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国之大贼-第2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杜月笙感觉到自己的心脏猛然跳动加快!那眼神也马上又变的裸的起来,那女子看到杜月笙的第一眼也非常错愕,紧接着脸上一红,把头低垂了下来。
  两个人的这个小动作旁人都没有注意,一旁的萧大户说道:“我来介绍一下,这位是我的女儿,也是辽西现在日本方面司令官的妻子,萧玲玲。”
  如果换做别人,听说是直上松原的老婆,可能不会再有什么心思了。毕竟这样是出了问题,是给杨小林添麻烦的。但是杜月笙不怕,他从来不怕麻烦!这小子连黄金荣的老婆他都敢睡,还有什么女人他不敢碰的?
  杜月笙心中窃喜,原来她叫萧玲玲,太好了!看她那副样子,杜月笙觉得自己很有希望能把她弄到手的。
  
  


 第八十五章 战争信号

  两个人的眼神在空中碰撞的那一霎那,萧玲玲的心里忽然有一种错觉。那眼神是那样的放肆,那样的狂野,如同一只野兽忽然闯进她的心里,她甚至连防备都没有来得及。
  在父亲说到自己的身份的时候,萧玲玲的眼角看了一下杜月笙,她想这个人应该收敛一些。可是她发现她错了,那眼神依然是那样的炙热,那样肆无忌惮的盯着自己,让她感觉到坐立难安。
  她的心里忽然颤抖了起来,女人的直觉让她知道这个男人很危险,这个男人可能会毁了她现在并不幸福的生活,她想避开这个男人,但是心底却隐隐的对这种危险还有一丝莫名的眷恋。
  她有些害怕,她知道自己可能完了。
  běi jīng城。
  杨小林说自己最少要需要半年的时间才能够恢复自己的战争能力,老袁当然也知道这一点。在打仗方面袁世凯是个行家,义勇军之所以能够击败rì本人,首先是战术上的正确。
  杨小林在面对战争危险的时候没有退缩,反而主动的挑起了战火,先强行杀入朝鲜,打乱了rì本人的战争脚步,诱使俄国人坐视战争。然后奇迹般的干掉了载涛,使得战局一直按照义勇军的脚步走了下去,这是他们赢得这场战争的主观因素。
  一场战争的胜利光有正确的战术是不行的,还要有强大的后勤系统作为支撑点。从这一方面来说,刚刚从rì俄战争的炮火下冲出来的杨打鬼并不具备和rì军打一场大规模战争的能力。
  小rì本的国力尚且无法支撑,杨打鬼那点东西实在是不够看的。辽东之所以能笑到最后,要感谢贝勒爷载涛的大力支持。
  rì俄大战这段时间载涛在锦州拼命的发展,粮草弹药都非常充沛,结果这些战略物资在战争刚刚拉开序幕的时候就全部落在了杨打鬼的手里。一千门火炮,数不清的粮草,五万士兵!
  干掉清军犹如是让义勇军喝了一口十全大补汤,杨打鬼那个家伙一下子拥有了和rì军堂堂正正的打大规模炮战的能力!这也是义勇军最后取得胜利的关键一点。
  但是贝勒爷的炮弹确实也被杨打鬼给打光了,想让那一千门火炮再一次发出摄人心魂的怒吼,想让那些被他整编的清军拥有和义勇军一样的战斗力,想让整个东北能如辽东一样的支持他,杨小林就必须老老实实的呆一段时间!
  这一点老袁看的十分清楚,他更清楚的是,当杨小林整合了所有力量之后带着全副武装的义勇军猛扑过来,气势必然凶猛!
  自己能不能档的住?老袁的心里真的没有底气。
  那肥胖的身躯坐在从法国买来的高档沙发里面,整个人都陷了进去,段祺瑞坐在他的对面,黎先生则垂首站立在一边。袁世凯的眉头紧紧的皱在一起:“芝泉,锦州那里是什么情况?”
  “大哥,义勇军和我们划城而治,虽然目前没有什么冲突发生,但就在昨天,和我们对峙的部队换了。”
  “换了?”
  “是,以前的部队是张作霖的,扛的大旗是辽东义勇军辽西dú lì大队,前天换了一批人,是他们的辽西支队三团,团长偍辉。而且辽西支队的一团,二团,四团,也开到了锦州附近。还不断有一些新兵被投入到锦州,听说他们正在等着被整编,整编之后的辽西支队将变成义勇军的三个师,人数在三万人到四万人之间。”
  老袁听到这里那手不自觉的握在了一起。他对义勇军是做了很多工作的,自然知道所谓的辽西dú lì大队其实就是一些民兵和刚刚被整编的清军,而辽西支队则是杨小林手下的主力部队。
  杨小林把这支部队放在锦州,就等于是把最锋利的钢刀放在自己身边了。杨打鬼传递的信息非常明确,那就是一旦让他喘过气来,他就要按照和袁世凯商量好的那样,兵压běi jīng城!他要入关!他不会等自己也准备好的。
  而自己这边呢?
  老袁还没有准备好,他需要时间。
  段祺瑞显然清楚老袁的想法,当下说道:“大哥放心,我已经调孙传芳部和徐树铮部前去增援,并且在锦州外围设了三道防线,一旦有个风吹草动,兄弟当亲自前去锦州指挥战斗,不会让他们过来的。”
  袁世凯点点头,孙传芳和徐树铮这两个人也是他的老兄弟了,就军事上的部署来说,段祺瑞已经做到现在能做到的最好了。
  袁世凯的手放松了一点,摸摸自己的胡子:“光这些还不够。命令冯国璋也挺近山海关。我们必须在锦州的后面布置第四道防线!甚至第五道!绝对不能让杨打鬼靠近běi jīng,绝对不可以!”
  黎先生听后点点头:“袁公说的没错。现在洋人都视袁公为中国的救星,国内的一些实业家也把希望寄托在袁公身上,杨打鬼一旦打到běi jīng来,对我们北洋的声誉,绝对是一个致命的打击。”
  袁世凯嗯了一声:“我有可靠的消息,载沣那个家伙和rì本人已经准备动我了,我就在等他们先动手,然后咱们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把这些碍事的家伙全部干掉。”
  作为袁世凯的头号心腹,段祺瑞当然知道老袁的一切计划。说实话他觉得老袁太过小心了,现在的局势可以说满清已经是穷途末路,老袁只要想,随时可以出手。段祺瑞认为袁世凯完全没有必要非等载沣等人先动手。
  “大哥,让他们先下手,您会不会有什么危险?不行的话兄弟调一个团来běi jīng给大哥压阵如何?”
  老袁冷笑一声:“不用!那帮家伙只是跳梁小丑,你把心思都给我放在辽东。那才是一直老虎!杨打鬼还和德国人合作建了一个兵工厂,在这方面他可是赶在我们前面了。”
  有一个自己的兵工厂,对于一场战争是非常重要的。这一点段祺瑞和袁世凯当然知道。
  他们也有自己的兵工厂,但是无论规模还是产量,都远远没有办法和东北相比,甚至连子弹的生产都无法达到战争要求。
  老袁让曹锟去武汉,也是因为他看上了汉阳兵工厂。只是汉阳兵工厂离běi jīng太远,而且曹锟那里还没有完全搞定,虽然曹三爷昨天发电报来说事情快办好了,但是这个快了到底是那天能办好,没有人能给一个准确的时间表。
  袁世凯怕杨打鬼是有理由的,他的北洋军虽然号称满清最jīng锐的部队,但那是练出来的jīng锐,到目前没有打过恶战。义勇军不一样,这是一群从轱辘山上冒着俄国人和rì本人的炮火冲下来的亡命之徒!经过rì俄战争的洗礼,这些人已经不是土匪了。
  北洋军的将军基本上都是小站出身的,那些班排连长都是高级将领的亲戚或者是好友。但是义勇军不一样,义勇军的将领包括杨小林这个禽兽都是从死人堆里面爬出来的,他们的班排连长是战斗中在战场上表现十分出sè的士兵中提拔起来的。
  袁世凯是懂军事的人,兵器不如人,士兵不如人,和人家有什么好打的?就凭北洋军人多么?那些不懂行的人都说,杨打鬼算什么?不过只是偏安于东北罢了,老袁唾手可得整个中原,灭他不是小菜么?
  这些人根本不知道,老袁最大的劣势其实也就在这里!现在整个大清朝已经是他囊中之物,但是老袁敢肯定,自己一旦推翻了满清,那些清朝的皇子皇孙们是不会这样算了的。还有孙文,那个执着的家伙一定不会放弃他的理念和梦想。
  孙文在南方很有影响力,满清在北方根深蒂固。袁世凯不可能如杨小林在东北一样,把那些当爷的一下全部杀光,běi jīng不是奉天,他不是杨打鬼。如果满清和孙文给自己捣蛋的话,这偌大的中原可能不会这样平静。
  所以,袁世凯才要满清先动手。他需要一个理由来为改朝换代正名,他需要当了婊子还立一个牌坊,因为他想安抚那些满清的龙子龙孙,让他们反抗能小一些。假如给自己一点时间安抚住北方,再给自己一点时间让他能摆平孙文,真的能做到偌大的中原都姓袁的话,才有和义勇军一战的资本。
  可是杨打鬼在锦州传来的信号却那样的急迫,老袁知道,那个家伙不会给他多少时间了,他必须快一点,再快一点。
  “孙文,现在去哪里了?”
  袁世凯冷不丁的冒了一句出来,黎先生忙的接到:“听说去了香港,正在和英国zhèng fǔ接触。好像,英国和法国对他说的革命有点兴趣了。”
  袁世凯沉思了一会,最终说道:“先问问曹三那里办的怎么样了,合适的时候找一下孙文,告诉他,我愿意和他谈谈。”
  黎先生听后说道:“袁公英明。”
  袁世凯从那沙发里站了起来,他的体型太胖了,以至于有点吃力。段祺瑞忙的上去搀扶。起来之后袁世凯长出了一口气:“就这么说吧,芝泉给我盯住锦州,让震chūn在东北找杨打鬼谈一谈,能不打是最好的。也联系一下孙文,先生去见见他,就说只要孙文跟我们合作,体制可以共和。”
  最后,袁世凯忽然说了一句:“发电报给曹锟,让他动作快点!”
  当杨小林把辽西支队调到锦州,这个明显的动作传达出战争的信号。可是老袁还是觉得自己有那么一线希望可以避免和义勇军一战,也就是一线希望而已。
  不为别的原因,就因为杨小林得到半个东北之后,成立的那个“东北民众自治委员会”。
  其实这就是一个称呼而已,谁都知道那就是东北现在的zhèng fǔ。但是这个名称却让袁世凯看到了能避免和义勇军一战的可能。自治委员会,杨打鬼为什么不像孙文说的那样,干脆挂一个新的国家的牌子?比如孙文信上说的中华民国?
  老袁在这一点上比较欣赏杨打鬼,他知道就算那个家伙只是一个土匪,也绝对是一个民族主义情绪十分浓厚的土匪!
  东北民众自治委员会,也就是说,现在东北不给满清管了,那里的民众自治了,但自治和dú lì是两回事,一旦中国发生变数,满清被推翻了,东北还是中国的。
  未来的中国zhèng fǔ用不着和杨打鬼商量什么疆土的问题,也不用去谈什么统一的问题,因为东北从未分裂。分疆裂土的事情那个家伙是不会做的,老袁想,自己的脚步要是能比杨打鬼快上一些,就像黎先生一开始说的那样,在杨打鬼稳定东北之前自己就已经整合了全中国的力量的时候,得到了全部中国人的认同,也许只要安抚一下,那个家伙就不会扑过来了。
  这一线希望很渺茫,可是他必须去努力。一定要赶在杨打鬼的前面!这对他来说很有挑战。没关系,老袁喜欢做那些有挑战的事情。假如真的没有杨打鬼,没有孙文,那面对唾手可得的满清,好像有些太无趣了。(未完待续。)
  
  


 第八十六章 百废待举

  杨小林会给袁世凯一点时间的,发出战争的信号只是给老袁传达一个信息,让袁世凯在běi jīng快点动手,不一定就是马上要打。
  东北现在的情况可以说是百废待举,满清的势力已经被义勇军完全驱逐,军事上胜利之后马上面临的是对杨小林建立的那一套班子政治和民生经济上是否合格的考验。
  打的下来,守得住么?
  义勇军现在控制的是吉林省全境,辽宁的大连区域在rì本人的掌握中,锦州以西也还在北洋军的控制之下,黑龙江的大部分地区也是老毛子占领的,杨司令的地盘上老百姓大概有五百多万的样子,具体的数字陈天华正在统计。
  以前杨司令当土匪的时候只要把抢来的东西分给老百姓,他们就非常满意了,吃不饱穿不暖是清朝**,是洋大人欺负他们。但是现在不同,既然义勇军占领了这片地方,这五百多万乡亲的吃喝杨司令都要管着。
  东北民众自治委员会是成立了,但不管是杨小林还是陈天华或者说杨度,对于怎么治理一个国家都没有经验。更何况他们周围围的局势也并不是风平浪静,俄国人和rì本人还在旁边窥视着,假如杨小林无法胜任一个统治者的角sè,无法让这些乡亲们支持义勇军的话,就是给这两头狼再次扑上来撕咬自己的机会。
  陈天华这一阵子忙的是焦头烂额,他这个人就是太**了一些,不管做什么事情,他都喜欢按照**的模式来征询所有人的意见。这有一点好处,就是只要做出了决定,都能得到执行。
  可是想做出决定,却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司令,我们今天讨论了一下法国人来和我们合作建立大型沼气发电厂的事情。”
  陈天华盘腿坐在杨小林对面的炕上,顺手摘下头上的老财帽,端起杨小林给他倒的那碗茶水喝了一口。不用问,看他那cháo红的脸sè就知道,所谓的讨论必然十分的激烈。
  杨小林笑道:“有结果没有?”
  陈天华很是无奈的摇头:“吵的厉害!许多理事都认为沼气发电的技术目前我们是最先进的,用不着和别人合作,更何况那些法国人说用电还要收钱。”
  杨小林嗯了一声:“从我个人来看这是好事。不管什么资源,能集中使用都是一种节约。所以我对这件事情持的是支持的态度。星台,沼气发电的技术我们目前是最先进的,这一点完全没错。但是千万不要把自己最好的技术锁在家里面。”
  只有满清这样的混帐朝廷,才把自己关在家里,守着那一堆他们认为是最好的东西!守了两百多年之后别人打到家门口,连人家的船是怎么开来的他们都不知道了!那传说中无比凶猛的红衣大炮在人家的眼里已经如同玩具一般。
  陈天华在这个问题上和杨小林的态度完全一样,沼气发电的技术东北是最先进的,但是技术含量并不是太高,想守着不让别人知道根本不可能!让外国人进来没有什么不妥,法国人投入资金之后发电量必然猛增,正规化的生产一旦开始,这技术必然越来越完善,越来越先进。
  只是,想说服那些理事,当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他的脸上出现了一丝无奈,眼神看了一下杨小林:“就你那个本家哥哥叫的最厉害!他说他也可以按照法国人的规模建立一个电厂,说这生意他们几个人合伙可以做了。”
  杨小林愣了一下,这才想起杨胖子来。这胖子来东北之后马上投资开了一个矿山,接着也开了一家小型的武器作坊,专门给义勇军生产手枪子弹,看样子是赚到钱了,口气也大了。
  建立一个发电厂的钱他可能能拿的出来,但是杨小林希望和外国人合作,主要是为了能得到技术上的支持!工业技术这个时候中国就是落后,不光机器落后,技工的水平一样比不上人家。
  比不上就是比不上,想赶超西方国家你就必须承认不如人家,先学习人家。他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