余名来自中国的人。中国需要了解世界,中国正走向世界。
  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对于包括大学生在内的中国知识分子来说,我们的共同事业在祖国。无论在国内学习、工作,或是暂时去国外深造,都要牢牢记住这一神圣的历史使命:振兴中华。只有这样,大学生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自身价值。
  2。老Chu女危机
  越来越多的知识女性不愿结婚,或把结婚年龄推迟,比“文革”前人们所认为的正常婚龄还要晚得多。知识女性中出现了一种新类型,即独身女。

()好看的txt电子书
  从前,女性最忌讳当老Chu女,生怕自己会是家庭以及本人的累赘。现在,许多女性知识者却宁愿独身或晚些时候才结婚。她们的结婚也从以前的出于需要变成了现在的出于选择。
  我常常发现,有些女硕士女博士平时对异性毫无兴趣,她们整天埋头学业。当取得了一定的地位,获得了一定的安全感以后,她们才突然想到要结婚。当发现事情并不那么容易,她们就震惊不已,百思不解。从小受过良好教养的女孩往往能毫无困难地找到爱人。她们的家庭生活和其它经历使她们对怎样正确解决这个人生的重要问题有所准备。通常,我们发现有些并非很漂亮、很吸引人的女孩,却比在长相和智力上都比她们强的女孩更为人喜爱,她们由于具有能吸引男子的某种气质而找到了丈夫。这个“某种气质”指的是什么呢?这恐怕就是她们从小所受到的要与人和睦相处的教育的结果,是她们对生活和婚姻有正确准备的结果。这样的女孩并不是以自我为中心者,她相信,她自己有能力使她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当然,这样的女孩对捉摸不定的未来也会有几分担心,但是,稍微一经鼓励,她就会恢复常态。她会竭尽全力使自己的婚姻完美和谐,她将使自己完全适应于对方并使对方也愿意适应自己的爱人。虽然,对双方的气质、兴趣和爱好的互相尊重和同情,远比盲目地迷恋对方更能导致双方和睦相处。
  女孩对恋爱和婚姻的不同态度,取决于她们对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目标的选择。她们都将为获得优越而努力,但彼此使用的方法则各有差异。我们已经知道,有些女性将以表现软弱来试图达到自己的目标,另一些女生则会以公开的挑战来取得胜利。让我们首先讨论从小就依附于家庭、缺乏独立生活能力的女孩的情况。这种女孩把大部分的精力和时间都消耗在家庭里,书斋里,作业考试里,当她真正“长大”之时,已经成了一位老Chu女。她将依次照看她的每一个弟妹,等他们长大以后,她的韶华时光和动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