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海寇-第3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毕竟于孝天海狼是名声在外,眼下在福建一带的声望可以说是如日中天,连官府都为之头疼,并且已经在朝廷挂上了号了,更何况海狼可以自行铸造炮铳,船坚炮利也是出了名的,手下海狼部众骁勇善战,更是为人津津乐道。
  现在福建沿海众多同行,都栽到了他的手里,甚至连官军水师也被他们打的是落花流水,而他现在要去跟海狼决战,很显然就算不是以卵击石,但是获胜的可能性也极小,倒是被海狼打的屁滚尿流的可能性却相当有把握。
  以前郑一官也没见过海狼船队与人交手时候的场面,并不太清楚海狼的船队到底有多厉害,但是这次郑蟒却结结实实的和海狼交了一次手,而且当时双方的实力基本上相近,甚至于郑蟒这边的船只数量还占据着优势,但是依旧被海狼打的是毫无还手之力。
  十几条船愣是被海狼揍得差点全军覆没,但是据郑蟒所说,他们却基本上没有给海狼造成多少损失。
  海狼船队之中有不少大炮,打得又远又狠,郑蟒带着的手下根本是在被对方骑着揍,没有半点还手之力,完全可以说是被对方完虐,这就让郑一官对海狼更是大为忌惮,知道了海狼的厉害。
  郑一官虽然这个时候把于孝天恨到了极点,可是一旦冷静下来之后,却还是没敢召集手下去找于孝天报复。
  于是郑一官坐下来和手下们开始商量,接下来该何去何从。
  而现在郑一官也已经搭建起了一整套班子,手下也有了不少所谓的谋士,这帮人于是赶紧各抒己见,给郑一官出谋划策。
  有部分人提出,既然海狼和颜思齐能在台员岛找一块地方立足,那么郑一官大可也在台员岛找个地方登陆,效仿当初颜思齐那样,圈一块地,一边建寨一边也从陆上大批移民,获得一个稳定的后方基地。
  但是这些人的提议立即便被另一些人反对,因为他们认为现在既然海狼和颜思齐都已经在台员岛站住了脚跟,那么现在再去台员岛圈地,显然是不智之举。
  因为现如今北边有海狼占据了鸡笼和淡水两地,南边又有颜思齐占据了笨港,如果郑一官再去台员岛圈地建寨的话,这个地点恐怕不太好选。
  如果他们选在笨港和淡水河之间建寨的话,那么就可能遭到于海狼和颜思齐南北夹击,到时候很可能首尾无法相顾,最终还是被他们逼走。
  但是如果继续向南的话,现如今红毛人已经占据了大员一带,已经建起了一座红毛城,并且在另一处地方还在建另一座红毛城。
  这样的话,势必会跟红毛人起冲突,红毛人也不会同意郑一官在他们卧榻之侧弄出一块这样的地盘的。
  这帮反对的人提议,现如今还在台员岛折腾,倒还不如干脆直接回大明沿海找个地方大干一场的好。
  而郑一官祖籍漳州,而且现如今手下不少人都是祖籍漳泉一带,对于那边的情况最为熟悉,虽说现在那边还有褚彩老存在,泉州一带也有海狼活动,但是眼下泉州一带的海面上,并未被海狼完全控制,局面还比较容易打开。
  所以他们干脆倒是不如直接去漳泉一带找个岛子先站住脚,这样也方便沿岸行掠,并且在海上行商,更方便从陆上获取人力和物资。
  对于手下们提出的这两个意见,郑一官考虑了一下之后,认为第二条还是很有道理的,眼下他和颜思齐彻底闹翻,又和海狼起了正面冲突,想要继续留在台员岛,显然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虽说台员岛距离大陆并不算太远,但是毕竟还是有几百里地,来回一趟也需要两三天甚至更长的时间,虽然有天高皇帝远的优势,但是行事的时候,却并不是很方便。
  倒是手下们提出的到漳泉一带找个地方落脚,这个主意还是可行的。
  虽然有褚彩老这个家伙存在,但是褚彩老在经历了南日岛大败之后,不管是声望上还是实力上都损失巨大,这一年来都没有能恢复过来,已经不足为虑了。
  以他目前的实力,要是和褚彩老干的话,是有相当把握能把褚彩老挤出这块地盘的,而且福建官军的情况他也最熟悉,福建水师刚刚被海狼修理了一番,现如今士气低落,战船数量有限,官军又烂的厉害,根本挡不住他在漳泉一带活动。
  于是他便选择了后者,决定下一步在漳泉一带找个地方活动,但是具体要选择什么地方,作为他们以后的老巢,这一点上却有点麻烦。
  最后商量来商量去,郑一官还是决定,把下一步他们老营的地点,选择在了泉州一带的鹭岛也就是后世的厦门,以及金门岛这两个地方。
  他之所以要选择鹭岛和金门岛,原因有很多种,首先从地利上来说,这两座岛屿面积都相对来说比较大,岛上又有淡水和避风港可供他们使用,更重要的是这两个岛地处沿海航线之上,极为方便他们在海上行掠,并且方便他们从陆上获得人力和物力资源。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眼下福建沿海军备废弛,虽说大明洪武年间,在鹭岛和金门岛都设有卫城,并且设立有水寨,但是到了这个时候,这两地的卫所早已差不多名存实亡,占领那里并不需要太费周章。
  再有一点,就是某种私人方面的原因了,李旦有个朋友,名叫许心素,和李旦关系相当不错,这么多年来一直和李旦合作,在海上经商,此人是泉州一带出了名的大贾,掌控着大量生丝的交易。
  但是这个许心素却和郑一官在以前因为一些小事,起过龌龊,许心素暗中曾经对李旦进言,说郑一官此人不可用,虽然未被李旦重视,但是却把郑一官得罪死了,郑一官记住了许心素说他的坏话,早就打算有朝一日要报复这家伙。
  以前李旦没死,他拿许心素是没有一点办法的,但是现在李旦死了,盘子也被他接掌了,那么他便有能力收拾这个许心素了。
  许心素虽然生意做的很大,这些年来也兼职干一些海盗的买卖,可是毕竟他是以经商为主,实力并不是很强,只要干掉他,便可以把持住泉州一带的生丝交易,而生丝眼下无疑是泰西人最最喜欢的商品之一,每年都可以赚取大量的银子。
  于是出于各种目的,最终郑一官还是选择了下一步要进军泉州一带,而他打算在泉州一带站稳脚跟之后,就大举扩充他的实力,迟早有一天,他要让于孝天也见识见识他的厉害。
  (再次跪求弟兄们明天把月票留给我吧!码字不易,月票似乎很重要,虽然不能当钱花,但是好歹也是面子问题!拜托拜托!)


 第四十一章 结拜

  于孝天这会儿才管不着郑一官在怎么憋屈,怎么郁闷,怎么谋划呢!从笨港回来之后,他便天天高兴的合不拢嘴。
  先是兰儿给他生了个带把的小子,接着年前秀儿也生了,这次秀儿给他生了个漂亮的千金宝贝。
  这一下可把于孝天给乐疯了,不来则不来,这一来,他就一下子儿女双全了,而且两个小家伙都很健康,虽然兰儿生产的时候受了些苦,但是好歹还是保全了性命,最终母子平安,秀儿生的时候比较顺利,从阵痛来到小家伙出生,只用了两个时辰不到,同样也是母子平安。
  这一下于孝天提着的心,算是一下落到了肚子里面了,整日里高兴的是呲牙咧嘴,天天稍有时间便跑去看两个小家伙,抱着两个小家伙不想松手。
  在这方面于孝天出人意料的表现出了相当强的父性,令兰儿和秀儿都欣喜异常,只是秀儿暗中多少有点失望,觉得没有能替于孝天生下一个带把的儿子,以后她的地位可能没有出头之日。
  古代女人都是母凭子贵,有强烈的重男轻女的思想,如果兰儿生的是女儿,但是秀儿生了个男孩儿的话,那么秀儿在于家的地位便会大幅提高,而她生的男孩儿就是于孝天的长子,长子继承父业的可能性就很大,一旦有朝一日他长大的话,能继承于孝天的事业或者家产的话,秀儿一辈子就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了。
  但是事与愿违,兰儿作为正房,却给于孝天生了个儿子,还是长子,而她却只生了一个女儿,所以今后在秀儿看来,兰儿的地位已经无人可以挑战了,所以对此多少有些失落。
  不过于孝天却对此并不关心,生男生女对他来说都是喜事,而且他还是比较喜欢女儿的,至于秀儿想什么,他也不愿去过多的想,这时代就是这样,想通想不通,都是女人自己的事情,现在他也没时间去关心秀儿高兴不高兴。
  但是看到于孝天对这个女儿亲热的样子,秀儿还是渐渐的放宽了心,过年的时候,已经开始变得喜笑颜开了起来。
  虽说表面上于孝天得子是于孝天和刘老六他们家的事情,但是对于海狼部众们来说,却并不见得都这么看,这件事在海狼部众的潜意识之中,却还是出现了一些影响。
  古代人相当看重他们所处的集团的稳定性,于孝天作为海狼的绝对老大,这一点无人可以挑战,也没有人可以质疑,但是于孝天现如今也二十大几的人了,在古代也早该有了子嗣,可是他却迟迟没有得子,这一点上对于他海狼集团来说,许多人认为并不是一个好事。
  因为干海盗的有很大的风险,这一点谁都知道,就算是当渔民出海打渔,也经常会遇到狂风巨浪,稍有不慎就可能葬身鱼腹。
  更何况他们在海上为盗,要经常出海,碰上大风大浪那是家常便饭,而且还经常会跟人动手,刀枪可是不长眼的,不会因为谁是老大,炮子铳子就躲着他们走,相反在海上干事的时候,往往头目的伤亡率比喽啰的伤亡率要更高一些。
  所以干他们这行的稍有不慎就可能死无葬身之地,这一点从钱松、王宏等人就可以看出来,他们都是年纪并不是很大,就因为各种原因撒手归西。
  作为老大的于孝天,现在虽然看上去活蹦乱跳,精壮的像头牛一般,但是谁也不敢保证他可以长命百岁,于孝天作为海狼的灵魂,活着什么都好,但是一旦出点什么事情的话,海狼这个集团就可能立即分崩离析,因为他们找不到一个可以替代于孝天,让他们继续为之效忠的人来,到时候肯定会有不少人一窝蜂出来抢舵把子这个位子,弄不好还会闹得血光迸溅。
  但是当于振华出世之后,情况就不同了,在许多人习惯性的思维之中,父业子承,一旦万一于孝天有个三长两短出现的话,他还有一个儿子,可以继承他的衣钵,他们这些人还可以围绕在他儿子身边,辅佐他继续把海狼集团撑下去,至于于振华年纪小也不是什么问题,就算是他只当一个傀儡,都比没有强,起码可以维系这么多人继续在一起做事。
  所以虽然于孝天不太关心手下们这方面的打算,但是却不得不承认,他儿子于振华的出世,还是给海狼集团带来了更长久的稳定性,当然这也需要有一些忠心耿耿的人来帮着小振华来压住下面的人才行,这件事对他来说,确实不能只算是他一个人的事情。
  所以在两个小家伙出世之后,于孝天本身也高兴,横竖又正好是过年期间,索性他在南日岛大排筵宴,犒赏了手下一番。
  这一年下来,海狼部众确实比较辛苦,年初先是应付褚彩老的进袭,与褚彩老大打了一场,接着下半年便又应付新任的福建巡抚朱钦相,又和福建官府大打出手,海狼部众这一年始终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长时间的要进行高强度的训练和备战状态,使得不少人都有点疲惫的感觉。
  现如今过节了,暂时周围也相对进入到了一个较为平静的时期,不管是官府还是同行,在这个时候都该消停下来了,又赶上了于孝天喜得贵子,于是于孝天也索性利用这个过年期间,让手下们轮番休息休息。
  当然于孝天得子之事,也不仅仅是海狼内部热闹热闹,往日跟海狼打过交道,关系比较密切的方面,也都很快得知了消息,不单单只是商贾们,还有一些有交情的同行,甚至于陆上跟海狼有一些来往的官员胥吏们,在得知了这个消息之后,或明或暗,都派人前往南日岛给于孝天送一份贺礼。
  当然刚刚受了于孝天恩惠的颜思齐更是在得知消息之后,亲自给两个小家伙送来了一份大礼,到南日岛给于孝天贺喜。
  于孝天少不了又在南日岛好好款待了一番这个新的盟友,两个人碰面之后,这次相谈甚欢,颜思齐潜意识中已经彻底断了要和于孝天争锋为敌的念头,一场酒痛痛快快的喝下来之后,颜思齐主动提出了要和于孝天结拜为兄弟。
  古人比较喜欢结拜,这一点于孝天是很清楚的,以前他并不太关注这个事情,但是入乡随俗,现如今颜思齐主动提出了这件事,他也不便回绝,于是便当众答应了下来,马上有人布置了香案祭品等物,两个人插香斩了鸡头,算是结拜为了兄弟。
  当然他们这种关系,只能表明两方暂时的合作关系,算是实质上的一种盟友,不能当真,这一点大家伙也都明白。
  颜思齐手下们不少人也都通过这段时间和海狼打交道,见识了海狼的厉害,渐渐地也都绝了和海狼过不去的念头,使得双方的关系达到了一个空前友好的状态。
  颜思齐在南日岛的时候,跟于孝天再次提出了要对付郑一官的事情,于孝天当然是鼎力支持他和郑一官开打,趁着颜思齐这次过来,他将这一次颜思齐订购的那批炮铳正式移交给了颜思齐,并且在颜思齐订购的弹药基础上,又加赠了颜思齐一批弹药。
  除了这些武器弹药之外,于孝天甚至于还另外加赠了颜思齐两门十二磅炮,让颜思齐加强一下他大寨的武备,使得颜思齐高兴的不得了。
  经过一番验货之后,颜思齐对于孝天给他交付的这批炮铳十分满意,二十门六磅炮自不用说了,都是直接从海狼船队之中裁撤下来的正在使用中的东西,质量上自然不可能有什么问题。
  而那些虎蹲炮、灭虏炮等旧式火炮,也同样让颜思齐感到十分满意,毕竟这玩意儿都是用标准的铁范统一铸造出来的,形制上完全一样,口径也完全相同,这一点对于不明就里的颜思齐一方的人们来说,除了百思不得其解之外,只能惊叹海狼工匠手艺实在是厉害。
  在他们看来,这些炮肯定不是这么短时间之内铸造成的,他们作为老海狗,对于大炮都不陌生,甚至于他们也自行铸造过一些土炮,当然对这个时代的铸炮工艺都多少有一定的了解。
  在他们看来,铸炮就要开模,但是最麻烦的不是铸炮,而是在制作泥范这件事上,泥范要经过非常繁杂的过程,才能制作完成,但是要放很长时间之后,等其彻底阴干,才能用来铸炮,一门炮从开模到铸造成,起码要几个月的时间,重炮甚至需要半年以上的时间才行,海狼的工匠肯定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铸成这些大炮。
  这些虎蹲炮、灭虏炮虽然比不上那种六磅炮厉害,但是工艺同样精湛,外表和内膛都很光洁,像是经过了仔细的打磨一般,跟陆上工匠们铸造的那些土炮一比,实在不是一个档次的东西。
  (求月票咯!求月票了!今天是一号,千万别浪费了月票呀!另外再次感谢铁手有情和胡噜呼噜兄弟的打赏!)


 第四十二章 同盟

  至于那些交付给他们的火绳枪,虽然技术上并不比陆上工匠抑或是西洋人工匠超出多少,但是贵在海狼在生产的时候,采用的是统一的规范和标准,生产出的火绳枪形制统一,也没有像军户给官军打造火枪的时候,工料被当官的层层盘剥,只能使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