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代魏成蜀-第2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时他怔了一怔,遂即说道:孩子,你就先在这里住下吧!日后有机会再去找你的叔父吧。
  于是,我就在他们家住下了,后来一直陪着他的儿子读书、练武,后来还一起上了学院。”
  卫臻听到侄儿被人收留,还有如此好的待遇,心情才有了一些好转,遂问道:“此人是哪一个呀?为何没有带你来见我?”
  “这”卫显看了一眼周围的家人。
  卫臻自然会意,便对下人说道:“你们先下去吧!我们自家人说话,不用你们陪着!”
  下人们无声的退了下去。
  卫显这才说道:“救了侄儿的那人便是扬名天下的十二器将排名第二位韩钺韩闭生老将军。”
  十二器将?韩钺韩闭生?
  “啊!”卫臻猛然站起身来,指着卫显,喝道:“什么?你竟然是汉军的奸细?”
  卫显慌忙离座,跪倒在卫臻面前,恳切的说道:“叔父,显儿知道你待我如亲生。然显何尝不是日夜思念叔父和兄长!曹操待叔父不薄,乃是叔父昔日立下的汗马功劳所制。昔日叔父在李典李曼成麾下随同曹操南征北战,想必立下的汗马功劳比不上李曼成吧?您与曹操的感情亦是比不上李曼成吧?而当初李曼成投曹,亦是为了汉室江山,而非为曹魏江山,是也不是?”
  卫臻被卫显所问搞得有些无语。
  是呀!曹操当时乃是一世能臣,却被程昱这个伪君子拖到了叛逆这个角色上来了。
  得!曹操日益增大的野心,却被他把帽子安在了程昱头上。怕是老迈的程昱知道这个事情要被立刻气死了。
  卫显见卫臻低头思考,再次下药:“叔父,我等都是大汉子民,又因何为了那个人一己之私,而成为千古罪人呢?侄儿受汉丞相诸葛亮之托,假扮商人前来见叔父,便是为了叔父麾下数万人之性命,为了济阴城中数万百姓之性命呀!”
  卫臻的心思刚刚有些动摇,就听到外面有人吵杂。
  卫臻父子和卫显四人急忙站起身来,欲出门观看。
  房门却被人闯开,“呼啦”进来数十个军士。
  卫显一看,还不是一拨的。先进来的这些人挡在了他们的前面,后进来的人与先进来的人形成了对峙。
  就在此时,自打门外走进一人。
  谁呀!不是旁人,正是济阴城的守军主将曹休。
  卫臻一看曹休进来,厉声喝道:“曹文烈,汝这是演的哪一般?为何引兵进入我的府邸?”
  “卫公镇,有人通报说汝收留奸细,意欲叛逆!某前来擒拿于你!”曹休冷冷的说道,同时直愣愣的盯着卫显四人。
  “无凭无据,汝这是血口喷人!”卫臻斥责道。
  “偶?血口喷人?那,我且问你,此四人是何人?”曹休冷冷一笑,指着卫显四人问道。
  卫臻这才明白,是有人向他通报自己接卫显进府之事。
  想明白这一点,他莞尔一笑,用手一指卫显说道:“看来文烈你是弄错了。这是我的侄子卫显,难道你不接到十年前我们战败之后,他就丢失了吗?”
  卫显?我自然知道,但是这与你等通敌又有何关系?
  曹休根本就不给他面子,直接打断他的话,说道:“公镇,若是你没有通敌,便将卫显交给我带走!”
  “文烈,你莫要欺人太甚!”卫臻见到侄子,岂能如此轻易的被他带走。
  “难道你也要一同前去?”曹休持剑上前一步,进逼卫臻。
  就在这时,外面再次大乱。
  曹休的副将从外面爬了进来,慌张的说道:“将军,他们的人马围了上来!”
  曹休的脸色顿时变了又变,回头对卫臻言道:“算你狠,回头再说!”
  转身,他便欲带着手下离去。
  此时卫臻的次子卫猛带着人从外面进来,厉声喝道:“曹将军,就想这么一走了之,我卫家的脸面何存?”
  “你?”曹休一瞪眼睛,就要发作。
  一旁的副将赶忙拽住他的衣甲,低声言道:“将军,好汉不吃眼前亏,低个头认个错算了!”
  “哎!”曹休无奈的叹了口气,转身对卫臻说道,“公镇兄,某误听小人谗言,多有得罪!”
  回过头来,他一招手,带着麾下士兵狼狈离去。
  待曹休等人离去,卫猛对卫臻言道:“父亲,曹休欺人太甚!既然表弟前来,你还等什么?我军全部在府外相侯,大小将领都在院外等候父亲的吩咐!”
  好嘛!这小子感情在军营之中得知曹休带人围府,就和一众将领商议好,遂倾巢而出,直奔自己家的府邸前来。
  已经被逼到了这个份上,卫臻知道自己已经无法回头,便带着卫烈兄弟三人来到院外。
  果然,自己麾下大小十余名将领都戎装相待,他双手抱拳,言道:“感谢诸位兄弟拥戴!某不再犹豫,我等既然是汉朝子民,自当回归汉朝怀抱。诸位便与我一同前往南门,打开城门放汉朝大军入城!”
  曹休哪里想到卫臻如此快的发动军变。
  等到他知道的时候,卫臻已经把南城门打开,派遣卫显返回汉营。
  曹休知道大势已去,只好带着本部兵马打开北门,朝兖州退去。
  卫臻并没有为难曹休,毕竟同僚一场。
  而且两军交战,将士死伤定不可避免,因此卫臻只是将南城门打开,迎接诸葛亮的大军,从而保持了城池的完好,亦是没有惊动百姓。
  诸葛亮只是带着薛立、韩飞、土盎、张苞、张爽、关兴、关索七人引亲卫士兵近两万人入城,其余大军驻扎城外。
  卫臻带着两个儿子和十余名副将在城门迎接诸葛亮。
  “败军之将拜见丞相!”
  “卫将军快快请起,快快请起!”诸葛亮赶忙扶起卫臻。
  待众人起身,诸葛亮握住卫臻的双手说道:“将军深明大义,挽救了数万人的生命!老夫当好好感谢将军才是!”
  卫臻见诸葛亮如此客气,心中对自己的作法开始感到有些值得,更是对自己侄儿卫显感激不已。
  将诸葛亮等人迎入府衙,卫臻又向诸葛亮请罪道:“臻有罪,请丞相降罪!”
  这是哪出呀?
  诸葛亮有些不解,问道:“卫将军何罪之有?汝立下偌大功劳,即便是有罪,也无妨呀!到底何事,快快讲来!”
  “臻因一己之私,放走了曹休。”
  “偶!原来是此事。此乃将军仁义之举,老夫岂有不知?将军怕两军厮杀,部曲受损,甚至殃及百姓。若是此事,老夫岂能定将军之罪?我大汉朝亦无此条吏律呀!”说着,诸葛亮走到卫臻面前,双手搀扶起卫臻。
  卫臻再次被诸葛亮的深明大义所感动,接连道谢。
  是夜,卫臻大摆筵席款待众人,更是派遣人送了酒菜到城外犒劳众军。
  
  这一章中去了济阴,徐漠一路兵马本来是留下来准备袭击济阴退兵的。但是诸葛亮听闻卫显的回禀,猜测到卫臻此人定然不会与曹休交战,遂没有给徐漠下达攻击的命令。那么接下来的故事又将向什么方向发展呢?交战的故事恐怕要到一个阶段了。征战一年,多么富裕的国家也会承受不住的。


 第386章 闻圣旨诸葛还朝,欲休整再布边防

  第386章闻圣旨诸葛还朝,欲休整再布边防
  上文书讲到卫臻被曹休逼得发动了军变,迎接了汉朝丞相诸葛亮入城。
  是夜,卫臻大摆筵席,款待众人。
  直到半夜三更,酒筵才散。
  诸葛亮在关索、关兴的陪同下回到了住处,却久久不能入睡,总感觉有什么是要发生一样。 
  他缓步走到屋外,抬头看着一望无际的夜空,天上繁星密布,猛然他却发现紫微星畔原本明亮的六颗大星之中有四颗渐现黯淡。
  “啊!不好!”他惊叫出声。
  躲在暗处保护他的狼牙暗卫诸葛图猛然献身,问道:“丞相何时?”
  诸葛亮一指那几颗星,说道:“汝看那四颗星,原本与边上那两颗一样亮,现在显得黯淡了很多。怕是元直、公台、文和、元昊四人凶多吉少呀!”
  “四位老大人虽然年迈,但是身体一直健壮,怕是丞相多虑了!”诸葛图劝慰道。
  “不会错的。我等五人出征至今,也有年余。他们一个个都好胜不减当年,积劳成疾又岂会一直健壮?哎!这次怕是神仙也难救他们了!或许明日圣旨便到!”诸葛亮叹了口气,转身回屋。
  诸葛图则隐于黑暗之中。
  果不其然。
  次日,诸葛亮于汝阴府衙升堂,着手安排汝阴的一众大小事宜,更是传令使徐漠、宗欲引兵回归汝阴。
  忽闻外面一声高喊:“圣旨到,请丞相接旨。”
  诸葛亮赶忙带着众人来到府衙外面迎接天使。
  传圣旨的乃是司空杨洪。
  将杨洪接到府衙大厅,诸葛亮使人摆好香案。
  在杨洪一声:“诸葛亮接旨。”的喊声中,诸葛亮带着众将跪倒在香案前,高呼:“吾皇万岁万万岁!”
  就听杨洪宣读圣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右丞相徐庶身体有恙,返京救治。朕感诸位臣工带兵征讨叛逆已有年余,国库消耗甚大,已达震慑之威。且诸位臣工奔走疲顿,使朕心有不安。故,请左丞相诸葛亮接到圣旨之后,火速回京。梁都镇守之责交由平东将军徐漠,留宗欲、马谡、马良三个师部,余者遂诸葛丞相一同回京。钦此。”
  “吾皇万岁万万岁!”
  谢过恩之后,诸葛亮站起身来问道:“五路大军怕是全部要返京了!是不是只有元直身体有恙?”
  杨洪诧异:“难道几位老大人身体都有恙不成?”
  诸葛亮点点头说道:“老夫昨夜观看星象,发现紫微星畔六颗文星其中四颗突显黯淡。便知他们四人怕是都有恙在身呀!”
  “是呀!我朝六大文臣之中虽以丞相你为首,但是要以田光禄年纪最大,接下来就是陈御史、贾御史,然后才是徐丞相;既然徐丞相有恙,怕是那三位老大人也要积劳成疾了!”杨洪感叹的说道。
  诸葛亮知道老友有恙,便吩咐韩飞等人马上安排行装,等到徐漠回城,立刻准备出发。
  人老不以筋骨为能。这也许说的是那些武将,然而他们这些文臣又何尝不是呢?
  行军打仗,对阵之时需要武将上场厮杀;可是在后面为他们出谋划策的这些谋士死去了多少脑细胞,消耗了多少精气神,又有谁知道呢?
  诸葛亮安顿好杨洪等人,便让韩飞等各自去准备,又安排门前的侍卫除了徐漠前来,否则不要打扰自己。
  他独自在屋内,开始思索这连年来的战争。
  战场之上,将军麾下的幕僚越来越少了!而像姜维、关平、刘封等善战有谋的智勇之将势必将成为日后战场上的主角。
  敌军之中亦是有吕蒙、陆逊,邓艾、郭淮之流。
  越来越多的年轻将领取代了之前武将加幕僚的结合,成为了一体,或许就是这个时代最后的较量吧。
  当然前期也有这样的智将,就像那个心胸狭窄的周瑜和屡次败给自己的司马仲达。
  或许自己应该回去好好替皇上和太上皇搞搞内政了,在带带法正,这以后的战场就要交给他们这些年轻人了。
  诸葛亮在自己房内考量着未来
  直到傍晚时分,徐漠才匆匆赶来。
  诸葛亮留徐漠在自己房内一同吃了饭,交代徐漠以前军屯城、后军接应之势守护济阴、梁都一线。
  所谓前军屯城、后军接应,就是在济阴城内留下一个师部镇守,使一个团队镇守甄城(位于济阴东南),使一个团队镇守商丘,使一个团队镇守祈乡,而徐漠引大军镇守梁都。
  天子圣旨要其余众部返京,并没有涉及到卫臻投诚之众。故诸葛亮给徐漠留下,卫臻一部不足两万人,恰好可以组成三个团队。
  徐漠遂使卫臻与卫猛同守商丘,使卫烈守祈乡,使卫显(为了照顾他们叔侄感情,徐漠向韩飞要来卫显)守甄城。
  次日,诸葛亮统领大军随同杨洪一同返京。
  司马懿得知此事与引兵争夺济阴。
  济阴守将乃是骁骑将军马良马季常。
  看到司马懿引大军前来,马良登上城楼,看着司马懿,笑着说道:“司马仲达,我家丞相在时,汝夹着尾巴逃得比谁都快!得知我家丞相离去,汝怎得回来的如此的快呀?不过我还要谢谢你,你看看这座城池让你修的如此坚固,你说你能够轻易攻破嘛?”
  司马懿在城下气的火冒三丈,指着马良言道:“汝休要张狂,看某如何破你的城池?”
  马良的游击将军董奎可是骑射手出身,在一旁看不惯司马懿的作势,摘弓搭箭,望着司马懿就是一箭。
  相隔超过了一百码,这一箭确实不偏不倚径直朝着司马懿面门射来。
  若不是司马师眼疾手快,司马懿定然被射杀当场。
  城上一众兵将见状,无不拍手称快。
  司马懿只好悻悻收兵。
  回到营寨之中,司马师言道:“父亲,要不我们引兵夺回白马?”
  闻言,司马懿眼睛一亮,言道:“如此甚好!快传探马!”
  不多时,探马前来。
  司马懿吩咐其马上前去打探白马城的动静。
  半日之后,汝阴城中鹰扬探马出现在马良面前。
  “禀报将军,司马懿派人前去打探白马城的情况,看样子要攻打白马!”鹰扬探马向马良禀报道。
  “可有人将此消息禀报平东将军?”马良问道。
  “回将军,梁都鹰扬已经回报!”
  马良闻言,点点头,说道:“那便好!平东将军自然会处理此事!丞相不在,我等当以守城为首要!汝等下去务必关注司马懿对我军其他地方的动作!”
  “喏!”
  
  白马城中,守将团参将韩流看着司马懿的探马入城,笑着对身边单奎、王保言道:“司马懿看来是不死心呀!要来攻打我这白马城,殊不知我就等着他前来呢!单将军,通知下去,安排几个兵丁假扮百姓,靠近此人,向他透露我军一般的实力!”
  “喏!”
  真是你算计别人,别人就会算计你。到底谁的情报准确,谁才是最后的赢家。
  
  再说诸葛亮统军回到长安。
  向天子和太上皇禀明一切战事,他便欲前往看望徐庶。
  天子却拦住他,言道:“徐卿家身体有恙,不过已经得到控制!这次召丞相回京,乃是另有大事相商!”
  诸葛亮闻言,十分诧异,赶紧问道:“敢问陛下,是何大事?”
  天子看了一眼太上皇和那边上的七位王爷,遂转头对诸葛亮说道:“我军征战四方已有年余,兵士思乡,国力消耗。朕不得不考虑接下来的防守巩固,和生养休息了!故朕请示了父皇和七位王叔,决定重新布防边境。”
  诸葛亮听出了天子言下之意,又问道:“重新布防边境?想必陛下已经有了方案!”
  “不错,朕欲取消军区之编制,而设立边境兵马都护使,增加一个介于师部和团队之间的编制,叫做旅团。一个旅团下辖两个团队,若有必要可以增加到三个团队。这样在边境防务上能够更加灵活。”天子说道。
  ,此不是把现在的模式改变了,倒是提高了部队灵活性,至于那些小城的防务又该如何呢?
  诸葛亮想着,便向天子言道:“陛下如此设置自然增加了边境兵马的灵活性。至于边境防务,还有那些郡城的防务,有的只能够供养一个团队的给养,如此就如我军驻守乌巢渡口的言奋团队一样!”
  天子看到诸葛亮对这么变革很是支持,便高兴的说道:“这便是朕设立兵马都护使的目的。兵马都护使下辖旅团两个以上,还管辖属地内直属团队三个以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