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一品闺秀-第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阿语又转去小厨房,蒋静正在帮李婶择菜,李婶去淘米了。
  “嫂子……”阿语搬了张小板凳坐了下来,帮着剥春笋。
  “小姐,您别弄了,这笋皮上有毛,沾上了手发痒。”蒋静忙夺了阿语手中的春笋。
  “这我可没听说过,我只知道芋头的皮碰了会痒。”阿语笑道。
  蒋静道:“昨日八夫人剥了几根笋就说手痒来着,小姐还是别碰了。”
  阿语凑过去小声道:“你找我什么事?”
  蒋静笑了笑:“自然是好事。”
  “快说快说。”阿语迫不及待起来。
  蒋静拿了围裙擦擦手:“到我房里去说吧!”
  两人转移阵地去了蒋静房里,蒋静随手把门关上,去柜子里拿了个小本子出来。
  “这是东哥儿做好的预算,还有装修铺面的方案,小姐您瞧瞧。”
  阿语拿过来细细翻看,只见东哥把每一项开支都写的清清楚楚,做几个柜子,柜子要做几层的,漆什么颜色,增几张桌椅,连买什么瓷碗、杯子都写上了。
  “真是为难东哥儿了,做的这般细致。”阿语由衷赞叹。
  蒋静笑道:“东哥儿也是第一回做这些,好在以前跟着老爷学了认字和算术,要不然,两眼一抹黑,啥也做不了,铺子里的摆设他是参照了飘香楼里的摆设,说什么雅致又不会让客人不敢走进来。”
  阿语点点头:“很好,就让东哥儿按这个计划做。”说着从钱袋子里掏出二百两银票给蒋静。
  蒋静微讶:“小姐,用不了这么多。”
  阿语笑道:“你道东哥儿每日跑进跑出的,就不用吃饭啦?剩下的,让东哥儿买些礼物送给老丈人,总不好借了老丈人的名头替我办事,叫老丈人一点好处也捞不到。”
  蒋静讪讪:“那怎么好意思?”
  “这有什么,也好叫你爹高兴高兴。”阿语不以为然道。
  蒋静这才收了银票,说:“有多出来的,到时候再退还给小姐。”
  阿语横了她一眼:“你这样就是跟我见外了。”
  将静道:“夫人和小姐这样看重东哥儿,我们已经很高兴了,小姐的店还没开始赚钱呢!哪能叫小姐这么破费。”
  阿语看着蒋静,心中很是安慰,真是多亏了她们夫妻两,要不然她一个人也成不了事。知道他们两的性子,不喜欢占人便宜,便想着,反正日子长着呢!以后断不会亏待他们的,也就没有再说你一定要收下的话。
  说完了一件事,蒋静笑眯眯的看着阿语,小声道:“小姐,上回您和东哥儿说买下那片山的事,东哥儿已经打听到了,那地还没主,要跟官上去谈,不过这边的山地素来是没什么人问津的,小姐若是要买,应该不难。”
  阿语面露喜色:“那好啊!”
  “只是……”蒋静欲言又止。
  阿语微一琢磨,可能东哥儿有点怕跟官府打交道吧!
  “这样吧!你让东哥儿专心做好铺子里的事,官府那边,我自己去谈。”阿语说。
  “小姐,您自己去?”蒋静担心道,心里不安:“要不,还是让东哥儿去试试?”
  “不用了,我自己去吧!东哥儿又不是三头六臂,这么多事,他哪能顾得过来。”阿语笑道。
  “这事就这么办,明天你先陪我去我娘的地里看看,听说是叫了张五哥来帮忙的,我还没见过插秧呢!去瞧瞧新鲜。”阿语没说是娘不放心才叫她去的。
  “好!”蒋静应诺。
  这一晚,阿语搬出了小耳房,回去跟娘睡,两个小家伙却又跟了出来,挤到阿语床上,缠着阿语给他们讲故事。
  阿语还记着“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呢!故意道:“是谁说嫌挤来着?”
  思越讪讪道:“好姐姐,那不是我说的,是招弟要我这么说的。”
  招弟忙跳起来,支吾道:“我……我可没教。”
  阿语捏了捏思越的小鼻子:“你啊!为了听个故事就把人家给出卖了,你还真够意思,啊?”
  思越抱着阿语的手臂摇着撒娇:“七姐,你说嘛,说嘛!”思超见状也缠了上来,一边一个的摇的阿语头发昏。
  “好了好了,我就说一个,说完了你们马上去睡。”阿语闹不过他们,只好妥协。
  俞氏和元香在灯下做绣活,看着她们三个闹,不由的发笑。
  “夫人,您看十五少爷和十六少爷就黏小姐,人家亲姐弟也没这么亲的。”元香笑道。
  俞氏莞尔道:“可不是?本来他们黏我,阿语跟他们睡了两宿,马上就跟阿语亲近了。”
  “若是小姐能有个弟弟就好了。”元香若有所指。
  俞氏怔了一下,轻道:“这话可别在外头说。”
  元香的意思她明白,虽说九弟妹不在了,可九弟还在,她现在照顾这两孩子,是看他们没了娘,爹又不在身边,可怜,若是存了那心思,别人还道她是另有所图,哎!其实图什么呢?阮家如今什么也没了。
  元香忙低了头,继续手中的绣活。看来夫人是懂她的意思的,她也是为夫人考虑,将来小姐总归是要嫁人的,难不成夫人还跟了去?超哥儿和月哥儿都是聪明的,小小年纪就知道上进,将来必定有出息,若是夫人过继一个,不管是谁,以后也算有个儿子可以养老。不过既然夫人不想,那她再多嘴就不好了。
  第二天,许氏和倪氏一大早就出了门,阿语待阮思勤他们都去上学了,方才跟蒋静一道出门。
  崔老太太虽然听了老妯娌的劝,没有在这件事上顶真,但心里总是不痛快的,什么阮家以后说不定还指望阿语,阿语有这本事吗?说破了天,她也过是个女娃,以后嫁了人就是别人家的人了,要是阮家没倒,或许阿语还有希望入宫甄选,兴许还能弄个侧王妃,可现在,连参加甄选的资格都没了,还指望个什么?
  “阿语又出去了?”崔老太太斜睨了俞氏一眼,不悦道。
  俞氏低头含笑:“是啊!”
  “一个女儿家,老是往外跑,不成体统,这个家又不是她在当家?要她跑进跑出的?”崔老太太抱怨着,又教训道:“不是我说你,你这个做娘的也该花点心思好好管管孩子,你看人家真姐儿,萱姐儿还有韵姐儿,哪天不是规规矩矩在家里做针线活?这才像个女儿家的样子。”
  俞氏道:“阿语也想在家闲着,可是如今这一大家子的人要吃要喝,光靠三伯母手上那点银子哪里够的?我就问人家租了几亩地,希望多少能赚点,补贴点家用,现在三伯母和七弟妹都忙,家里总该留个人照顾婆婆和祖母,还有几位姐儿,再说万一周氏又来……所以,我只好让阿语辛苦点了。”
  崔老太太听俞氏提到周氏,心就紧了起来,面色也不好看了。
  俞氏道:“婆婆只管放心,我已经让李婶把门栓好,若是周氏来了,这门都不让她进。”
  “对对,要把门栓好,俞氏,你等会儿让李婶再去顶上两根木棍,莫叫那疯婆子撞进来。”崔老太太还是很不安。
  “好,我待会儿就去说一声。”俞氏依从道。
  崔老太太这才稍稍安定,想起俞氏说租了几亩地,便又问道:“你向人家租地,岂不是也成了佃农?”
  俞氏笑笑:“不得已而为之,现如今只要能有收入就好,也不在乎当不当佃农了。”
  “这事,老三家的可知道?”崔老太太又问。
  “我还没跟她们说,想着等有了收入再告诉她们也不迟。”俞氏道,她已经跟阿语商议好,那五十亩地只说是租的。
  崔老太太破天荒的赞同道:“还是先别告诉的好,等有了收成再说。”
  崔老太太瞅着俞氏,心里又犯起嘀咕,这事儿俞氏之前竟然没告诉她,若不是今天她说阿语的不是,俞氏是不是会一直瞒着她?不过细想想,俞氏是个老实人,还不至于瞒着她私下置办产业,定是怕她不赞成,所以先瞒着,要不然,这会儿也不必告诉她了,这样想着崔老太太的心情又愉快起来,等地里有了收成的时候,老四也应该能放回来了,到时候,得寻摸着给老四再娶一房妻室。
  俞氏买的地,在安文县城以东,靠近安阳,而给三伯母的那块地在安文县以南,倒是不用担心会碰面。
  阿语和蒋静到的时候,张五已经带了十几个佃农挽着裤腿,弯着腰在田里插秧。
  蒋静去叫了张五来,张五两泥腿子都不好意思走近,阿语迎了上去,笑道:“辛苦张五哥了。”
  张五老实巴交,说:“是我们该谢谢小姐给我们事做。”
  “这么多地,要多少时间才能做的完?”阿语朝地里望了望。
  “这些兄弟都是好手,秧插的又快又好,顺利的话,今天就能完成。”张五道。
  “嗯!地里的事,我不懂,就全靠张五哥了,工钱回头让东哥儿给你送过去。”阿语满意的点点头。
  “小姐放心吧!就算小姐不给工钱,小姐的事,我们也要尽心尽力做好的,小姐可是我们的大恩人呐!”张五已经听东哥儿说了,年前给阮家庄佃农们派粮的就是夫人和小姐,这天大的恩情,他们就算给夫人和小姐做牛做马也是心甘情愿的。
  阿语笑了笑:“给我做事,不会叫你们吃亏的,只要事情做的好。”
  张五憨憨一笑。
  蒋静问道:“中午有人给你们送饭吗?如今家里人手不够,我们可能管不了饭食。”
  张五道:“李叔已经说过了,我家媳妇会给我们送饭的,小姐就不必为这事担心了。”
  阿语吩咐蒋静:“这饭钱到时候跟工钱一起算上。”
  蒋静笑着应诺。
  张五很不好意思的摸着头。
  阿语笑笑让张五自去干活,张五这才回田里去。
  阿语站在田边看了一会儿,道:“好了,我看这里没什么问题,咱们现在就去安阳县吧!”
  蒋静诧异道:“小姐是要去铺子?”
  阿语摇摇头:“咱们去县衙。”
  “小姐,您今天就要去谈买山的事儿?”蒋静还没做好准备,没想到小姐说办就办。
  “不错。”阿语笑着,大步朝马车走去。
  两人一径到了县衙,县衙门口的官差拦住了不让进,阿语塞了锭银子给那位官差:“大哥,我们找县老爷一不为伸冤,二不为诉苦,我们是想买几亩田地,还请大哥代为通传一声,就说特使的朋友求见,我姓阮。”
  那官差看阿语小小年纪,居然自称是特使的朋友,很是意外,不过看阿语出手大方,手中的那锭银子少说也有五两,再看阿语笑容淡淡,气定神闲的,好像不是在开玩笑,便道:“你先等着,我进去问问,若是老爷肯见你,我再带你进去。”
  “有劳大哥了。”阿语笑微微的说。
  “小姐,您觉得县老爷能见咱们不?”蒋静很忐忑。
  阿语抿嘴一笑:“有银子赚,谁不要?”
  须臾,那位官差跑了出来,对阿语作了一揖:“小姐里面请。”

  正文 第一百零六章 又来抢人(上)
  知县姜大人听说是特使大人的朋友,又是个女娃儿,还姓阮,就知道一定是阮家七小姐,特使大人走的时候,拜托过他多多照拂这位阮七小姐,还有内侄姜承业带来的那个表妹,怀远将军的千金柳姿柳小姐也拜托过他,可见这位阮七小姐颇有些本事,姜大人不敢怠慢,速速让人将阿语请了进来。
  “阿语见过姜大人。”阿语端端正正的给姜大人行了一礼。
  姜大人忙道:“阮七小姐不必多礼,不知阮七小姐今日登门有何事?”
  “姜大人,阿语有一事想请姜大人帮忙。”阿语笑微微的说。
  姜大人示意下人给阿语看座。
  “你且说来听听。”姜大人端了茶盏漫不经心的撩了撩茶盖,但不知这位阮七小姐所求何事,虽然朝廷已经赦了阮家女眷的罪,可阮家的几位老爷都还在京中关押,圣意难测啊!所以,他不得不捏拿着点,若阮七小姐所求之事太过为难,他可不敢拿着自己的前程卖人情。
  阿语莞尔一笑:“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我在安阳看中了一块山地,打听了一下,那片山还未有买主,所以只好求到大人这里来了。”
  姜大人暗暗吁了口气,原来是想买山地,这事,倒是容易。
  “阮七小姐怎么想起来买山地呢?你若是想置办些良田,安阳县倒还有几块好田。”姜大人好心道。
  “多谢大人,只是我想办个果园子,还是山地的好,而且我已经买了邻近的一片山。”阿语开诚布公的说,这事没必要瞒着姜大人。
  姜大人微微颔首:“原来如此,不知阮七小姐看中的是哪片山?”
  “就在阮家大宅以南七八里处,那里原有个酒坊。”阿语道。
  姜大人略一思索,道:“你且稍后,待我传主簿来问一问。”
  不多时下人请来主簿,姜大人与主簿看了地图,又问了那片山原来标的价位,方才让主簿出去,转身来跟阿语说:“阮七小姐看中的那片山,足足有一百六十余顷,属可卖的山地,按实价须银三千八百两。”
  阿语心里盘算了一下,这么算来,当初从酒坊掌柜那里买的价钱确实很便宜了。
  姜大人见阿语默然,还道她嫌价高,也是,阮家家产被抄,现在哪里还拿得出这么多银子?
  “阮七小姐,这个价,已经是底价了,不过特使大人曾经关照过本官,本官怎么说也要卖特使大人这个面子,这样吧!本官再给你打个七折,多了,本官也不好向上方交代。”姜大人说道。
  这一下子就给她省了一千多两银子,阿语欣喜,忙起身给姜大人行了一礼:“多谢姜大人,可算是帮了阿语一个大忙,阿语感激不尽。”
  姜大人呵呵一笑:“好说好说,本官这就交代下去,阮七小姐只要备足了银子,随时可以找主簿办理过户的手续。”
  没想到事情如此顺利,阿语再次谢过姜大人,说是回去筹银子,其实要买的话,现在就可以,只是这样太招摇了,要知道阮家已经被抄家,两千多两银子拿的太容易的话,反叫人生疑,事情已经讲定,不急于这一时,只要不误了春季栽种就好。
  出了县衙,蒋静又是喜又是忧:“小姐,没想到县老爷给出这么低的价,只是价再低,也是好大一笔数目,那么多银子,咱们上哪儿去筹?要不?咱们跟夫人说说,夫人手里还有几百锭金子……”
  阿语笑笑:“银子的事我自有办法,你就不用管了,你去吩咐小石头,让他安排好人手,咱们过个十来日就动工。”
  蒋静提醒道:“小姐,要把那片山都开辟出来,这人工费还好说,但是买树苗的费用可不低,我粗粗这么一算,少说也得上两千银子。”
  阿语笑睨了她一眼,边走边道:“你只管把事情安排好了就行。”
  蒋静看小姐一副笃定的样子,百思不得其解,小姐手里到底有多少银子?先前给了婆婆一千两,后来买酒坊买铺子以及铺子的修整又花了近千两,现在差不多还要五千两银子,小姐的荷包到底有多沉?
  既然来到安阳,那就顺道去一趟东市街,看看铺面的修整情况。
  东哥儿请的木工已经进场,该拆的拆,该重新做的重新做,东哥儿很负责的在场监督,阿语看了很是放心,交代了东哥儿几句,别省钱,把活做好才是正理。
  东哥儿诺诺,这才问蒋静,怎么大老远的跑来。
  蒋静附在他耳边低语,东哥儿听的眼睛发亮,给小姐作揖:“恭喜小姐了。”
  阿语抿嘴微笑:“所以,你又没得闲了。”
  东哥儿嘿嘿道:“有得忙才好。”
  等阿语回到阮家,还未进门就听见崔老太婆在嚎啕大哭。阿语和蒋静疾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