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庆余年第6卷 殿前欢-第1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那个人必须拥有强大到杀死皇帝的力量,并且有这种行为动机,才能够说服宫里太后。朝中的百官。

  即便不是说服。也是要给那些人一个心理上交代。

  而很明显。往大东山祭天一行人当中,唯一有力量杀死皇帝人,当然就是手握五百黑骑。暗底下又拥有一些不知名高手监察院提司范闲。

  至于刺驾的动机……想必以长公主智慧。自然会往太后最警惕的老叶家一事上绕。

  “你没有做出应对,相信你也没有往吴格非那里报信……侯季常那里你也没有报信。”

  范闲站在许茂才身后。冷冷盯着他的侧脸。为了防止有人忽然进屋,所以上船后他只是略微包扎了一下伤口。便伪装成许茂才亲兵。一直站在身后。

  “我让你在胶州水师呆着,为的便是今天这一天。”范闲语气平静。但内里却蕴着一丝怒意,“结果。你什么都没有做……监察院刺杀陛下,或许能说服水师中的某些将领,可是你怎么会信?而且燕小乙为什么会在水师船上?这些水师将领们难道心里就没有疑问?为什么这方面会相信你忠心,让你来到大东山?”

  许茂才低着想了一会儿后说道:“关于刺驾一事,应该是有些人会信……毕竟监察院的名声不好,而且昨天收到消息,五百黑骑连夜从江北大营赶赴崤山冲,在山东路一带忽然没了消息,所以如果说这五百黑骑是赶来刺驾,也说的过去。”

  范闲心头微凛,五百黑骑是自己调过来,只是没有靠近大东山范围,如果被京都人往这处再阴一道,如果皇帝这一次真的难逃大劫,自己还真有些说不清楚……好在怀里还有几份撒手锏。

  许茂才将眼下军中状况又详细叙述了一遍。范闲越听越是无奈,自己在山顶一日半夜,原来山下已经传成了另一番模样,自己勾结东夷城四顾剑刺驾?妈……这种裁赃的手段,未免也太幼稚了。

  不过范闲清楚。手段从来都是次要。只要最后凭借实力分出胜负,长公主那方面再幼稚裁赃,都会成为史书上铁板钉钉史实。

  “当然,水师里大多数人心有疑惑,甚至我相信有些人……根本就是知道此次大东山之事真相。”许茂才冷冷说道:“只是即便知道真相又如何?如果还是往年常昆领军,以他及那些水师老将对陛下的敬畏之心。肯定是打死也不敢参合到这件事情当中。而少爷您去年在胶州大杀一阵。好多老将都已经被杀死。不知有多少将领开始对朝廷感到心寒。如今胶州水师已经是秦家人的天下。即便是真的谋逆,我相信大东山下这些水师兵船上将领也会很乐意。”

  范闲平静说道:“你应该也知道真相。水师演变。我从来没有怀疑过……陛下也清楚秦家。我相信他一定有后续的手段,所以我还是奇怪,你是怎么获得长公主一方信任……”

  他忽然间皱着眉头说道:“对朝廷心寒。想必这件事情有你功劳……茂才,我让你留在胶州水师。不是让你折腾出一枝叛军出来。”

  许茂才沉默半晌后,忽然起身,对着范闲深深一揖。诚恳说道:“少爷。茂才不才。一直没有能将胶州水师完全控制在手中。但眼下……长公主既然谋反,秦家也加入了进来。您应该看见了……海上还有那位大宗师。机会难得。”

  他的双眼盯着范闲苍白的面容。闪过一丝忠毅与炽热。咬牙说道:“少爷。借机反了!”

  范闲盯着许茂才双眼,许久没有说话。他知道这位将领对于自己。不。应该是对于母亲的忠诚,对于他此时提出如此大逆不道建议。也不是没有猜想过,然后……他只是轻轻摇了摇头。

  “为什么?”许茂才压低了声音,焦急说道:“如今全天下真正的强者。都被吸引到了大东山,京都只是一块空腹,少爷你覤机登岸,联络上崤山冲一带的五百黑骑。千里奔袭京都。与陈院长里应外合。一举控制皇宫……待大东山这边杀两败俱伤。您以皇子身份。在京都登高振臂一呼。大事……可成!”

  “完全不可行。”范闲尽量平缓语气,免得伤了眼前人的心。温和说道:“皇帝防我防严。一直没有让我掌军,区区五百黑骑。怎么进得了京都?京都外一万京都守备师,京都中十三城门司。禁军三千……我怎么可能应付得了?”

  “京都守备师统领是大皇子亲信,禁军更全在大皇子控制之下,十三城门司直属陛下统驭,而陛下一旦不在,则属于无头之人。”许茂才明显极有准备,有条不紊一条一条说道:“少爷您既然冒险突围,身上必定带有陛下信物,应该是亲笔书信或是玉玺之类,您单身入宫,说服太后,再获宜贵嫔支持……宫外请陈院长出手,一举扫荡太子与二皇子的势力……”

  范闲挥手截住他话,说道:“这一切都建立在大皇子支持我前提之下。”

  许茂才不待他说完,进谏道:“皇帝如果死了,您手中又有玉玺御书,又和大皇子相交莫逆,大皇子不支持你,能支持谁?”

  “那秦家呢?”范闲盯着他双眼,一字一句说道:“还有定州叶家呢?双方合起来多少兵力?叶家经营京都守备师二十年,大皇子根本无法完全控制住。”

  “那又如何?”许茂才压低声音说道:“我大庆朝七路精兵,燕小乙身在东山,征北营无法调动,叶秦两家只有两属,还有四路精兵……只要少爷能够控制宫中,这四路精兵尽属您手,即便最初时京都势危,可不出半月,整个大势可逆!”

  “您犹豫原因,是因为您一直没有仔细分析过自己手上到底能够调动多大的力量。”许茂才盯着范闲双眼,一字一句说道:“陛下在东山遇刺,您有玉玺和陛下亲笔书信做证,刺驾罪名可以轻松安在长公主和太子二皇子头上,这便是有了大义名份……不出半月,这大义名份便能得到那四路精兵的认可,您在朝中虽然无人,可是林相爷……只怕留了不少人给你。至于大事雷霆一动之初,京都局势动荡,可是……陈院长是最擅长这种事情的高手。还有……不要忘了范尚书,他一定是会支持您。”

  范闲沉默许久,承认许茂才为了谋反一事,暗底下不知下了多少功夫,为自己谋算了多久,如果事态就这样发展下去,如果自己能够远离海上,脱离掉燕小乙的追杀,回到京都……或许,这庆国的权柄,真的会离自己手无比接近。

  这种诱惑大吗?范闲不知道,因为他的心神清明,根本没有往那个方向去想。

  “首先,我要保证自己能够活着回到京都。”范闲看着许茂才平静说道:“还有最重要一个问题,你这一切推论都是建立在大东山圣驾遇刺基础上……可是,谁告诉你,陛下这一次一定会死?”第一百一十六章 追捕(上)

  风呼啸着从船上掠过,海浪带动着船只一上一下,被的灯台虽然不会摔落在,然而灯中的火苗却是时大时小,耀的船舱中的二人面色阴晴不定。

  外面隐约有传讯之声,一名亲兵叩门而入,向许茂才禀报了几句什么,然后又急匆匆出舱而去,今夜大东山方圆二十里内的人们都陷入在紧张恐惧的气氛之中,不论是知道事实真相,还是不知道事实真相的人们,都十分惶恐不安。

  “要扩大搜索范围了。”许茂才压低声音说道,他的表情有些复杂,先前范闲的那句话,直接推翻了他所有的想法,如果皇帝没有死……可是许茂才并不相信范闲的这个推论,他虽然不知晓长公主的全盘计划,可是看眼下这种势头,皇帝如何能从大东山之巅活着下来?

  他在思索的时候,范闲在一旁静静看着他。胶州水师的反叛,明显许茂才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不然长公主一方也不会放心让他带着船只前来行事。而范闲清楚,许茂才向来对庆国朝廷没有什么忠心,有的只是仇恨与报复的欲望,所谓谋反,本就是水到渠成之事……只是他谋反想帮且的对象却自己。

  所以许茂才没有依照范闲当年的安排,在第一时间内与胶州知州吴格非,或者是侯季常取得联系,没有将胶州水师异动的讯息传递给监察院,从而才造就了大东山被围的绝难困境。

  这是范闲在胶州水师里埋的极深的一枚棋子,却因为棋子有自身的想法,而丧失了原本作用。

  可是范闲也不能发怒,连生气也是淡淡的。因为他清楚此人心。

  许茂才见无法说服范闲,脸上的表情有些黯然。半晌后说道:“我原本打算的是在最后时刻,调动手下的部属在海上反戈一击,打乱水师的包围圈,强行登岸,接应您下山,再赴京都。”

  范闲心头一颤,以许茂才手中这几只船,统共千余的兵员力量,便想登陆接应自己下山。想必是抱着必死的决心和勇气。

  “没有想到。您居然能……”许茂才摇着头叹着气。眼中不自禁浮现出一丝敬畏,在这些人的眼中。一个人能从光滑如玉的大东山绝壁上遁下,这似乎已经脱离了凡人范畴。

  许茂才接着说道:“您猜想不错,此次胶州水师加入长公主计划,一方面是秦家,但更重要的是我参与……如果让少爷您在山上遇险,那我真是万死难掩其过了。不过好在正因如此。燕大都督很信任我,想必怎么也不会查到这艘船上来,您就放心呆着吧。”

  范闲咳嗽了两声。摇头说道:“我必须赶回京都。”上船之后,他第一时间就向许茂才打听了此时海上陆上的封锁情况,清楚今夜这个封锁圈,集结了无数的强人,加上东夷城那些恐怖的九品刺客,如果自己要从陆上突围,难度确实极大。

  “能不能让船往北去三里。”他皱着眉头说道:“三里之外。那些人就无法控制更广阔的区域,应该能找到机会。”

  “太多眼睛盯着,要等。”许茂才担忧看了他一眼,叹了口气。依他看来,此时回京反而不是最紧要之事,想办法联络上黑骑,然后和京都里的人们取得联系,坐山观虎斗,才是最明智选择。

  范闲何尝不清楚,如果要谋取最大的利益,眼下如果能遁回江南,通知薛清,再由梧州归京。后手以待,反而是最妙的一招——可是这种决定毫无疑问不是正常人能够做出来,京都里有太多他需要关心的人。庆国的存亡,天下会不会战事大起,身在范闲之位,必须深怀其心。

  “我不能等太久。”范闲压低了声音,直接说道,灯里的火苗随着舱外的海浪而明暗着,让他的脸色多了一丝往常极少见到的焦虑。

  是,大东山这边他可以抛下,因为他最担心的五竹叔处于大东山这种绝对环境中,相较于叶流云和四顾剑甚至是洪老太监而言,拥有绝对的优势,谁也不可能留下他。而京都方面,却急需要他回去,需要他怀中的玉玺还有皇帝给太后亲笔书信。

  “澹州港外,你在船上?”范闲依然穿着亲兵的服饰,站在许茂才的身后,低声问道。

  “是。”

  得到了肯定的回答,范闲紧接着问道:“燕小乙是什么时候上的船。”

  “不清楚。”许茂才应道:“应该是从澹州到大东山的路上。”

  范闲的眉头皱了起来,看来长公主方面的联盟得到了彼此的认同,内部并没有什么太多的缝隙可以利用:“在澹州时,你应该看到一艘白帆船。”

  许茂才疑惑偏了偏头,说道:“那是您座船,当然有注意到。”

  “我要上那艘船。”范闲眼睛微微眯了起来,语气里挟着不容置疑和肯定的感觉,“燕小乙这时候的眼睛只怕已经从海底浮了起来,我要上岸,难度太大,有没有办法从海上往北走一截?”

  许茂才皱着眉头,说道:“那还不如直接坐船到澹州,只是……这要看运气。”

  范闲想了会儿后,点头说道:“我运气向来是绝好的。”

  —————————————————————

  黑暗的海面上,离大东山最近的那艘水师船只亮着明灯,努力与四周的船只保持着联系,海船极大,然而和横亘天间的大东山比较起来,却是渺小的有些可怜,就像是一张白纸前的一粒绿豆。

  船上的军士们紧张注视着海面,似乎是想从海水中找到蛛丝马迹,时不时有人呦喝着什么,还有许多军士手中拿着弓箭,随时准备射向海中。

  距离石壁上那个人影消失在海浪中已经过去了许久。从海面上到大东山两侧的陆上,

  有多少人在寻找着范闲的踪迹。根本没有人想到,在叛军们自己的船上。

  一身轻便箭装的燕小乙沉默站在船首。身旁亲兵帮他背着那柄厚重捆金弓。他自身旁木案上取下一杯烈酒一饮而尽,依旧是冷漠盯着悬崖下的那些浪花。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了很久,可是他依然相信范闲没有死。

  —

  虽然范闲中了自己一箭。又被那破浪一剑所慑,可燕小乙依然认为范闲没有死,发出号令,命令水师以及岸上亲兵大营们加紧了侦缉。

  燕小乙知道范闲受伤了,可是他下意识里希望范闲还活着,最好能够活到自己面前,然后让自己的那枝箭狠狠扎进他的喉咙——他很厌恶范闲这个小白脸。痛恨这个小白脸。一方面是因为他知道自己独子死亡与范闲脱不开干系,一方面是因为那一夜在京都的街巷中,他手执硬弓,却在与范闲的迷雾对峙中落了全盘下风,这是他不能接受的屈辱。

  范闲必须死在自己手上,才能洗清这个屈辱。

  “这一次你应该没有那么好的运气了。”燕小乙瞳中闪着厉狠的光芒,盯着大东山的石壁一动不动。却想着先前看到那一幕。让自己震惊那一幕。

  那个小白脸居然能从这么高,这么陡,这么平滑的绝壁上溜下来!

  如果不是燕小乙的境界高妙,眼力惊人,海面上的水师官兵绝对不会发现范闲的踪迹。只怕范闲借水遁出千里之外,所有的叛军还以为这位年轻的提司大人还被困在山上。

  这不是运气问题,这是实力问题,燕小乙微微心寒,震惊于范闲所表现出来实力。而因为船只与绝壁相隔太远,他的连环十三箭,没有将范闲钉在悬崖上,只是让他受了伤。这个事实让燕小乙难抑动容之色。

  如此强大的敌人,怎能允许他逃出今夜的必杀之局?

  “各船上的搜查如何?”燕小乙冷着脸说道,当海中没有找到范闲踪迹,他第一时间就想到,那个小子应该是从海水中攀上了己方的船只。此次胶州水师遣来的都是深知内幕的己方人,燕小乙并没有怀疑。

  胶州水师提督秦易看了他一眼,低声说道:“不在船上。”

  此人是秦家的第二代人物,枢密副使秦恒堂兄弟,因为去年范闲清查胶州一案,让此人得了机会接任胶州水师提督一职。此时他既然和燕小乙并排站在船首,秦家的态度……自然清楚了。

  “小心一些,此子十分奸滑。他既然从山上下来,怀里一定带着极重要的东西,如果让他赶回了京都,只怕对长公主殿下和秦老爷子的计划有极大影响。”燕小乙沉默说道。

  秦易应了声是,他虽是从一品水师提督,但在燕小乙这位超品大都督面前,没有一丝硬气的资格,尤其是此次围杀大东山,各方相互照应,但真正说话有力的,还是燕小乙。

  燕小乙看着面前的海水,忽然皱了皱眉头,说道:“我担心……范闲从海底上了岸。”

  “没有谁能在海底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