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国之大贼-第3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得到他们没有谈拢的消息之后杨皙子大为高兴,马上找到了阿部守太郎,你跟那些西方国家谈什么呀,来,咱们俩谈。杨度说了,你跟我谈绝对是正确的,这一次不管中国的政治格局走向哪里,孙文这个外交部长是铁定干不成了,接替他的人必然是我。
  我们可以先谈着,如果你对我不放心咱们可以先不签署协议,等到中国的局势稳定下来,我到你们日本去谈都可以。
  话说到这份上,阿部守太郎真的没有什么理由拒绝了。而且杨度说的很对,和那些西方国家真谈不到一起去。他也看的出来,英法美就是巴不得中国和日本现在掐起来呢。
  发个电报给东京,东京做了回复,谈。再无法利用西方国家来压制中国的情况下,尽量和中国人明确的划定利益范围,争取让中国在朝鲜和台湾的问题上不要纠缠,日本可以一心经营刚刚到手的印尼。
  民主的好处就是大多数人的意愿能得到尊重,就像现在的大英帝国,他们的高层明显的意识到中国和日本已经成了挑战他们亚洲利益的两个不稳定国家,但是他们不可能放弃和日本的联盟关系,因为英国的民主在这个年代对日本人的印象很好。
  另一方面他们也不会对中国再采取什么敌对策略。去年的敌对已经引起了不满,目前英国的商人急需进入中国的情况下英国政府也不会再对中国来一次封锁。
  所以他们只能玩那种平衡。
  共和元年四月二十七日,北京城外的战斗已经打了一个星期了,吴兆麟始终处于一种被动挨打的境地,战斗一开始的时候第四方面军就出现了大规模的叛逃,那些北洋军的士兵许多人重新站到了袁世凯的那一边,甚至以前的一些革命军人也跟着他们过去了。
  这情况更是让双方的兵力出现了变化,好在吴兆麟对这种局面早有准备,他主动放弃了无法坚守的第一道防线,在刘显和的支援下稳住第二道防线继续和袁世凯战斗。
  吴兆麟打仗真的不错,可是杨小林下的命令却当真束缚了他的手脚,第四方面军只能摆出一副防守的架势,不得攻击北京城,不得往城里开炮。
  老袁的部队很快摸到了吴兆麟的这一弱点,他们形势稍微差一点就往城里跑,所以吴大将军这仗打的当真憋屈。
  这边心里憋屈,袁世凯那里也是一样!老袁也对英国人的政策摸的非常透,英国现在支持他,但是假如自己输了的话,英国人也不会为他做什么。说到底,这次的事情,是中国自己的事情。换句话来说就是这一次他必须自己把事情给摆平了才行,摆平了他继续当他的大总统,要是出了什么意外自己输了的话,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会来帮他说话。
  在战斗中山西的部队担当了攻击的主力,虽然老袁给了他们很大的支持,甚至在第四方面军内部安排了部队响应他们的进攻,可是双方的战斗力真的有差距,里应外合之下居然还是不能击溃吴兆麟,一个星期的战斗让阎锡山带来的士兵伤亡惨重,老袁很明显的意识到,靠这些人只能维持住局势,想结束战斗还是要等冯国璋那三万人马回来才行。
  “狗子离北京城还有几天的路程?”
  老袁的有点心焦,战斗打到现在消息已经传遍了整个中国,虽然袁世凯极力抹去报纸上对自己的负面报道,但真相还是慢慢的被人们察觉,最少北京城的人都知道,这场战斗是袁世凯打的第一枪。
  老袁明显感觉到报社报纸的字里行间对自己已经相当不满了,他知道这事必须快点解决。
  袁克定在旁边接道:“早上收到了冯国璋的电报,他说还有一百多公里,速度放快一点的话,后天早上能到。”
  “不行!太慢了!发电报给他,就说最迟明天晚上,他一定要出现在北京城!”
  “爹,冯将军也估计我们等急了,所以他派了孙传芳领队先行,估计明天中午能到。冯将军说,让我们先把攻击计划制定出来,后天早上一来他马上投入战斗。”
  老袁听了这才放心一点,现在多拖一天他都不愿意。(未完待续。。)
  
  


 第一三四章 部长级约见

  也就是中国体制不民主,而且中国人有着传统的忠君思想。如果换成那些西方国家,甚至是说换成德国和奥匈帝国这样的半民主国家,就凭袁世凯先打孙文再打吴兆麟,不管他有多少个理由也早就被轰下台了。
  但这并不意味着袁世凯可以为所欲为,老袁的心里十分清楚,或许别人不敢对他做什么,但是杨打鬼那个家伙不一样,如果在他回来之前自己无法将所有的事情都摆平的话,杨打鬼就会摆平自己。
  电报上说的是孙传芳先回来商议作战计划,然后大部队到北京直接投入战斗。这个意图袁世凯是非常赞同的,这也符合冯国璋的个性,狗仔这人打仗就是生猛,行伍多年他深深知道出其不意这四个字是什么意思,如果三万大军到了京城先休息一下,无疑是给吴兆麟和刘显和准备的机会,万一他们撒丫子跑了,还真的不好办。
  老袁看看袁克定:“你去告诉阎锡山,从现在开始到冯国璋的部队到来的时候,前线要保持攻击的猛烈,不能给吴兆麟脱离战斗的机会!这样吧,你带着部队到前线去,亲自督战。”
  让袁大公子亲身去第一线督战,可以看出袁世凯真的下了血本了。袁克定对此却是大喜过望,因为对于大公子来说,前线虽然危险,却是自己积攒声望的最好机会。
  梁启超现在是中国的教育部长,本来在这场风暴中他没有多少自己的看法的,甚至在某些程度上他们这些教育界的人士还比较支持袁世凯,因为老袁这个人对教育的投入确实是下了很大的力气。
  不说这几个月的时候中国的中小学校遍地开花,每个省都开始了建设大学的步伐,就说当初卫国战争打的最激烈的时候,在那样紧张的情况下老袁对北京进行了全面动员,却坚决拒绝那些教授和学生上战场。在部队军饷都出现困难的时候教授们的工资都按时发放,这真的赢得了他们这些人的好感。
  虽然后来在教育界也出现了是西式教育为主还是传统教育方式为主的争论,可这并不影响他们对袁世凯的态度。
  梁启超真没打算介入老袁和孙文之间的斗争,偶尔发几篇评论也是中肯的出于调停的目的。可是现在袁世凯把事情越闹越大,城外的枪炮声已经响了一个多星期了,到底什么时候能结束梁启超真的很想问问。
  他的心里非常的忐忑。他一直在找一条适合中国的道路,当初在东北的时候他以为自己找到了,看到杨打鬼和袁世凯站在一起并肩和俄国人作战,那个时候他真的认为中国的希望就在这两个人的身上。
  可是现在一切又变的错综复杂了起来,如果再这样打下去。当杨小林的部队回来之后中国会发生内战么?假如杨小林真的和袁世凯打起来,自己该做什么样的选择呢?
  梁启超有些无奈,这两个人,在他的眼中都是一样的出色。
  “任公,杨度先生在客厅里等您呢。”
  刚刚回到家里,梁启超还没有来得及把外套脱下来,门房就赶紧过来告诉他杨度来了。
  梁启超真的很是惊奇:“哦?他来多长时间了?”
  “有半个小时了。”
  梁启超外套也不脱了,直接穿着来到客厅,只见杨度正在里面转悠。好像是观赏挂在客厅中间的那几副字画。
  “皙子,你今天怎么这么有空闲?”
  杨度猛然回头,先是冲梁启超行了一个礼,然后说道:“任公。来北京之后咱们一直各忙各的,少有走动,今天正好没什么事情可做,就来任公这里看看。这几幅字是您写的吧?从笔锋上看。任公的墨宝又精进许多。”
  梁启超笑了,他的字真的是他的骄傲,不光杨度称赞。现在在北京有很多人都是重金相求。
  “皙子,土地改革的事情你做好了么?你可是经济发展部部长,这次改革可关系到咱们中国的发展,容不得你有丝毫的马虎。”
  杨度一声叹息:“哪里有那么容易?今日前来,就是想跟任公发发牢骚。”
  “怎么?遇到困难了?”
  杨度轻轻摇头:“廊坊的试点已经重新开始,从目前反应的情况来看,我们制定的政策应该没有太大的抵触。但是在袁公那里就不行了,我回来之后想和他说一下我们的计划,可是他却让我等等再说,他说他现在没有时间来考虑这些。”
  梁启超的眉头皱了起来,袁世凯最近一门心思都放在吴兆麟身上,别说杨度碰了一个软钉子,就是自己也吃了好几次闭门羹了。他也没有说话,因为他也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杨度这个时候往前凑了一点:“您说这事情到底怎么解决才好?难不成咱们就这样坐在旁边看着他们越闹越凶么?”
  梁启超抬头看看他:“放心吧,等小林回来以后就没事了。”
  杨度呵呵一笑:“任公,杨司令的性格咱们都清楚,这一次他气势汹汹的回来,我只怕事情如果交给他来处理的话会没有一点缓和的余地。”
  “你的意思是?”
  杨度的手在桌子上面敲了一下:“我的意思是,咱们几个部长不应该什么都不做。”
  梁启超思索了片刻,最终有些犹豫的说道:“可是现在这情况,项城恐怕听不下去别人劝吧?”
  杨度正襟坐好:“任公,不可因为事情不可为而不为,咱们坐在这个位置上面,人民把管理国家的权利交给了我们,我们不能放任事情发展。这事不在于成与不成,而在于做与不做,为国分忧,为民解难本就是我等的本份。”
  没有什么比国家大义更能打动了梁启超的了,这番话一说出来,梁启超脸上那犹豫之色顿时去了,呼啦一下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唉,可笑我之前还在犹豫。此话当真醍醐灌顶让我幡然明白。皙子说的太对了,即便力有不逮我等也该尽力而为才是!你打算怎么做?”
  杨度也站了起来:“现在孙文和陈天华他们被赶出了北京,但是在京城里面还有任公,我,盛怀宣,唐绍仪,黎元洪和赵占元六个部长,虽然总理内阁已经被解散,我们的职位还没有被解除,我想。我们是不是可以联系一下他们几个,咱们一起联名,要求和袁世凯就目前的局势直接对话?”
  梁启超点头:“好,我去联系他们!相信我这张老脸还是有点面子的。”
  共和元年四月二十八日。
  孙传芳发来电报,他的部队在今天中午就能到达北京城,先头部队只有三千人马,剩下的大军就跟在后面,明日清晨必然可到。事情越到了关键的时候,时间就显得过得越慢越是难熬。
  老袁虽然表面上依然镇定。其实内心就像猫抓一样的难受,他恨不得现在就是明天早上,这一天不过了,冯国璋直接出现在北京城外。然后对吴兆麟发起攻击,到晚上什么事都结束了多好。
  越是焦急还越是有麻烦事,袁世凯真的没有想到梁启超会公事公办的给他发来一份公函,以在北京的六个部长的名义。要求马上召开一次会议,和袁世凯商讨目前的局势。
  “啪!”
  那公函被老袁用力拍打在桌子上面:“任公这个时候跟我捣什么乱?还嫌事不够多么?黎先生,你马上去见见任公。告诉他会议我可以和他开,让他等两天的!”
  黎先生并没有马上执行袁世凯的命令,走过来把那公函拿起来又看了一遍,过了一会才小声说道:“总统,这事我觉得不太对劲。您想想,任公这一段时间从来没给咱们叫过劲,而且这事情要是蓄谋已久的,唐绍仪应该早就给咱们通风报信才是,可他现在也没有回话,不太正常。”
  老袁听他这么一说,心里猛的有些明白了什么,可还是不太清晰:“你的意思是?”
  黎先生说道:“我觉得我们应该先找唐绍仪和黎元洪问问情况,这事如果是今天他们也才知道,那咱们可能真的有点麻烦了。您知道,杨度可是刚刚从廊坊回来。”
  老袁马上走到电话机跟前,给唐绍仪摇了一个电话过去,接通之后没说几句话,老袁就把事情弄清楚了,放下话筒的时候他脸色有些不太好看:“昨天杨度回来就见了任公,然后任公一个一个的找了他们,唐绍仪也是刚刚答应任公!”
  老袁的面色很沉重,他忽然感觉到一种不祥的预感。袁世凯不怕任何人来找他交涉,对于他来说现在是箭在弦上。就算杨打鬼亲自发电报来让他住手他也不会停下来的。
  关键问题是这事情发生的有点蹊跷,把整个事件连起来看一下,从孙文被救出去,到吴兆麟死不让步,再到现在杨度回到北京,还正好是赶在自己准备动手的前一天回来,时间上好像有些过于巧合。
  老袁好像感觉到自己有什么事情失算了,但是一时半会他真的想不起哪里出了纰漏。还没有等他再想一会,袁克定一身军装跑了进来,脸上的表情十分的兴奋:“爹!孙传芳已经回来了,现在就在外面等您见他呢。”
  老袁一惊,接着一喜:“这么快?快让他进来!黎先生,你看袁公的事情该怎么处理?”
  黎先生说道:“不和他们接触可能不行,这样吧,您就说您最近忙,把所有的事情交给我来处理,我先去探探他们底再说。”
  这话很合袁世凯的意思:“好!尽量稳住他们。克定,让孙传芳进来!”
  ?(未完待续。。)
  
  


 第一三五章 入套

  心里的那一丝不安被袁世凯暂时放下了。不管杨度的作为是杨打鬼的刻意安排还是一种巧合,老袁都不会改变计划了。孙传芳的部队一回来,明天冯国璋肯定会到,这当真让袁世凯的胆气壮了不少,前面就是真的是个坑,老袁也要跨过去!
  孙传芳也是穷苦人出身, 幼年丧父,家境贫寒。他和母亲寄居在叔叔家中,却受其婶母虐待,后来逼不得已逃了出来。孙传芳的童年基本上就是在颠沛流离中渡过的,大姐嫁人了母亲就带着他去大姐夫家吃上几年,二姐嫁人了再去二姐夫家,这样的日子大家都能想象出来到底有多苦,受了多少白眼。
  后来他三姐嫁给了袁世凯部下武卫右军执法处王英楷,他母亲又带他栖身于王家。直到老袁在山东刚刚开始练兵,王英楷就把孙传芳介绍进了军队,所以他也算是北洋军的老人了,袁世凯看见孙传芳出现的时候,已经对这件事情没有了任何的疑心。
  孙传芳能有今天要感谢两个人,一个是他姐夫王英楷,另一个就是他刚刚参军的时候把他提拔上来的冯国璋!所以袁世凯怎么想也不会想到,孙传芳会出卖北洋,出卖冯国璋。
  老袁不了解孙传芳这种人,这种人是没有底线的。童年的磨难让孙传芳铭记不忘,他发过誓自己再也不会过那种日子!再也不靠别人的施舍来活着。你可以说他忘恩负义,也可以说他见异思迁,但是他的动机却非常简单,穷怕了。
  杨小林找到孙传芳的时候就告诉他,你可以做两个选择,第一个是和北洋军的那些将领们在一起,那样你能得到忠义的名声,甚至我也会尊重你。以后处理这件事情的时候我会对你手下留情。第二个选择就是跟我合作,帮我搞掉袁世凯,那样你的北洋同僚以后可能会骂你,甚至中国有许多人会瞧不起你,但是我答应让你安安稳稳当你的将军。
  孙传芳根本没有多想,去他娘的名声!
  “总统,我来的时候冯将军特意交代了,攻击尽量要快要突然,因为杨司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