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燕子回时-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送别之时,周峥只送到了城门口,倒是常露,依依不舍,直送出十里外还不肯回转,英洛最后不耐;笑道:“常将军既然舍不得我,不如去求常贵君,将你诏进京去,还怕相聚的日子少了?”
  常露双眸发亮,一拍座骑,大喜道:“还是英将军脑筋灵活,我这就回去写家书!”
  走的远了还要挥鞭,大声道:“在京中等我啊!”
  夏友摇头叹道:“常氏一脉,竟也有这样单纯性子的人,真正稀奇!”
  今日天色昏濛,远处有大块黑云压过来,西北广漠的大地辽远无际,一行人走在这天地间,唯感自身小如尘埃。英洛凝视远处那移动的黑云许久,忽然道:“快点赶路,不然便要被浇个落汤鸡了!”
  一队人马踏着脚下大地匆匆而过,从远处看过去,仿佛是这一路人马走进了风波诡谲的世界,前途难测,头顶黑云暗涌,眼看一场暴雨将至。

 

  惊 雷

  不过半月,一行人终于到了帝京。
  守城的将士见了这女将,皆是恭恭敬敬,请了进来。英洛身后侍卫是先帝御赐,虽说征战之中死了几人,却还有两人活着回来。一人名唤程元,一人名唤陆姜。
  此番进得城来,二人不由感慨万千。当日他们一队兄弟十六人,先帝下诏之日均想,跟着这样纨绔女将,不过送命而已。随英洛前线戎马之际,终于对这位女将改观。
  守城的将领名唤常方的,却是认识这两人,不由笑微微迎上前,道:“程兄,陆兄,此番跟着英将军立了大功,不日即可光耀门楣!”抱拳作揖:“二位兄长发达了,可要提携小弟一番啊!”
  英洛与夏友早打马离开,临去之前道一声:“二位兄弟可去府上与家人团聚,近日便不用来英府当差了!”
  常方见那女将军走远,羡慕道:“二位哥哥跟了这样体帖主子,真是先帝的恩典哪!”
  原来这常方却是常氏远方一个支脉,人丁单薄,识得几个字,颇有些拳脚功夫,当日投奔常贵君一脉,指望混个如锦前程,不想却被指派到一个不起眼的小角落作了个小吏。其人处事圆滑,颇有些手腕,几年间升了好几次,居然给他从一个九品小吏混到了六品的武将,这才被常氏重用。先帝过世,太女便派常氏守城,常家主事的家主乃是常荣,即常贵君之妹。选中了常方来驻守城门。
  当日常方落魄之时,得过这两位的恩惠,此番重遇,各人际遇均有变故,当晚即摆酒设宴,与程陆二位接风不提。
  却说英洛与夏友来到英府门前,又是一年离家,老管家英南闻得大小姐从甘州回来,喜出望外,大开中门,将一行人迎进府去,又赶着夏友叫“二姑爷!”
  夏友自小几乎算是寄养在英府,此番回来,府中仆人都重新改了称呼,不由添了几分赧意。燕婉迎了出来,亦是喜笑颜开,待得英田与英乔回府,阖府上下热闹不已。
  向晚家宴之时,二人依礼上前,向英田与燕婉斟茶。
  英田自然开怀非常。
  ……女儿离家一年,所历之艰辛,朝中众说纷纭,只说战事凶险无比,英洛几乎命丧大漠,令英田挂心不已,鬓边更是多添了几重白发。
  眼下女儿好端端跪在自己面前,模样虽与亡妻酷肖,但更多了几分英气与坚毅。英家几代文官,不想到了女儿这一代,不但做了武官,正夫更是武将之中的楚翘,两位夫郎各有所长,俱是青年俊杰,真是门楣之耀,祖上之德……
  这夜英府诸人忙乱不堪,将夏友原来的居处布置成了新房,请二人安歇。
  第二日金殿之上,三品武将征西将军英洛上殿复命。
  文臣武将分列两旁,年轻的女子悠然而来。到得殿前三跪九叩,礼仪做足。
  宣熙帝隔着冕旒,听来似乎心情不错,说了许多勉力嘉奖之语。英洛原是四品武官,征西得胜,先帝亲封的三品武将。女帝当朝奖励了许多金银珠帛奴仆杂役,并一座将军府,英洛跪谢不已。
  下朝之后,英洛将御赐的一干人等安置在将军府,便回了英府。
  夏友离家近两年,药圃草荒了。今日正带领苗家四女将药圃松土,打算种些药材。
  阿然见得英洛连官服也未换便径自寻了过来,扔掉手中锄头,高叫道:“师娘快来,师娘快来,师傅今儿个罚我们下田干活呢!”
  夏友迎上前去,柔声问道:“今儿上朝,可有什么变故?”
  英洛无奈的摇摇头,叹道:“还能有什么事?不过是说了一番嘉勉的话,从头至尾都透着信任,还赏了座府邸,奴仆金玉,横竖是些值钱的东西。为了娶你,我大大背一笔债,正好拿这笔卖命钱来填这个窟窿!”
  夏友轻点她额头,侧头假怒道:“妻主好没良心!不过是将我娶来三天两后晌,便觉得拿金的银的换了我这么个木头人,既不温柔,也不体贴,这会子反悔了,可到哪里去寻你哪些值钱的硬头货呢?”背过身去假做伤心状。
  英洛本来愁眉不展,隐隐觉得女帝态度有变。她一向与太女不睦,为着周峥的婚事。后来又与三皇女李岚走的颇近,当日的太女,今日的女帝若对她全无芥蒂,如何肯信?
  乍闻李岚惨状,连兰贵君都不能幸免于难,这教她如何肯信当今女帝是磊落之辈?
  不料这会子被夏友这翻话竟给逗得捧腹大笑,暂将愁肠放过一边,且乐他一乐。
  他自见她得圣命传诏,一路行来,愁眉不展,有心要搏她一笑。此刻既见她开怀,自然也份外开心。
  阿然见得师傅将师娘逗得笑靥动人,趁机耍赖,扬声道:“师傅,您老都干了一天了,这会子师娘下朝,自然要陪陪她,不如徒儿去给你们端点茶水过来?”
  见得夏友随意点头答应,眼睛早粘在英洛身上,如何扯的开?
  阿然见机,拉着三位妹妹出了药圃,招手唤来一名小厮,吩咐一番,自然有人将点心茶水端到他们面前去。
  她带着三位妹妹沐浴完毕,换了汉家女儿衣裳,也学英洛用同色丝带在头了绑个马尾,逛遍了长安大街。
  这日晚饭之后,英洛兄妹与夏友,英田四人在书房密议。
  掩了房门之后,三人便见英洛回头郑重对着英田下跪,不住叩头:“女儿不孝,年少无知,替全家惹来了灾祸,还请父亲责罚!”
  英乔自然知道是为着哪桩,心内唯有暗叹。
  夏友从来两耳不闻窗外事,自然不知道这朝堂政局之变化,但也规规矩矩跪下,叩首道:“爹爹见谅!衡虽然不知道洛洛犯了何错,但孩儿也愿与洛洛担过,只求爹爹不要重罚洛洛!”他自小教养英田膝下,敬这伯父便如亲生父亲一般。此际做了他的娇婿,爹爹叫来顺畅无比,便如以前十几年早在心底叫过一般。
  英田疼他自然与子女更不同。怜他身世孤苦,更兼着父母兄弟姐妹都丧身在仇人刀口之下,夏家只遗这一点血脉,更是着意教养,盼他成材。
  见他二人下跪,感叹不已。唯有上前亲扶起她二人,道:“洛洛自然没有错!我的女儿,敢作敢当,顶天立地,拼死沙场,比之多少人的女儿来,强了百倍!你所虑者,不过是得罪了今上。她越和蔼,你越琢磨不透,不免心慌,怕为英府招来灾祸!”
  一番话说来,英洛只觉心内五脏六腑俱涌上了一股暖意,眸中几乎要涌上泪来。她历经了两世,得此慈父,说来乃算是上天的优待!
  却听英田继续道:“今上虽面上温文,待臣下谦逊有礼,但三皇女差点惨死,兰贵君身故,又岂能与她脱得了关系?这种君主,全无该有的气度。便是哪一日英府招来灾祸,却也是命里劫数,为父怎能怪罪到洛洛头上?若真有那一日,为父拼了性命,必也要护我的孩儿们周全!”
  英田面貌温雅,但此番话说来,自有股凛然的气势。英洛泪如雨下,便是连英乔与夏友,亦红了眼眶,说不出话来。
  半晌,英乔方道:“父亲多虑了!孩儿如今已经成年,怎能再容老父涉此险境?若有风雨雷电,自然是孩儿护在前面,护老父与弟妹平安!”
  屋内几人心潮起伏,忽听窗外风雨大作,电闪雷鸣,竟像是印证英乔那番话一般。
  其实英田所思,实非多虑。英洛当日得知李岚惨状,遥想当日情境,自然得出了一个太女毒弑庶父,杖杀幼妹的故事来,便是女帝令兰贵君陪葬的遗旨,九成九也是假的!
  她这番推测,其实正暗合了当日情状。
  太女向来唯华相马首是瞻,且她性格暴戾,不堪大任。女帝临终之际,已有悔意,欲立李岚为太女,却被华氏一脉得知,欲逼迫女帝改了遗诏。
  当日宫中情势紧张,其中过程如何惊险,华相如何凶残,至今日已不足为外人道矣。众人只知结果,便是兰贵君被鸩杀,三皇女险丧杖下,若非华皇太夫前来相救,今日的李岚早成了帝陵之下的一抹冤魂,陪伴在父母的膝下。
  近来更有小道消息流传,李岚虽贵为皇女殿下,却生不如死,被囚禁在皇女府,不得自由。身边小侍虽说貌美可疼,倒底是女帝送的,其中含了多少监视的意味,无人得知。更有消息传说,李岚早已神智不清,命悬一线,只等着阎王前来索命……
  英洛听罢英田所述,由不得冷汗涔涔。那位豪爽侠义的女子,在甘州城外高台之上,与西突厥可汗签定盟约之际,何等尊贵,何等威仪?今日却沦为了阶下囚,生死不知……
  窗外雨声击打窗棂,电闪雷鸣。她感觉到了窒息般的闷热,推开窗来,豆大的雨点泼进来,打湿了案上的书纸,英田也不去阻止她,只任狂风吹散了满桌的纸张。架上的琉璃灯盏之内的火苗被吹得东倒西歪,映着每个人脸上都是青青郁色,仿佛经年疯长的茂盛植物,早已没了束缚……
  闪电劈过长空,暗夜便如一只无形的巨手被撕扯开来。…人的力量是这样的渺小,有雨点打在脸上,她分不清,不知是泪还是雨……

  端 倪

  天载二十五年岁末,天降大雪,帝京之地,一夜之间银装素裹,寒彻入骨。
  英洛自回朝复命,每日里五更早起,与英田一同上朝,苦不堪言。这日照例,夏友将她从暖暖的被窝里面挖起来,里外衣衫穿好,拉下床来,她才睁开眼睛,无精打彩的梳洗打扮,在夏友的监视之下喝了小半碗梗米粥,才被拖出了英府,塞进了门外的马车里。
  这半年来,早朝之际,她只依着品级,站在别人身后打磕睡。朝中素有华氏一党,眼下常氏亦有飞腾之气,朝堂之上,她不过提供一双耳朵。有时所议朝政枯燥无味,她连耳朵亦不肯提供。
  不过这日,竟有十来位官员联合参议温德与顾行迟,为官贪佞,欺上瞒下,她也终于认真了一回。
  原来这温德与顾行迟,均是朝中二品大员,乃是华相门生。一人在户部,一人在刑部,一向是华相得力臂膀,今日忽的被堂下十来位四品官员参议,实乃开国奇闻。
  难得女帝今日亦有兴致,竟将每位官员叫上前去,细细询问,竟是将个早朝会变成了大理寺审案一般。温德与顾行迟为官这些年,不过是得华相庇佑,当真有些不干净,此时被扯出来,唯有当堂呼救……岂料华相竟是头一个站出来,严厉指责此二人目无法纪,为官贫墨,实乃国之蛀虫,并将堂下这十来位低阶官员赞了又赞,起头一跪,口中山呼万岁,堂下站着的官员皆面面相窥,三三两两,不过片刻,尽皆跪倒,盛赞女帝英明。
  英洛在别人身后,边弯着膝盖跪拜边在心里咒骂女帝……
  女帝气得面色铁青,当场将御案之上一块蟠龙玉石纸镇给摔下殿去,立声召唤御林军上前,将这二人脱了官服官帽,顾不得三司会审,立时押出午门问斩。
  廷下英洛正跪得两腿发麻,突听得女帝厉声道:“征西将军英洛听旨……”前面英田心内大跳,那懵懂女儿随口应了一声,似乎还未睡醒,女帝道:“朕今日命你带御林军前去,抄了顾温两家。凡遗家资,一并充入国库。家中男女,无论老幼,皆发配岭南作苦役!”
  英洛在半梦半醒之间激灵灵打个冷颤,心道:女帝这是拿我当刀使啊……
  虽如是想,也不得不硬着头皮上前领旨谢恩。
  这一日帝京之内铅云压顶,天色惨淡。征西将军英洛带领一帮五品小吏前去查抄顾温两家。
  顾家二十七口人,年轻的女子抱着幼儿跳了井,年老的顾行迟之母上吊自杀,其余顾行迟之妻妾子女,束手就擒。最后查明,那跳井的年轻女子,竟是顾行迟最小的一房小妾,年方十九,前两日才做完月子,怀中小儿,不过月余,蒙昧不知人事,竟是随母赴了黄泉。
  温德一家一十九口,英洛去的晚了,竟也是惨烈非常。最后查明,唯有一名一十七岁的少年尚在外地,不及拘拿,其余人等,自寻短见者有之,红了眼要上前与英洛拼命的有之。
  随行的官员只见自犯人群中扑上来一名年近四十的女子,赤了双目嘶声力竭道:“我今日与你这狗官拼命!”扑向那年轻的三品将军。
  不及她身后两名侍卫出手,只见得那年轻官员狠狠一脚,狠厉非常,竟是将那女子一脚踢开。那妇人在远处吐了一口血,将身下积雪染红,竟是昏厥了过去。
  初时女帝颁下旨意,这些人平日皆见这女将懒懒散散,似睡未醒,便是站在朝堂之上,也不过是一截木头桩子,不见议政。今日见她一脚将那女人踢开,目中不见半点怜悯之色,终于知道这女子之狠厉,自然对她另眼相看。
  不过几日,朝中盛传,征西将军英洛成了宣熙女帝眼前的红人,但有所奏,再无不准。唯可恨这英将军,不苟言笑,人前并无悦色,令那起欲攀权附贵的小官员们无从下手。
  自斩杀了顾温二人,宣熙女帝痛恨朝纲腐败,官员贪蛀,大力整顿朝吏。一时之间,人人自危。天牢之内,二品大员便关了数十个。便是那些个虾蟹小官,一时之间也不知抓进去了多少。
  英洛很快便调往刑部,主审官员贪墨舞弊案。
  凡有官员私下议论,无不诧异…这英田之女,一改英田为官的宽厚之气,竟是酷吏作风,抄家砍头,事事由她主导。
  便是英田与英乔,私下亦很是不安。腊八这晚,晚饭之后特特将她叫进书房,商议一番。
  英田自然还记得,前两日早朝之时,女帝在殿上将英洛大大夸奖一番,赞她忠勇为国,铁面无私。他心下隐隐不安,如此嘉语,英洛竟只是当庭谢恩,面上殊无喜意,若不是早晨还同乘马车前来上朝,途中她亦如往日般睡得昏天暗地,英田几乎要以为,这个年轻官员,并非自己嫡嫡亲生的女儿!
  眼下她亦乖顺跪在他面前,面容沉静。听得老父责难,斥她对朝中官员得罪太甚,动辄诛杀,更添杀孽……
  英乔更是在旁沉痛道:“妹妹自小虽顽劣,但决不是心肠冷酷之辈,怎么今日便要将朝中诸人诛杀?”
  英洛沉静的看他二人一眼,忽然露出一抹苦笑来,道:“父亲和哥哥可想过近日被我诛杀的朝臣,属那一派?”
  英田细细回想,道:“有些是华相支脉,有些是常氏的人,有些是兰氏的人,或者是别的家族的人……”
  却见得英洛冷笑了一声,表情怪异。英田与英乔从未见过她这种表情,一时都有点呆了,却听得她漠然道:“这些人,除了兰家的人必须除掉之外,其余的,却都是华氏的人,不过明里暗里,女帝这样费尽心机挖出这些人来,父亲与哥哥难道还看不出来她想做什么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