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主宰江山-第2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终目标。”
    顾同将自己的战略意图,清晰明了的说与麾下诸将,等到诸将都记在了心中之后,就接连下令,让诸将准备乘胜追击,巩固这得之不易的战果。
    “符虎、潘武,你二人带领本部人马,明日清晨稍作整顿,便立刻兴兵西进,讨伐庆原路、凤翔路残敌,陈平、萧成你二人率领神武军所部,明日立刻南下大散关,乘着长安一战的战果还未传散开来之际,就将大散关纳入手中,并以散关为基础,不断西进,攻打秦州、凤州,直指临洮路,以造成对叠州吐蕃部落的战略威胁!”
    被顾同点到名字的陈平、符虎等人,一一领命,然后就立刻赶往军营,分配兵力,为第二日的战斗开始准备。
    诸将离开,可是顾同手中的工作却才刚刚开始,看着胥鼎,顾同说道:“和之,今日俘虏的将士,大多数都是汉人,其中还有一些契丹人和奚人,我命令你,在接下来的半个月时间里面,想尽办法,给我将这些人整编过来,当然,但凡事有选择继续抵抗或者是等着最后的结局的那些人,你也不必留情,直接砍了就是!”
    胥鼎一直都在负责大军的后勤供应,此时突然被分配到几万大军的改变工作,一时之间,只感到肩膀上的任务又重了几重,可是他本就是不甘寂寞的人,想了一想,就点头答应,不过想到顾同要求的时间那样的紧迫,胥鼎带着几分小心,向顾同请求道:“主公,可否从军中调派一些讲武堂的将士,如此,臣下才有把握将这些人彻底的策反,以为主公所用。”
    顾同知道胥鼎的心思所在,所以想了一下,就点头答应道:“行,我会从军中挑选出擅长思想政治的参谋官帮助你,就五十人左右,也不能给你太多,毕竟接下来的几场战事还需要他们继续发挥力量呢。”
    胥鼎本以为顾同就让自己一个人去干这件事情,现在见到顾同愿意将军中搞思想工作最厉害的那批参谋军官交给自己,连忙欣喜的答应道:“主公放心,有这五十人的参谋官的帮扶,臣下一定帮助您将那些女真降兵尽快整编出来,为您所用。”
    顾同怕胥鼎心急误了事情,是以又点拨道:“倒不用太着急,毕竟这些人里面还有大多数都对女真朝廷心存幻想,我要你做的不是将他们变作可以为我战斗的犬牙,而是要保证可以将后方交给他们,如果实在不行,你可以选择下狠手,记住,无论怎么样,我都希望,在大军南下巴蜀平叛的时候,后方不会出现叛乱的事情发生!”
    “主公放心,臣下记住了!”胥鼎小心翼翼的将顾同的叮嘱记在了心间,就立刻带着自己的亲兵去俘虏军营,展开招抚工作。
    胥鼎一走,偌大的关陇兵马节度使衙门又剩下了顾同和张复亨、何方、高汝砺、元格几人,鉴于高汝砺和元格在此次战斗中的特殊作用,顾同便将长安城、耀州、华州、鄜延路等新近占领的关中州县的政务交予他们。
    “高大人、元大人,目前战局还不是很有利,可是关中东部战局已经稳稳的掌握在了我军手中,不过因为大军行进太快的缘故,以至于好多州县的政务目前陷入了瘫痪,所以我要你们二人,从现在起就开始将整个关中的政局撑起来,你们可以从以前女真朝廷的州县官吏之中挑选一些人继续留任,也可以举荐自己的同年或者是亲朋,此外,我也会尽快从晋地调集一些政务能手,尽快充实这边的政治力量,大军后面的一些胜利,可都要看你们的工作情况咯!”
    尽管顾同是在笑着说,可是高汝砺和元格并不敢大意,况且他们也算是才加入到顾同的阵营之中,也急需要功绩来巩固自己的地位,是以连忙答应道:“主公请放心,我们二人一定尽快稳定关中政局,为大军后面的行动,奠定坚实的基础。”
    对于二人处理政务的能力,顾同还是相当的放心的,尤其是高汝砺,能够胜任之前女真人在关陇诸地的转运使一职,就可以得知他在经济和政务方面的能力,现在将占领下来的地盘交给他去打理,顾同还是相当的放心的。
    等到高汝砺和元格二人匆匆离开,召集以前的属下或者是门生故吏、亲朋好友,尽快投入到顾同的政权下的时候,顾同的目光,却已经跳跃开了关中,往巴蜀开始投去。
    本来长安一战,女真人的主力大军已经算是全部覆没,现在余下的,不过是驻守各州县的兵马,这些战士的战斗力,一点都不能和完颜纲麾下的精锐相比,是以顾同对于接下来的剿灭残匪的战斗,一点都不担心,不管怎么说,陈平、符虎等人,手段都是了得,况且还有神武军、晋军这样的精锐兵马作为后盾,踏平残存的女真势力,不过是时间的问题,但是对于顾同来说,此刻最为着急的却也是时间的问题。
    “何先生,战况大概确定出来了没?”想到后面连续的战争和部署,顾同连忙向何方询问今日白天的战斗伤亡状况。
    何方面色有些凝重的回答道:“启禀主公,我军主力投入到白天临潼战役之中的一共有九万五千多人,直至战末,死亡将士两万三千多人,轻伤一万五千多人,重伤八千,现在可供战斗的将士,除开您刚才分配出去的神武军和晋军五个卫所的兵马,留在我们手中的,不过两万多人,如果算上接下来对巴蜀的战争的话,困怕我们手上的人远远不足以支撑下这场战争!”
    张复亨接过何方的话,脸色凝重的说道:“巴蜀战局,并不像关中一战这样的顺利,吴曦几代人在蜀地经营,虽然麾下兵马和我军主力难以比拟,可是据情报显示,他可以指挥的人马至少在十万之数,因此要想从他的手中将蜀地拿下,臣建议应该立刻从晋地在征召三至四万人马,如此,才可以支撑起整个战争的需要。”
    张复亨的话,让顾同不由得心中沉重了起来,尤其是军队这么大的伤亡,根本是他所料未及的,况且他手下的战士大多数都是北方人,如果在秋季进入蜀地作战的话,必然会发生水土不适等问题,况且有着秦岭、剑阁等险要的阻挡,想要拿下蜀地,不会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但是让顾同最为担心的事,不是目前两军主力军队上的人数差异,让顾同最担心的是,一旦收到完颜纲主力尽失,吴曦如果再次改变初衷,又向韩侂胄表明忠心,再次归顺宋朝的话,那么插足蜀地的计划,无疑就会因此破产。
    顾同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一步一步布局下来的结果,最终因为吴曦再次倒戈而变成泡沫,是以在沉思了一阵之后,他目光阴沉的对张复亨说道:“让锦衣卫传令给沈复,让他尽快启动‘夺蜀计划’,告诉他,我只给他最多一个月的时间,一个月之后,我军主力南下的时候,我不希望吴曦已经再次投靠宋朝。”
    顾同不得不担心,因为一旦吴曦再次倒戈,那么他将会失去占领巴蜀的大义,而在没有彻底的消灭女真人之前,这个大义却显得至关重要。
    与长安一山之隔的汉中,已经称王十余天的吴曦还在埋头清理着那些不愿意听从自己命令的宋臣,他的手段很是毒辣,几乎让不顺从的人感到自危,可是就在他埋头打压政敌,巩固吴蜀政权的时候,却不知道,有一张更大的网正在向他袭来。
    
   

第360章 布网(上)
    成都府交元巷,坐落在城东的一处偏颇里面,周遭草木丰盛,眼见着快要入秋了,但是这里的树木一点萧条的景象也没有,偶尔有几只黄鹂,在树枝上婉转歌唱,树下亦没有喧嚣,偶尔也就一声妇人训斥自家小孩的声音从巷子深处传出来。
    交元巷的正中,坐落着一处宅院,外面看着普通,与其他门户大致一样,可是往院子里面一看,却会发现,此种别有洞天。
    只见小桥流水、古山小道、群芳掩映之中,一座玲珑小亭静静矗立,绿水环抱四周,花草点缀其间,游鱼嬉戏,百鸟觅食,只看这幅景象,倒还真有几番世外人家的模样。
    不过纵然庭园别致,景色迷人,可惜的是,此间小院主人,这个时候却一点都不觉得闲适,相反,内心更加焦灼,不安。
    原成都府判官薛九龄此时此刻,好如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在庭院里面走来走去,不时向府门的方向张望,可是见到院门依旧,等待中的人并无出现,他的一颗心不知不觉间就开始下沉。
    “难道他们都要归附吴曦小儿?”
    薛九龄不由得打了一个冷颤,今日本是他秘密邀请成都府有威望、有实力的文武官僚商议如何对付叛贼吴曦的事情,但是现在已经过了约定的时间点,却还不见一个人影,这让薛九龄如何安心。
    正当薛九龄已经心神慌乱,不知道该不该继续等下去的时候,突然府门吱呀的就响了一声,接下来,几个身着玄衣的男子,就在薛府管家的引领下走了过来。
    看着来人,薛九龄心神顿时好转,来人之中,有蜀帅杨辅、泸帅李寅仲,有成都府大小官吏范仲壬、陈咸、毛午、杨修年、詹久中、家大酉、李道传、邓性善、杨泰之,这些人却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吴曦叛蜀之后,他们都拒绝吴曦伪政权的封赏,要么辞官,要么反抗,是以薛九龄这才有心将这些人聚集起来。
    “怎么会有外人?”
    薛九龄看着往日的同僚一个个往自己这边走来,可是其中竟有一人,面相陌生,不似旧时同僚,且他的邀约之中,也不曾邀请到这号人,况且本已说明,不让受邀者带人来,是以见到有外人夹杂其中,薛九龄脸色变了变,不过瞬间又装作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脸上堆积出几分笑意,一边拱手上前相迎一应宾客,一边对着诸人寒暄道:“今日闲暇,闻听诸位同僚也都暗中无事,我这小院,新近来多了几分景致,是以邀请诸位前来一观,有失远迎之处,还望勿怪。”
    众人都知道薛九龄这番话乃是真正的虚话套话,可是他们也不挑明,顺着薛九龄的话,赞赏了小院中的景色之后,这才在薛九龄的带领下,来到了薛府议事的一处暗厅,其中只有几把桌椅,并无其他,但是对于心中有事的诸人来说,有没有富丽堂皇的摆设,都不重要了。
    众人落座,薛府下人端茶倒水,然后又躬身退下,只看这副样子,就可以看出来之前薛九龄已经特意叮嘱过府中下人了。
    薛府下人退下,薛九龄又命管家严加把守四周,多加探查周遭有无吴曦的探子,等忙完这些之后,这才回身说到今日邀请诸人的缘由。
    “诸位同僚,今日约请大家来此小聚,所图者,乃我蜀中百年基业也,月前,吴曦小儿,不顾皇恩浩荡,不念吴阶、吴璘两位将军抗金英名,置巴蜀千万民心于一旁,勾结女真蛮贼,为一蜀王名号,割舍凤州、秦州、巩州等地于女真朝廷,将抗金大业,毁于一旦,诸位,情势危急,如果我等不采取措施,只怕吴曦小儿真的要在此称王称霸,毁坏祖宗基业,如果真到了那个时候,我等将是蜀中罪人啊!”薛九龄面色青黑,一脸的愤懑,言辞激烈,让在座的每一人听罢,都觉得振聋发聩。
    不过没有人贸然接话,诛吴事大,并不是三两句激奋人心的话就可以的,况且吴家三代经营巴蜀,深得民心,吴曦叛蜀,虽然让祖先留下来的英名毁于一旦,不过在军中,却也就有很多吴家的嫡系,有了这些人,不管是诛吴,还是重新控制巴蜀局势,都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薛九龄本以为自己一言既出,便会四方响应,可是没有想到诸人居然在这个关键口上,各自打起了自己的算盘。
    “诸位,你我世代承受皇恩,值此国难当头的关键时刻,尔等焉能畏手畏脚!”带着几分愤懑,薛九龄竟然大声咆哮的质问起了在座的诸人。
    “薛大人,我等今日是来议事的,可不是来看你耍威风的!”泸帅李寅仲站了起来,丝毫不留情面的就将薛九龄顶了回去,末了,还说了句:“哼,要是再敢在本帅面前抖威风,本帅这就离开!”
    眼见着两人大有吵闹的架势,在座诸人连忙劝导,其中地位最高的蜀帅杨辅也开始张嘴说话:“诸位,大家忧心国事,心情可以理解,但是同僚之间,还是和气的好,不然大家自己吵起来了,谁去诛叛贼、收失地?”
    杨辅一言,让李寅仲和薛九龄都坐了下去,然后只见杨辅轻轻一笑,带着些许儒雅,继续说道:“据我所了解到的情况,吴贼月前称王之后,并不是那样的一帆风顺,先是兴州府都统使王大节不服,被吴曦诛杀,其后又有几个忠良之臣,因为抵抗吴曦称王叛蜀而遭遇不测,这说明什么呢,说明吴曦叛蜀依附女真人不得人心,不仅是老百姓戳着脊梁骨大骂,就是军中也有部分将士不满,这是机会,只要我们能够利用起这批人,那么诛吴之事,说难却也简单。”
    杨辅是成都府军统使,是以又被人尊称为蜀帅,节制一方兵马,名声显赫,但是吴曦叛蜀之后,就将自己的亲信徐景望任命为四川都转运使、任命大将褚青为四川左右军统使之后,杨辅的兵权便被剥夺,不过徐景望和褚青此时都在忙着收买蜀中民心,因而对杨辅的看守放松,杨辅这才有机会出来参加这个集会,但是没有想到发起召集的薛九龄竟然只知道喊口号,对于吴曦的具体情况都不了解,是以只能无奈的将自己通过往日亲信得来的情报说出来,也是想让诸人了解清楚情况,然后尽快拿出来一个讨叛的策略,不然随着时间一点点流逝,吴曦肯定会将巴蜀的局势统制的越加牢靠。
    杨辅的话,让诸人明白了一些局势,围绕着得之不易的情报,这些因为不愿顺从被夺官或者自己罢官的文武大臣迅速发动自己的脑袋,一个个计划,在个人的心中生成,到最后,沉思许久之后,诸人就将自己想到的办法拿出来,供大家商议。
    不过听完所有人的策略之后,杨辅和李寅仲两个统兵之将,却都不由得暗自对视苦笑。
    所有的计划,大概总结起来不过三条。
    第一,趁着吴曦局势未稳,请命朝廷,派出大军围剿;
    第二,依靠蜀中民心,打出诛叛贼的口号,征召勇士,讨伐吴曦;
    第三,杨辅和李寅仲依靠自己的威望,发动军中的忠良之士,组建新军,讨伐吴曦的叛军。
    三条建议,前面两条所有人都知道那是不可能的,朝廷方面,首先是山东战场就已经牵制了大部分兵力,现在就是有心围剿,怕是也没有力量分兵到蜀中,其次,韩侂胄目前决心难下,甚至有传言已经在说,韩侂胄有意答应吴曦称王的要求,如此种种,都说明靠朝廷,是靠不住的。至于第二条,依靠民心,征召勇士,更是书生之谈,一点的可操作性也没有,不仅有可能暴露出自己的身份,更会引来吴曦的铁血清洗,是以所有人也就自动的将这条建议回避了过去。
    三条建议,最具有操作性的是第三条,不过不管是杨辅还是李寅仲却都不想做出头羊,拉拢军中旧部,起兵讨叛,话说得轻巧,可是一想到自己的旧部加起来也就不过一两万人,可是吴曦手下的军队已经有了十万,起兵讨叛,无异于自寻死路。
    “诸位,联络旧部,起兵讨叛,可以是可以,但是大家要知道,目前益州的府库以及武备库全部让吴曦的军队控制了,就算是我和寅仲有心联络,可是没有武器和粮草支持,就算是联络到一两万忠心朝廷的将士,可这么多人总的吃饭吧?吃不饱饭,将士们怎么去作战?”杨辅面带苦涩,轻轻一推,就将这个麻烦从自己手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