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一品闺秀-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辛苦呢?身为儿媳,婆婆过生辰,哪有什么事也不做的道理,莫说外人见了会有非议,就是我自己心里也是不安的。”
  周氏笑道:“瞧弟妹说的,这有什么好不安心的,我这人做事喜欢一手入,这样做起事来,自己心里清楚,旁人一插手,反倒乱了。”
  俞氏心知周氏是不会答应了,便对婆婆说:“婆婆,晚间长房的几位小姐都要过来,思真她们几个跟阿语倒是很谈得来,要不,就让阿语负责接待几位姐妹?”
  “这不是还有瑞哥儿吗?阿语要练琴,弟妹你就别给阿语派活了。”周氏笑说道。
  崔老太太也是有心让瑞哥儿唱唱主角,只是前儿个瑞哥儿被长房祖母训了一顿,恐怕长房那边的人现如今都不怎么待见瑞哥儿了,崔老太太沉吟道:“也好,那就让阿语早点过来。”
  周氏心里很不痛快,笑容也僵在了脸上,可婆婆发话,她又不敢反对,只能暗地里埋怨婆婆,真是年纪大了,越老越昏。
  阿语是请安完毕就去了闺学,所以并不知道娘给她派了个活。等她下学回来,俞氏才告诉她,阿语听了又是一阵苦恼,她原指望晚宴的时候找个机会溜出来,现在叫她负责陪三姐她们,那她岂不是溜不成?
  申时未到,俞氏就来阿语房里,阿语正在练琴。
  “阿语,娘这会儿要先去你祖母那,你再练一小会就过来,千万别迟了,长房那边的人说是申正便来的。”俞氏交代道。
  阿语闻言,心中一喜,虽说时间不多,可也是个机会,忙应道:“阿语知道了,娘放心去吧!”
  俞氏出了门,又交代李婶,待会儿别忘了提醒小姐,便带着元香先去了静和院。
  阿语估摸着娘走远了,立即往娘房里去。
  娘的房间很简单,进门是个厅,左边是卧室,右边是书房兼绣房,摆了书桌,还有绣花架子,厅后边是个小佛堂,供奉的却不是菩萨,而是爹的牌位。阿语小心翼翼的将门掩上,先去娘的卧室找,按她的习惯,是要把要紧的东西都藏在卧室里的。
  可是阿语翻箱倒柜都没见到一封书信,不过有个漂亮的匣子,却是落了锁的,阿语心想,书信会不会就藏在这里面呢?钥匙一定是娘随身带着,但要打开也不难,赤炎应该有办法,关键是她的时间不够。阿语把匣子放回原处,又去书房找,翻遍了书柜、抽屉,还是没有,会不会在佛堂?反正来都来了,机会难得,岂能错过?
  阿语转而进了小佛堂,这里阿语是极少进来的,只有初一十五的时候,娘才会叫她来给爹上香。阿语双手合十对着爹的牌位拜了三拜,念念有词道:“爹,阮家快要大祸临头了,不是阿语袖手旁观不帮阮家,而是阿语能力有限,实在是帮不了,少爷说了,要是阮家人事先知道了,有了准备,反而会更不利,所以,阿语只能想办法带娘离开,逃过此劫,爹,您在天有灵,一定要保佑阿语顺利找出舅舅的书信……”
  拜过了爹,阿语环顾佛堂,目光锁定在墙角的一个五斗橱上,疾步过去,打开了左手边第一个抽屉,只见里面摆放着几本书,阿语一本一本拿了出来,全是佛经。再开中间的抽屉,几封书信赫然出现在眼前,阿语欣喜若狂,捡起来一看,信封上书:吾妹若莲亲启。
  有了,这一定是舅舅的信,阿语忙揣了其中一封信在怀里,把其余的书信放回原处,乐呵呵的朝爹的牌位又拜了三拜,说:“谢谢爹的指引,爹,您放心,阿语一定会照顾好娘的。”
  完成了这件大事,心中一块大石落了地,真没想到会这么顺利,阿语心情愉快,正准备回房,却听见李婶在外头叫:“小姐,小姐,您该动身了……”
  阿语扒着门缝往外看,只见李婶正朝她的房间走去。阿语屏气凝神,听见吱呀一声,应该是李婶进了她的房间,阿语迅速开门走了出去,踮着脚尖准备直接溜出院子,到时候李婶问起,就说忘了跟她打招呼就是了。
  眼看着就要迈过门槛。
  “小姐……您刚才上哪去了?”李婶在房间里找不到她就走了出来,刚好看到阿语猫着身子要出去。
  阿语收回脚,转身笑嘻嘻的对李婶说:“我本想逗李婶玩的,没想到让李婶抓到了。”
  李婶笑嗔道:“小姐就是顽皮,害我好找。”
  “李婶,我这就去祖母那里,家里你看着点啊!”阿语朝偏院那边努了努嘴。
  李婶笑道:“我晓得,小姐快去吧!别耽误了。”
  阿语甜甜的笑道:“那我走了啊!”
  阿语出了院子,长舒一气,拍拍胸口,幸好李婶没怀疑,伪造书信的事,她是打算谁都不告诉了,免得横生枝节。
  阿语一路小跑到了静和院,院子里丫鬟们进进出出的忙碌着,见到阿语,都笑微微朝她屈膝行礼:“七小姐……”
  阿语也是笑容亲和,不管你们是不是打心眼里尊敬我这个七小姐,只要你们对我客气,我也不摆什么臭架子。
  祖母身边的大丫鬟秋蓉见阿语来了,笑着迎上来道:“七小姐来啦?六夫人这会儿和四夫人一道去了垂花门迎长房老太太,七小姐先进去坐会儿吧!”
  此时阮思瑞正在屋里头发愁,他不是刚挨了长房伯祖母和三伯母的训吗?心里对这两位长辈甚是惧怕,听见她们来了,巴不得逃的远远的,可娘和祖母非要他在这里陪客,他心里是一万个不情愿,若是五哥四姐她们也来,他还能找到个说话的人,他们不来,他跟谁说话去?三姐本来话就少,九妹压根不搭理他,阮思瑞越想越没趣,听到阿语来了,他心里更是有气,那一巴掌的仇他可还记着呢!可是祖母又有言在先,今日在长房伯祖母面前,一定要跟阿语好好相处,不得使性子……
  正琢磨着等下阿语进来,他要不要理阿语,却听阿语说:“那我也去迎伯祖母她们吧!”
  阮思瑞愤愤嘟哝道:“七妹就知道拍伯祖母的马屁,自家的祖母就在屋里,也不知道先进来问个安。”
  这话说的不大声,恰好能传到祖母耳朵里而已。
  崔老太太听说长房那边的人过来了,就让周氏和俞氏赶快去迎接,自己坐在菱花镜前再次整理仪容,今儿个她可是寿星,不能有一点失仪之处。听到瑞哥儿的嘀咕,崔老太太眉头皱起,心里发堵,可不是么?说起来阿语是她的亲孙女,可是跟她一点也不亲,反倒跟长房的人走的近,俞氏真是不会教孩子。
  在屋子里伺候的另一个丫鬟春燕,讨好瑞哥儿道:“还是咱们六少爷最孝顺老太太了,到底是老太太自己一手带大的,就是亲近。”
  崔老太太闻言,转看瑞哥儿,瑞哥儿长的白白嫩嫩的,多像老四小时候的模样,虽然皮了些,可有哪家的男娃儿不皮的,不皮的娃儿不聪明,崔老太太越看瑞哥儿是越喜欢,心情也舒畅了,笑微微的说:“瑞哥儿是最懂事的,阿语哪能跟瑞哥儿比。”
  得了祖母的称赞,阮思瑞的心里也平衡了些,得寸进尺道:“祖母,干嘛要让七妹来嘛!让她回去好了,我讨厌看到她。”
  崔老太太向瑞哥儿招招手,阮思瑞走过去,崔老太太握住瑞哥儿的手,和声道:“祖母之前跟你说的话,你可还记得?”
  阮思瑞郁郁的点头,怎不记得?不就是让他见了长房伯祖母她们要有礼貌,对阿语要客气之类的。
  “那就是了,瑞哥儿要听话,若是惹得长房伯祖母不高兴,你明年去国子监的事可就难办了,就算你再不想理阿语,今日也要装装样子,以后你不想理她不理就是。”崔老太太柔声说道。

  正文 第七十一章 弹与不弹
  阿语是知道思真今日来不了的,但没想到许久未见的阮思萱来了。
  阮思萱看起来清减了不少,原本乌溜溜的眼睛里总是闪着狡黠的光芒,而现在她眼中唯有淡漠,一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冷漠,但阿语更愿意把她的这种表现理解为一种自我伪装,其实是一种心虚的表现,不想让别人知道她这段时间不是病了而是被禁足。
  有阮思萱同行,阮思卉就显得特别拘谨,她对这位四姐是有些惧怕的。所以,当她看到阿语时,也只是微微的点了点头,不像以前那般热络,怕惹的四姐不高兴。
  周氏跟长房伯祖母以及许氏寒暄了几句,见四姐儿也来了,便关切道:“听说四姐儿前阵子身体不适,我还担心了好些日子,今日见四姐儿气色倒还好,不过人是真的清减了许多,瞧着下巴都尖了……”
  阮思萱面无表情,语气也是冰冷:“谢四婶挂念了。”
  许氏忙道:“大夫说四姐儿身体已经没什么大碍了,只是还需静养些时日,不过我想四姐儿总是呆在家里也不妥,今儿个是伯祖母寿辰,便带她来沾沾喜气。”
  周氏脑筋转的也快,顺着许氏的话道:“正是正是,老呆在屋里怎么行呢?兄弟姐妹们一处热闹然闹,心情好了,自然百病全消。”周氏看四姐儿还是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心底暗骂:还说她家的瑞哥儿不懂事,你们长房教出来的女儿又好到哪里去了?周氏心里将长房鄙视了一通,去抢了紫菱的活,亲自搀着伯祖母入内,俞氏和许氏并排跟在其后,阿语和思卉、思萱走在最末。
  阿语瞧周氏跟伯祖母有说有笑的,暗道:周氏这人不简单呐!挨了训,吃了亏,还照样亲亲热热的往人身上贴,稍微脸皮薄点的人哪里干得出这种事情?可见厚颜无敌呀!
  长房的人到了没多久,只听得外边丫头们报:“七老爷、七夫人、八老爷、八夫人、九老爷、九夫人,还有诸位少爷小姐到了……”
  崔老太太颇感讶异,她不是叮嘱周氏不要大肆操办吗?只请长房的人来聚一聚,怎的大家都来了呢?
  周氏咯咯笑道:“婆婆莫怪,几位叔叔婶婶知道婆婆今日寿辰,早就说要来讨碗长寿面的,媳妇想,这也是叔叔婶婶们的一片孝心,便私下里应了,没早些告诉婆婆,是想给婆婆一个惊喜。”说完吩咐丫头们:“快请诸位老爷夫人,少爷小姐进来吧!”
  崔老太太嗔怪道:“你呀!就喜欢擅作主张,我这又不是过大寿,何必麻烦大家。”
  冯老太太笑道:“老妯娌,这回我可要说老四媳妇做的好,既然晚辈们有心,怎好扫他们的兴,虽然过的不是大寿,也是件大喜事,大家来沾沾喜气,沾沾老妯娌的福气,也是应该的。”
  崔老太太其实心里也很高兴,她何尝不想寿辰办的热热闹闹、风风光光的,只是想起去年寿辰时说过的一句话……明年瑞哥儿和博哥儿可以一道进国子监了。然而,瑞哥儿没去成,博哥儿一个人去了,她觉得挺没脸的,也没了心思,本想今晚趁着过寿辰,单请长房的人来,好把瑞哥儿进国子监的事再提一提,哎……看来这事只能另外找机会了。
  人一多,气氛马上就变得热闹起来,四老爷陪几位老爷去东花厅喝茶,而夫人们就在崔老太太屋里说话,少爷小姐们在西次间吃点心聊天。
  阮思瑞有了阮思勤和阮思敬作伴,心情大好,拉着他们说东道西的,三人凑做堆。
  阿语这边,阮思薇的话是最多的,顾以曼也是个话痨,两个人叽叽喳喳的,很快就把阮思卉的情绪调动了起来,阿语时不时的也凑上几句,而阮思萱和阮思韵则坐在一旁安安静静的喝着茶,只是她们的安静又有不同,阮思韵安静的让人几乎忘却她的存在,但是阮思萱的安静则让人心里不安,总有种芒刺在背的感觉。
  不过阿语心想,这也许是她自己的感觉,因为思薇和以曼似乎丝毫不受影响,依然聊的很欢畅。
  “哎!七姐,听说卫先生对你很是赞赏,待会儿七姐是不是要露一手,给大家助助兴兴呢?”那边的阮思勤突然说道。
  “就是就是,七姐一定要露一手。”阮思薇拍着手附和道。
  阿语窘道:“我的琴艺哪里拿的出手?”她瞅着阮思勤,这家伙怎么好端端的出这么个馊主意,莫不是为他八姐报仇来了?
  阮思瑞趁机讥讽道:“七妹弹的比坊间那些弹棉花的可是强多了。”
  顾以曼没忍住,噗嗤笑出声来,又觉得不妥,忙捂了嘴。
  阿语不怒反笑道:“在懂音律的人耳中,即便再糟糕的琴声也还是琴声,不过,在不通音律的人耳中,就算妙如仙音的琴声,也跟弹棉花的差不多,所谓对牛弹琴,便是如此。”
  阮思瑞想要奚落阿语,却反被阿语奚落,不由的恼道:“你自己弹的难听死了,还怪别人不懂欣赏,真是强词夺理。”
  阿语歪着脑袋,笑嘻嘻道:“是啊,是啊,我弹的不好,不会弹,所以呢!大家还是请会弹的,弹的好的人来弹吧!”
  阮思卉怕六哥跟七姐又吵起来,忙笑道:“正是,七姐这才学了几天?弹不好也是正常的,八姐是咱们一干姐妹当中弹的最好的了,要不,待会儿八姐弹奏一曲?八姐的《阳关三叠》……”
  阮思卉话还没说完,就看见四姐冷冷的剜了她一眼,顿时噤若寒蝉,不敢说话了。
  大家的目光又落在了阮思韵身上。
  阮思韵慢慢放下茶盏,淡淡说道:“我弹琴,一为回琴而弹奏,弹给先生听;二为解闷而弹奏,弹给自己听;三为吐心声而弹奏,弹给懂我,知我者听……”她说到这,顿了一顿,抬起秋水般明净的双眼,在众人面上扫了一遍:“此刻,不必回琴,我也不闷,更没有知音,所以,不弹。”
  此话一出,在座的没有人再笑的出来,而阮思韵若无其事又端起茶来,慢悠悠的品着,好像现场的气氛尴尬与她毫无关系。
  阿语心里一阵不快,阮思韵这话明显是冲着她来的,说什么没有知音,等于否定了她早间在闺学里说的那番话,当时就看阮思韵欲言又止的,忍到这会儿终于忍不住了?
  一直没开口的阮思萱打破了沉寂,阴阳怪气的说:“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大家莫以为天下只有一个阮家,出了这个大宅门,能人多了去,不要动不动就想出风头,免得风头没出成,反倒成了笑柄。”
  屋子里更加安静了。
  阮思瑞今个儿是主,照顾好大家,活络气氛是他的责任,便腆着笑脸奉承道:“还是四姐见多识广,四姐此番真乃金玉良言呐!”
  没有人附和,场面更加尴尬,阮思瑞不由抓耳挠腮,这可如何是好?
  所幸的是,春燕及时过来说:“宴席已经摆好了,请少爷小姐们去东花厅。”
  大家如释重负,赶紧随了春燕去。
  老爷们在前厅入席,女眷们在东花厅入席,东花厅里席开两桌,大人一桌,孩子们一桌。
  阿语偷偷观察娘,但见娘笑微微的和三伯母还有七伯母说话,不像以前聚会时,被冷落一旁。说句实话,娘以前的处境,有很大一部分责任在她自己,总觉得自己成了寡妇就低人一等,加上周氏和婆婆时常刁难与她,让她变得更加讷言。人都是这样的,别人跟你亲热,哪怕你明知道人家是虚情假意,也会喜欢跟她说话,而一个人太过内向,就算大家知道你心地善良,也会觉得与你无话可说,久而久之,就没人理你了。现在,娘总算是开窍了。
  周氏就不用说了,像只老母鸡似地,咯咯的上蹿下跳,就愁没她的份。虽是跳梁小丑,对活跃气氛倒是很有作用的。
  席间,阮思薇和顾以曼窃窃私语,不时发笑,对面的三兄弟偶尔也说几句笑话,阮思卉坐在阮思萱边上,尽管心里好奇,却不敢去凑热闹,阮思萱依然神情冷漠,阮思韵依然气定神闲,沉静如水。阿语不以为然,自己管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