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嫁衣时-第1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四皇子央求了皇帝,想让李家兄弟给他做伴读。
        而且,皇帝还答应了。
        小冬琢磨了下,四皇子总共来过两回,两回都遇着李家兄弟,这也算是,缘份?
        难道就因为这两面的关系,所以他突然点名要这两个伴读?
        秦烈也愣了下,摸了摸下巴:“那小子进皇宫去?”
        “当然不住进去的。”小冬说:“你又不是没做过伴读,要说简单些呢,就等于他们兄弟俩转了个学,换了个地方念书了。可是集贤堂……”
        水深得很呐。
        秦烈摸摸头:“也不算什么。他们俩在丰南也是天天和官宦子弟打交道。现在换了个地方,不过是和另一批官宦子弟宗室子弟打交道。他俩精着呢,应该不会闯祸的。”
        话是这样说,小冬还是觉得太突然了一些。
        当然,李家兄弟觉得更突然。
        陪那个金丝雀读书?
        开什么玩笑
        在丰南多好,他们过了一开始的不适之后,那简直是如鱼得水。里面一帮纨绔,和他们以前认识的人好象一样,可是仔细一处又不太一样。其实很多人并不是表面上看起来那么无能,天天跟着得势的人后面捧场的那些,也都各有算计。
        简直太有意思了
        可是刚觉得这里好,又要换地方。

第150章 

  进宫去当伴读,当然没有以前的日子那么自在轻松。
    伴读其实就是小跟班儿,替罪羊,出气筒,代写功课的——等等等等。不过秦烈当年给赵吕当伴读,那待遇是好得多的。起码赵吕没有背不出功课让他替挨揍,也没有心气儿不顺就拿伴读撒气。、
    但秦烈见过不少——其他宗室子弟的所作所为,大半年换了三个伴读。
    “可我想那孩子不至于这样……”
    小冬不是那么确定。
    四皇子先前的两个伴读都是出身名门,皇帝替他指的,可以说是集博学多才谦虚大方成熟稳重于一身。可是现在他自己挑的两个,出身?不说了。稳重?那压根儿谈不上。多才?对,捣蛋闯祸是很多才的。
    他是图新鲜?
    当然了,别处少见李家兄弟这样的。
    可皇帝居然还同意了。
    反正,看在她和秦列的面子上,四皇子也应该不会亏待土生和保成的。
    土生和保成接受了现实之后,开始琢磨别的事儿。
    为什么那天他们去问先生,东院的人如果报复他们该怎么应对,先生说不用担心?
    先生那是觉得东院的人不值一提,还是先生……那时候已经知道什么了?
    难道先生会事先知道他们要换地方念书了?
    两兄弟你看我我看你也猜不出来,干脆去找张子千再问一回。
    “四皇子并不难相处。”张子千说:“以前我与他也打过交道。对他说话不用藏着掖着,可以有话直说。”
    先生果然知道!
    土生和保成大为兴奋。
    想不到先生连皇宫、皇子都这么门清儿,称得上手眼通天啊。
    结果小兄弟俩这马屁一拍,张子千笑了:“这算什么手眼通天?真正手眼通天的……另有其人啊。”
    “咦?还有人比先生厉害?”
    张子千微微一笑:“那是自然。谁生下来也不是样样都会的,我的本事,也是跟师傅学来的。”
    保成一下子来了精神,“先生的师傅,那肯定更厉害了!那先生,我们的师公,是哪位高人啊?”
    张子千笑而不语,端起茶来抿了一口:“你们早点儿睡吧,明儿一早可就得去上学了。头一天去……”
    “我知道,知道。少说,少做,多听,多看。”
    张子千点下头:“行了,去吧。”
    两人心不甘情不愿从屋里出来,保成琢磨了一会儿:“先生还有师傅?哥,你说什么人能当先生的师傅?那功夫得有多厉害啊?会不会有那传说里头什么南山剑,又是什么北涯……”
    土生比弟弟想到还多一些:“我觉得,先生的师傅,不会出这个京城。不会什么南山北涯的。你以后少听些书,那些都是没影儿的事。”
    “我知道,”土生嘀咕了一句:“听听嘛……可那你怎么知道先生的师傅就在京里。”
    “上回他们不说了嘛,他师傅一直在京城,没去过别处。”
    “哎,说的也是。俗话说大隐隐于朝啊。这高人说不定就在京里,说不定还在皇宫里呢。”
    “是啊……”
    保成走了两步,发觉土生没跟上来。
    “哥?”
    土生发了一会儿呆:“咱们以前,把宫里头的事儿想得太简单了。那你说,四皇子那小孩儿,他心里想什么咱们能猜出来吗?一点点儿就是小人精儿。要是先生的师傅也是宫里的人,那宫里真是藏龙卧虎,须得步步小心。”
    保成也愣了。
    “说真的……那小子是看我们不顺眼,还是……想找个帮手?”
    土生抬起头来,安王府的檐角在暮色中高挑着,象是夜鸟的翅翼。
    小冬打点了些东西,虽然李家兄弟要用的东西用不着她来准备操办,可是一些小东西,外头的人未必想得到。
    天气越来越冷了,写字的手腕儿要护着,脚踝和膝盖也得护着。小冬也是在集玉堂经历过的,虽然学堂里有炭盆,但是屋子大,那股阴冷始终挥之不去,一丝丝的一直渗进骨头里。
    土生还特意过来向她道谢:“多谢婶婶替我们想的周到。”
    比起从前莽撞的野小子来,土生他们兄弟这些时日以来可以算是脱胎换骨,大大的长进了。起码搁在他们刚来京城的时候,这话他们就说不出来。
    “好了,要是缺什么只管和我说。要是有人欺负你们了,就去找你们秦叔。”小冬又叮嘱两句:“在宫里头旁的没有也罢了,荷包一定不能空着。”
    “嗯,知道。”保成笑嘻嘻地说:“有钱走遍天下,无钱寸步难行嘛。”
    小冬也忍不住笑了:“钱可够使?”
    “够。”土生说:“来京城的时候我爹给我们预备了。再说,要真没钱花,我们肯定会管秦叔要的。”
    尽管忐忑,李家兄弟也开始了他们的伴读生涯。
    头一天回来之后小冬特意问他们觉得怎么样。
    保成先说:“茶水还不及丰南学院的好喝。”
    土生也说:“米硬得扎喉咙,菜咸,肉咬不动。不过四皇子说,以后让我们和他一块儿用饭。”
    皇子的份例当然不会和伴读们一个水准。
    小冬笑了:“你们秦叔当年可没抱怨过这些。除了吃喝,就没别的了?”
    “嗯,师傅是个老头儿,讲起来跟唱催眠曲儿一样,我们都在底下使劲儿掐大腿,才没睡着过去。”
    “还有吗?”
    “功课挺多。”土生苦着脸:“我秦叔那会儿也要天天抄几十遍书吗?”
    “这个我可不知道。”集贤堂的功课不算轻松,集玉堂可不是这样。当初小冬她们上学还是清闲得多的。主要是要求不一样。又没人要求她们学出个子丑寅卯来,又不求考科举当状元,也不求她们能诗善赋当什么才女。只要达到识得字,能记得数,不做睁眼瞎的基本标准就成了。能学得好,那是锦上添花。学不进去的,也不逼着压着强求。
    “四皇子待你们俩怎么样?”
    两兄弟对望了一眼,土生说:“挺……和气的。”
    “他功课如何?”
    “嗯,一般……先生让背诵他背出来了,可是释义的时候说得不怎么清楚。”
    虽然话是这么说,可是据土生看,那些释义四皇子未必不懂,只不过他藏而不露而已。
    一段时日下来,李家兄弟俩是瘦了,小冬可是又重了不少。
    身子越来越重,小冬还是坚持每天走一段路。外头满地冰雪,就在廊下和屋里面活动。秦列总是在一旁扶着,生怕她有个闪失。
    “进屋去吧,后晌再出来走一趟。”
    小冬点头答应了一声,远远看着有人冒雪过来,也没有打伞。
    那人披着斗篷戴着兜帽,脸容看不清楚。到了近处,小冬才看见是沈静。
    秦列迎了上去:“沈郎官贵人事忙,怎么有空儿来找我啊。”
    小冬笑着招呼了一声:“你们慢慢说,我先进去了。”
    其实沈静的来意,小冬能猜着。
    他的亲事已经定了下来,这次来找秦列,肯定与这事儿脱不了关系。
    他和五公主还有联系吗?
    这个……外人不得而知。
    胡氏正在缝一件襁褓,已经缝好了大半了。小冬进来,她放下活计,扶小冬坐下了,又替她把外面的靴子脱了,换上软鞋。
    “妈妈,我自己能来。”
    “可不成。”胡氏扶着她不让她弯腰:“你这会儿可不能乱动。”
    小冬讪讪地坐好。实际上,她也确实够不着了。肚子太大,腰弯不下去。
    “那让小丫头来做嘛。”
    胡氏在一旁坐下来:“我是高兴。等过了年啊,我就能抱上小少爷喽……”
    她低下头去,又缝起襁褓来,仿佛怕缝得慢了,赶不上用一样:“时间快着呢,一转身儿啊,就长高了,长大了,也去上学堂,到时候还得缝书包缝笔袋……”胡氏抹抹眼角:“要是王妃还在,能瞧见外孙,那不知有多高兴……”
    小冬也沉默了。
    不过胡氏怎么忽然想起她母亲来?


第151章 回京

   胡氏转了话题:“刚才听着,象是来客人了?”
   “嗯……沈静表哥来了。”
   胡氏手停了一下,笑着说:“前些天听说他的婚事终于定下来了。八成是来商量这事儿的。”
   “商量什么?”
   “瞧瞧郡主这话说的,沈家在京城也没别的亲眷长辈了。要是回乡成亲那是另当别论。可要是想在京城结亲,那许多事情安排打点的,他一个人可忙不转。咱们和沈家是亲戚,王爷可不能不管的。”
    小冬有些纳闷:“他难道不回乡成亲?”
    “我猜估着,许是在京城办喜事吧。”
    小冬有点儿不明白:“沈家和李家都是河东的大族,他理当回乡成亲吧?”
    “不好说。”胡氏抬起手,针在鬓角蹭了蹭:“京里的事儿盘错难解,不见得河东就好哪儿去。在京里有京里的好处。”
    秦烈还没进来,胡氏和小冬说起家常来:“三公主病得不轻,那位驸马可是着急上火的,又是求医,又是拜佛的。”
    “不是听说两口子相敬如冰嘛?”
    “咳,这事儿得两说。平时怎么样,关起门来都是自己的事儿。可要是三公主没了,旁的不说,三驸马立马打回原形。他原来是什么人?穷举子一个。要不是尚了公主,哪来的锦衣玉食娇奴银婢的?三公主就算脾气再古怪,这面子上头的事儿可没亏过他。三公主没个亲生骨肉,她一去了,她的产业宫中可是要收回的,那时候三驸马能落下什么来?”
    对哦,小冬也想到了这个。公主们的日子看似风光,其实细想想也残酷得很。
    倘若三公主有亲生骨肉的话,自然另当别论,但那还要看是男是女。可是三公主没有生育,她亲娘也早就死了,自己又脾性古怪,同姐妹,亲戚间都很淡薄,不会有谁替她说话。
    驸马们也是如此,公主活着的时候,尽管憋屈,过日子总是不发愁。公主一没了,倒是自由了,可是富贵也没了。当然,本来就有根基的人家倒没什么。象四驸马,五驸马家,都是有爵位的。六公主嫁的罗家也是一样。
    过了好一会儿秦烈才进来。他进了屋,胡氏就知机的退出去了。
    “沈静都说什么?”
    “说他成亲的事儿。”
    “真在京城办?” 秦烈点了点头。
    小冬有点儿不乐意:“他现在干嘛事事儿找你啊?你什么时候和他关系这样好了?”
    秦烈笑着揽着她,手轻轻按在她的肚子上。
    “我这人诚实忠厚,老实可靠呗。”
    小冬呸了一声:“奸商。”
    “嗯,说对了。”秦烈说:“他的亲事在京城办,不过并不那么简单。李家的人送亲上京,住处,人手,成亲需要的各式物件……”
    “沈家的人不替他操办啊?要你费什么心。”
    秦烈知道小冬心里倾向五公主,不过有好些事,他又不便和小冬说。
    “他也很不容易。沈家人多,不止他这一房。再说,咱们总是亲戚,能帮得上就帮一把。”
    “嗯……”说起来是亲戚,是赵吕的舅家呢,不看别的,也要看赵吕的面上。
    “你把后头抽屉打开,里面有个册子。”
     秦烈过去取来:“这是什么?”
    “他成亲我也不能没表示啊,总得送件儿什么。”小冬把册子打开,看着上头抄的一行行目录,心有不甘,闭上眼随手指了一行:“给他拿这个。”
    秦冬笑着低声问:“你也不看看指的是什么?把心爱的送出去了可不要后悔。”
    “眼不见心不烦。”小冬把册子塞给他:“你拿给他吧。”
    秦烈夹着册子,却把头低了下去,耳朵贴在小冬的肚子上。
    “你做什么啊?”
    “我听听我儿子在里面说什么呢。”
    “要不是儿子呢?”
    “闺女更好。要是闺女的话,给她做上几十上百套的漂亮衣裳,一天换一件儿,天天不重样儿的穿,把其他人都眼馋死。”
    小冬忍不住笑:“快别这么糟蹋东西了。你不知道,胡妈妈就没停过手,做得够穿几年了。还有齐妈妈给做的——连男女都不知道呢,都已经做了一堆了。”
    “不知道男女,那衣裳怎么做?”
    “男女都做了呗。”小冬顺手拿起一件来:“看,这个是男孩儿穿的,那边儿还有女孩儿穿的。不过还是男孩儿的做得多些。”
    秦烈一撇嘴:“切,小子穿这么讲究做什么?天天胡打海摔的,还是粗布的结实。”
    肚子里那一位不知道是不是听到了秦烈这明显重女轻男的言论不满,重重的挥了一拳。小冬哎哟一声,连秦烈都清晰地感觉到那一下震动。
    秦烈兴奋地低声喊:“嘿,小子真有劲儿。来来,再来一下儿。”小冬捶了他一下:“去去,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挨打的不是他,他可是说得轻松,这一下可不轻哪。
    小冬也想,这多半是个小子,太不老实。当然,也有可能是丫头。但要真是丫头,那可真是个野丫头,劲儿够大的。又等了一会儿没动静,秦烈才心不甘情不愿地放弃了。
    “对了,我听说件事儿。”
    “什么?”
    “听说世子要调回京来了。”
    “真的?”
     秦烈笑着点头:“我听王爷提了一句,还不知确准不确准。不过按道理,世子去历练了这么久,也够时候了,回京来也必有大用。”
    小冬这下真是乐得不行:“太好了。哥哥总是在外面,回来一趟也公务缠身,想好好说句话都不成。再说,哥哥的终身大事儿,也拖得够久了。”
    秦烈在一旁偷笑。
   “你笑什么?”
   “我觉得你这架式,不象他妹妹,倒象他……”
    小冬的眼眯起来:“象什么?”她感觉下边儿准保不是什么好话。
   “象他姐姐呗。”秦烈说得挺顺溜:“晚上吃什么?昨天你说想吃蜜炙火腿的,厨房一早就收拾火腿预备上了。”
   “嗯。”小冬近来吃得不多,但是饿得快,一天要吃好几顿,厨房是时刻预备着。火腿先剔,再发,又蒸又炙,是道费功夫的菜,小冬也只吃了两块儿就撑不下了。
   “再喝口汤。”
    秦烈亲手盛了汤端过来,小冬喝了两口,实在喝不下去了。
    她现在睡觉可不象从前,能踏踏实实一觉到天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