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庆余年第6卷 殿前欢-第1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知道这是幻听,不过他相信大皇子行军的速度,既然宫中已经基本控制,那他肯定已经分出大队,开始向着京都的纵深挺进,力图控制更大的范围,只是会小心翼翼地不要和十三城门司接触擦出火来。大皇子和他一样,既然动了手,便不会留手,禁军和监察院,此时正在京都里拼命追索太子和长公主的踪迹。

  最关键的是,婉儿和大宝被长公主带走了,没有救回自己的亲人,让他愤怒而沉郁起来。走入殿旁一个安静的房间,看着那个箕坐于地的太监,看着太监脸上的痘痕,范闲心中大怒,转瞬间却是心头一软,无可奈何地叹了一口气。第一百四十二章 多情太监无情箭

  看到范闲沉着脸走了进来,失魂落魄的洪竹从地上爬了起来,跪在了他的面前,低着头,一言不发。

  此时东宫这间房间四周没有别的人,只有站立着的范闲与跪着的洪竹,外间的幽光透进来,将二人的影子打在了墙上,看上去有些诡异。

  范闲盯着洪竹一片失神的面庞,垂在袖边的手握紧成拳,又缓缓松开,有些疲惫说道:“这事情,我需要一个解释。”

  洪竹抬起头来看了他一眼,眼中满是歉疚与深深的自责,但他只是又低下头去磕了个头,并没有解释什么。

  是的,洪竹便是范闲在皇宫之中的最大助力。范闲之所以敢于靠着两百人就突入后宫,一举控制含光殿,依靠的便是他对于后宫情势的完全掌握,对于大内侍卫的分布及各方贵人的生活细节的了解。

  而这一切,都是在这两天中,洪竹甘冒奇险向宫外传递的情报。这名青云直上的小太监本来被调入含光殿中,但后来太子归东宫后,又十分不舍地要了回去。

  太后既然属意太子继位,自然不会阻止他这个小小的要求。于是洪竹成为了皇宫里最奇特的那个人,他曾经在御书房里捧过奏章,曾经在含光殿里服侍太后,曾经在东宫中与皇后相依为命两个月。

  出奇的是,所有的贵人都欣赏他。喜爱他,范闲也不例外。

  只不过从来没有人知道,洪竹是范闲在宫中地眼线。由宫门直突含光殿一路上的那些丙值侍卫,之所以会蹊跷中毒,无法抢先预警。则全部是这位太监的功劳。

  范闲突宫能够成功,洪竹居功至伟,然而此时的范闲,看着他的眼神并不怎么温柔,需要他给出一个解释。

  太子和皇后在东宫之中,在洪竹地眼皮子下面,他们是怎么能够在如此狂雷般的突宫行动中反应过来,从而在范闲的利剑到来之前,逃了出去?

  范闲的拳头握紧了起来。阴郁的声音从他的牙齿缝里渗了出来,冷笑说道:“是你通风报的信?”

  洪竹不敢看范闲寒冷的双眸,重重地点了点头。

  范闲倒吸一口冷气,不可置信地望着他,说道:“你知道不知道你这是在做什么?我们是在造反,不是在玩过家家!”

  为了怕东宫里旁的人听到,他地声音没有提高,但内里的情绪却是渐渐燥狂起来。

  “你怎么了?心软?”范闲的眉头皱的极紧,用奇快无比地语速阴寒道:“你的心软会害了整个庆国!”

  他往脚边的地上啐了一口,恨恨骂道:“我千辛万苦才入了宫。结果你玩了这么一出,你不想活下去倒也罢了,可宫里这些人怎么办?你这是逼得我天不亮就要准备跑路!”

  范闲难得的愤怒起来,因为他怎么也想不明白,一个如此周密的计划,调动了自己花了无数时间心思藏在宫中的钉子,却因为怎么也想不明白的原因,出了这么大地漏子!

  为什么?为什么!范闲盯着洪竹的脸,眼中闪着阴火。

  “太子对奴才极好。”洪竹跪在范闲的面前。忽尔哭了起来,眼泪从他的眼角流下,沿着他年轻的面庞进入衣衫,“皇后娘娘很可怜。我想了又想,最后还是没忍住。”

  洪竹大哭出声。鼻涕眼泪在脸上纵横着:“大人杀了我吧,我也不想活了,秀儿被我自己害死了。我不知道自己还要害死多少人……都是我的罪过……我的罪过。”

  范闲倒吸了一口冷气,虽然先前已经骂了,但根本没有想到,洪竹放太子和皇后走的原因,竟然真的就是……心软!

  “广信宫那边是怎么回事?”

  “我不知道。”

  范闲地眼角抽搐了一下,心脏感到了一丝寒冷,看着跪在身前的太监,忽然开口说道:“你站起来。”

  洪竹跪在地上,不敢起身。

  “站起来!”范闲压低声音咆哮道。洪竹畏畏缩缩地站了起来,却是忽然感觉胯下一痛,不由痛呼出声。范闲缓缓将手收了回来,脸上带着复杂至极的情绪,看着洪竹一言不发,片刻后只是摇了摇头,叹了口气。

  洪竹脸色惨白,惊恐万分地看着范闲,但旋即想到,自己既然在事发之前暗中通知皇后和太子逃走,只怕这条命已经没了,事已至此,那何必再怕什么。

  于是他站直了身体,看着范闲一言不发,只是眼眸里的浓浓欠疚之意挥之不去。

  出乎他地意料,范闲没有说什么,也没有在无比愤怒之下取出剑来砍下他的脑袋。范闲只是叹了口气,挥了挥手,一个人向着东宫地外面走去,背影显得有些孤单与落寞。

  洪竹怔怔地看着范闲的背影,不知为何又哭了起来。

  范闲走出东宫的正门,再也听不到洪竹地哭声,恼怒无来由地少了许多,只是心里却有些空荡荡的。

  他挥手唤来下属,令他将东宫及广信宫的所有宫女太监押至辰廊处的冷宫地带集体看管,便一个人走入了皇宫的黑暗中。

  洪竹的临时心软,给他的计划带来了无法弥补的损失。在一刹那间,愤怒的范闲,确实有杀人的冲动,只是这抹冲动马上就消息失踪,因为他听到了秀儿这个词。

  在杭州地时候。他就曾经想到,那位宫女的死亡,会对洪竹的心境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因为从一开始他就清楚,洪竹不是一般的太监。他是个有情有义地太监,不然范闲也不敢将那么多的大事托付于他。

  只是范闲没有想到洪竹竟然多情如斯,竟会在宫变这种大事中,还会心软。

  由此可见,太子着实是个宽厚的人,有情的人。而且身怀秘密的洪竹,在太子被逐南诏的数月间,和可怜至极的皇后,在东宫里相依为命。或许生出了些不一样的情愫。

  洪竹是多情太监,对范闲有情,所以才会冒大险掀起宫乱,助他进宫。他对太子有情,对皇后有情,所以才会在最后一刻放手。人本来就是很复杂的动物,尤其是洪竹这样一个比读书人更像读书人地太监。

  “或许是自己太过无情,才想像不到人们居然会如此有情。”

  他在心里想着,不自主地联想到胶州水师里的许茂才,唇角浮起了一丝自嘲的笑容。

  许茂才和洪竹是他在庆国朝廷里扎的最深的两根钉子。但偏生就是在这场震惊天下的朝堂大乱中,这两根钉子却都拥有了自己的想法,给范闲的计划带来了极大的恶处。

  但如果没有许茂才,范闲根本无法从大东山下的深海中脱身,如果没有洪竹,范闲连后宫都无法进入,所以他知道自己没有资格去怪罪这些亲信什么。

  他舍不得杀洪竹,不忍怪洪竹,只是有些无奈地想到。在以情动人这方面,太子已经修练地比自己更强大——太子偶尔有真性情,而自己此生却是虚伪到底。

  禁军已经在监察院部属的帮助下肃清了后宫,大内侍卫们被全数成擒。应该再也掀不起什么波浪来。范闲沉着脸回到含光殿,并没有进去看太后。安慰老三那些家人,只是对守在宫外的荆戈低声吩咐了数句。

  荆戈面色微异,似乎没有想到提司大人在此大胜之际。居然就在考虑失败的问题,但他没有询问什么,伸出右掌按紧了脸上的银色面具,单膝一跪领命,便带着入宫二百人中的一部分黑骑高手,出宫而去。

  含光殿的安全控制,便在这一刻起,转交给了禁军。

  庆国历史上第一次宫乱的两位主谋者,在那枝烟火令箭冲天约半时之后,终于在高高的皇城城墙上会面。

  范闲对全身盔甲地大皇子沉默行了一礼,大皇子面色沉重,虽盔甲在身,依旧郑重回礼,夜风忽至,吹的大皇子身上的大红披风猎猎作响,吹的范闲身上那件黑色监察院官服如浆洗一般硬挺。

  皇城上紧张巡守地禁军将士们看着这一幕,不由心折,忽然涌出说不出的信心,庆历元年来,大皇子领兵西征,声威渐起,未尝败绩,而范闲执掌监察院后,更是俨俨然成为了陈萍萍第二,只是比陈老院长要更光鲜亮丽地多。

  如此二位皇子,如同他们身上的战袍一般,炽热的鲜红,冷漠地纯黑,光明与黑暗联手,这世上又有多少人能够抵抗。

  范闲与大皇子直起身来,没有说什么,便来到了角楼的外侧,注视着高高皇城脚下平静的广场,远处隐隐传来的厮杀声,和更远处极引人注意的几个火头。

  二人不需要说什么,准确来说,自大东山之事暴发后,二人根本没有见过面,说过话,可是便一手促成了今日的宫廷暴动。

  这依靠的便是二人对彼此的信任与信心,这种默契,并不是以利益为源泉,而是以历史为根源。这二位皇子在天子家中,都是被侮辱被忽视的那一部分,他们的母亲长辈,曾经并肩战斗过,今日这二位子辈也终于开始并肩战斗。

  禁军三千,此时一千人驻宫中,一千人在城头,还有一千人大队已经驰马而去,往京都的纵深突进,务必要在天亮之前,控制整座京都。一千人控制京都难度确实太大,但如果再加上范闲刻意留在宫外的一千余监察院官员做为帮手,就会顺利许多。

  “天亮之前。必须抓到他们。”大皇子冷漠开口说道,此言中地他们,指的自然是太子母子以及长公主李云睿,一千名负责扫荡的禁军之中,至少有三个骑兵小队是沿着洗衣坊那处的线路。在拼命地索缉逃出宫去的那些人。

  范闲沉默不语,在得知太子与长公主逃出宫去地第一时间,他就已经下了命令,监察院的密探剑手们,此时也正在京都里做着努力。只是他心里清楚,就如同自己在京都茫茫宅海中躲藏时,长公主极难抓到自己一样,自己要抓住对方,也是件极难的事情。

  这种事情需要靠运气。而且对范闲和大皇子极为不利的是,他们只有天亮之前这三个时辰的时间。

  “含光殿里一切安好。”范闲没有接大皇子这个问题,双眼看着皇城下的士兵,转而说道:“太后没有事。”

  大皇子的眉间皱了皱,没有说什么。

  为大皇子向来是个粗犷而宽仁孝悌之人,所以他不可能做出范闲能做的那些事情,便是连听到太后这个名字,他的心情都低落了一分,有些不自在。

  范闲微笑望着他,似乎看穿了他心里地那丝阴影。开口说道:“皇权的争斗,向来是你死我活,我们只是执行陛下的遗诏,史书上会给你应有的评价。”

  “我不在意这个。”大皇子摇了摇头,迎着高高城头的夜风,轻声说道:“不用再说了,父皇既然在遗诏里令你全权处理此事,我便相信你能处理好,我对你有信心。”

  如果没有信心。一向孝顺的大皇子,当然不敢冒着宁才人的生命危险,举兵造反。

  “可你能给我信心吗?”

  范闲看着与阔大的皇城比起来显得有些稀疏的禁军士兵,叹了口气。此时皇城前后。只有一千名士兵,怎么也无法给人以强烈地心理支撑力度。

  大皇子明白他担心的是什么。沉默片刻后说道:“父皇去大东山带走了禁军一属,今夜又折损了一部分,但你放心。用来守城,向来是一对三,尤其是像皇城这种地方,一对四也可。”

  “但皇城极大,要全面照拂也是件难事。”范闲低着头盘算着:“如果真让长公主和太子逃出京都,与京都守备师遇见,老秦家可以调多少军马入京?”

  “京都守备师一万人。”大皇子既然起兵,当然对于京都内外地军事力量盘算的十分清楚,“你我合兵一处,共计五千人,应该能顶住。”

  “我的人不能用来守宫。”范闲摇了摇头,举起右臂指着黑暗的京都宅海,说道:“他们只有在那里面才有力量。”

  他转头看着大皇子的侧脸,微忧说道:“而且你忘了一点,老二不在宫中,他的动作快,只怕已经偷偷溜出城了。叶重手下的人,你难道不用考虑?更何况老秦家手中的军队,可不仅仅是京都守备师一属。”

  大皇子的眼角抽搐了一下,如果真是叶秦二家联手来攻,就算这时候皇宫里突然再变出三千禁军来,他也没有什么信心。

  “而且皇宫乃孤宫,不似大郡储有粮草,如果被大军围宫,你我能支撑几日?”

  大皇子霍地转身,盯着范闲地眼睛,说道:“你究竟想说什么?我当然知晓皇宫不易守,但为什么我们要守宫,而不是守城?”

  “守城?十三城门司里现在可有落在我们手上,我们根本不知道那九道城门有哪一道会被长公主轻轻敲开……就像我敲开后宫的门一样。”

  “不要瞒我。”大皇子说道:“你不可能放弃城门司不管,你的人已经去了城门司,昨天夜里长公主埋在城门司里的钉子,已经被你杀了。”

  范闲自嘲地笑了笑,说道:“监察院不是神仙,不可能把长公主所有地钉子都挖出来,而且我们必须做最坏的打算,如果太后地旨意无法收服城门司那位张统领,你我便要做好被大军困在宫中的准备。”

  “我只想知道,秦家的军队几天能够入京。叶重领旨回定州,就算他停在半路,可是要至京总需要些时间。”

  “如果只算京都守备师,一天即到。”范闲平静说道:“秦家地大军大概要四天之后才会到,叶重返京的时间。大概差不多。”

  大皇子没有问范闲为什么对老秦家的布署了解的如此清楚,因为他相信监察院在秦家的军队中一定有钉子,就像在禁军中一样,先前地清洗如果不是范闲事先就点明了对象,也不会如此轻松。

  “你能控制城门司。”大皇子望着范闲的眼睛,忽然又说了回去,“如果不能,你根本不敢动手,所以我很奇怪。你现在和我说这些话,是出于什么考虑。”

  范闲沉默了起来。

  “先前荆戈领着你的院令,来我这里调了两百匹马,然后出宫不知去向。”大皇子冷冷看着他说道:“不要告诉我,你没有什么想法。”

  范闲忽然笑了起来,说道:“其实,我是想说……我们跑路吧。”大皇子一掌拍在皇城青砖之上,压低声音大怒说道:“逃跑?你疯了!”

  范闲苦笑说道:“我好像确实是疯了……逃又能往哪里逃呢?只是开个玩笑,你不要这么激动好不好?”

  “这时候还开什么玩笑?”

  “大家的情绪都这么紧张,我开个玩笑疏缓一下情绪怕什么?”

  范闲这句话并不仅仅是玩笑。如果换作以前,当此情势逆转之机,为了自身的安全,或许他早就已经跑了。因为这番对话说的十分清楚,如果太子与长公主溜出京都,眼下看似一片大好的局面,便会毁之一旦。

  大皇子忽然叹了口气,重重地拍了拍他地肩膀,说道:“你没有领过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