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男宠-第1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正文 第五卷 功败垂成 第二章 选将
     更新时间:2008…5…27 13:03:36 本章字数:4283
                赵匡胤果真是雷厉风行,第二天,他就召集群臣商讨北伐事宜。赵匡胤对着文武大臣道:“北伐在即,众爱卿认为,此次北伐谁挂帅最为合适?”
  群臣都在底下议论纷纷,这可是件苦差事,北汉强大,又有辽人为邻,谁也没有把握能够取胜。而且,这绝对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要是打赢了,人家会说,北汉内乱如此,打赢是应该的,若是打输了,那可就是丧权辱国,搞不好还会受到皇上的惩治。一时间,朝堂上虽议论得人声鼎沸,但却无人敢回应赵匡胤。赵匡胤见议论了半天仍旧没人答话,不禁加大了声音:“我大宋朝将多如云,难道就没有一位爱卿能替朕解忧?”此言一出,议论声顿时停止,四下一片寂静。
  众位大臣都像哑巴似的闭了嘴,赵匡胤越看越气,眼看就要爆发出来了。
  忽有一人站出来道:“皇上,微臣愿替皇上解忧,拿下北汉!”如此豪言,不禁使众臣的目光都望向他,这人正是林伦平,他眼神坚毅,脸上挂满了自信的微笑。
  赵匡胤眼睛一亮,悦道:“爱卿文武全才,堪将大用!”
  林伦平躬身行礼道:“谢皇上夸奖!微臣蒙皇上器重,任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可自授职以来,寸功未建,自觉有愧皇恩,今恰逢北伐之机,臣愿率大宋神兵,替皇上夺取北汉!”
  林伦平的这番言语,说得是龙颜大悦,赵匡胤不住得拍掌叫“好!”
  张俊偷偷笑道:“看林伦平平时一副老实的样子,想不到拍起马屁来,还真有一手!”
  见年轻一代的将领为讨皇上欢心,竟敢冒如此风险,真是勇气可嘉。那些大宋朝资历高深的将军们,见到小将林伦平都主动请缨了,那他们又岂敢再怠慢,难道真想让皇上以为他们是缩头乌龟不成,于是纷纷站出来表示愿意挂帅北伐。
  老将慕容延钊继林伦平之后,首先站出来道:“皇上,老臣今年虽五十有余,但老当益壮,小小北汉,就让老臣来替皇上拿下!”
  见慕容延钊这样的名将都出来说愿意挂帅了,赵匡胤更是欢喜,道:“老将军有如此雄心,实在是我大宋之福!”
  紧接着潘美发话:“皇上,小小北汉就无须慕容大人前往了,老臣愿往!”
  一代良将曹彬也站出来道:“皇上,微臣也愿为皇上解忧!”
  继而,党进、王全斌、米信、李处耕、李继勋等也站出来纷纷表示愿替皇上拿下北汉。一瞬间,冷场的气氛忽然变得火热起来。
  一批新秀将领也不甘人后,站出来表示愿意出征!秦滔道:“皇上,臣自幼习武,能征善战,请皇上恩准,让微臣出征!”
  见众多将领都出来纷纷表示愿意挂帅出征,张俊有些纳闷了,心想:“这些人不会都这么不怕死吧?明知道此次北伐异常凶险,还争着抢着要去?不会真的为了拍皇上马屁,连命都豁出去了吧?”
  这时,薛居正也站了出来,道:“皇上,微臣虽是文臣,但也自幼熟读兵书,深懂用兵之道,请皇上派微臣挂帅出征吧!”这一言语更是让人惊讶万分,这薛居正真是开历史先河,居然连文臣都想带兵出征了(怪不得后来宋朝要发展为太监带兵出征)。
  薛居正这一说不要紧,要命的是,薛居正给众文臣起了个带头作用,张若虚等其他文臣们也纷纷请缨,要北伐与汉兵一决雌雄。
  这就让张俊更加吃惊了,“莫非北汉有什么大宝藏不成?”他心里这么想着,扯了扯旁边赵光义的衣袖,小声问道:“王爷,他们这么争着、抢着去到底是为了什么?”
  赵光义微微一笑,道:“两个字,‘兵权’。”
  经赵光义这么一说,张俊这才恍然大悟:“是啊!如果能取得北伐的大帅印,那岂不就是掌握了兵权,到时再安插自己的亲信进军中,培养自己的势力。”想通了这一点,张俊也急忙站了出去,慷慨激昂地道:“皇上,北汉君主刘继恩昏庸残暴,在他的治理下,北汉民不聊生。而吾皇宅心仁厚,欲救北汉黎民百姓于水火之中,臣虽不才,但却有一腔精忠报国的热血,臣愿为皇上赴汤蹈火,在所不惜。臣虽不敢像各位大人那样夸下海口,说一定会拿下北汉,但臣以为,北汉不得民心,失道寡助。而吾皇仁人之君,得道而多助,我大宋灭掉北汉,是顺应民心!”
  赵匡胤忍不住夸奖道:“好!说得好!”
  这时,赵普却出来冷嘲道:“张大人,打仗不是光靠嘴皮子的,得真有实力才行!”
  赵匡胤问赵普道:“爱卿,那你认为该委任谁为帅更合适呢?”
  “普认为,取消北伐最为合适。”
  赵匡胤不悦道:“赵普,你不要多说了,朕现在是在讨论任谁为北伐统帅,不是讨论该不该北伐!”
  张俊暗笑:“赵普,你这个老顽固,被以为仗着皇上宠爱你就可以肆无忌惮,圣意难测,惹怒了皇上,到时不但乌纱不保,连人头都难保。赵普啊,你如此不识时务,真是难得的蠢货。”
  林伦平恳切道:“皇上,就让我们这些年轻一代的将领出征去历练历练吧!”
  潘美笑道:“小将军,你们还太年轻,没有行军打仗的经验,主帅一职,你们是难以胜任的。”
  秦滔不满道:“有谁天生下来就有行军打仗经验的?谁不是靠历练出来的?敢问潘大人,你一出世就能纵横沙场,所向无敌?”
  秦滔说话时语气严肃,和内容之滑稽极不协调,一阵话惹得朝堂哄堂大笑。
  潘美羞红着脸道:“历练也是要一步一个脚印这样走出来,难不成初次出征就要让你挂帅?这岂不是显得我大宋没人,要让你这么个黄毛小子当主帅。”
  “潘美老矣,尚能饭否?”张俊横插这一句,又是引得众人狂笑不已。
  潘美又羞又恼地盯着张俊,气得说不出话来:“你……你……”
  “好了好了,众位爱卿的话朕都记在心里了,朕现在已经心里有数,知道要任谁为帅最为合适。”
  听得赵匡胤这一说,群臣都静了下来,聆听圣上的旨意。
  赵匡胤大声地宣布:“朕这次就是要用年轻一代的将领出征,年轻人是国家的栋梁,是大宋的有生力量,要让这些鲜活的力量去磨练磨练。年轻人锐气锋芒,初生牛犊不怕虎,一定可以消灭北汉!”
  赵匡胤这么一说,老将们都泄了气,因为此次出征肯定没他们份了,部分老将也安心了,因为有部分将领并不是真的愿意挂帅出征,只是刚才迫于形势才出声附和,有些老将对权力早已没有了过分的追逐,他们只想平平静静地安度晚年。
  现在,是轮到年轻将领们紧张的时候了。
  “朕决定任命张俊为北伐军统帅,林伦平副之,李继勋为参军,明日午时,率领五万禁军从北门出发!”
  “皇上,张俊才二十出头的年纪,怎么能让一个二十多岁的人任北伐军统帅呢?他根本没有统兵的经验。”赵普出来反对道。
  “为何不可,自古英雄出少年,况且张俊在南征时立下大功,对用兵打仗,还是很有自己的一套的,臣弟可以证明。”赵光义开口道。
  赵普没想到赵光义居然会站在张俊那边,顿时张大了口,愕然地看着赵光义。
  赵匡胤心里甚是欣喜,当年他派张俊和赵光义同去南方平乱,目的就是要化解他俩的恩怨,如今,真的做到了。
  “任张俊为帅是朕考虑再三作出的决定,朕要把张俊培养为汉朝的霍去病,朕不仅要让他去打北汉,以后还要让他去打辽国。张俊,你可不要令朕失望!”
  张俊忙跪下来磕头,道:“臣定当鞠躬尽瘁,死而后矣!皇上,微臣还有一个请求,微臣有一些武艺高强的兄弟,可否也让他们加入军中,为我大宋效力。”
  “爱卿既是主帅,军中人员调动,一切由爱卿自己决定。”
  张俊听得赵匡胤这么说,心下大喜,看来,自己可以在军中安插亲信了。
  ……
  自赵匡胤宣布任他为帅后,张俊的心就一直忐忑不安,朝会散后,他的心情依旧是迟迟不能平复。
  林伦平笑着拍拍张俊的肩膀:“俊兄,这下我们可是战友了,哈哈!”
  后面的李继勋也赶紧跟上来搭讪:“张大人,林大人,想不到我们这么有缘能一起合作,真是太好了,以后还请二位大人多多关照啊!”
  张俊并不多大喜欢李继勋这个笑面虎,对他只是微微一笑,当作回礼。林伦平对李继勋却是有说有笑,跟他亲切攀谈,这让张俊暗自叹气:“唉!难道在官场上,做人真的要这么虚伪,明明是讨厌对方,却也还要做出一副生死兄弟的样子吗?”其实张俊以前一直以为官场上的尔虞我诈是非常适合他这种伪君子的,但不知什么时候,他的这种想法已经在潜移默化地转变了,他开始觉得自己不适应官场了。
  张俊没再理会林伦平和李继勋,自顾大步离去。忽听后面一人脚步匆匆,继而在背后拍了拍张俊肩膀,张俊大喜,以为林伦平跟自己关系还是要比李继勋铁,看自己走远了,连忙追上来。张俊回头,却见是晋王赵光义在对着自己微笑,张俊皱了皱眉头,笑道:“王爷,是你呀!”
  赵光义笑道:“不是我你以为还有谁,林伦平?哈哈!”
  原来赵光义已经看到了刚才的那一幕,赵光义道:“不是我说你,张俊,你应该和自己的同僚多打好关系才是,就拿李继勋来说,他以前驻守边关,和北汉有过几次交战经验,对北汉地形也颇为熟悉,你应该多和他熟络熟络,有他在军中帮你,此次北伐会容易很多。”
  张俊不由得叹气道:“王爷,你以为我不想和他熟络啊,可我也得有银子才行啊,听说那李继勋只跟银子打交道,感情有多深,就靠你给的银子有多少。我的俸禄只够我填饱肚子,还配不上跟他熟络啊。”
  赵光义哈哈大笑:“张俊,少给我胡扯,李继勋不是你说的那种人,这样吧,今晚你来我府上吃顿饭,我把李继勋也请来,让我帮你两撮合撮合?”
  “呸!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你是要给我介绍对象呢?”张俊笑着道。南方一行,确实让他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谈话也显得轻松多了。
  张俊本来不想去晋王府的,因为那里有他不愿也不忍心看到的人,可最后还是答应了赵光义,因为他觉得赵光义说得不错,李继勋对他北伐将有很大帮助,如果能借此机会与他结交甚至把他拉拢过自己这一边来,以后对自己在军中的势力也是大有帮助的。
    正文 第五卷 功败垂成 第三章 映雪
     更新时间:2008…5…27 13:03:36 本章字数:3711
                寒夜静悄悄地来临,新月高高的挂在了屋顶上,张俊穿着一身淡黄色棉衫出了门,门外到处都有未化净的积雪,积雪反射出月亮冷冷的光,照进张俊那颗冰冷的心。他上了轿子,坐在温暖的轿子里,却丝毫没有暖和他那颗冷冷的心。
  越来越接近晋王府,他那颗冷心也跳得越来越激烈,几令他坐立不安。终于,轿子停在了晋王府前,他走出轿子,赵光义笑着迎面而来:“张俊,本王特地在府前迎接你,是不是让你很风光啊!”
  张俊微笑着迎了上去,心中却不自觉得泛起一丝惆怅。晋王府前,站满了大大小小的官员,张俊吃惊地对赵光义道:“王爷,不是说好就请我和李继勋来的么?怎么你还请了这么多人?文武百官看样子都到齐了吧?”
  赵光义笑道:“你平时这么少跟同僚拉关系,你看看你那关系网,以后要是你出了什么事,有谁肯为你说话。这不,今晚我一次性让你结交各路官员,省得我每跟你介绍一位官员就要来我府上撮一顿,这样我迟早会被你们吃穷。”
  张俊哈哈笑道:“王爷英明!只要让百官们看到我和王爷你交情深厚,他们自然会主动与我打好关系,还不用我花一分钱,真是高明!”
  果然,看到赵光义亲自出府来迎接,并且和张俊在那亲切攀谈,官员们都在背后议论着:“这张大人的面子可真不小啊,居然要王爷亲自到门前迎接。”
  “是啊!你看,张大人跟王爷多亲热,我以前还听说什么张大人跟王爷有间隙呢,看来这都是谣言。”
  “张大人现在是皇上身边的大红人,年纪轻轻就当上了北伐军统帅,又和王爷这般情同兄弟,看来我们也得跟张大人好好亲近才是!”
  “对对!张大人以后肯定前途无量,一定要好好巴结他才是。”
  ……
  走进王府,张俊的心跳在加速,他不知自己能否冷静面对杜映雪。晚宴开始了,却迟迟不见杜映雪出来,倒是旁边一堆官员在使劲巴结张俊,一个劲的要与张俊痛饮三百杯。
  李继勋也主动与张俊交谈起来,恭敬道:“大帅,以后还要你多多提携小弟。”
  张俊暗笑道:“这还没正式接管帅印呢,就这么快以‘大帅’相称了?看来这李继勋为人处事倒是很圆滑。”口中笑道:“李大人言重了,听说李大人你跟北汉交过手,对北汉地形也颇为熟悉,还请李大人以后多多指点呢。”
  李继勋道:“小臣不敢当,不过大帅但有吩咐,小臣必定尽心尽力,为大帅效劳。”
  张俊满意地点点头,举起酒杯道:“来,李大人,我敬你一杯!”
  李继勋也随即捧起酒杯,道:“预祝大帅旗开得胜,我军顺利灭掉北汉!”
  这时,赵光义大声对众位官员道:“来!大家一起敬张大人一杯,祝他早日凯旋还朝!”
  一阵觥筹交错,府内荡漾着笑声、嬉闹声、喧嚣声。
  这时,一个人走近晋王面前,这个人,让张俊的心“砰”的一下子碎了,他感觉自己全身都在颤抖,心里七上八下,无所适从,他已经很久没有再见过杜映雪了,他以为时间能让他淡忘,可惜,时间并没有成为他治疗内心创伤的良药。
  杜映雪身后跟着两个婢女,其中有一个张俊还相当熟悉,就是以前在杜府服侍杜映雪的丫鬟小红,此情此景,又让他想起了初次去杜府拜访的画面,一时悲从中来,千愁万绪涌上心头,如鲠在喉般难受。
  杜映雪的美丽依然没变,仍是那样超凡脱俗,如玉般光洁无暇的脸蛋,淡月般的柳眉,唯一改变的,是那原本飘逸的长发,如今却盘了起来,比起以前的清纯美丽,现在更多了几分成熟。她在赵光义面前说了几句话,只见赵光义微微点头,杜映雪便朝张俊这边走来,张俊更是惊慌,拿着酒杯的手都在不住的颤抖。
  她一步步地走向张俊,步伐姿色之优美无以复加,令在场很多官员看得发呆,有些甚至留下了口水。
  张俊看着她那双最令人心仪的灵动的眼睛,他细心地察觉到,杜映雪的眼角边,已经有了湿湿的泪水,但却并无损于她的美貌,反而平添了一种扣人心弦的哀怨魅力。
  张俊暗叹一口气:“我爱的姑娘啊,如果那晶莹的泪水是为了我而流,那就太不值得了,我张俊不值得你去爱。”
  “张…大哥,你来了!”她已经控制住了自己,短短一句话里面,蕴涵的感情复杂到令张俊不敢深究。
  张俊苦涩一笑,恭敬道:“下官张俊参见王妃,王妃一切安好?”
  杜映雪一呆,没想到张俊会用这种上下奏对方式来回答她,一双深深的美目注视了他片刻,也换成了公务语气:“还好!张大人近况可好?几时回到京城的?”声音中却早已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