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朝好媳妇 曾经的青柳-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些溃兵来得很快,不过一刻钟左右,山下便响起了人喝马嘶的声音,总有一些舍不得跑远的村民被那些溃兵寻着,于是又响起一片哭喊的声音。
  大约过了两、三个时辰,山下传来的声音小了,可村子里升起了大大小小的烟幕。
  “这些该死的家伙,他们一定在烧房子!”张陵的脑子倒是好使,一下子便想到了起烟的缘故。
  什么?放火烧房?
  小婉吓了一跳,眼瞅着就是冬天,这房子要烧了……这全家病的病,小得小,冬天可咋过?
  “娘,我回去看看。”她藏不住了,站起身就要往村子里走。
  “不行,婉儿,太危险了,房子……烧就烧了吧。”张杨氏何尝不知道房子的重要,可她更担心儿媳出事。
  “娘,那些溃兵都走得差不多了,我从小路回去,没事儿。”小婉不听劝,她拍拍腰间的那张弩,“有这个,不碍事的。”
  说完,她拔开草丛,顺着小径往村里走。
  一路上,借着草丛和树木的掩护,有几个在村边逡巡的溃兵并未发现她,而且刚进村,便听到那些溃兵相互吆喝着撤走。
  小婉溜着墙根潜行,那些溃兵大概也急于逃走,并没注意有个矮小的身影从他们眼皮子底下溜进村里。
  第一卷 乱世 第六节 祸兮、福兮(求收/求评)
  还真被张陵说着了,那些溃兵大概是因为没抢着什么东西,在村子里东一把西一把的放起了大火,有不少房子已经完全淹没在火焰之中,小婉跑回自家,发现大火已经烧到了房梁上,吓得她也顾不得暴露行迹,从水井里打水向着火的地方泼去,好在火是在门口放的,并没有蔓延开去,两桶水泼出去,火势便渐渐的熄灭,小婉总算是长长吁了一口气,今年的冬天不用睡外面了。
  就在这时,门外响起一声不怀好意地笑,“哈哈,我就知道今天老子我艳福不浅!”
  小婉的身体一下子僵硬起来,她慢慢地转过身,终于看清声音的主人——这是一名军官,身上还穿着隋军的制式衣甲,身后还牵着一匹战马,一脸的络腮胡子更增添了几分凶狠。
  “你是朝廷的军队?”小婉突然觉得可笑可悲,朝廷的军队本来应该是保护百姓的,可他们现在做的却恰恰相反,更为可悲的是,她的公爹还是朝廷的大将——为这样的朝廷,这样的军队效力,不知她公公泉下有知,是什么感觉?
  “不错,本大人正是朝廷的军官,小娘子,你是不是应该犒劳犒劳本大人……哎,不要走。”那个军官见小婉不住地后退,便嘻皮笑脸地步步紧逼。
  突然,他脸上的笑容僵住了,脚步也停了下来,“小……小娘子,不过是个……是个玩笑而已,快把它收起来!”
  在小婉的手中,变戏法似的出现一张弩弓,正指着军官的胸腹,弩矢闪闪发光,绝对不是样子货,别说那个军官只是一身皮甲,就算是铁甲,在如此近的距离下,他也没那个胆子硬接。
  “小……小娘子,我是朝廷军官,不会对你不利的,先把它收起来。”军官竭力想做出一付笑脸,只可惜角色转换太快。
  “好,我收起来,你可要说话算话喔!”小婉微微一笑,那个军官心情刚一放松,就听得‘嘣’的一声弩弦响,三点寒星闪电般的迎面而来,军官只觉得胸口一痛,全身的力气似乎都顺着胸口那三支弩矢流了出去。
  “你……你……”鲜血从军官的嘴里流出,他指着小婉却说不出话。
  小婉的脸上流露出一丝怜悯,摇摇头道:“我不想死,所以……只好你死了!”
  ‘扑通’一声,军官跌倒在地,眼睛慢慢地合上……小婉等了一会儿,确定那个军官确实死了,才又将弩弓装上弩矢,然后来到那军官身旁,探手在他颈侧试了试……确实是死得透了,这三支弩矢齐齐地射中他的胸口,想不死也难。
  不过,下面该怎么办,小婉蹲在那儿,脑子飞快地转着,村口那边传来呼喝声,那些溃兵似乎正准备要走,如果他们发现……她打了个冷战,一咬牙,将那匹战马拉过来,然后又找了根绳子缚了那具尸体的双手,用马将他拖到后院,然后又回到前院将地上的血迹处理干净。
  回到后院,小婉找了柄锄头开始挖坑,好在土质比较松软,浅浅地刨了一个,将那具尸体塞了进去……当然,小婉也废物利用了一下,将这个军官的长剑和钱袋都取了出来。剑也还凑合,至少剁猪肉比张屠户那柄杀猪刀还要锋利几分,可钱袋子里就可怜了——除了十二、三两散碎银子之后,只有十几枚五株钱。
  “真是个穷头!”
  嘴里嘟囔着,小婉可不敢将动静闹得太大,将坑上薄薄地扬了层土,勉强遮住尸身,然后将马拴到后院一根桩子上——她现在就是赌运气,如果真的被那些溃兵发现,她也认了。
  好在那些溃兵似乎也没心思注意少没有少人,在村口呼喝了一阵之后,便呼啸而去,小婉就贴着墙根听着,直到那些溃兵的声音远去,这才松了口气,浑身已是出了一身透汗,两条腿都觉得软了。
  待了一会儿,外面已经传来人语声,却是那胆子大些的村民,在山上看到溃兵走了,摸进村里看情况,有那发现自家着火的,自然又是一阵哭骂,紧接着便是救火。小婉却是管不了那么许多,她挣起身来,又去将那埋尸的地方添了些土,然后去搬马包,平白得了头大牲口,这也是好事。
  咦?好沉。
  那个马包出乎意料的沉,小婉说起来比同龄女孩的力气大多了,一个没拿稳,马包摔到地上散开了,四十来个明晃晃的大银锭滚了一地,她愣了一下,试探着拿起一个掂了掂——没错,是银锭,正儿八经的银元宝,一个足有十两重,她数了一下,足足四十五个,在马包里,还有一盒各色首饰和数十个小银锞子,每个至少有一两来重。
  天降横财呵,她这会儿也顾不得双腿软不软了,这些东西不及时处理的话,那就是天降横祸了,好在这里是自家后院,一时半会儿也没有别人,小婉来回走了两趟,才将那些银锭和首饰搬到张杨氏的屋里藏好。
  歇息了一会儿,她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去山上接张杨氏和张陵他们兄弟几个。本以为她们等急了,没等来到山下,便见到张杨氏拄着一根树枝,领着囡囡走在前面,张陵他们三兄弟挥着树枝,赶着那些猪崽和鸡崽呼噜呼噜地跟在后面。
  “娘,您没事吧?”
  “婉儿,你没事吧?”
  张杨氏和小婉几乎同时开口相询,然后又同时笑了起来,小婉急上前两步,扶着张杨氏道:“娘,家里没什么事,就是门被那些兵痞烧坏了,得重新修一下。”
  张杨氏倒是松了一口气,“谢天谢地,总算留下来一个过冬的地方。婉儿啊,苦了你,刚才……可把娘吓死了。”
  “娘,都是我不好,以后一定注意。”小婉知道张杨氏是真的疼她,便笑着回答,一行娘几个,言笑晏晏地回家,倒不像是受了灾的。
  第一卷 乱世 第七节 未来的打算
  轻轻地你来了,留下了你的收藏和推荐,挥一挥手,带走了我的感恩……
  ********************************************
  “哎呀,这是哪来的马?”张陵眼睛尖,刚一进屋,就从半开着的后窗发现那匹系在后院的骏马。
  “哦,那好像是溃兵的战马,刚刚从别的地方跑过来,正好被我抓着,就系那儿了。”小婉漫不经心地看了一眼,然后催促道:“快过来帮把手,扶娘进屋躺着,我去把被褥抱回来。”
  “噢。”张陵狐疑地又看了那马一眼,乖乖地过来将张扬氏扶到坑上。
  “耶,耶,以后有马骑喽!”虎头虎脑和小囡囡倒是显得兴奋起来,只有张杨氏疑惑地盯着小婉的背影,若有所思。
  虽然小婉表面上镇定自若,但毕竟是杀死了一个活生生的人,这和射杀那傻狍子和野狼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好几个漫漫长夜,小婉都躺在床上望着后窗发呆,眼前仿佛看到那个胸口被射出三个窟窿的军官。
  好在后窗那里从来没有爬进来什么鬼魂,可见前一世无神论的教育还不算失败,只是头一次杀人,她有些不安,所以才连续失眠。
  “如果再给我一次选择的机会话,我还是会杀了他。”小婉暗暗对自己说。已经死过一次,好不容易重生为人,如果再莫名其妙地死掉,她可不敢保证自己还会有重生的机会,因此,只要是威胁到自己的生存,就算是杀人也在所不惜。
  虽然当童养媳是委屈了些,可小张陵还是挺聪明的,而且长得也还不错,仔细调教一下,也是个很有前途的正太,况且自己对历史也有一些了解,估计正太成熟的时候,也正是唐太宗的贞观盛世,说不准还能够发家致富呢……不知不觉中,她的心上已经长了一层硬壳。
  杀人的事情和那笔意外之财,小婉并没有和张杨氏说——不是她想保密,而是张杨氏被那一番折腾之后,身体不太好,她不想唬着婆婆。
  这次溃兵进村,虽然没抢什么东西,但村里有十几家的房子遭了殃,虽然村民们回来之后奋力扑救,可还是有一些房子被烧毁,已经有不少人家抛弃家园,携老带少的离开这里,去其它地方投亲靠友了。
  “求人不如求己。”小婉根本没想过求谁,家里多了一匹大牲口,而且还多了那些飞来横财,只要忍到这兵荒马乱的日子结束,日子就会慢慢地好起来,她已经在考虑做什么生意来发家致富了。
  于是她这几天经常往村外的河滩地跑,然后带着个口袋装了些泥沙回来扒啦,这一摆弄就是一天,几个村里人就在窃窃私议:这张家的那个童养媳是不是被上次过兵灾给吓着了?
  “婉儿啊,你有心事,为什么不跟妈说一说?”张杨氏也看出来了,只是她可不信小婉中了什么病,只觉得这孩子心事太重了。
  “娘,我这是在做准备呢,等世道好了,咱们好好活一回。”小婉顺口回答。
  什么叫好好‘活一回’?张杨氏有些不明白,她还想问时,小婉已经跑出去督促那兄弟几个学习了。自从上次过兵之后,小婉就提出建议——有文事必得先有武备。
  俗话说,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这世上的事情,有时候就要靠这对拳头,因此她在督促张陵他们学习的时候,也督促他们锻炼身体,练习武艺。张家本来就是以武传家,张杨氏对此也持赞成态度。于是张陵他们哥几个,每天在学习三字经的同时,也开始冲拳扎马,练习小婉传授的捕俘拳。
  乱世中最恐慌的是什么?
  一是个人的人身安全,二就是吃饭的问题,在隋末的时候,很多地方都出现了流民,这些流民有一部分是被战火逼迫远离家园的,还有一部分人也是因为战乱——不过他们却是失去了生活的来源而离开家园的。
  这一次过兵,有不少人家并没有被烧,却还是离开了家园,那也是因为这日子过得太不安生。不过,张家却没这个打算——病得病,小得小,哪里经得起折腾?反正小婉觉得有盼头,只要撑过这一段时间就成了。
  家里有了一头大牲口,这力气活就有了帮手,其实农村使用最顺手的还是牛,只是这些大牲口早就被那些兵匪给祸害了,家里有一头毛驴子,就已经是了不得了。
  在家里忙活了几天,总算是将被烧坏的门修好,那些腊肉在地窖里也都逃过了一劫,小婉又将心思转到那几亩山地,虽然粮食是没什么收成了,可山地那种着的山药可还没有收完,地里还有不少。
  虽然是人祸频频,可老天还是照顾穷人的,至少天气还暖和,土地还没有上冻,挖起那些山药,还不至于太费力气。
  虎头虎脑和囡囡还小,根本帮不上忙,只有张陵还能够听使唤,跑前跑后地将挖出的山药归拢起来,然后帮着择山药豆。
  小婉站在太阳下的田里,她已经累得腰酸背痛,腰都直不起来,两只手上都是泥,浑身的精力早已经随着汗水,滴到脚下的土地中,她真想躺在那里不再起来,好好的睡上一觉。
  尽管每天的劳动让她感到非常的辛苦,可看着那些山药一点一点的从田里搬进了地窖,她的热情也就越来越高了。虽然山药不是粮食,可撑过这个冬天是没有问题的。而且,她也不必将山药全挖出来,这东西极其耐寒,可以就地贮藏,如果再闹兵灾,也算是个粮食贮备不是?
  当然,她是不会用这些山药去换钱的,尽管现在在县城里,山药也能卖出好价钱,可这年头钱又有多大的用处?有钱也未必能够买到吃的,而且她现在也不缺钱,那几百两银子还藏在家里,等乱世过后,振兴张家就要靠这笔钱了……或许,等到明年春天,李唐就会平定天下,好日子就会到来,那时就可以安安稳稳地过日子,不必担心地里的庄稼被抢走,更不必担心挨冻受饿,过那朝不保夕的日子。
  第一卷 乱世 第八节 发烧、安神
  “婉儿,婉儿!”
  朦胧中,小婉的神志渐渐清醒,眼还没有睁开,鼻中先闻到一股淡淡的香气,她皱了皱鼻子,分辨出这是安神香的味道,而且还是上好的香料,香而不浓,甜而不腻,她前世的时候家里也点过檀香,可比这种特制的安神香差多了。
  有人在叫她,听声音是张杨氏的声音,她想回答,可无论如何也张不开嘴,连眼皮都似重逾千钧,怎么也睁不开。
  我这是怎么了?
  小婉努力地回想着……好像有点儿印象,她应该是昏过去了,在昏迷之前,她还在地里干活,不知怎么,一直腰,就觉得天旋地转,栽倒在地上,后来……后来就不知道了,直到现在才恢复知觉。不过听到张杨氏的声音,她心里安稳了许多,也大大松了一口气——总算没有再次重生。
  心中一阵轻松之后,连眼皮似乎也轻多了,一使劲儿,反倒睁开了,映入眼帘的是一张略带苍白,但还算清秀的脸,这是她的婆婆张杨氏。
  “哎呀,婉儿,你总算是醒了,谢天谢地,谢谢祖宗保佑!”张杨氏的脸上露出了笑容,慈爱地看着小婉,伸手在她的额头上摸了摸,“还好,终于退烧了,可把娘吓坏了!”
  “娘,我这是怎么了?”小婉觉得自己的声音就像是蚊子在哼哼。
  “傻孩子,你发烧了,有病就休息休息,干嘛要硬撑着!”张杨氏嗔怪地道,眼神里满是心疼。她说得轻松,当时小婉的情况可够吓人的,烧得满面通红,还不时地说胡话,做恶梦,大夫给开了退烧的药,又开了一些安神的药和安神香,这才稳定了病情——小婉这次昏迷,足足昏迷了两天一夜,把张杨氏吓得不轻。幸好小婉体质还算不错,加上医治及时,否则还真够危险的。
  竟然发烧昏倒,还真是够丢人的。小婉突然想起正在燃着的安神香,开口问道:“娘,您是不是请大夫了?花了多少钱?”
  张杨氏知道小婉这是心疼钱了,她慈爱地拢了拢小婉额前的刘海,道:“是请大夫了,是县里济春堂的凌神医,你这就是感冒发烧,没花几个钱。他还给你开了几付药,你吃了之后,很快就会好了!”她的脸上露出笑容,嘴上安慰儿媳,心中却是有些后怕。
  那个凌神医说了,小婉是最近一段时间没休息好,再加上繁重的体力劳动,导致神气两亏,以至于外邪内侵,如果三剂药下去还是高烧不退,昏迷不醒,那这个人就等于是完了,准备后事吧。
  还好,那个凌神医刚走没有多久,小婉的烧便渐渐退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