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嫁衣时-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前些天沈芳来时提过,沈静的亲事已经定下来了。还带了一些河东的茶叶,腌肉,冻糕,家酿酒什么的来,小冬的回礼非常实用——四匹缎子正好裁过年的衣裳,四篓炭,剩下全是吃的东西。沈芳谢过她:“多谢多谢,你这可解了我的急了,临到过年炭和菜又贵又不好买。连以前天天从门口过的货郎都不来了,想买把纸都得跑老远。”

小冬说:“今年家里只有我父亲两个人,这个年肯定过得冷清,芳姐你们要是得空就过来,能小住更好,人多也热闹些。”

沈芳笑着说回去就和丈夫商量一下。

沈静醉得回不去,秦烈喝得脸红扑扑的,大步稳健地走了——他不走不成,胡氏就算没有亲至,她手下的精兵强将可不是吃干饭的,把他盯的死死的。

小冬回去犯赵吕的信又看了一遍,手里握着那个小猴儿,一时笑,一时又帐然出神。胡氏讨过去看了看:“刻的可真好,世子真是到哪儿都不能忘了妹子。收在哪儿?”

“给我那个芙蓉盒子。”

胡氏把那个大红刻芙蓉花的盒子拿了过来,小冬将猴儿小心翼翼放进去。

没有几日却听说一个消息。

说皇上有意给六公主指婚,已经有了人选了。

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沈静听说是名单榜上的第一名候选人!


第四十七章 落水

小冬第一反应是不可能。

宋婕妤和六公主看上的好夫婿人选不是原来五公主的未婚夫么?怎么沈静也……当然沈静是出色,首先就是长的男女通杀老少通吃,其次,他的才华也是有目共睹——河东沈家也是世家名门。

小冬想起,很久之前她们都还是小孩子的时候,六公主好象就对沈静挺仰慕的……要是赵芷还在,一准儿会说:一朵鲜花要插在牛粪上了。

想到赵芷,小冬就忍不住叹气,小冬打听到的消息是章满庭已经离开了京城,据说是回老家去了。赵芷应该是和他在一起。

当然了,牛粪不是指的沈静。

可小冬也觉得,沈静要是娶了六公主,这辈子就完了!先不说做了驸马就等于仕途完蛋,就单以居家过日子来说,六公主那心性脾气是能容人的么?她若嫁了人,保证家里连只母耗子都县长相绝对安全,一回头能吓死一排人的。沈静的下半生跟进了牢房有什么反别啊?

不过……应该不可能吧。沈静不是说已经定过亲了么?大夏朝的公主们虽然养尊处忧,但是和前朝不同,钱朝有公主想嫁人,太后就先把人家原配赐死了,然后公主下嫁。本朝可没出过这种事儿。

小冬进宫去给太后请安时,忍不住打听,“太后娘娘,六姐姐在议亲了么?”

“是啊,你也听说了?”圣慈太后说:“你那位五姐姐病一时不能好,她妹妹却不能总这么拖着。皇上已经让宗正司报上人选来了。”

“呃……听说,沈家表哥也在上头?”

太后摇头:“谁说的,没有的事。”

小懂杜口气,又确认一次:“确实设有?”

“没有。”圣慈太后说:“不过倒也有一个,你应该认识。”

“呃?”

她认识?

小冬知道的京城公子哥儿们,只有赵吕常来常往的的几个,那也不算熟悉。

“罗将军的二子,和你哥哥挺要好的。”

啊,罗渭。

这还真是很熟悉。

罗渭作为候选人倒是很合适的。首先门第好,罗家几代都忠良名将,治家甚严,门风向来清白。罗渭是次子,上头有哥哥支撑门楣,他能否领职当差就并不很重要了。而且就本身条件来说,五官端正,提笔能写字上马能击敌,身体健康无不良嗜好……很好很合适。

咳,但是小冬惊疑六公主能看得上罗渭么,按现在仕女们正常的审美取向,好男子都是雪肤花貌形的一一也就是皮肤要白,仪容要美,还要能吟诗作画风雅趣致,站出来如玉树临风。象安王,象沈静,乃是其中翘楚。风气如此,不那么白的男子为了追赶时尚,就有了敷面粉的风气,一张脸涂的比小冬还白皙匀净呢。当然,也有那涂的不好的,光脸白了,脖子还老黑,一说一笑簌簌掉渣,这多半是外地人来京城,想附庸风雅没附到位的结果。

说到这个小冬得谢天谢地,安王是不涂粉的,赵吕和沈静他们也是不涂的。

粗犷型男在这今时代没有市场,粗眉大眼,小麦色皮肤,身材又健硕,虽然用现代眼光来看是挺好的,君不见古天乐走白面斯文路线时就是不红,一晒成锅底立马红了。可是这一派在这时候时非主流的。象门板兄弟和秦烈,都是这一派的代表人物。

六公主的审美取向当然不是非主流的,所以她理所应当不会看上罗渭那样儿的。

反正只要不看中自家表哥,其他人小冬就管不着了。

河东沈家这一代最拔尖的子弟就是沈静,天资聪颖,少有才名,辛苦培养了这么多年的好苗子,康庄大道才刚刚铺开,哪能就让他尚了公主从此成废人啊。别说河东沈家不干,小冬夜不愿意啊。

“那个师傅教的可还好?”

“挺好的,吴师傅说我的基本功已经扎实了,就是精细活儿还是欠火候。”

圣慈太后看看她的手,嘱咐说:“可别太费神,这活计伤眼,也累手。一天做那么一会儿就成,其他时候还是松快松快。”

小冬笑着剥了个蜜桔,和圣慈太后分着吃。

确定沈静没哪,她就放下心来,回府之后发现家中才客。

沈芳早早来了,一直在等她回来。

“咦?芳姐姐?你要来怎么也不先说一声。”小冬进宫的日子并不算太固定,但是今日是固定要进宫请安的日子。

“我就是等你回来的。”沈芳也顾不上客套,“你可得了消息?

说六公主……”

啊,为这事儿来的。

小冬释然,怪不得她特意跑来守着。这事儿关系重大,连小冬都担忧,她自然也是。
“没的事儿,太后娘娘说了没有表哥,只是谣传而已。”

沈芳双手合什念了声:“菩萨保佑谢天谢地。”又说,“虽然能尚公主是荣耀,可是三哥毕竟定过亲了,再说……六公主那个脾气。”

沈芳在宫中住过,要说对六公主的了解,也不次于小冬。

“我还在宫里时,就亲眼见过,六公主仅为了宫人收拾的时候,不小心勾破了她的一条杂朱素花织帛裙子,就把人打得半死……”

就算她不是公主,这种脾气的儿媳妇谁家也不想要啊。

这真是活生生的皇帝女儿不愁嫁的反讽。

可是小劳觉得这时候的公主们,还有郡主们,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幸运的,起码本朝的公主不必“和亲”“和番”。

既然确定无事,沈芳急着告辞,小冬说:“啊,前天有人送了些风鸡、腊肠什么的来,让人装些你带回去。”

沈芳说:“每回来都不空手走,你再这么着我下回可不来了。”

“你不来呀,我就打上你家里去。”

送走沈芳,小冬才把衣裳换下来,屋里头地龙烧得热,连袄都穿不住。红芙红红着眼从外头进来,小冬差异:“你这是怎么了?谁给你气受了?”她马上猜着:“是不是胡妈妈又训你啦?”

红芙强笑:“没有的争,迷了眼,我自己揉的。

这借口实在太老套了,小冬压根儿不信。等红芙又出去了,她另叫了一人来问。

“不是胡妈妈训的,”小丫鬟碧玉小声说,“上午红芙姐姐收了封信,好象是她家里捎来的,说她娘去世了。”

小冬心里一沉:“是么……”

难怪了……等晚上瞅着没人的空子,小冬问红芙:“我记得你家是不是京城的?”

红芙点头说:“嗯,我家住羊集镇,离京城七八十甲地呢。”

“我和胡妈妈还有福管事说说,让人送你回去吧。”她还包了一个小包:“钱不多,是我的一点儿心意。回去住两天再回来。”

红芙张嘴想说话,可泪珠先滚了下来。

“可别哭了。你收拾收拾,明儿就走。”

红芙抹了把脸,抽噎着点头。

第二天小冬和福管事说了,果然派了人和车送红芙走。胡氏也去送她,另添了一份银钱,还才些衣裳什么的,打了一个包袱。小冬绣了几针活计,问:“胡妈妈,羊集那地方,很穷么?”

“那儿啊,还算好的。以前那儿是个骡马市,羊集的名儿就是这么起的。那儿的人种地不多,有些就做些吃食什么的小买卖,有些就打零活儿。红芙家是孩子太多了,七八张嘴实在养不话,才卖了她的。

当时身价钱都没要多少,只说能让她吃上饱饭少挨打骂就成。”

小冬听着觉得心里发酸,针也插斜了。

胡氏看她一眼,也没劝解,拉着她翻看锈样儿。过了午天阴了下来,眼看着要下雪,小冬去厨房站了站,看着他们蒸好了两道点心,亲手端了去给安王。走到一半路便遇着人,告诉她说,“王爷刚换衣裳出去了。”

“哦?”小冬看看天色,安王明明说下晌不出去的,难不成有什么急事?

“去哪儿你知道吗?”

“进宫了。”

小冬怔了一下,没说什么便先回去了,晚饭时安王也没回来。梅花在小冬脚边儿打转,平时它这么卖力的讨好,小冬一定会把它抱起来。可是今天它都转了不知多少圈儿了,小冬也没理会。

小冬悬着心等着,听人说王爷回府了,才放下心事。第二天一早安王倒是主动把她叫过去和她说:“六公主的婚事定了。”

“啊?”这么快?

“嫁给谁啊?”

“罗渭。”

呃?

她还以为罗渭是最不可能人选……为什么……“昨天六公主闯了祸,将七公主推得跌进湖里。”

小冬忙问:“七公主没事吧?”

这会儿的天气,湖水都结了冰了。七公主一个半大孩子,掉进去只怕要丧命!

“不好说……”看安王的脸色,这其中肯定还有别的原因。

“六公主是想私约沈静……后来中间却出了波折变故。”

怎么沈静也扯进去了?

“还有一桩事。”

还有什么事,比沈静和六公主扯到一起更严重的,听安王的口气,这件事才是重中之重。

“七公主……她不是位公主。”

什么?小冬一时没明白。

“是位皇子。”


第四十八章 过年

怪事年年有——今年是特别多了点。

大变活人呐。

小冬第一反应是:“不可能。”

怎么可能。无论皇子公主,生下来便有宗正司的人验看记录,而且那些奶娘,宫人,宦官,他们难道都是白吃干饭的?虽然这位七不知是公主还是皇子的人小,穿着衣裳旁人看不出来,近身伺候的总得知道吧?

“所以昨天查了半日功夫,七公主她,”安王也说习惯了一时改不过来:“查也查不出什么来,都找不着头,那会儿万事都是圣德太后说了算,宫里头许多事情……他出生那时暴雨连连,接生的是掖庭的一个老宫人,孩子生下来只说是一位公主……”

瞒一时容易,能瞒这么多年,可真是不易了。

小冬想到那个曾经向她讨吃的,上元夜陪她一同经历了刺客惊魂的小姑娘,把她头上的楸楸髻和绣花裙替换成男童装束,倒也意外的合适。

这孩子从来没点儿娇气。

“那……以后怎么说?”

皇帝认吗?

应该会认吧,毕竟是自已骨肉。而且,以圣德太后和皇后的一贯手段来看,七公主如果不说成是公主,多半早无声无息地死在宫中的某个角落。

“只说七公主从小体弱,高僧指点充女孩儿养,作女儿妆束,如今改回来就是了。”

咳……民间例也带才此事,不过如今这么说……也就是抹平下脸面,内里怎么回事儿,该知道的都知道。

“表哥也搅进了这件事里?”

“没有,沈静可不是一般的机灵。六公主派宦官传话,说的含糊,召他至甘露亭。沈静发现来传召的宦官不是平时常跑腿传话的那个,问了两句,那宦官不敢说奉圣命,有些支支吾吾的……”

“所以沈静没去?”

“去了。”安王似笑非笑:“三皇子正好也在西内苑,沈静邀他同去的。”

这人真是不吃亏。

安王没说他们当时见面的详情,只说:“六公主当时羞愤,其实也未必是有心推撞了七公主……”他又顿一下,看来叫习惯了一时实在难改:“等他被从水中捞出来已经昏厥,更衣救治,就什么都发现。”

“那,皇上很生气吗?”

安王摇了摇头,忽然笑了:“不,皇上只是生六公主的气,七……嚼,现在是五皇子了,其实有了五皇子,皇上是很高兴的一一你也知道,皇上膝下单薄。”

对,那是太单薄了。皇帝原来就四个儿子,老大老四早死,二皇子自尽之后,算来算去皇帝跟前竟然只有三皇子一个儿子了。

但是肯定有人不高兴。

话说皇后多么艰难的把二皇子养得废人一般,又半推半就的任他造反不成,最后成功自杀。终于拔了眼中钉,可还没痛快几天,又冒出一根肉中刺来。当然,七公主,啊不,是四皇子,他从小就被人说是傻子,而且比三皇子小着许多,论嫡论长论贤……反正论什么他都排不上号,皇后对他应该不用象对二皇子那样日防夜陆,俗话说打虎亲兄弟,就算是皇帝也不能孤寡一个,皇帝有安王这个能干又忠心的弟弟帮村,可比自已一根光棍儿强。小冬越来进觉得自己老爹堪称安贤王啊,一点不比戏里的入贤王差,风仪又美,才学又佳,又能干又忠心,这样的还不叫贤王,那谁还算得上?

经过景郡王和二皇子一场叛乱,皇帝虽然表面上还是英明神武,可是亲堂弟和亲儿子串联起来造他的反,他的面子里子都很受伤。况且京城创伤未平,赵氏宗室也伤了元气,这时候突然冒出一个儿子来一一就算这个儿子穷点傻,可皇帝也挺高兴。

所以这一年过年,也不算冷清。三皇子前头少了个位置,后面多了一席,皇帝一眼望去,自己庄稼地里总算不是千顷地一棵苗了,一时高兴,酒还多饮了。

满殿里人颂盛世太平歌皇上圣明,连皇后都强颜欢笑,唯独六公主沉着一张脸,活象死了娘。

她还想哭啊?小冬觉得最该哭的是罗渭才对。

小冬转开目光,打量五皇子。

那个孩子穿着一件红缎袄,挺喜庆的,脸色还有些苍白,不知是不是落水的后遗症。一张脸显得粉妆玉琢,乖乖坐在那里一动不动。

殿上的人多半都在不动声色的打量这个突然间由女变男的五皇子。

另一位小郡主赵苁探头过来小声说:“小冬姐姐,你看六公主。”

小冬有些疑惑地转过头去者,六公主不光眼圈儿红红的,脸也红了,一看就是喝多了酒的样子。旁边的宫人连忙半劝半拉簇拥着她走了。五公主瞧见小冬她们,遥遥朝这边举了下杯。

真是几家欢乐几家愁。

小冬觉得自己一点儿也不喜欢京城——其实她是不喜欢皇宫。

虽然宫里有对她很好的太后,可也有对她皮里秋阳的皇后,意图不明的明贵妃姐妹,刀切豆腐两面光的宋婕妤,还有许多许多的女人,掖庭长长的巷书子晚上从那里经过总能听到不如何处传来的哀怨的声音,象水声,象狂笑。

外头又下起雪,飘飘洒洒,纷纷扬扬,重重宫阂在下雪的夜间静默着,仿佛一起沉睡了。等烟火冲天而起的时候,夜空中瞬间绽放绚丽的烟花,金彩辉煌,气象万千。

众人纷纷起身离座去看焰火,宫人也取了小冬的斗篷来给她披上。

小冬站在柱子旁边不肯出去,上元夜的经历留给她的阴影恐怕一生都消不掉了。

忽然袖子被拉扯了两下,小冬转头去看,五皇子站在她身旁,仰着脸,轻轻喊了一声:“姐姐。”

小冬几疑自己是幻听了。

“姐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