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庆余年第6卷 殿前欢-第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

  好大的火!

  雄雄的火焰从东宫那些美仑美奂的殿宇间升腾而起,化作无数火红的精灵,向着这洒播着雨水的天空伸去,无比的炽热伴随着火焰迅即传遍了四周。

  姚太监的眼瞳猛地一缩,然而眼瞳里的那抹红却没有丝毫淡化——东宫起火!在这个当口儿,除了宫里那对尊贵的母子自己点火,没有谁能够办到。可是……难道这对母子想自焚?

  而且此时雨下地这般大,这火是怎么燃起来的?为什么漫天的雨水都无法将这火势浇熄?

  姚太监知道此时不是去追究火是如何点起来的,而是马上要下决断,是救火还是如何。

  任由皇后与太子母子自焚而死?姚太监没有花多长时间思考,他知道,纵使陛下再如何愤怒,可是如果在自己的看管下,皇后与太子就这般没有承受天子之怒便死去,天子之怒便会降临到自己的头上。

  片刻之后,姚太监的嗓子像是被火燎过一般。嘶哑却又尖锐地高声叫了起来:“走水啦!”

  ……

  ……

  皇宫里不知道有多少贮水的大铜缸,不知道有多少太监宫女。当东宫火起的时候,早就已经有人反应了过来。纷纷向这边赶,开始拼命地救火。姚太监紧张而小心地没有参加,而是站在外围黑着张脸注视着忙碌的人群,极度小心,不让任何人抢先与那燃烧地宫殿里的母子二人接触。

  这火有些奇怪,似乎不像是宫殿自己燃起来,而是有谁用了些极易燃烧地材料油脂。所以火势极猛。连雨水也烧不熄,然而当这些材料燃尽之后。火苗也就没有后继之力,熄灭的也是极快。

  便有忠心地太监奴才撞破了被烧的黑糊糊的宫门,想闯进去救里面的主子。

  然而那个小太监一旦撞破宫门。却发现自己眼前一黑,不知怎的便被一根木柱砸中了头部,昏了过去。

  姚太监冷漠地当先而入,身后那些侍卫与太监再次将东宫围了起来,将那些面面相觑的救火人群隔在了宫殿外面。

  东宫里已经被烧的一片凄凉,而在殿前地雨泊石板上,皇后娘娘正被太子殿下抱在怀中,身上除了些许被火燎过地痕迹,便只是雨水打湿后的狼狈。

  姚太监微微躬身一礼:“火熄了。”

  意思很简单,既然火熄了,二位主子就还是暂时委屈在这宫里呆会儿。

  手掌被烫起一串水泡地太子盯着姚太监的眼睛,脸上闪过一丝戾狠神情,一字一句说道:“除非你现在就杀了本宫,不然整座皇城都知道了东宫失火的消息,你们以为还能瞒多久?”

  然后太子提高声音,平和说道:“本宫无事,只是母后被烟薰晕了过去。”声音很轻松地传到了东宫外,落在了那些前来救火地人们耳中,让这些人心头一松,只要皇后太子无事,自己这些人也就不用倒霉。

  然而这声音落在包围东宫的太监侍卫耳中,却又代表着另一种意思。

  ……

  ……

  姚太监身子一震,缓缓抬起头来,看着面前这个平素里十分普通的太子爷,微微皱眉,这才知道,这位太子爷毕竟是陛下的亲儿子,大祸临头时,这种决断,这种自焚逼驾的手段,用的竟是这样漂亮。

  皇帝要处理家事,要保持自己的颜面,所以选择了黎明前最黑暗的这些时辰,天公凑趣,降了一场雷雨助兴,今日的皇宫,已然死了上百名奴才,为的便是掩住众人滔滔之口。

  然而此时东宫失火,众人皆知太子皇后安好,这件事情再也无法悄无声息,所谓家事,渐要转作国事。

  姚太监看着面色平静的太子殿下,忽而心头一震,发现这位平素里有些窝囊的太子爷,一朝遇事,无论是眉眼还是神情里,竟是像极了陛下——

  庆国真正权力最大的那个女人,那个老女人,其实早在半个时辰前就醒了。老人家需要睡眠的时间极少,但太后娘娘依然习惯性地躺在含光殿的绵软大榻上,闭着眼睛养神。

  今天不知道为什么,自己醒了已经这般久,天却还是这么黑,让人没有起身去园里走走的兴趣。

  尤其是后来的那阵风雨雷声,让太后老人家的眉头皱了起眼,眼睛闭的更紧了些。她不怕打雷,但厌恶雷声,总觉得是不是老天爷对于老李家有什么意见,才要通过这种方式来告诉自己。

  风雷之后。远处隐隐传来一阵喧哗之声,只是这阵声音很快便消失了,蒙蒙黑的宫殿里又恢复了平静。

  太后却不想再躺了,在嬷嬷与宫女的服侍下,缓缓从床上起来,颤颤巍巍穿好了衣裳,在额上细细熨贴地系了根青带,被扶着坐到了椅上。

  宫女们悄无声息地端着金盆前来侍侯老人家漱洗,盆中地温水冒着热气。

  太后盯着盆中的热雾发怔。

  片刻之后,她叹了口气。挥挥手,说道:“刚才是哪儿在闹呢?”

  宫女们和嬷嬷们面面相觑。她们虽然也听见了,隐约应该是东宫那面。但是此时尚是凌晨,谁也没有出殿,都不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即便有的人猜到是东宫出事,可是也没有谁敢当着太后的面说出自己的猜测。

  便在此时,那名端着铜盆的宫女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

  而一名老态龙钟的太监却缓缓从殿外走了进来。

  整个皇宫。除了皇帝陛下外。便只有这位老太监可以不经通传,直接进入太后寝宫。而太后身旁围着的那些宫女嬷嬷们看见那名老太监进来。愈发地沉默,只有那名端着铜盆的宫女脸上闪过一丝绝望,一丝挣扎。

  洪老太监缓缓走到太后身边说道:“东宫前些天抓了几个手脚不干净的奴才。结果没杀干净,又闹了一闹,老奴让小姚子去了,只是小事情。”

  太后微微皱眉,喔了一声,眼光却瞥着那位端着铜盆地宫女。

  洪老太监也用他浑浊不清的眼神,看了那位宫女一眼。

  那名宫女地身子颤抖了一下,缓缓低下了头。

  ……

  ……

  然而她马上抬起头来,用极快速的语速说道:“东宫……”

  说了两个字,便停顿在了那里,她惊恐万分地盯着对面。

  太后用她那苍老而颤抖地手,死死地握住了洪老太监的手腕,因为她知道,只要洪老太监愿意,这条老狗有无数的法子,可以让那名宫女说不出一个字来。

  “走水。”端着盆的宫女抖着声音说道:“好大的火,皇后和太子娘娘还在里面。”

  洪老太监缓缓摇了摇头,将手缩回了袖子中。

  太后紧紧盯着那名宫女,说道:“陛下呢?”

  “陛下在广信宫。”

  那名宫女咬着嘴唇,替她的主子传出了最后一句话,也是她在这个世界上最后一句话,左手掏出袖中的钗,将钗尖刺入了自己地喉咙中,鲜血汩汨而出。

  她手中地水盆摔落在地,砰的一声脆响,她地身体也摔落在地,一声闷响。

  含光殿内死一般的寂静,所有的宫女嬷嬷都被这一幕惊呆了,谁都说不出话来。

  “死不足惜地东西!”太后站了起来,看都没有看地上的宫女尸体一眼,说道:“去广信宫。”——

  广信宫外的雨渐渐小了起来,而长公主的呼吸也渐渐小了起来,她脸上的红已经由绯转成一种接近死亡的深红,那双大而诱人的眼眸渐渐突起,极为诡异。她的身体悬于美丽的宫墙上,她的生命全部悬于扼在她美丽洁白颈项间的那只大手中。

  死亡或许马上到来,然而这女子,这位庆国二十年来最怪异的女子终究是疯的,所以在她的眼中根本看不到一丝对于死亡的恐惧,有的只是一抹淡淡地嘲弄与讥讽。

  嘲开与讥讽的对象,自然是她面前的天下第一,她的兄长,庆国的皇帝陛下。

  或许是这一抹嘲弄的原因,庆国皇帝的手掌略微松了松,给了李云睿一丝喘息的机会。李云睿大口地呼吸着,忽然间举起拳头,拼命地捶打着皇帝坚实的身躯,因为呼吸太急,甚至连她的鼻涕和口水都流了出来,淌在她那张依然美丽却有些变形的脸颊上。

  死亡或许不可怕,但是没有人在将要死的时候,忽然抓到了生的机会,还不会乱了心志。

  皇帝冷漠而讥讽地看着她,一字一句说道:“原来,疯子终究还是怕死的。”

  长公主啐了皇帝一脸的唾沫,嘶哑着声音,疯狂地笑了起来。

  皇帝缓缓拭去脸上的唾沫,面色不变,又举手缓缓擦去长公主脸上的东西,缓缓说道:“你我兄妹二人,这几年似乎很少说些知心话了,多给你一些时间何妨?”

  “不用时间了。”长公主艰难地吃吃笑道:“我只是在想,你如果今天杀死我,接下来是不是就要杀陈萍萍了……很奇妙的是,清宫这种大事,你居然一个虎卫都没有带……你在防着谁?防范建?”

  以庆国朝廷的局势,一旦平衡完全被打破,身为帝王,自然要树立全新的平衡,而原来老的一代,自然要成为祭品。

  “很好……看来范建死了,范闲也要死了……有这么多人陪我一起走,我又在乎什么?”

  长公主忽然又啐了皇帝一脸,嘶着声音说道:“你是寡人,你是孤家寡人!杀了我啊,杀了我,你没儿子,你什么都没有……你就是一个孤魂野鬼。”

  “天子不需要朋友。”皇帝冷漠说道:“至于儿子们,如果他们敢造反,朕自然可以再生。”

  广信宫外,忽然传来急促的叩门声,声音极响,似乎外面的人极为急迫。

  “你……终究还是……不舍得杀我。”长公主喘息着,怔怔望着皇帝说道:“你明知道我是在拖时间,为什么任由我拖着?”第九十二章 幽

  皇帝缓缓闭上眼睛,说道:“你高估了朕的耐心,我低估了猊在宫里的能量……”

  长公主望着皇帝喘息说道:“我知道,你一直在给我机会,其实我也一直在给你机会,只要你不想杀我,我根本……鼓不起勇气去害你……因为这一世,我已经习惯了在你的身后,想要完全站在你的对面,不是件容易的事,我不想害你……所以我一直没有出手。”

  “然而你让我绝望了。”李云睿喘息着,旋即温柔地微笑道:“所以杀了我吧,如果我活着,一定会想尽一切办法杀死你。”

  “没有谁能杀死朕。”皇帝平静说道,然后他的手缓缓用力,而此时广信宫外的叩门声却极怪异地停了下来,长公主的眼中闪过一丝异样。

  “你是我妹妹。”皇帝忽然伸出手去,轻轻地抚摩了一下她的脸颊,喃喃说道:“就算很不乖,可你还是我的妹妹。”

  ……

  ……

  这是皇帝与长公主在这个世界上所进行的最后一次谈话。

  然后广信宫的宫门被几柄雪一般的刀光横生生破开,嘶嘶脆响之后,宫门轰然倒塌,一脸平静然而眸子里异常急惶的皇太后,在洪老太监的陪伴下,在数名虎卫的拱卫下,走进了广信宫。

  “皇儿!”

  太后看着眼前这令人震惊的一幕,尖叫了起来。

  长公主用有些失神地目光看了与自己近在咫尺地皇帝一眼。发现皇帝听到这声尖叫后。唇角浮现出一丝自嘲的笑容。

  却不知道这笑容是在嘲弄谁。

  一根指头,一根指头。渐渐从长公主发红地脖子上松开。就像是附在树枝上致命地毒藤渐渐无力。

  皇帝闭着双眼。用了很长地时间。平伏下自己地呼吸。然后缓缓收回手掌。转回了身体,略微整理了一下自己被长公主揪乱了地龙袍。面无表情地迎住了自己地母亲。牵着她的手,轻声说道:“母后。我们回去。”

  皇太后地眼光停留在瘫倒在宫墙下。抚摩着自己发烫发红地脖颈。不停喘息着的长公主身上,浑身发抖。

  皇帝牵着皇太后地手微微紧了一下。轻柔说道:“母后,我们走吧。”

  话语虽然温柔。虽然表示了一种妥协。却也充满着不可抵挡地威严。皇太后地手再次颤抖了起来。颤声说道:“回宫。赶紧回宫。”

  皇帝忽然在广信宫门口停住了脚步。脸上的表情一如既往地平静。眉头却略微皱了一下。说道:“朕以为。这天下子民皆是朕的子民。”

  先前破宫而入那几名虎卫神情一凝。

  几道风声响起。几名跟随太后地虎卫惨哼数声。倒在了血泊之中。

  皇帝恭谨地扶着太后地手出了广信宫。

  洪老太监袖着手跟在身后。

  广信宫地宫门。再次关闭了起来。也将长公主地喘息声关在了里面。

  今天地朝会推迟了半个时辰。京都十三城门开门地时间。也推迟了半个时辰,这半个时辰里足够皇宫里发生很多事情。也足够朝中地文武百官们大致知晓了陛下做了些什么。

  所以没有人敢真地在半个时辰之后再赴皇城,所有地上朝大臣们。都依照原定地时间。老老实实地守候在了皇宫地城门外。

  只是今天场间地气氛很怪异,没有人会聚在一起讨论闲聊。便是连寒喧似乎也成了一种罪功。那股畸形地沉默。让所有地人都感到了一股压力。

  就在凌晨前。长公主在朝中京中的大部分势力已经被一扫而光。而有些势力甚至是以往这些官员们根本不清楚地。这次行动来的如此迅疾。下手如此决断狠辣。收网如此干净利落,让这些官员们都感到了一丝寒冷。

  据说坐镇京都指挥地,是监察院地那条老黑狗。

  官员们当然就知道此次事件的层级有多高。然而站在皇城前各自揣摩着心思,却想明白了。这天下终究是陛下地天下。不是皇子们地天下。更不是长公主地玩物。只要陛下哪天想动一下。自然会轻松无比地将这些人清扫干净。

  也只有到了这个时候,群臣们才回复了往常对于那位高坐龙椅之上男子地无上敬畏。才想起。自己这些人似乎在这些年里都已经习惯了陛下地沉默。而忘却了他当年地无上荣光与丰功伟绩。

  只是官员们也不可能就此沉默接受,因为他们不知道朝会上紧接着会发生什么。如果说陛下要借此事对朝堂再进行一次大的清洗。门下中书的那些老大人们。很是担心庆国地官僚机构还能不能承担起这样一次风雨。

  范提司已经抓了太多的官员。

  如果再抓一批。谁来替朝廷办事?

  而更多地人则是在猜想着。长公主殿下究竟是因何事得罪了陛下,竟然落得个如此下场。无论如何,这些官员们也是猜不到事件真正地原因,自然也不可能联想到皇宫里那些血腥阴惨地画面。

  皇宫里没有什么消息传出来,看似很平静。

  ……

  ……

  鞭响玉鸣。众大臣依次排列上殿,其中就包括门下中书最前的舒胡两位大学士,还有诸部尚书,户部尚书范建也在其列,只是龙椅之下地位列中,已然少了数人。

  这数人此时只怕正在大理寺或监察院中。

  群臣低头而入,片刻平静后却愕然发现,龙椅上并没有人。

  舒芜忧心忡忡地看了胡大学士一眼,虽没有说什么。但眼神里已经传递了足够地信息。这位老学士随侍陛下多年。当然知道陛下地心志手段,既然说推迟半个时辰,那便是陛下一定有把握在半个时辰之内了结所有事情。

  以陛下的气度,没有把握的事情。他不会做。他也不会说。

  只是此时半个时辰已过。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