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嫁衣时-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实在的,要不是安王拜他,小冬真不觉得这就是皇帝,和她心目中皇帝的形象差别太大了。
  安王转过头来,小冬才会意自己还没行礼。不过没等她拜下去,皇帝已经抬了下手:“别多礼了,也没有外人在。”他顿了下:“这就是小冬吗?”
  末一句话他说的很慢,目光缓缓移到了小冬的身上。
  他的眼睛黝黑深邃,目光显得……有些过于专注了。
  如果小冬现在不是三四岁,而是十三四岁,她还可以说是自己的美色动人才引得别人看得这样入神。可是——
  小冬忽然觉得鼻子发痒,没等她憋住气,一个大大的喷嚏已经打了出来。
  两个大男人都愣了,小冬摸摸鼻子,表情无辜。这个,是不是也算那个,御前失仪的一种?
  可能是刚从寒冷的屋外进来,也可能是因为屋里头有一股沉沉的,好象木樨花香的气息,好闻是好闻,就是……可能小冬人小,鼻子敏感,觉得有点呛。
  皇帝似乎完全不在意,小冬觉得肋下一紧,两腿已经离了地,被皇帝给抱了起来。
  虽然小冬已经习惯被抱来抱去,可是,这个是皇帝啊!
  嗯,皇帝的眉毛浓浓的,要是皱起眉头来,一定很有气势。
  他的手似乎在微微发抖,小冬好奇地打量他。
  皇帝和安王的脸庞相像,不过眉眼不太象,安王更象圣慈太后一些,清秀俊美。皇帝看起来更刚硬坚毅,也许他更象上一任皇帝。
  “皇兄。”
  安王把小冬接了过去,轻声说:“这孩子之前一直住在庄子上,有些认生。”
  谁认生啊,她只是怕露出破绽,所以才不会主动开口和行动。
  皇帝的手轻轻触碰小冬的脸:“她……”顿了一下,没有接着说。
  小冬看看安王,又看看皇帝,总觉得这屋里的气氛有点怪。
  这里是皇帝的书房?这可不象个见客的地方。
  再说,小冬也不认为自己有那么重要,离开庄子到了京城,安王还要特意带她来见皇帝。皇帝啊,该有多忙啊,说不定自己儿子女儿都没空见,哪来的时间拨冗见一个小侄女儿?
  小冬一直不出声,而且明显的一直在往安王怀里缩。
  皇帝好象有些不知所措,他的神情,好象很想亲近她,逗她开心,又不知道该怎么说怎么做。而且,还要维持做为皇帝的威严体面,所以看起来,呃……很别扭?
  安王把小冬放下地:“小冬乖,跟李公公去外头玩一会儿。”
  穿着深蓝袍子的中年宦官过来,笑呵呵地领着小冬出去。
  小冬回头看了一眼,皇帝和安王明显是有话要说。
  而且,小冬直觉着,他们要说的话和她有关。
  可她一个小孩子,有什么好讨论的?
  唔,不。
  小冬忽然想到,也许他们要说的话,是和她母亲有关。
  对,一定是这样。刚才皇帝没说完的那个“她”,不定是指的自己,也可能是指的自己的母亲啊。
  小冬一步三回头,真想回去扒窗缝偷听。
  李公公笑眯眯地说:“郡主不用心急,王爷一会儿就出来了。”他招手叫过一个宫人来:“你带郡主去侧殿等一会儿,好好伺候着。”
  那个宫人应了一声,小冬又被转了一次手。
  她抬起头,这个宫人也穿着和那天的高女官一样的淡绿圆领罩衫,也是女官吗?
  “你叫什么?”她问。
  那个女子恭敬地答了句:“奴婢叫做宝珠。”
  天阴沉沉的,是一种铅灰色,仿佛一张灰布罩在这四方的宫墙上头,让人觉得有点透不过气来。
  宝珠轻轻牵起小冬的手,领她绕过回廊,进了一间侧殿。
  “郡主饿不饿?我让人送些茶点来吧?”
  小冬的头摇得象波浪鼓一样。
  不要点心。为什么总要和点心扯不清关系呢?
  侧殿里暖融融的,小冬坐在矮桌边上,把脚靠近炭炉。
  宝珠忙说:“郡主小心,里头会迸火星,别燎了裙子。”
  她从旁边取了一只铜罩来扣在炭炉上头,又在铜罩上加了块棉垫,才把小冬的鞋子除下,把她的两只小脚放在上头。
  唔,好暖和。
  小冬舒服得蜷起身来,把手也凑上去。
  这天气可真冷,小冬又不惯出门,明明穿着鹿皮小靴子,脚还是冷冰冰的。
  人家不都说小孩子火力旺么?为什么她这么怕冷?
  她的头转来转去地看,这间侧殿应该有些年头了,虽然燃着炭盆,还是显得阴暗清冷。
  忽然有人咳嗽了一声,小冬一惊,宝珠已经站了起来。
  “谁在那里?”
  有个人从屏风后头走了出来,宝珠看到他忙屈膝行礼,口称:“不知二皇子在此,奴婢失礼了。”
  “无妨。我就是想在这儿歇一会儿,所以没告诉人。”那人看着小冬:“这是谁?”
  不等宝珠回话,他点了下头:“我想起来了,这是安王叔的小女儿,阿吕的妹妹。”
  小冬也站了起来,规规矩矩地行了个礼。
  “快别多礼。”
  二皇子朝小冬拱手还礼,小冬才来及看清楚他。二皇子是个瘦瘦的少年,看琮也不过十二三岁,他穿着件青灰的袍子,脸色并不怎么好看。
  奇怪,赵吕不是说,皇子们都一起念书上学么?这个二皇子怎么没有去上学?


第十三章 皇子


 二皇子也在桌边坐了下来,他脸色微微发白,身上带着一股凉气。
  宝珠接了宫人端的热茶递过来,又接过来一只朱漆梅花攒盒。揭开盒盖,小冬就闻到了一股甜甜的香气。里面分别装着花生芝麻糖,桂花松子糖,玫瑰白糕片,小奶酥仁,盐松子和糖栗子。
  二皇子端起茶盏,顺口问:“父皇还在书房里?”
  宝珠应道:“是,二皇子可是有事求见皇上?是学里有事?”
  “不不,不是。”他忙说:“我今天早上起来头痛,所以没去上学。”
  “哟,那传太医了吗?”
  “不用,歇会儿就好了。”
  小冬以自己前世十来年的求学生涯,完全可以断定这二皇子是装病逃学了。
  宝珠也不再多言,在一旁替小冬剥栗子。这东西实在,吃下去觉得沉沉的,小冬吃了两个栗子仁儿就觉得吃不下。宝珠问:“不知郡主喝不喝得惯这茶?要不让人沏蜜茶来?”
  小冬连连点头。
  虽然说甜食吃多了会发胖,会坏牙,她还是喜欢。
  甜蜜蜜的味道,能让人忘掉很多烦恼,心情也会好。
  宝珠又吩咐人上了蜜茶,然后跪坐一侧。
  二皇子打量小冬好几眼,轻声问:“小郡主在此做什么?”
  小冬看看他,二皇子以为她答不出的时候,小冬说:“等爹。”
  她的声音清脆稚弱,就象初生的小画眉鸟儿。
  二皇子愣了一下:“安王叔也在书房?”
  这不废话嘛。
  小冬抓了一把糖递给他:“给你吃。”
  二皇子的脸色顿时——
  “吃啊,很好吃的。”
  他慢慢伸过手来把糖接过去。
  本来糖放在炭炉边儿已经有点热,又被小冬一抓,有点黏黏的。二皇子这么抓了满把的黏糖,扔也不是,吃了不是,脸色更加精彩丰富了。
  逃学的小孩儿总是会心虚的,一般也不敢回家,就在街上闲逛。这个二皇子不知道在这间侧殿里猫了多会儿了,手可真凉。
  二皇子一坐下,小冬也不好意思再烘脚了,宝珠过来替她穿鞋。小冬的鞋尖上各绣着一只金红的胖鱼,鱼嘴中还衔着明珠,精致非凡。
  二皇子知道不该多看,虽然是堂兄妹至亲,可是男女有别。但是那鞋儿看来还没他半个巴掌大,衬着白绒绒的布袜,实在可爱。
  小冬倒没在意,这鞋子她自己也喜欢的很,就是用明珠镶鞋,也太奢侈了。炭炉的热力烤得她小脸儿通红,二皇子只觉得这个小郡主又乖又美,比画上的金童玉女娃娃还可爱得多。比那几个并不亲近又高傲的皇妹,也要亲近得多。
  二皇子的母亲本是宫人,出身微贱,生了皇子后封为昭容,人既不怎么美,也早就青春不再,二皇子的地位也并不多被看重,不过他脾气也好,宫里的人也不怎么怕他。
  宝珠就小声问他:“二皇子怎么就不喜欢读书呢?这半年闹了好几回头疼了吧?”
  二皇子被她这么一问,迟疑了一下才说:“就是读不进去——”
  “那去偷看演武射箭,就乐此不疲啊?”
  二皇子有些忸怩:“射箭有趣儿。”
  小冬很理解他,与枯读相比,骑马射箭当然更对男孩子的脾气,可是这时候的风气,似乎是重文轻武的。堂堂皇子爱上武刀弄棒的事情,当然不是一件体面的事。
  二皇子坐了一会儿先走了,安王与皇帝谈了多半个时辰,快到正午时分才来接了小冬。
  “回家吗?”
  安王摇了摇头:“我们去见太后,然后再回府。”
  小冬点点头,何公公从后面赶上来,陪笑说:“王爷,皇上吩咐了。天寒地冻的,王爷与郡主若要去长春宫,请乘辇过去。”
  他一招手,果然有一乘辇抬了过来。
  安王说:“与礼不合。”
  小冬眼巴巴看着步辇不能坐,还得自己迈着两条小短腿走路。
  安王看了她一眼,嘴角微微扬起,拉着她一只手,缓步向前走。
  长春宫里住的是圣慈太后,皇帝与安王的生母。
  即使是对着亲生儿子,圣慈太后也是淡淡的。她脸上敷着一层薄粉,没上胭脂,显得略微苍白。头上也只戴着素饰玉簪,与寻常人家守寡的妇人妆扮无异。长春宫名叫长春,可是这里清冷孤寂,连宫女宦官也显得比别处要少言寡语。相比圣德太后那里的花团锦簇笑语喧哗,这里简直……象间庵堂一样。
  “留下来——用了午膳再走吧。”
  圣慈太后这句话说得没有半点热乎劲儿,干巴巴的,听起来十分勉强。
  安王说:“多谢母后,只是前朝事忙,山南数城大雪成灾……”
  言下之意是这饭就不吃了。
  圣慈太后也没勉强,从头到尾她连点笑模样都没给,除了开始时问了小冬一句冷不冷累不累,也就找不出话来说了。
  “那……便早些回去吧,路上当心。”
  安王应了一声,说:“母后也要多多保重身体。”
  母子,祖孙,就这么无言告别。
  小冬越想越不对劲,这亲生母子,怎么彼此间这么生疏冷漠?要是她不知道,肯定觉得圣德太后才是皇帝和安王的亲娘呢。
  出了东宁门上了轿子,小冬觉得两只脚累的都不是自己的了。安王将她揽在怀里,轿子抬了起来,走得又快又稳。
  “饿了吧?”
  小冬摇了摇头:“不饿。”
  在侧殿的时候吃了不少东西。
  安王抱着她,掀起轿帘看了一眼,低声说:“我象你这么大的时候,整天都吃不饱——那时候我和皇兄都是养在皇后跟前的……与母亲数日见不上一面,即使见着了,也说不上话。时间一长,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他说的象是自言自语,小冬还小,虽然是说给她听,却不指望她懂,更象是说给他自己听的。
  安王摸了下她的头发,却从她发间摘了枚碎的松子壳下来:“这是什么?”
  小冬看了一眼:“松子。”
  安王拈着那片碎壳儿笑了:“怪不得不饿,原来偷吃过了。嗯,下次再偷吃了,记得要把嘴擦干净喽。”
  小冬不知道他又想起了什么事,那笑意如此温柔——
  温柔里头,却透着几分惆怅。


第十四章 烤肉


 赵吕回来得比平日晚得多,却兴致勃勃,衣裳都没来及换就跑了来。
  “妹妹,妹妹!”
  小冬正看着沈蔷沈芳做针线,沈芳还好,沈蔷却不够耐心,一排针脚粗疏得好象虫子爬的印子——那虫子还是多脚的。小冬自信要是给自己一根针,都比她缝得整齐。
  “哥哥?”
  小冬爬起来朝赵吕跑,被赵吕张开手抱了个满怀。
  小冬乐颠颠的被转了个圈,才看到沈静在他身后,叫了一声:“静哥哥。”
  这么一喊,旁人没感觉,小冬自己先哆嗦一个。
  静哥哥?靖哥哥?
  这又不是武侠世界,哪来的郭靖黄蓉啊。
  “你和父亲今天进宫了?”
  小冬点头。
  “见着皇上了吗?”
  沈蔷趁乱把手里的绣布绣线团一团往桌下一塞,听小冬说:“见着了。”
  沈芳放下手里的活计,与沈蔷一起站起来,朝赵吕和沈静盈盈一福。
  “都是自己人,天天这么礼来礼去的多累。”赵吕放下小冬还礼,又说:“表姐不用太客气了。”沈蔷问:“你们今天怎么回来的比平日晚?”
  赵吕眉飞色舞:“今天和他们赛诗来着,表哥夺了诗魁!”
  沈芳来了兴致,笑着问:“哦?和什么人赛的?怎么夺的魁?”
  赵吕连说带比还笑着,把事情讲了个大概。
  原来沈静素有河东第一才子之称,进了宫学读了这么些天的书,隐隐然又有要拔京城第一才子风头之势,能进宫学的少年子弟,哪有这么容易就心服的,自然三五不时的要寻点由头想将他踩压下去,结果事与愿违,反而更令沈静名声鹊起,今天这个赛诗会又让他夺了魁首。
  赵吕讲得高兴,沈芳说:“不知道夺魁诗是什么?也念出来给我们听听吧,沾沾文曲星的才气。”
  沈静俊脸微微发红,低声说:“自家人还拿我来取笑。”
  赵吕推他一把:“怎么是取笑?这是与有荣焉。”一面吆喝人:“拿纸笔来。”
  沈蔷忙把案上的针线篮子绣样什么的一古脑儿推开,腾出空来。笔墨齐备,纸也铺展开,赵吕笑着说:“我记得清楚,我来写。”
  他虽然整天笑呵呵的爱玩闹,但是一笔字却写的颇有骨架章法,显然是下苦功习练过。小冬看了第一句——可开头三个字她都不认得。
  沈蔷托着腮看着,转头问:“夺了魁,有彩头没有?”
  赵吕凝神写字,沈静不答,倒是赵吕的书僮小唐答了句:“有彩头的,赛诗是在东园赛的,刚开场,几位公主带着她们的侍读都来了,在一旁看了好半天的热闹,五公主还拿出了一条亲手绣的锦带当彩头的。”
  沈芳一怔:“公主亲绣的?”
  “正是。”赵吕答了一句:“这可把那几个挑衅的家伙嘴都气歪了。”
  沈蔷兴奋地问:“喂,公主是不是看上哥哥了?”
  沈静摇头:“蔷妹不要胡说。”
  “怎么胡说了。”沈蔷脸儿红红的,眼睛发亮:“才子配佳人嘛。听说五公主生得十分美貌,冠绝京师。哥哥又是首屈一指的才子,这不是……”
  沈芳也转过头来:“不许胡说。事关公主的清誉,你以为是闹着玩儿的。”
  沈芳开了口,沈蔷才老实了,可还是不甘心,嘀咕:“肯定不止我这么想,旁人一准儿也会这么说的。”
  小冬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
  呃,这个,事情要说起来,倒算得一段佳话。
  就是,佳话的男女主角,是不是年纪都小了点儿?
  五公主和沈静的岁数,要放到现代,都只是初中生呢!
  早恋!
  小冬有点悻悻的,自己今天明明也在宫里,却没能看得见这场热闹。
  赵吕已经把字写好,吹了吹干,悬着提了起来。
  沈芳赞道:“字可是越写越好了。”
  赵吕这点自知之明是有的:“不成不成,看诗,别看字。”
  府里人人高兴,赵吕喊着:“加菜加菜,晚上咱们喝酒。”
  胡氏在一旁说:“加菜自然是要的,酒可不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