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末世卡徒-第1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轰然一声大震,恍若黄钟大吕之音,震天彻地,空气中似乎隐约可见那一圈圈散开的涟漪一般的音波!
  想象一下吧,整个浮岛就好像一只炒锅,而长达八百米的晶树,就是炒锅后面用来握的把手,浮岛与晶树的比例约略就是这样。
  一股与浮岛数量级相若的大力募然击中炒锅把手,对炒锅的影响,可不就是天翻地覆才能形容?
  反正,这一声震,比阿基米德对准了晶树最远端的冲撞还要强烈几倍!
  阿基米德那属于撅撬,需要一个支点,或许会令八百米开外晶树末端的偏移比较大,但对于处在晶树根部支点附近的特战队,影响其实很一般。
  而伴生晶树的撞击就不一样了,这是对整个浮岛的冲撞,哪里的受力都是一样的……
  故而,一声大震,即便身在现场的一个个都是能飞天遁地的超人,一时间也无法稳住身形,停下身体动作,跌散了一地。
  这一下的冲击,不亚于十二级地震,浮岛表面,几道米许左右的龟裂顷刻间纵横延伸,浮岛尚且如此,普通人类就更不必说了。
  就连那些正在半空里追逐残杀的,也没能逃过,强烈的音波冲击下,要么灰头土脸跌上地面,要么被震的向激泫流飞去,同样失去了对身体的控制力。
  不过,这还算好的呢!不要忘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浮岛的震颤只不过是这惊天巨变内容的一半而已。
  至于另一半,与炒勺勺把撞正之后,一瞬间弹飞出去,在空中打了几个旋儿,跟长伸在浮岛之外的另两颗晶树再撞几次之后,便落入风殇激泫流不见了……
  过程说起来就是这么三两句,真实的情况理所当然不那么简单,不要忘了,那可是长达八百米粗逾一丈的棒子啊,可不是随随便便一根小树叉。
  而且,那旋转也不是受几百镰骷与土系法师合力的双喇叭旋转,而是以自身重心为中心,柱体整个的翻转腾挪。
  当那八百米巨柱在半空旋转的时候,就好像云会被搅散,天将为之动摇,用一句诗来形容再合适不过——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
  天地尚且如此,被晶柱互撞的大震震到七荤八素的众人自然更不必说,晶棒旋转扫过的空间,大约有几百个可怜虫,被晶棒拍苍蝇一样打飞,一半跌上浮岛屎一样拍在地上,一半径自落入了风殇激泫流。
  特战队拥有危机感应,面临危机总能提早规避,镰骷可没有,而且……纠缠在上柱与下柱之间的那些晾衣绳,被巨震震脱后开始自由落体,这时候正好落到了巨棒挥扫的区域。
  这一棒横扫,至少解决了一百五十只以上的镰骷,可谓意外之喜。
  不过,一句老话说的好,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啊!
  当震颤过去,与虎咆哮缠斗的双色镰骷带着几十分身弹身而起,募然发现,从杨帆的电磁转轮枪发威开始,几秒钟功夫自己已经损失了近三百同伴,连同第三根晶柱也失落了,登时怒发冲冠,嘬嘴长啸!
  吊挂在晶树上,侥幸没被扫中的几百镰骷,一瞬间明白了上司的指令,除了少数奔向第二晶柱补充那里的实力,剩下三四百只就从晶树之上密密麻麻铺天盖地向杨帆直扑而去!
  其中还包括一群数量多达几百只的晶虫!
  晶柱没有了,镰骷们也就解放了,没有了牵制,一瞬间镰骷实力不减反增!
  正所谓过犹不及呀!理智形态的杨帆脸上都露出苦笑。
  晶树的出轨归根结蒂是杨帆刚才的表演太过火了,也不知是惊呆了镰骷,还是慑服了搞平衡的土系法师,反正两方不知哪边或者配合默契的一个反应迟滞,晶树就横飞出去了……
  “保护杨枵!”发现了镰骷的攻击势头,第一中队长老石嘶吼起来,二三中队压力还在,只有第一中队才有这能力。
  “不用!做你们自己的事去!”杨帆一扬手收起了电磁炮,十米长的炮管缩回他的身体,然后,宛若水质一样流向他的头脚,争分夺秒的固定成型,转瞬间凝成一具身高四米,有手有脚的人形机甲。
  机甲表面灰突突朴素无光,乍一眼看上去难看的要死,但如果有上个世代的人穿越而来,一定能够认出来,这是上个世代最先进的一款机甲。
  除了颜色不对,形体更加高大,造型更加苗条,线条更加流畅……还是能让人一眼认出出处!
  战甲最里面,是层紧贴身体的弹性防震层,将杨帆紧紧包裹,没有一丝空隙,由脑波和身体动作直接进行操控。
  再向外,是机械动力控制的战甲系统,经过坚硬化与轻质化处理,虽然全高达到四米上下,无论体积还是粗细都能与最雄壮的镰骷相比,实际上,整套东西不过二三十公斤而已,这还包括了杨帆的自重。
  骨质殖装本来就很轻是一方面,在战甲胸腔里,隐藏着一个反重力装置,这才是主因呢。
  所以,即便有了反重力装置,重量也要在一吨左右的战甲,就成了现在这幅纤细苗条的模样。
  重量轻了,战甲各部分承重能力就不需要像以前那般实成了……
  镰骷还未扑到眼前,杨帆的战甲已经完成了具现,两米长的机械腿往地面只是一踏,战甲整条长达四米的躯体,便一瞬间不见了……
  待到再现身时,已出现在某只迎面扑来的镰骷前方,半平方米见方的战甲足部,铁锤一样轰在镰骷腹部……
  “扑!”一声闷响,夹着几许撕裂之音,镰骷小腹被迎面踢中,上身与腿部前屈,中段屁股则死命的向后撅起来,一直撅,一直撅……直到腹部与屁股干脆和身体脱离开来,整个身体分作三段,破布袋一样跌入激泫流。
  借着反震之力,杨帆的身体再一次消失……
第二十二卷 三环蔽月 第11章 流星雨
     更新时间:2009…1…23 7:48:36 本章字数:2442
  继续呼唤盘点票……
  除了材料性能以及某些外观上的改变,事实上,杨帆此刻体外所套着的殖装战甲,内部构造、电路系统以及驱动系统,跟上个时代那款流行机甲丝毫无差。
  控制殖装进行运动其实有两种基本操作方式,一种就好像骨钻那样,具现的骨质是一直运动着的,靠骨质晶格按照某种规则进行有序的置换与运动,来完成外观上的形变。
  还有一种,则是比较通用的,也就是默认形态,骨质外观固定下来以后,通过你自己的手动操作,利用殖装工具从事你想要做的事。
  第一种方式灵活多变,甚至称得上随心所欲,不过,那需要消耗大量的运算资源,是只属于杨帆一个人的战斗方式,就连镰骷都无做到。
  而杨帆自己呢,除了骨钻之外,也没找到这种情况下更适宜的战斗方式,所以,基本上,所谓的空间电磁炮,所谓的转轮电磁枪,也包括此时此刻的殖装战甲,都是采用的第二种模式。
  以杨帆的异能效率,这些战法如果用第一种方式驱动的话,他也根本支撑不住。
  既然是第二种模式,有一点大家就应该能意识到,不管是电磁炮、枪还是战甲,是由殖装具现而成的拥有固定形态的工具,而杨帆则是操控者,是使用者。
  电磁枪炮的时候,他的操作只是扣一下扳机的事,枪炮内部电路会完成其他所有勾当,所以事情变得很容易,两种上个世代只是停留在理论上的东西,超越时代的出现在这个时候。
  可是到了殖装战甲,情况就不一样了,因为战甲的操作要比电磁枪炮复杂的多,多的多的多!
  所以即便以杨帆理智形态的智商,也不得不借助上个世代人类的经验,保留了战甲的基本外形构造,并借用了……吕秋来驱动数据库里的程式。
  理智形态也并非万能的,可以从无到有摧枯拉朽的完成一个崭新的学科。
  电磁枪炮的难关,只在于材料,所有拥有了殖装骨质能力的杨帆,可以一瞬间就设计完成,而殖装战甲,涉及控制学、工程学、系统学、材料学……诸多门类,可就不是杨帆凭一己之力能够完成的了,必须借助上个世代人类的智慧。
  嗯,废话这么多只是为了说明一个问题,我们的主角还没有强悍到逆天的程度,还是需要继续进步的。
  重达几十公斤的殖装战甲,一脚将某只镰骷踹成三段,借那反作用之力,一转身再度消失,再出现时,依旧还是一脚,依旧还是三截,轻描淡写,举轻若重……
  一只、两只、三只……那庞大粗重的战甲,简直就像一道风一样,飘忽不定,无从捉摸,将漫天漫地的镰骷一只只踹飞进激泫流,就好像打棒球那么容易。
  特战队的人再度张大嘴巴,瞪大眼睛,瞠目结舌关注起了杨帆的表演,他们没有办法不关注,因为……杨帆此刻的运动能力已经超出了他们的视觉感知范围。
  他们就只能看到杨帆踢中镰骷刹那,空中滞留的残影,还有随着那战甲奔腾,带动的呼啸风响,至于杨帆每下现身究竟是怎样从这个点移动到的那个点,他们根本就看不清楚,好像杨帆是在瞬移一样。
  可若是瞬移的话,半空哪里来的那一声声破空风响?
  可若不是瞬移,杨帆的速度究竟有多快?
  普通人的视觉暂留很长,一秒钟二十五帧就能满足他们,可留在这处的都是异能者啊,而且是高达师级的异能者。
  于他们来说,上千帧的高速录影骗不过他们的眼睛,他们可以轻轻松松追踪到子弹运行在空中的轨迹,随意肉身自行突破音障,但是,杨帆此刻的行动力他们却无法看清!
  不远处有个活生生的例子在那里杵着呢,号称域将级的虎族将军,正在那一拳一脚的跟双色镰骷对战,他的运动轨迹,特战队的人就可以看的很清楚……
  难道说,杨帆会比域将级还强?!可他明明才是个旅级啊!
  一干观众望尔嗟息,抑制不住的慨叹,世事之奇,莫过于是呀!
  事实上不光是他们,就是杨帆自己,在没有进入理智形态之前,也被同样的问题难住了……
  他为难的,是相对殖装超强的运动力,这具身体的荏弱。
  尤其是在使用外骨殖装时,当达到团级顶峰的时候,外骨殖装的电磁关节,他就已经不敢开到最大功率了,即便如此,他仍不得不构思许多减震措施,比如双臂外合的骨质对接,比如前后踢腿的功率幅度……
  他的肉体承受不住最大功率的牵引,肌肉拉伤关节扭挫还是小事,最怕的是……是啥时候一个不小心,手脚胳膊腿儿之类的某个零部件会忽然飞脱出去呀!
  这个问题,杨帆思索了许久也没想出解决方案,直到这刻大衍诀附体……
  那办法真的是太简单了,简单到出乎意料——
  把原本高下在两米三四左右的外覆战甲,扩展到四米高下,把驾驶员从贯通战甲的造型,改成居留于战甲头腹之间,整个战甲完全由机械驱动,再不由肉体提供动力。
  这样一来,不仅提升了战甲的爆发力,位于胸腹舱室底部的反重力系统,还大幅减轻了驾驶员所承受的加速压力,变相的增加了战甲的行动力——
  开始加速时,反重力系统功率增加,战甲重量减轻,一瞬间便可以让整体的速度达到一个夸张的程度;
  而当腿部抬起准备冲击敌人一脚横踹时,反重力系统逆运转重力增大,既顺势减速,又增加了对镰骷的冲击,一举数得!
  若没有这反重力场支持,不要说手脚挥舞的强度肉体难以承受,就是单纯机甲本身的加速,都不是此刻的杨帆所能够承受的。
  总而言之,殖装机甲的速度夸张的吓人,当下只见得那魁梧的身影满天乱窜,而一只只的镰骷,就随着那身影,烟花一般绽放,流星雨一般纷纷坠落激泫流……
第二十二卷 三环蔽月 第12章 以退为进
     更新时间:2009…1…24 7:44:08 本章字数:2397
  当然,那一朵朵烟花,一道道流星,看起来清楚明白,说起来通俗易懂,细节也并非那般轻易的。
  在场镰骷毕竟都是红级以上啊!
  一个个级高血长,哪怕是断为三截,飞向激泫流的速度还要超过音速,以镰骷们那可以比拟光速的反射神经,在坠入激泫流之前,整合身体的损伤,拍击空气借助音障阻力,从坠落中脱身也并不是一件多难的事。
  不过可惜,他们遇到的是绝对理智状态下的杨帆,这种情况又怎能料之不到?
  那看起来干净利落轻描淡写,听起来沉闷单调的当腹一脚,除了高强度甲胫与镰骷腹部的亲密接触外,其实都还包括了一道高速定向冲击波——速度高达五千米每秒以上的音波流。
  这道音波流对普通人或许还能造成些许伤害,但对镰骷来说,根本没有半点作用,它唯一的效果就是——击散音障。
  音波所向的方向,空气会产生短暂的无序搅动,从而……令镰骷的挣扎根本无处可以借力,只能伤心且无奈的坠入空间流。
  殖装战甲的战斗方式,消灭镰骷的速度比之空间炮与电磁枪的组合还是稍慢,也就一秒七八只吧,不过……这种战斗方式却是镰骷无法应付的。
  因为杨帆的绝对速度摆在那里,无论是实体的镰骷,还是强化的晶虫,都追逐不上他移动的脚步,连人家的影子都追不上,又如何去谈将之擒获乃至绞杀!
  它们只能徒劳无功的在战甲一次次闪现的残影间奔波,然后莫可奈何的被一只只踢下激泫流去而已……
  “%^&*()*&^%……”看着根本就是一边倒的战况,与虎咆哮缠斗的镰骷终于忍不住了,仰首便是一声抑扬顿挫的尖啸。
  听到啸声,疲于奔命的镰骷们松了口气,纷纷舍弃杨帆,一瞬间加入了晶树缺处的战团。
  不过却不是像刚才一样,围住了特战队们一顿狠揍,而是手拉着手,心连着心,围绕晶柱那缺处裹成了一个大骨球。
  两三百只镰骷组就的球形啊,直径足足四丈余,镰骷们变幻了形体,一只只密密麻麻叠摞在一起,依稀便是方才刚体镰骷与柔体镰骷曾用过的伎俩,将晶柱缺处包裹的密密麻麻!
  看来在杨帆的连番打击下,镰骷的领导者终于意识到,要将这些入侵者彻底消灭已经事不可为了,转换策略严防死守起来。
  镰骷原本的数目在一千五百上下,特战队一百多人合力消灭了百十左右,晶柱横扫消灭了将近两百,从转轮电磁枪到殖装机甲,杨帆一手消灭了三百左右,现如今,镰骷的数量已经只有八九百了……
  数量的巨大损失是一方面,最主要的是,镰骷上位者似乎意识到了,如果继续乱战,只要杨帆存在于战场之上,在场所有镰骷早晚会被他踹入风殇激泫流,一个不剩!
  至少……在大本营的援兵到来之前,他可以很轻松将在场镰骷减至一定数目之下,让特战队的人可以安安心心去砍树。
  算清楚这点,周波傀儡镰骷果断发出了现下的指令。
  傀儡凝聚成团,相互间的牵掣千丝万缕,再把晶核一体往球体中心处转移,杨帆的转轮电磁枪本就不够强力,直径数丈余的骨团恐怕根本就穿之不透。
  就算穿得透,在这种密集防守下,切片也似的螺纹空间炮就无从发挥,弄不清晶核的位置,电磁枪就是威力足够,也不顶用啊!
  不光电磁枪无用,近战机甲也没有那个能力,可以将镶嵌在骨团里的镰骷踹飞到风殇激泫流中去啊。
  做出了这个安排,镰骷们完全舍弃了与特战队其他战斗人员的对抗,只有周波傀儡镰骷还在跟虎咆哮纠缠,除此外还有群马蜂一样的晶虫,毫不懈怠的追逐着杨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