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古代调香师-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欧阳铮回过神来,没说话只是略点点头,又瞥向另一只山梨木盒,内分四格,陈列了四色珠子,每粒珠子浑圆饱满,上面刻有变体寿字纹,串绳头皆打了五蝠彩络子。
  盒盖上一张素笺上簪花小楷落入欧阳铮的视线,笔迹工整,走笔清秀中透着几分柔美,想是出自女子之手。
  “这珠串是熏香?还是香木?”欧阳铮用过香木做的珠串,可没这纹理细腻,一时分辨不出这是木头还是香丸。
  “扑哧”一声,尹承宗没忍住,笑出声来。
  “什么香木,这珠串可做熏香亦可日常佩戴。就算我手下的铺面,也做不出这等上品。嗯,我闻了闻,少说也有二十来种材料,这素笺上写的十来种只是多与其他药材相忌的用料,因此被单独提了出来,至于真正的用料……那是秘方。一般的香珠多黑色,也是供焚香之用,交趾倒是有加朱砂的红色香珠,黄、白、菩提三色甚是少见,这香珠紧实,更胜上等檀木珠串。”
  欧阳铮睃了眼尹承宗的腕子,挑眉道:“你不光眼睛毒,那鼻子比狗还灵!我还没得一件,就被你抢了先。既然拿了母妃的寿礼,就送份更大的补上,否则……”
  尹承宗慌忙拉袖子护着手腕,瞪圆眼睛看着欧阳铮,生怕被他抢去了一般,一个劲儿点头保证,“这串是王妃婶婶赏我的,改日我还婶婶一份大礼就是了。你莫这般盯着我!”
  “行了,你们兄弟俩还计较什么。难得子澄有件瞧上眼的东西,给了他便是,还要什么礼啊?文宣,既然是好东西,你也来挑一串。”
  王妃笑望着欧阳铮,她这儿子平日里不苟言笑,对这些身外之物也不怎么上心,难得今日瞧上了多问了两句,于是便顺口提了一句看看他是否喜欢。原也没指望欧阳铮真拿,没想她到刚一提,欧阳铮盯着那四色珠串蹙眉,似在犹豫,不知选哪个好。
  王妃暗自称奇,就见欧阳铮拿着一串菩提色的香珠串看了又看,便问:“咦,这香珠串可有何不同?”
  尹承宗也望过来,盯着欧阳铮手里的珠串甚是好奇,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手腕,刚才文宣来得太快,自己没来的及瞧仔细了,难得菩提色的那串也与其他的不同,是出自真正的高人之手?
  “没什么不同。我就选这串。多谢母妃!”欧阳铮赶紧将珠串套在手上。
  他心里明白,这菩提色的珠串确实有些不同。最下面的一粒香珠孔洞处比其他的多了两片极小的竹叶刻纹,不仔细瞧根本发现不了。也不知为何,他刚瞧见这个与旁的不同便决定选这串了。
  “说起来,慕府的事如何了?听说,萧家的姑娘被指给了泰王。可我隐约记得尹郡主的母家与贤妃连了宗……”王妃的话没说完,可意思很明白,慕家这样脚踩两条船,有犯忌讳之嫌。
  欧阳铮看了一眼枫叶,枫叶当下会意告退,留了三人在内堂说话。
  “贤妃在这事上没使上力,不然慕家也不会找上我。”欧阳铮转动着腕子上的珠串,“这些日子不在京中,萧家的事,您老怎么看?”
  “荷花会那日,泰王妃下了帖子,刚巧身上不爽利没去成。后来萧家的被指了婚,就有人说太后那里的方子不是萧家寻得的。本来没在意,可今日瞧见这些……”王妃指了指小几上的盒子,“估摸着慕家怕吃亏,有心示好。”
  “王妃婶婶,萧家的礼单里也有檀、麝、蔷薇水什么的,不过比起慕家的可是差远了。慕家不光是示好,分明是已经吃了暗亏,怕太后和泰王忘了他家的好处。”尹承宗打了个哈欠,抬了抬眼皮,“慕大亏得名里还叫个‘忠’字,我看他就是个墙头草。”
  王妃微微蹙眉,看向欧阳铮,问道:“那文宣,你的意思?可与你父王说明?莫招了忌讳。”
  欧阳铮沉默了一刻,才道:“母妃不必挂心。这事我心中有数。父王那里我自会去说,这事也不必我出面。”
  王妃颔首,又与欧阳铮闲话了几句寿宴之事。欧阳铮见她疲乏,拉着尹承宗行礼告退。
  一出院门,尹承宗便嬉皮笑脸地凑了上来,“文宣,把你那串珠子给我瞧瞧?”
  “去去,得了一串,还想再要。我去找父王,你若想去不妨一路。”说着,欧阳铮拉住尹承宗的胳膊就要拽他一同去。
  尹承宗一听要见洛西王,连忙挣脱开来,摆手道:“不看了还不成,小气!你从小到大受欧阳老王爷耳提面命惯了,我可不想耳朵遭罪。我先回去了,初五再来!”
  尹承宗一溜烟小跑逃走了,欧阳铮不忘在背后喊了声:“别忘了回礼,不然下次来了可就跑不了。”
  尹承宗只当没听见,脚下步子更快了。等他大摇大摆地出了王府上了马车放下车帘后,脸上嬉笑的神色瞬间褪去,低声向车外吩咐道:“去查查,萧家献上的香方是何来历,还有慕家送到罗西王府的香品是何人所制?”
  车外雨势渐大,雨滴打在车顶,劈啪作响,车把式一挥鞭子,马车缓缓启动,而跟车的另一名小厮却已经不见踪影。
  ******
  例行求票,咳咳~~~
  
第二十一章 七夕(上)
更新时间2011…1…31 1:29:35  字数:2574

 立秋后,上京城阴雨连绵,时大时小,不曾停歇。
  萧氏腿疼的毛病犯了,慕继忠和慕继孝整日不在家,初七那日全家也没聚在一起,萧氏传了话让各房在自己院里摆饭祭拜,七夕乞巧各过各的。
  花溪往年在谷里都是和刘妈妈、丁香一起过,回了慕家想到一大家子一起过还真有些不习惯,听说七夕不用一处,反倒乐得轻松。不想,用过午膳慕韵宜派了素馨请她晚间到二房院子过节。花溪本不想去,可素馨说是二奶奶的意思,花溪不好拒绝长辈,便应下了。
  素馨一走,花溪吩咐丁香去准备些香药和香帕子。
  丁香备了六样香药和四方帕子,盛在剔红双层漆木盒里送到花溪屋里让她过目。
  “晚间姑娘去二房那边,奴婢就不去了。”
  花溪略看了看香药,都是自己说的入秋好用的温补滋养类的香药,点头道:“就这些吧。平日里你也是个爱热闹的,今儿怎么不愿去了?”
  丁香笑着盖好了盒盖。
  “各房的奶奶们屋里规矩大,平日里也是红柳陪着您往各处去。刘妈妈知道您要出门,说想把春桃、春英和过节留在院子里的丫鬟、婆子们聚在一处摆桌席热闹热闹,奴婢留下了刚好帮帮刘妈妈。”
  “那我带红柳去好了。刚发了月钱,你取两贯给刘妈妈,让她看着弄吧,未过百日酒少吃些,免得说错了话落人口实。”
  花溪允了,挥手让丁香下去找刘妈妈商量。
  丁香撩开帘子出门,就看见春桃在门外晃悠,懒得搭理转身就走。
  春桃瞧见她出来就迎了上去,“丁香姐姐,姑娘可是要去陇翠院?”
  丁香蹙眉,以为春桃想跟着去,便道:“姑娘说带红柳姐姐去。晚间刘妈妈做东,叫院子里的姐妹们在后院一起过节,姑娘允了,我正准备去给刘妈妈回个话。”
  “啊呀,姐姐该提醒提醒姑娘。赶上乞巧,该多往大房走动走动,和六姑娘多亲近亲近,怎么还往二房钻呢?”
  丁香虽然不是家生子,可入府以后花溪和刘妈妈多番训诫,又在红柳身上吃过亏,早就不是当初的吴下阿蒙,哪能听不出春桃的别样心思。
  “姑娘的事自有老夫人做主,轮不到咱们做奴婢的插手。你若是闲得发慌,不如学学春英多描描花样,要不跟你干娘学做两手点心孝敬姑娘,别以为动动嘴皮子就能讨姑娘欢心。我家姑娘心思单纯,你要觉得没奔头,不如去求求奶奶们,让你去萧家得了。”丁香冷哼了一声,甩袖去寻刘妈妈。
  春桃站在原地气得直跺脚,咬牙骂道:“不过是个乡下来的烂蹄子,还在我面前摆谱。呸!得意什么,回头有你好受的!”
  春桃转到了耳房,见春英正烧水泡茶,想起刚刚丁香奚落之言,气上心头,“春英,你不去后院看着那些洒扫的丫鬟,怎么偷懒跑到这里来了。这伺候茶水饭食的活儿可不是人人都做得来的。”没注意春英已经提起壶准备倒水,抄手去抢春英手里的水壶。
  “小心,烫手!”春英懒得与春桃相争,本想倒完水便把壶放下,没想到春桃跟吃了枪药似的,先冷嘲热讽,紧接着气势汹汹地伸手来夺,着实吓了一跳,腕子一提,脚步一闪侧身怕她烫伤,不想壶盖边还是擦过了春桃的手指。
  “啊哟——作死,想烫死我啊!”春桃疼得直叫唤,春英放下水壶,抓住春桃扯到水缸边上,舀了一瓢水把春桃烫红的手指伸了进去。
  “我到屋里来寻东西,见水开了没人管,好心帮你沏。你不等我放下壶便来抢,哪里会烫伤?”春英不满地回嘴道。
  春桃虽知是自己不小心,更是愤懑不已,嘟囔道:“你,你们一个个看我不顺眼,合伙欺负我。”
  “谁招你惹你了?跑来给我撒气。伺候茶水哪有不被烫伤的,况且还是这么点小伤,你要是想让人说你不稳重尽管吵吵。我去给你寻药膏。”春英厌烦地睨了她一眼,把水瓢塞到她怀里,去屉子里给她翻药膏。
  春桃理亏,一屁股坐在杌子上,抱着烫伤的手又开始数落丁香,说自己是为了姑娘着想,嚷嚷要去寻姑娘评理。
  春英从她话里听出个大概,一面给她搽药膏一面说:“别当姑娘小就不晓事。你是什么心思丁香姐未必明白,姑娘可不会不明白。”
  “我能有什么心思?”春桃手一抖,急忙从春英手里抽了出来,心虚地放在唇边吹气。
  春英盖上盒盖,收好了药膏,瞥了春桃一眼,“丁香姐有句话说对了,姑娘的事是老夫人说了算。老夫人一旦有了主意,谁也改变不了。你手烫伤了,我替你去送茶水。”
  说完,春英不再理会若有所思的春桃,端上漆木盘去给花溪送茶。
  花溪见送茶的是春英,问了春桃哪里去了。春英回话说不小心烫伤了,已经上了药不碍事。正巧丁香来报晚上的安排,听见春桃烫伤愣了一下却没吭声。待春英出去后,便把刚才廊上与春桃争执的事说与花溪知道。
  花溪听罢,没说什么,吩咐她晚上开席记得把春桃叫上,莫与春桃置气,席上多留点心。
  傍晚,雨停了,不过已经入秋,风有些微凉。
  花溪加了件月白竹叶暗纹缎面褙子外罩了件石青色披风,领了红柳去了二房住的陇翠院。
  陇翠院不像少爷和姑娘们住的地方,是二路三进布局规整的院子。东进是会客厅和二爷慕继孝的书房,二爷没纳妾,西进只住着二奶奶刘氏。
  花溪进门解了披风,跨进里屋就看见慕韵宜正坐在炕上与刘氏说话。
  这是花溪第二次见刘氏,上次见面还是她给老夫人请安时遇见刘氏与大奶奶尹氏、三奶奶陈氏一起在老夫人屋里商议事情,匆匆见礼没说什么话又匆匆离去。
  “花溪姑娘来了,快上炕上坐。”刘氏人不是顶美,可笑容和煦,让人感觉如沐春风。
  花溪问了安,把礼物递给伺候的丫鬟。
  韵宜趿鞋拉她上炕,“来便来了,还带什么东西。”
  花溪推脱不过,脱了鞋跟着韵宜上了炕,靠边坐下。
  “花溪不知二奶奶喜欢什么,就拿了几样温润滋补的香药,都是适合秋天用,还有几方香帕。姐姐你也知道我不擅长别的,就捣鼓这些在行。还有这个,是给姐姐借书的谢礼。”
  花溪从腰间解下个巴掌大的荷包递给韵宜,藕荷色缎面正面是缠枝莲花,月白云纹石青边,中间缀着五彩蝶盘扣,背面绣的是荷塘月色图,针脚细密,精致极了。
  一解一接间,荷香阵阵。
  韵宜打开荷包,见里面放了四五片淡粉色的香片,问道:“听说你前几日给洛西王妃备寿礼,有一件叫‘莲池’的香品,都是寸许大小的莲花,可是与这荷包里的香片一个制法?”
  “嗯,那里面是加了研磨好的香片,这香片极难得,出品不多。姐姐要用直接放在香炉上熏蒸即可。”
  韵宜听花溪说难得,想她是备寿礼时特意留给自己,心中欢喜,又道了声谢。
  刘氏接过荷包看了看,赞了花溪几句。
  忽听外间丫鬟来报,三少爷来了。
  花溪要下炕相迎,却被韵宜拦下了,刘氏也说自家人不必外道,花溪不好意思,还是下来穿好了鞋站在炕边。
  刚站定,慕修远便进来了。
  *****
 
第二十二章 七夕(下)
更新时间2011…1…31 20:25:38  字数:2278

 慕修远进来,但见一素服女子立在炕边向自己福身行礼,打眼一瞧,原来是她。想起自那夜后已有两个多月未见,再见之下竟觉淡淡的欣喜涌上心头,连带拿着书册的手都不由地紧了紧。
  “原来是花溪妹妹来了,快快请起。”
  修远转身向刘氏行礼,刘氏抬手示意他进前。修远走过去在炕沿边坐下。
  韵宜见花溪还站在,忙招呼她也坐下。花溪没回炕上,在边上的黄花梨圆靠背交椅上坐定。
  刘氏问修远这两日没过来都忙些什么。
  “这两日忙着给妹妹找书,累煞我也。”慕修远便将手里的书册放到了炕几上,冲韵宜挑挑眉,“你要的书我找来了。前前后后你可寻我借了三次书,都是些不常见的。这次的又是孤本,为这我可没少跑外书房,最后绕了大半个上京城才找到,你要如何谢我?”
  “啊?”韵宜惊讶出声,看了花溪一眼。
  花溪收到韵宜的目光,赶紧低下了头,没想到柳懋书中推崇的书会是孤本。早知如此,不该提起的。
  刘氏笑问说:“宜姐要你寻什么书?”
  韵宜答道:“越束河的《山川漫记》。”
  “宜姐什么时候喜好这些游记杂谈了?读读无妨,莫沉溺其中。”
  韵宜扯着刘氏的衣袖,笑着点头撒娇道:“好了,女儿省的。那三哥想要什么谢礼?”
  修远看着垂首敛目的花溪,手指轻敲着炕几桌面,“不急,等我想到了再告诉妹妹。”
  修远不再多说,又叮嘱刘氏入秋后多注意身子。
  “我身子挺好。刚刚花溪又送了些滋补的香药。倒是远哥你平日里读书用功是好的,可要注意身子,莫累坏了。”刘氏爱怜地看着儿子道。
  “哦,花溪妹妹制的那定是好的。母亲赏我两丸尝尝。”
  花溪忙抬头说:“阴阳有别,回头我再制些送与三哥。”
  “那我先谢过妹妹了。”
  修远话音刚落,韵宜便说:“三哥,花溪制好的香药权当是谢礼了。”
  “好。”修远点头,睃了花溪一眼,唇角带着一抹极淡的笑意。
  花溪对上修远揶揄的目光,低头扯了扯嘴角,原来他知道书是谁借的,开始那要谢礼的话都是冲着自己来的。
  刘氏嗔了韵宜一眼,“哪有让别人替你送谢礼的?”
  “二奶奶,前些时候四姐姐借三哥哥的书花溪也读过,制些香药犒劳三哥也是应该的。”
  花溪再次起来朝修远福福身。慕修远忙道不必客气。
  不多时,外面报说二爷回来了。
  刘氏忙叫摆饭,慕继孝换了衣裳进屋,见花溪来了便问了她住得可习惯,花溪答了。五人便开始用饭。
  饭毕,院中已经置好香案,摆了红蓝彩丝绑好的绿豆、赤豆、小麦等五谷浸水发芽生出的细苗,慕继孝带着慕修远在院内祭拜牵牛,乞求蟾宫折桂。而室内,刘氏在几上摆了时果,领着韵宜和花溪拜了巧姐,又用彩线穿针,乞求心灵手巧。
  等仪式完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