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男宠-第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俊道:“莫名其妙,我到底哪得罪你了?难道就是因为我杀了那条狗,你到现在都念念不忘?”
  “你是个残忍的人!”
  张俊被她说得无语,道:“好好好,我残忍,不过我要你答应我一件事,我这几天都要潜伏在宫中,你要帮我隐瞒。”
  “你休想!”花蕊夫人恨恨地道。
  张俊好声分析道:“我说晓芙呀,你这样就不对了,我俩毕竟也有过一段交情,而且我藏在宫里担保不会碍你什么事,你就看在旧情的份上,帮我这一次吧。”
  花蕊夫人啐了一口,道:“谁跟你有旧情,不害臊。”
  张俊笑叹了一口气,一下子躺在舒软的床上,用威胁的口吻道:“那我就只有躺在这里,让你们的皇上来抓,到时我就说是你偷汉子,把我给弄进宫的。反正我贱命一条,大不了就是一死,而娘娘你万尊之躯,就要陪我共赴黄泉了。哈哈,黄泉路上有你这美人相伴,我张俊知足矣!”
  “你……你这无赖!”花蕊夫人气得俏脸通红道,她实在是没有见过如此厚脸无赖之人。
  没办法,花蕊夫人在受张俊这种无赖的要胁下,只得屈从。张俊笑得乐不可支,肆无忌惮地在花蕊夫人床上翻滚,俨然把花妃娘娘的床当成是自己的床了。
    正文 第三卷 混迹官场 第四十七章 巫山
     更新时间:2008…5…27 13:02:57 本章字数:3467
                由于王昭远率蜀军北上,故而,赵匡胤此番攻后蜀,主要战场就应在宋军主帅王全斌的北路。不过,东路宋军在整个战局中的作用也不可小觑,他们肩负着侧应和支持北路宋军的任务。
  东路三万宋军在副帅刘光义和监军曹彬的指挥下,从归州出发,向西攻入蜀境,只用了不到两天的工夫,就打到了巫山、巫峡一带,与后蜀国的水师都指挥使袁德宏的二万多兵马相遇。
  袁德宏的二万多兵马虽然都是水军,但为了阻挡宋军,他亲率一万多人在巫山建了十多个军寨。袁德宏的意思是,巫山就在长江的边上,如果宋军攻打巫山军寨,则长江里的蜀军水师就可上岸支援,同样,如果宋军攻打蜀军水师,那袁德宏便可率巫山上的军队下山袭击宋军。原德宏的意思很明显:陆地和水中互相侧应、互相支援,将宋军拒于巫山以东。
  许是袁德宏对自己太有信心了,故而,宋军开到了巫山附近后,他都没有把这一军情告之蜀宁江节度使高彦寿。而高彦寿所在的夔州距巫山还不到一百里,且高彦寿的手中也有二万多兵马。或许,袁德宏是怕高彦寿抢了他的功劳吧。
  巫山一带因为多山,所以地势很险峻。不过,宋军对这一带的地形及袁德宏的兵力部署早已了然在胸。
  宋军副帅刘光义对监军曹彬笑言道:“那袁德宏的想法不错啊!如果我军强行从长江和巫山之间越过,他的军队就会利用有利地形从水陆两处夹击我们!”
  “是啊,”曹彬言道,“袁德宏也算不上是个愚笨的人,他知道我们没有带水军来,所以他的水军就处在了一个很好的位置上!”
  刘光义言道:“看来,我们一定要在这里同袁德宏打上一仗了!”
  “不仅要打上一仗,”曹彬道,“我们还要夺得他们的战船帮我们去攻打夔州!”
  刘光义又笑谓曹彬道:“曹大人,如果我们在攻打巫山上蜀军营寨的时候,蜀军水师没有倾巢出动上岸,那么,袁德宏就真的不是一个太笨的人,反之,我刘某就不好评价他了!”
  曹彬也忍不住笑道:“刘大人,照你这么说,那袁德宏就肯定是个笨蛋!”
  “但愿如此吧。”刘光义道,“不过,不管怎么说,我们也当尽快地通过这里!”
  曹彬点头:“刘大人说得对!即使我们夺不了战船,我们也应速战速决,迅速地西进去攻取夔州!”
  于是,二人作了分工。刘光义领兵先去攻打巫山上的袁德宏,曹彬则领兵伏在江边,待蜀军水师上岸,趁机夺取战船。
  在领兵数量这一问题上,刘光义和曹彬发生了一点小小的争执。曹彬以为,巫山地势复杂,又有袁德宏坐镇指挥,所以主张分给刘光义二万兵马。而刘光义则认为,曹彬不仅要夺取战船,还要击溃蜀军水师,任务艰巨,理所当然地要多带些兵马。最终,曹彬提出了折衷方案:三万宋军,一人一半。刘光义虽有些不满意,却又提不出更好的方案来,只好点头。
  刘光义率先领兵出发了,出发前,他把大小将领都召到身边吩咐道:“山中蜀军营寨虽多,但最关键的就是那个巫山寨,袁德宏也就在那里。所以,我们就弃其他军寨于不顾,专攻巫山寨。只要我们一攻巫山寨,其他军寨的蜀兵就会立即赶来支援。这样,我们就可以在巫山寨一带与蜀军痛痛快快地大打一场了!”
  刘光义所言,颇有见地。这也充分反映了赵匡胤在选将上是很有眼光的。巫山地形险峻而复杂,如果宋军逐寨攻打,则不仅费时,还要吃不熟悉地形地势的亏,而宋军集中全力专攻巫山一寨,则不仅可以将山中所有的蜀军大部调动过来,且还可以发挥宋军人数上的优势,尤其是发挥宋军将猛兵勇的优势,对蜀军取得速胜。刘光义此招,当可称得上是“以己之长,克敌之短”。
  当然了,如果袁德宏也是一名精明之将,尽管他凭着当时的军队很难打败宋军,但宋军要想在巫山上取得速胜,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袁德宏只需要带着军队在山上兜圈子,就会令刘光义颇为头疼了。
  然而,正如刘光义和曹彬所评价的那样,袁德宏是个笨蛋。刘光义领兵刚攻向巫山寨,袁德宏就派人连发了两道命令:山中各寨蜀军迅速增援巫山寨;长江蜀军水师立即登岸夹击宋军。袁德宏这么做,岂不是正中刘光义和曹彬的下怀。
  巫山上各军寨的蜀兵接到袁德宏的命令后,急急忙忙地赶往巫山寨。刘光义吩咐部将道:“告诉弟兄们,在蜀军没有完全溃败之前,只顾砍杀,不要优待什么俘虏!”
  刘光义这话的意思是,在没有彻底胜利之前,即使蜀军官兵有投降者,也要立即杀死。这话听来多少有些残忍,不过,就当时情形而言,刘光义也着实没有精力和人力去看管蜀军俘虏。
  各寨的蜀兵都赶到了巫山寨附近,一万五千宋军与万余蜀军便在崎岖的山坡上展开了面对面的厮杀。这显然是一场强弱分明的战斗。宋军不仅人多,而且气势如虹。而蜀军不仅人少,且士气低落。
  巫山上的战斗约摸持续了两个时辰,这两个时辰的战斗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尚可称之为混战,宋军官兵和蜀军官兵裹杂在一起乱冲乱杀,而第二个阶段就不同了,蜀军官兵四处逃窜,宋军官兵跟在后面追杀。虽有不少蜀军官兵因未及逃跑跪地投降的,但都被宋军官兵遵照刘光义的命令无情地砍下了脑袋。
  两个阶段的战斗结束后,除袁德宏及千余名蜀军尚龟缩在巫山寨内,其余蜀军,五千多人被杀死,三千多人逃散在巫山之中不知去向,竟无一人成为宋军俘虏。
  俘虏终还是有的,闻听宋军要火烧巫山寨,那袁德宏撑不住了,领着一千二百多手下走出巫山寨,乖乖地做了刘光义的俘虏。这时候的刘光义变得很大度了,有部下建议取下袁德宏等人的首级,刘光义训斥部下道:“吾皇陛下宽厚仁慈,我等臣子,如何能与陛下背道而驰?”
  有意思的是,袁德宏虽然被俘,却有些不服气。他气呼呼地对刘光义言道:“如果我的水师听从我的命令迅速上岸从背后夹击刘将军,那此刻成为阶下囚的,恐就不是我袁某了!”
  真是可悲,事已至此,袁德宏连来犯的宋军底细都未能弄清。不知对方底细,只顾自己布阵,这又何异于纸上谈兵。
  刘光义大笑着谓袁德宏道:“袁将军,不是你的水师不听从你的命令,而是你的水师命运恐怕比你还要糟糕啊!”
  见袁德宏似有不信之意,刘光义就轻言道:“袁将军,我等还是速速下山去吧!”
  诚如刘光义所言,袁德宏的水师的命运实不比袁德宏好在哪里。而若从后蜀国的角度来考虑,袁德宏水师的命运就的确比袁德宏还要糟糕,原因是,袁德宏虽然被俘,但好歹拣着了一条性命,而袁德宏的水师一溃败,后蜀国的水军就几乎全军覆没了。
  刘光义领兵在巫山上打响战斗后,曹彬便把一个部将叫到身边言道:“蜀军战船上载有不少粮食,我给你三千弟兄,待蜀军水师上岸后,你就直扑江边,尽可能地把那些粮食先抢到手!”
  那部将领命而去。曹彬又把其他部将召到身边言道:“待蜀军水师过来,你们就领着弟兄们拼命地砍杀!不然,让这些蜀兵逃到夔州,终也是我们的麻烦。”
  众将领个个抖擞起精神,就等着杀敌了。而这一切,蜀军水师就与他们的统领袁德宏一样,全然不知。
  接到袁德宏的命令后,蜀军水师除留下千余人看守战船外,其余官兵一起上了岸,急冲冲地向巫山寨赶去。走不多远,便遭到了曹彬及一万二千宋军的拦截。
  本来,尽管蜀军水师不是曹彬及宋军的对手,但还不至于溃散得那么快,可事实是,蜀军水师刚一与曹彬打了个照面就一触即溃了。为何会这样?原因在于,不少蜀军水师官兵看见,有一支宋军像闪电一般地扑向了江边。于是,这些蜀军官兵便惊慌地大叫道:“不好了!宋军断了我们的后路了!”这一大叫不要紧,上了岸的蜀军水师顿时大乱。这些蜀军本来就没什么斗志,脚阵一乱,更加无心恋战,故而,曹彬领着宋军只那么一冲,这些蜀军就立即溃散了。
  曹彬大叫道:“弟兄们,追上去!不能让他们逃掉!”
  刘光义在巫山好歹还领着宋军与蜀军厮杀了一阵子,曹彬倒好,一开始战斗就领着宋军追杀蜀军了。不过,曹彬的追杀花去了很长一段时间,且也没有将逃敌全部追歼。
  曹彬所部宋军共斩杀六千多蜀军,最突出的战果是,缴获了两百多艘大战船,战船上还载有许多粮食。
    正文 第三卷 混迹官场 第四十八章 力战
     更新时间:2008…5…27 13:02:57 本章字数:3509
                战斗刚一结束,曹彬就准备率军去支援刘光义。一手下跑来报告,说是巫山上的战斗也结束了。曹彬就笑谓手下道:“叫弟兄们派好队,迎接刘大人!”
  曹彬不仅迎来了刘光义,还迎来了袁德宏。等见了曹彬的面之后,袁德宏似乎明白了他为什么会失败。他垂头丧气地对刘光义道:“刘将军,原来你还有一支人马啊!”
  刘光义当然不会去跟袁德宏探讨如何打仗的事,他对曹彬道:“此处不可耽搁,我等当抓紧时间西进!”
  曹彬深以为然,于是,刘光义就一边派人将袁德宏等一干俘虏押回归州(其中大部分俘虏自愿加入宋军),一边下令军队迅速西进。
  刘光义和曹彬是兵分两路的,他们认为,与袁德宏相比较,蜀国宁江节度使高彦寿应该算得上是一个还会打仗的人。故而,他们就不想与高彦寿在夔州城下硬拼,硬拼岁肯定取胜,但要花去较长的时间,也会带来比较大的伤亡。对当时的刘光义和曹彬来说,即不能与蜀军耗时间,更不能同蜀军比伤亡。
  刘光义率近二万宋军从陆路沿长江北岸向夔州进发,曹彬率剩下的宋军乘战船从水路向夔州逼近。看起来,宋军是水陆并举一起攻打夔州,实则不然。陆路的宋军速度快,水路的宋军因为逆流而上速度慢。刘光义和曹彬的意图是,陆路宋军先期逼近夔州,然后想法子把高彦寿的大部分军队引到夔州城外交战,这样,水路宋军就可以趁机攻占夔州城。
  宋军与袁德宏的水师在巫山一带交战的时候,高彦寿并不知晓,等高彦寿知晓的时候,那袁德宏已经成了宋军的俘虏。高彦寿十分痛惜地道:“如果袁德宏事先与我联络,我大蜀水军又何至于惨败如此?”
  判官罗济对高彦寿言道:“大人,宋军来势汹汹,只一天工夫就打败了袁德宏,下官以为,夔州城当速速备战,以防不测!”
  高彦寿点头道:“你言之有理!宋军距此不过一百里,转瞬便可到达。”
  于是高彦寿就在夔州城内积极备战了,如果高彦寿一直不改变主意,那宋军至少也得在夔州城外耽搁不少时日。高彦寿有二万余蜀兵,宋军官兵虽然勇猛,但要想在短时间内攻进夔州城,也不是一件易事。
  然而,高彦寿最终改变了主意。促使他改变主意的原因是,刘光义的行军太快了,不到一天半的时间,刘光义就带着宋军开到了夔州城东郊。
  高彦寿连忙召集监军武守谦及罗济等人道:“宋军刚刚战罢,又不顾一切地向这里开来,定然非常疲惫!如果我等主动地出击,定能趁其立足未稳之际一举将宋军击溃!”
  高彦寿的话本身并没有错,巫山距夔州近百里,道路很是崎岖,还要翻越几座小山,宋军在不到一天半的时间内就差不多走完了全程,其疲惫的程度可想而知。相反,夔州城内的蜀军却一直在养精蓄锐。以养精蓄锐之师迎击疲惫不堪之旅,岂不稳操胜券。
  但是,高彦寿还是错了。他错就错在,他低估了宋军的士气,而高估了蜀军的战斗力。宋军虽然劳顿,但士气高昂,蜀军虽然以逸待劳,但战斗力实在太弱,不然,宋军也不敢这般长驱直入了。
  高彦寿立即下令:着监军武守谦率二万蜀军出城迎击宋军。
  高彦寿显然是志在必得,二万蜀军出城后,城内只剩下二千左右蜀军了。高彦寿最大的失策,恐怕还是不了解那武守谦的为人,武守谦虽然长着一副孔武有力的身躯,可实际上呢,一个十足的胆小鬼。
  不过,武守谦一开始并不胆小,他领着二万蜀军大模大样地开出夔州城后不久,便与刘光义的先头部队撞上了。手下向武守谦报告:宋军向东北方向逃去。武守谦以为胜券在握,当即下令:“追!”
  武守谦还大笑着向左右言道:“高大人说得没错,宋军果然疲惫,不敢应战!”
  刘光义的先头部队在前面跑,武守谦带着蜀军在后面追。追到一个叫猪头铺的地方,手下回报武守谦道:“宋军不再逃跑了。”武守谦下令:“一起上去,将宋军击溃!”
  当时正是黄昏,正直夏季,夕阳也很美。在很美的夕阳笼罩下,二万蜀军呈扇形向宋军围了过去。只是,面对蜀军的,已不再是刘光义的数千先头部队,刘光义和他的主力已在这里恭候多时了。
  刘光义很聪明,他先带着数千军队急急地开到夔州东郊给高彦寿造成一种错觉,然后又急急返回来领着宋军主力开向东北。
  虽然,那数千宋军被武守谦追得差不多要跑折了腿,但刘光义的主力却在猪头铺一带获得了一段十分宝贵的休息时间。也就是说,高彦寿不仅过低地估计了宋军的战斗力,而且也错把宋军的先头部队当成了主力。从这一点上来说,高彦寿也实不比那袁德宏高明多少。
  纵然如此,如果蜀军善战,当也可以与宋军在猪头铺一带大战一场,因为武守谦的兵马数量比刘光义的兵马还要略多一点,对猪头铺一带的地形也较宋军熟悉。可问题是,蜀军太不善战了,刚一与刘光义的蜀军交上手,就有不少蜀军官兵在想着如何逃跑了。
  蜀军在猪头铺大败,一半原因当归于那个武守谦。蜀军和宋军交战后,武守谦不仅没有像刘光义那样地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