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嫁衣时-第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惜,让小冬失望了。圣慈太后和皇帝没有再讨论那些让小冬又怕有想听的陈年往事。
“母后请放宽心,此事早晚,终须要水落石出的。”
这话像是给圣慈太后吃了颗定心丸,可是仔细一琢磨,好像又什么也没承诺,皇帝太狡猾了——不过听起来,皇帝与安王的童年也很不幸,不狡猾也不能杀出一条血路来当了皇帝了。
小冬倒送了口气。不管皇帝当年和姚青媛怎么样,那都是过去的事儿了,姚青媛早不在人世,皇帝怀念也好,移情也好,自己最好还是安分老实的躲一边儿去。圣慈太后疼爱她,小冬当然感激,可是如果圣慈为了她和皇帝母子不和,那问题才大了呢。
在紫宸殿里她光顾想这个,出来了才想到一件更重要的事。
皇后李氏,是要谋杀她的幕后主使。
先不管她的杀人动机。既然太后认定了是她,皇帝看样而也心里有谱,那八成就是她了。
有个人想杀自己,身为皇后,她不但有这个想法,重要的事她还有这个能力,最恐怖的是,现在还不能将她绳之以法。
小冬顿时觉得自己得小命忒不牢靠了。
幸好圣慈太后没和皇帝对着来,过了一会儿,只说:“皇上别忘了今天这句话。”
皇帝陪她们一块儿出了紫宸殿回后宫。小冬这回坐得更不踏实,太后的乘辇走在皇帝前头呢。如果是出外,那皇帝当然在最前头。可是这是回内宫,皇帝就在后头了——也就等于在小冬后头了。进了永安门,皇帝的乘辇转了个方向,去了西面。
圣慈太后为什么把她带去紫宸殿呢?把内情透给她不怕吓着她?而且后宫这么多双眼睛看着,恐怕这会儿皇后早知道她们跑到紫宸殿去过了,那皇后又会怎么想?怎么做?
小冬琢磨了一下,把赵芷和她商量的事情对圣慈太后说了。
圣慈太后倒是十分赞成:“正是,我也想过这事儿。你父亲和你哥哥想不到这上头,女孩儿家自然要学些针黹管家上头的事情,将来才好自己过日子。你原先的那点儿针线工夫是和谁学的?”
“胡妈妈教过我一些,还有几十看着旁人坐,胡乱跟着学学。”
圣慈太后显然知道她:“她是个稳当的人,不过针线上头不怎么样精练。”她想了想,招手说:“去叫宝珠来。”
宝珠也是个穿五品服色的女官,行过礼后问:“不知太后有何吩咐?”
“我记得针工局前两天呈的东西里头,有一个帐子不错,是什么人绣得?”
宝珠问“可是那个松竹梅兰的垂纱双幔帐子?”
“对,就是那个。”
宝珠略一思忖,毫不含糊:“回太后,那是吴娣绣得。”
圣慈太后点下头:“传来我看看。”
小冬挨着圣慈太后靠着,虽然把话岔开了,可是到底心里没有底,有点神不守舍的。好多话她想问,又不敢问出口。
圣慈太后拍拍她的手,轻声说:“刚才吓着你了吧?”
小冬忙摇头。
“我是……”太后摇了摇头,“我其实并不是个多么聪明的人,刚才被明贵妃一气,就把旁的事儿都忘了。回去后你父亲若是问起你来,你就照实跟他这么说吧。”
小冬应了一声,试探着问:“明贵妃她……也知道此事?”
圣慈太后从牙缝里挤出句话来:“她知道的还真是不少呢。”
这话可不都是善意。小冬犹豫了一下:“贵妃娘娘又是怎么知道的?她……是不是求太后娘娘什么事儿了?”
圣慈太后有些欣慰:“你也大了,比以前懂事了。这桩事你不用管,有我在,绝不会让人害了你。”
皇后这究竟是为什么?
小冬怎么样都琢磨不出来皇后的动机。她印象中皇后并不是一个会做出这样事情的人。圣德太后还在时,皇帝需要忍耐,皇后也一样需要。她能一连数年在圣德太后面前曲意服侍恭顺有加,圣德太后去了之后又迅速接掌了后宫大权。看她对待四公主,二皇子,三皇子的不同态度,就可以看出皇后并不是昏庸无能的人,她坚韧而又理智。就算不喜欢小冬,可是这样明目张胆的唆使刺客欲置她于死地——说不通。
小冬在肚里琢磨了好一会儿,一会儿愿意相信凶手就是皇后。一会儿却又忍不住去想,也许此事并非皇后所为。皇后真想对付她,难道就没有高明点的手段了?
采姑已经将吴娣传来了。这个吴娣年纪看起来已经有二十来岁,穿着一袭豆绿宫袍,十分简素,一身上下找不出丁点儿绣纹来,倒看不出她会是此道高手。
太后问了几句,点了点头,看来对这个吴娣算是满意:“你收拾一下,去安王府教习郡主针线。”
小冬没想到太后就把人给她了,眨巴着眼睛,怔怔的看看吴娣,又看看太后。
“好生学着,我还指着你学成了给我再做两样好活计呢。”
小冬有些意外,又有些尴尬:“太后娘娘是嫌我以前做的粗糙?”
圣慈太后表情仍旧冷淡,目光却温存柔和:“你哪怕结一截麻绳,我也喜欢。可是你将来总不能只讨我一个人喜欢,自然做的更精更巧,才拿得出手啊。”
这意思就是委婉的说她的活计其实拿不出手了。
小冬有些失落,垂头丧气地数:“那太后娘娘得耐心的等了,我手笨的很,一年两年的恐怕都学不出来。”
“好,我等着。”
吴娣又向小冬见礼,小冬侧身只受了半礼。


第三十三 夜风

“不是皇后。”
小冬眼睛一下子睁圆了:“不是?”可是太后和皇帝的意思都认为这事儿是皇后做的。
安王摇头说:“不是。”他顿了一下,添补了一句:“我与皇后早已经有约在先,她绝不会伤害你哥哥和你。”
小冬当然知道安王一言九鼎。他既然有把握说不是,那就一定不是。事实上小冬也实在难以相信,皇后能干出这种事儿来。
“那会是谁?”
安王摸摸她的头:“这个为父和你哥哥自然会处置,你不要担心。”
太后也说让她不用管,安王也是这样说。小冬有点儿郁闷,虽然安王不再像从前一样将这些事对她一概隐瞒,可是现在也没好哪儿去,说以半藏一半。
小冬点点头,又禀告一件事:“父亲,我同太后娘娘说了,以后就不去学堂了,在家里学学女红什么的。”
安王微微意外:“是么?这是你自己得想头儿,学里教的东西,将来过日子用不上,景郡王妃给她找人在家教些东西。我觉得她说的也对……”
“所以你也不想去了?”
小冬讪笑:“起早贪黑的……我们学文章诗书其实也没什么用嘛。”
安王竖起指头在她脑门上弹了一下。小冬捂着头泪汪汪地看着这个在外人面前严肃正经的爹。
“太后怎么说?”
“太后说很好,还送了一个针线师傅给我。”
安王的手轻轻拂过她柔软的额发,心中难免有些感喟。在他心中小冬仿佛昨天才刚会走会跑,牙牙学语。
时光飞逝如电,孩子似乎一夜之间就长大了一样。
“那你要好生学。”
“嗯。”小冬笑着说:“等我学会了,给父亲和哥哥做鞋袜穿。”
安王果然露出笑容:“好,那我等着你的号鞋袜。”
不用上学了,小冬觉得又轻松,又有些失落,老老实实安安分分学起本事来。
上辈子上学考考试求职,也是求口饭吃,大多数人都没有什么“我要改变这个世界”“我要创造一片新天地”的想法,这辈子女人是不必求职的——或者说,也是求职,不过职业只有一份贤妻良母,老板也只有丈夫或是公婆一家人,现在学女红,厨饪,管账,和上辈子考试求学一样,都是为了以后求职做准备。
针线活看着是容易做,一根针一团线一块布,只要长着手的人只怕都会穿针引线。可是要做的好,那就难了。小冬陆陆续续和胡氏学了一些,自己也动手做过几件简单活计,不至于钉个扣子把衣裳和床单缝到一起,或是针脚错落密疏如蜈蚣乱爬过的一样,但是看着吴娣拿出一张手帕来,淡青的颜色,上头云纹氤氲浮动,如调淡了水墨绘上去的一般,说不出的淡雅天然。丝绢帛缎上头绣了花,总会显得有些不平整,绣得花比布面上旁的位置是要高出来的。可是这块帕子上的花纹仿佛印花一般平整,整块布提起来依旧轻薄柔滑,摸上去竟然感觉像没有绣花。
“吴师傅这手艺当真了得,我还是头回看到这种绣法。”
“这也不难,针线这事儿,没什么天资分差,只要勤快细心,都能做好。”吴娣是个十分和气的人,虽然小点叫她一声师傅,可是她自己很拎得清,她在针工局不过领一份儿月俸,到了安王府之后,头一个月便拿上了丰厚的月银,且宫里那份儿也是照发不误,安王让人传了话,只要教得好,另有重谢。待遇也好,吃穿用度都比在宫中强了不知多少,如此厚待,吴娣当然教的更是尽心尽力。
针线活太累眼,小冬做一会儿就歇一会儿,闲闲问,“吴师傅是哪年进宫的?一直就待在针工局吗?”
“我是元和二十一年进的宫,先前也只是在掖庭充杂役,针线是后来学的。”
小冬算了算,她在宫里待了得有二十年还多了,“那你没想过出宫吗?”
吴娣放下手中的活计,笑了笑,“先帝驾崩后,宫里放了一批人。可我出去做什么呢?家中父母早去世了,弟弟弟媳未必肯给我一口饭吃。我在针工局也挺安稳的,出去了未必比现在强。”
吴娣也可算是这年代的职业女性了——如果嫁人嫁得不好,倒不如自己挣自己吃。
可嫁人还是第一选择,吴娣这只是退而求其次。
吴娣打开自己得针盒让小冬看过,里面不同绣针有十来种,照吴娣说这还是少的。最细的那根像头发丝儿一般,小冬一枪只听说有的绣针细如牛毛,风吹得起,落水不沉,现在才算真正见着。
“这还不是最细的呢。”吴娣笑着说:“我的手艺在针工局也不算是顶好的。”
小冬笑着说:“师傅教我是绰绰有余了。”
除了针线,她也开始每天进出厨房,胡氏不许她上灶台,不让她拿刀铲,小冬也只先看别人收拾,菜要什么样的新鲜,肉要哪一个部位的口感更好,里头学问也大着呢。连淘米怎么个淘法,用什么样的水蒸出来的米饭更香,大有讲究。柴禾火候就更不用说了,只要留心,处处都是学问。
秦烈忙碌了起来,但是教她的事一直没耽误,隔三差五的过来,每次找她的时候,小冬不是捧着针线在用功,就是捧着账册在学着登帐。
“胖子也不是一天吃成的,慢慢来不用急。”
两个人已经习惯了把声音压的低低的说话。秦烈问她:“今天白天都学什么了?”
“吴师傅给我个样子让我照着绣来着,我手慢,一上午才绣好两个花瓣。下午在厨房里头,看她们做蒸糕来着。”小冬笑嘻嘻的转过身,端过一个盘子放在秦烈面前:“樱桃糕,你尝尝。”
糕已经凉了,但是仍然软糯可口,带着浓浓的樱桃香。小冬笑眯眯地看着他吃,灯光照在她身上,映得脸庞光洁晶莹,融融生光。秦烈看了一眼便垂下眼帘,将一大块糕都放进了口中。
“呀,慢些,别噎着。”


第三十四章 杨梅

秦烈没怎么嚼,两下就把糕吞了下去,笑着说:“在外头的时候干粮那么硬,也没见噎着我了。”
“有多硬?”
秦烈笑着说:“有回遇着马匪,有人一时没有趁手的家伙,拿装干粮的袋子去砸,把一个马匪砸得口吐白沫了。”
小冬啊一声,“真的?”
“自然是真的。饼做成那样才结实顶饿,也能搁得久。”
“那么硬,怎么吃?”
“有热汤的时候用汤浸,没有的时候一口饼一口水,在嘴里含得软一点了再咽。”
艰辛被他说的平平淡淡。小冬过了一会儿才问:“现在还要这么东奔西跑的吗?”
秦烈听出她话里的怜惜,不知怎么就觉得脸微微热起来。“出门在外总是这样。十天半个月洗不上澡,也不见得每天都能找着客栈投宿。有时候就在荒山野岭里头,一走好几天,吃和住就得胡乱对付过去。”
他一说完就后悔,小冬一向爱洁,十天半月不洗澡这话可不该说。
不过小冬的注意力可没放在洗澡不洗澡上头,托着腮出神:“怪不得咱们去东华山庄的时候,你烤鱼这么利索熟练。”
她左手和右手互相比划给秦烈看:“是这里吧?我上次练得总觉得不太对。”
“要再靠上一些。”秦烈的指尖在她手腕上点了一下。
“这儿?”
“对”
小冬捏了一下,果然自己得半条小臂都麻软的抬不起来了。
“啊,找对了。”
秦烈笑笑,把自己得袖子卷起来,手臂横放在桌上,“来,你在我手上找找看。”
小冬瞅他一眼:“行么?”
“怎么不行”
小冬试探着伸手点了一下:“是这儿吗?”
秦烈摇摇头。
小冬看了一下,又朝上移了半寸:“那是这里了?”
她没敢用力,秦烈的嘴唇抿了一下,告诉自己不要太紧绷了。
虽然……小冬的指尖从皮肤上划过去,痒酥酥的,低声说,“就是这儿。”
小冬收回手,秦烈怔了一下,随即浑若无事地把袖子放下,“下个月我要出门,你有没有什么药我捎带的?”
“要去什么地方?”
“向西去,经甘州,平凉,翻过伊山,会在昌德停留,也许还会再向西走。”
小冬睁大眼睛“再向西,那是什么地方了?”
“已经出了我们大夏国了。”
“那要去多久?”
“一来一回,少说也要三个月吧。”
“那么远……”小冬只在京城周围打转,最近的也就是到闲云山庄去,外面的天地有多么广阔她可以想象,但是也许这一生她都不能亲眼去看一看。
“幸好你现在不去宫里,不然我走也不会安心。快想想,有什么想要的。”
“有,”小冬点点头,正色说“你一定要答应我。”
“说吧。”
“你……一定要平安回来。”
秦烈没想到她说的事这么一句话。小冬郑重其事的又重复了一遍:“你要好好保重,早去早会,钱没了不要紧,人品按是最要紧的。”
秦烈低声说:“我知道了。”
“光知道不行,你得答应下来。”
“好,我答应。”
小冬笑了,把盛着樱桃糕的盘子朝他推近一点,“再吃些。”
秦烈说:“你也吃。”
“好”
两人一人取了一块樱桃糕,小冬的手指还在另一边手腕上比划。
“你自己也要多保重。”
“我知道。”小冬咬了一口糕;“我听人说昌德那里有许多的胡商,那些人彪悍得很,只要有人出钱,什么东西都会卖。”
“是,有的名义上是商人,其实也兼职做强盗,把拎来的货再卖出去,昌德有许多这样的铺子,价格比别人低两三成,但是你不能问货的来处。”秦烈说:“昌德最多的金饰,玉石,香料,还有胡商们带来的其他东西。我这趟过去呆了茶叶,丝绸和瓷器什么的,在那边也很紧俏。”
天已经不早,秦烈也该回去。小冬站起来到窗边送他,再小声嘱咐一次:“早去早回,多多保重。”
“知道了。”
秦烈像只大猫般从窗户跃出去,身形在夜幕中隐没。小冬掩上窗户,想起他们刚才的对话,尤其是自己最后说的那句,怎么听着……咳,好像要分别的小夫妻一样?丈夫即将远行,妻子谆谆叮嘱?
错觉,一定是错觉。
小冬踢了鞋子爬上床去,翻身躺了下来。可能是屋里太静,她听着自己得心怦怦直跳。
秦烈应该不是她喜欢的那种。上辈子小冬还没来及恋爱过,但是她理想中的另一半应该是斯斯文文的,温柔可靠。嗯,大概就像安王那一类男子。秦烈可不一样,他若穿上长衫系上文士巾,也能充下斯文。可是斯文人会天天跳窗户么?
秦烈走了之后,小冬有好些天不太适应。
她总习惯了留一扇窗不闸,可是却不会有人再从那里跳进来。习惯真是件奇妙的事情,她来的时候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