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清末少帅-第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蒋百里的示意下,孙庇上前对着木门轻敲了几下,门框一阵颤抖,发出‘吱吱’的声音。门框并不是新的,但是也称不上旧,加上云南树木茂盛,所有用的木材也是极好的,只是孙庇的力气稍大了些,平时又很少敲门,没有控制好力道,差点把门敲毁。
  蒋百里无语的看了孙庇一眼,也没有说什么,只是静静的等着。这么大的声音,无论里面的人在干嘛,都会被惊扰,肯定会有人开门的。
  果然,没有让蒋百里久等,就见一个三十左右的青年男子推开了门,面容清瘦,只有眼中闪烁着精光。
  看到门外站着的儒雅男子,蔡锷一惊,旋即笑了起来,兴奋的说,“百里兄,没想到在这里能见到你。哈哈,快请进。”虽然蔡锷和蒋百里均是1882年生人,不过蒋百里比蔡锷大两个月,只能委屈蔡锷当小弟了。
  相比于蔡锷的豪迈,蒋百里就儒雅多了,轻笑着说,“松坡,我这次可是特意来找你的,一会你可别把我轰出来啊!”
  稍微一愣,蔡锷笑道,“我们都是老相识了,不管怎样都不会把你轰出来的。”看着蒋百里身后的那位护卫,蔡锷打趣道,“再说,就算是我想要把你怎么样,也对付不了你身后的这位壮士啊。”
  回头看了一眼,发现孙庇正在警惕的看着蔡锷,蒋百里笑着摇了摇头,没有说话。被蔡锷拉着手臂就进了院子,单身男子的院子怎么都不会太干净,蒋百里也没有在意。倒是蔡锷的书房,让蒋百里吃了一惊,桌案上密密麻麻的全是手稿。
  也没有理会蔡锷,就随手抄起一张,抬眼一瞄,发现全是讲治军的,其中关于军纪的占据了极大的部分。蒋百里早就知道蔡锷崇尚治军严明,极为重法,现在看来,他已经开始整理自己的主张了,说不定,真的能成为一代名将。
  “随手写写,还没有整理好,想看怕是有的等了。”见蒋百里拿起自己的书稿正在看,蔡锷也没有在意。
  蒋百里严肃的说,“松坡不必谦虚,仅仅是这些手稿,就可以看出你已经具备军事家的基本条件了,只要时间到了,肯定可以留名青史的。”
  对于蒋百里的称赞,蔡锷好似浑不在意一样,说“现在我没有任何职位,纯粹是用来打发时间的,百里兄妙赞了。”
  虽然早已知道蔡锷现在闲置着,但是闻言,蒋百里还是一喜,蔡锷声音中的孤单和清闲太明显了。装作不经意的样子,蒋百里说,“我听说云贵总督对你很是看重,怎么到现在还没有职务,以你之才,一镇统制也是可以的,就算不行,担任协统总没有问题吧。”
  蔡锷自嘲的笑了笑,有些无奈的说“你就别抬举我了,我自己的水平我还是清楚的。虽然李大人对我是很看重,但是他现在还不能完全掌握十九镇,毕竟他到任的时候,十九镇已经快要成镇了,也不好贸然就撤换谁,而且我才到这里三个月,如果上位太快,容易引起非论的。”
  听出了蔡锷的失落,蒋百里眼睛一转,就直接说道“松坡可有兴趣换个地方任职?”
  微微笑着,蔡锷眼中闪过莫名的光芒,说“百里兄是为哪位做的说客,想要把蔡锷送给谁?”
  蒋百里没有回答,指了指身边的孙庇,问道,“松坡以为此人如何?”
  上下打量了孙庇一番,蔡锷啧啧称奇,赞道“世之勇士,堪比翁仲、朱亥之辈。”
  得意的一笑,蒋百里调侃道“如果我告诉你,这种人有几十个,你会怎么想?”
  心脏猛地一顿,高速的跳了起来,蔡锷虽然没有喊出来,但是他的惊讶都表露出来了。
  “你说,有几十个这样的勇士,到底是何人有这样的能力,竟然可以聚集到几十个罕见的勇士?”也难怪他惊讶,两米出头的身高,不管在哪里都是顶尖的。
  点了点头,蒋百里叹道“当初我见到他们的时候,比你还要惊讶。虽然我不知道具体有多少人,但是肯定超过七十二个。他们随便一人都可以挑战上百兵士的围攻,好像嬉耍一般轻易的胜利。他们甚至可以徒手提起数十斤重的马克沁,说是翁仲再世,却是不为过。”
  好半晌,蔡锷才平复下心头的震惊,忍不住问道“百里兄所说的到底是那位,我怎么从没听说过这么厉害的人物?”
  嘴角撇起一撮坏笑,蒋百里大方的说出了地方“就是要请你的那位,就在广东高州,你可愿去?”
  其实刚刚问完,蔡锷心头就有种不好的预感,看到蒋百里嘴角的奸笑,蔡锷感觉似乎钻进了套子里,等蒋百里说出地方的时候,蔡锷顿时醒悟过来,暗叹了口气,自己这次是栽了。既然自己没有听过这号人物,肯定是他特意隐藏的,自己现在知道了地方,只要稍加打探就可以知道具体人物了,等于暴露了他的信息,而自己现在只有一条路可走了。
  不甘心就这么屈服,蔡锷试探的问道“百里兄,如果我不同意,你会怎么样?”
  装模作样的跺了几步,蒋百里叹息道,“少帅隐藏了近三年,现在被你知道了,你说能怎么样。我本人是不愿意对松坡有什么强迫行为的,只是,随行的护卫会做些什么,我就不知道了。”
  嘴角咧了咧,蔡锷看到那个高大威猛的壮汉,瞅了瞅自己的身板,无奈的叹了口气。差距太大,就算自己的身体素质极强,但是也绝对会被秒杀的。
  蔡锷本就是性格刚毅,心里无奈之余,有种想要搏一把的冲动。似乎看穿了蔡锷的内心世界,蒋百里安慰道,“虽然我现在还不知道少帅会给您安排什么职位,但是肯定不会李经羲给你的要小。我仅仅到了那里半年,就已经是上万人的副参谋长了,按照接下来的扩军方案,最少也会让你做一个混成旅的旅长,没必要这么颓废。要知道,按照新编制,一个混成旅有六千多人,轻重机枪256挺,山野炮36门,比起新军的一镇也差不了多少。”
  “多少?”蔡锷眼睛一瞪,眼珠子都差点没有跑出来。
  心里暗笑,却装出严肃的样子点了点头,蒋百里才说,“不要惊讶,确实是轻机枪192挺,重机枪64挺,山炮、野炮各18门。松坡,我是不可能骗你的。”口里说着不骗人,只是这个样子,太想大灰狼了。
  舔了舔嘴唇,蔡锷心中嘀咕道,要是真的,似乎做个旅长也不错。只是李经羲那里怎么交代,难道说自己是被逼的,可是谁信啊。要是直接不告而别,似乎也不大合适。


 第六章 夜枭

  朗朗的读书声从洁白的教室里传出,清脆整齐的声音让孙复有种心动的感觉,那是一种希望的颤动,是无法平息的激动。如果说石禄钢铁厂是孙复两年来的一大收获,那么三州府的近百所学堂,就是孙复最大的财富,是未来的希望。
  一个国家无论是先进也好,落后也罢,只要想进步,都不能离开教育的投入。德国因为最早实现义务教育制度,成了世界上最先进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孙复为了这百所学堂,两年来大半的时间都耗费在这上面了,硬生生的将孙家各座工厂两年来所得的所有利润,都投入了学堂的建立和教师的招聘中。
  投入巨大,收获也是不错的,现在就连感恩这样人口不过三万人的小县都有一所可以容纳三百人的学堂,茂名、化州、文昌这样人口三十万以上的州县,学堂的数量更是达到了六七所。当初为了三州府的一百多座学堂的教师问题,孙复几乎挖空了三州的所有有学问的人士,还在上海、广州等地招纳了数百位教师,才堪堪保证学堂正式开课。
  除了各州县的小学堂,孙复在崖州、琼州、高州各建立了一所中学,还有高州医学堂、技工学堂、师范学堂等等。在孙复不计成本的投入下,高州和琼崖两州可以称得上全国教育最先进的地方。
  广州起义的时候,也就是孙复第二次与同盟会交易得到那些人,大部分都被安置在了学堂授课。除了被送进实验室的,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同盟会会员,如果孙复立即任用他们,难免会被同盟会拆墙脚。把他们送到学校既可以淡化他们的同盟会身份,还可以人有所用。同盟会会员除了会党出身的以外,大部分都是出国留过学的,他们的能力肯定不是一般的教师可比的。
  像林觉民,留学日本,不仅熟悉日语,还懂德语和英语,足以担当学堂里的外语这门课。至于他会不会宣传革命精神,孙复并不在意,孙复自己本就是要革满清的命的。再说,学堂里的学生每天听到的孙复比山还高的功绩,对孙复的崇拜早已深入内心,就算是他们极力宣传,也无法改变孙复在他们心中的地位,对孙复构不成任何威胁。
  当初林觉民这些人出现在孙复的名单上,并不是因为孙复要用他们,而是不忍心让这些视死如归的革命党人,无辜的牺牲在没有希望的起义中。虽然有些假情假意,但是却是孙复内心的想法。
  这一次来到高州中学堂,孙复可不是来找林觉民的,而是为了另外一个人。
  课堂是老师的地盘,孙复以前虽然没少玷污它,但是经历了这么多事,现在却不愿意侵犯那个神圣的位置,只是站在外面静静的等着,直到下课铃声响起。
  无论是在哪里,下课铃都是学生最期待的声音。铃声过后,孙复就看到一个二十多岁的女孩,一身白色衣裙,手里抱着两本课本,轻提着步子率先走出教室,她身后有一群十四五岁的少年男女,擦着她的身体就跑了出来,向着校园冲去。
  可能是孙复站在空荡荡的校园里太过显眼,女孩第一眼就瞅见了他,稍微愣了一下,轻颔了颔首,神情有些复杂的走了。似乎早已料到了自己的遭遇,孙复只是微微一笑,浑不在意。
  孙复并没有直接跟着女孩,而是等她走进了一处办公室,才追了过去。抬头看了一眼办公室的标志,孙复有那么一丝愣神,没有想到,她已经成了学堂的教育长了。要知道,高州中学堂可是三州之内最好的一座学堂,这里毕业的学生,孙复是准备直接送到欧美等国留学的。为了表示对它的重视,孙复还曾让孙虎担任这里的名誉校长。
  “咚咚咚”孙复请敲了敲门,站在门外就听到一个悦耳的声音,“进来!”
  刚刚推门进去,女孩头都还没抬,就听到她说,“坐吧,等我把这份作业改完。”
  孙复闻言有些尴尬,没想到自己被认为成了学生。可是看到女孩认真的样子,心里又有些感慨,自己只是比她晚了一分钟,她就已经进入工作状态了,真是精神可嘉。
  孙复并没有真的坐下,而是直接说道,“方小姐,我这次来是想要请你做事的。”
  被称为方小姐的女孩就是方君瑛,她是典型的激进革命党人,崇尚暴力革命,到了孙复这里,一直担任学堂的教师。
  正在快速划动的笔顿了一下,方君瑛才抬起头来,灵动锐利的眼神让孙复有种成了她的学生的错觉。孙复没有任何不爽,反而心头一喜,觉得自己这次是来对了。
  方君瑛贝齿轻咬着嘴唇,讽刺道“你富可敌国的孙家公子,手里握着几千人马,怎么有功夫跑到这座小庙里来了。”
  对于方君瑛的讽刺孙复似乎并不生气,语气平静的解释道“你也来到高州有两年多了,难道还没看出了我在做什么嘛?强国靠的不仅仅是革命,还有教育和工业,革命党人四处筹划起义暴动,却没有任何建设。甚至起义时都没有真正的计划,现在已经死了太多优秀青年了,不能在这样毫无目的的牺牲了。”
  提起牺牲的革命党人,方君瑛的脑中不禁浮现出秋瑾的形象,眼睛里蓄满了泪水,却抬着头倔强的不肯让它流出了。
  “革命并不是没有目的的,秋瑾当初罹难的时候说过‘革命只有流血才能成功’,革命党人的鲜血不会白流,它能唤醒沉睡迷茫中的国人。”
  孙复心头一震,感觉自己的形象似乎瞬间渺小了无数倍,眼前的不及自己肩高的方君瑛却成了巨人。对于一群要用鲜血唤醒国人灵魂的无畏者来说,牺牲是他们自己的抉择。
  “我如果参加革命,你会帮我嘛?”
  方君瑛心中一喜,擦去眼角的残泪,平复了一下心情,希冀的望着孙复说,“你要加入同盟会,我可以作为你的介绍人。”
  孙复果断的摇了摇头,坚决的说,“我不会参加同盟会,我不喜欢孙文,也不喜欢日本人。我说的革命是指我领导山子营举行起义,推翻这个腐朽的清王朝,建立一个崭新的强大国家。”
  疑惑的看着孙复,方君瑛不满的问道,“为什么会不喜欢同盟会,还有孙先生怎么招惹你了?”
  “同盟会里面的人和日本人干涉太深,支持孙文的那几个日本人都是有图谋的,而且孙文又是一个没什么魄力和道德底线的人,同盟会不够资格让我加入。”孙复倨傲的说。
  方君瑛不满的哼了一声,反驳道,“孙先生是反清先锋,是同盟会的领袖,怎么可能会是没有底线的人。”
  “头山满和犬养毅都是为了让孙文搅乱中国,消耗中国国力才会支持孙文起来革命的,而且头山满还是建立侦探中国情报的一个情报头子,时刻都在从事着分裂中国的事情;犬养毅也是为了日本少有的理智派,他们明白只有中国一直乱下去,才符合日本人的利益。而孙文却为了得到他们的支持对他们言听计从,根本没有一个汉人的骨气和傲气。”
  虽然觉得孙复说的有些道理,却也不想和纠缠这些问题,方君瑛直接问道,“你想要我做什么?”
  “我想让你做我的情报官,帮我建立一个情报组织。我现在对外界的消息了解太少,必须有自己的情报系统,不然做起事来,总会是畏首畏尾。”
  王君瑛以前就是同盟会行动处的负责人,组织能力极强,而且对情报似乎有着天生的敏锐,孙复才会选她来作为情报头子,当然更多的是因为手里没有合适的人选。
  “情报组织都是做什么,仅仅是搜集情报嘛?”
  想起眼前这位是靠刺杀起家的,孙复直接点明了自己的态度“当然,情报组织肯定是搜集情报了,还能干什么,暗杀这种事情我是不会做的,这是对法律的不负责任。”
  方君瑛反问道“现在有法律嘛?”
  “现在没有,以后总会有的,当把暗杀作为一种手段的时候,国家就没有了什么稳定可言。谁要是看不顺眼领导者,就暗杀一次,那国家就不要想发展了。”
  虽然不甘心放弃自己的暴力主张,方君瑛还是点了点头,“我可以答应你,但是你凭什么让我相信你是为了革命?”
  “这些事情等你掌握了情报组织你就知道了。”
  “对了,情报组织的事情不要告诉其他人,没有我的允许,你泄露了情报系统的事情,我只能灭口了。也就是说你告诉一个人,我就杀一个。”方君瑛心头一寒,却是不敢认为孙复是在说戏言。
  房门快要关上的时候,又传来孙复的一句话“它叫夜枭”
  “夜枭,昼伏夜出,看来我以后就只能做他的耳朵和眼睛了,希望他没有骗人,真的是为了革命,不然”
  


 第七章 模板旅

  不告而别是最不礼貌的行为,身为秀才出身的蔡锷有着自己的道德修养,自然不允许出现这样的事情。
  在云贵总督署外徘徊良久,几次走到门前就有离开了,终究蔡锷还是觉得自己无颜去见李经羲,只好手书一封,托人送去。
  骑马远看,昆明城依然如故,蔡锷心中却颇具感慨,当初自己被李经羲招揽,许诺一个协统的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