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帮爹当军阀-第2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等到辗迟虎气喘吁吁地带着手下跑进友军的弧形包围圈后,他故意放慢了脚步,而且还让不少的士兵跟战马一起躺倒在地,摆出力竭而亡的样子。
  鲜卑人看到前方逃命的汉军终于体力不支,开始有士卒和战马倒地,于是更加卖力地向前追来,大呼小叫的声音已经近得可以听闻。
  看着追击的鲜卑人越来越近,辗迟虎一个翻身上马,对着左右士兵大喊一声:“躺在地上装死的兄弟们,任务完成,赶紧起身随我撤走,免得被友军踩成肉饼!”
  躺在地上暂歇的士兵听了辗迟虎这话,一骨碌从地上爬起来,骑上战马就跟在辗迟虎的身后继续往前跑。
  张郃从千里镜中将辗迟虎的一举一动尽收眼底,有点哭笑不得地自语:“这个家伙,还真是胆大心细,临到最后还不忘再骗鲜卑人一次,正好便于吾军全歼来犯之敌!”
  “传我命令,全军出击!”张郃沉声下达攻击的命令。
  下一刻,悠长的号角声纷纷响起,从偃月阵的中间向着两边的月弧传去。早已做好出击准备的骑兵们,排着整齐的队形向鲜卑人压了过来
  张郃以一万三千最精锐的幽州骑兵对阵已经被辗迟虎拖得精疲力竭的五千鲜卑骑兵,战事顺利的让冲出包围圈的辗迟虎看了都想打瞌睡。若非张郃故意让手下放走几百鲜卑人回去向成律归和弥加报讯,这次追击辗迟虎的五千鲜卑人一个也跑不掉。
  战斗结束之后,张郃来到辗迟虎面前,问道:“子龙将军在白山城内还有多少兵马?”
  辗迟虎回答:“还有不足六千。”
  张郃点头,说道:“此战你和你手下的两千兄弟功劳最大,抓获的三千多鲜卑俘虏便交给你来看管,骁骑卫和幽燕军受伤的士兵也由你来照顾,我这便率军赶赴白山城助战!”
  辗迟虎明白张郃的部队才是解决鲜卑主力的关键,于是立即接了张郃的临时任命,充当看管俘虏、照顾伤员的头领。
  张郃这路部队轻松获胜的时候,唐猛也差不多带着兵马逃到了濡水河向东大拐弯的地方。借助于指北针和地形图的帮助,唐猛这一路上基本都是按照预定的路线行进,等他快要抵达濡水河西岸的时候,很容易的就发现了镇北军散布在外围的探马斥候。
  唐猛以为前方便是镇北军与龙虎卫骑兵组成的防线,却不知道此时孙礼带着七千骑兵还在某处隐蔽的地方待机,他让斥候赶紧前去禀报徐荣,后方二十多里外正有一股鲜卑人追击而来。
  徐荣接到消息的时候,唐猛距离镇北军修筑的防御地带还有十里的路程,他赶紧派人迎头赶过去,将唐猛从防御地带的南边引走,免得镇北军为鲜卑人精心准备的那些坑爹玩意全应在了唐猛带过来的两千骁骑士兵身上。
  唐猛得知负责正面阻截鲜卑人的竟然是镇北军的步兵,当时就懵了,他在想什么时候幽州步兵也变得这么生猛,竟然敢于离开城塞跑到草原上来跟鲜卑人叫板?
  等到唐猛带着两千骑兵从正面阵地前方绕过去不久,鲜卑人便大呼小叫地冲了过来。这处截击的阵地由徐荣亲自带着士卒精心布置而成,是用来对付至少两万以上的鲜卑骑兵,里面不仅布设了大量的陷阱,还有各种坑人的玩意,比如铁蒺藜、倒刺、毒烟、暗沟等等。
  可想而知,当五千鲜卑骑兵冲进徐荣为之上两万鲜卑人准备的坟场时,会有多么的悲催。为了防止这些追击而来的鲜卑人走脱之后暴露了此地的秘密,徐荣在派人引走唐猛的同时,也传令给附近的孙礼,让他带着兵马从伏击地带的两侧向西包抄,然后将鲜卑人后撤的道路彻底堵死。如此一来,五千鲜卑骑兵便陷入到一万四千步骑大军的重重包围之中,下场比追击辗迟虎的那一拨鲜卑人还要凄惨。
  躲在一旁观战的唐猛,看着鲜卑人的战马像下饺子一样落入陷坑之中,马背上的鲜卑骑兵被镇北军的强弩兵射成刺猬,心里便觉得一阵毛骨悚然。要是没有徐荣派来的手下拦在唐猛的马头之前,硬生生地将他拽往一边,这次唐猛就要跟鲜卑人一起倒霉了。
  一场突如其来的阵地伏击战很快结束,五千鲜卑人仅有一千多人得以幸存,其余的三千多人都已死在了伏击阵地之中。徐荣给全军一万四千人下了死命令,在一日之内将所有鲜卑人的尸体和战马从伏击地带内清除干净,恢复阵地的原貌。
  唐猛有心带着手下两千人想出一把力,结果被徐荣提醒一番,赶紧带着部队往白檀山的方向而去。
  唐猛这支部队无论如何是不能返回白山城的,他如果全须全尾的出现在鲜卑人的面前,就等于是在提醒成律归和弥加,前方有汉军出没,那五千追击的鲜卑人已经被解决了。(未完待续。。)
  
  


 第三四七章 再见重骑兵!

  张合率领骁骑卫和幽燕军混编的骑兵大军不疾不徐地向白山城方向靠拢,按照张合的推测,鲜卑人的主力短时间内根本无法攻破由赵云坐镇的白山城,哪怕现在白山城内的兵力减少了一半。
  为了防止鲜卑人从自己这个方向冲破包围圈,张合将一万三千骑分成左中右三路,左路四千骑为轻骑兵,占据东北方位;中路五千骑由三千重骑兵与两千轻骑兵混合,占据正北方位;右路四千骑为轻骑兵,占据西北方位。
  三路骑兵呈扇面排列,相互之间隔了不到五里,遇到敌军后可以立即收拢,以三千重骑兵为核心迎战,追击敌军时则可以迅速散开,左右两路轻骑兵皆能独自为战。
  从张合排出的这个接敌阵型来看,他在指挥骑兵作战方面的经验也是一流,并不比赵云差多少。当初刘和带着赵云、张合和郭嘉一起闯长安,那时候赵云和张合便配合的十分默契,后来两人又一起护送刘和返回幽州,经历了许多战斗,积累了丰富的骑战经验。
  张合如今虽然不是骁骑卫的主将,但在骁骑卫士兵心目中也是有着很高的地位,毕竟当初是他和赵云一起率领骁骑卫打下了赫赫威名。幽燕军的三千轻骑与骁骑卫的轻骑兵配合也很默契,因为三千幽燕骑兵当中有不少老兵和中下层的军官都是从骁骑卫中转过来的。也就是说,张合虽然是临时接受命令参加白山会战,而且率领的还是两支部队的骑兵,但在组织指挥方面却毫无生涩凝滞之感,十分的得心应手。
  三天之后,追击辗迟虎的五千鲜卑骑兵。仅有两百多人逃了回来。当他们惊慌失措地进入营地时,成率归和弥加刚刚又被白山城守军击退,因此心情特别烦躁。成律归现在已经对攻陷白山城不抱太大的希望,因为从并州方向返回的探马告诉了他关于受降城被袭的消息。
  也就是说,成律归和弥加现在已经得知白山城的守将是谁。
  尽管二人不愿承认赵云的厉害,但接连两天的攻城战斗已经证明了一个事实,那就是有赵云坐镇的白山城,就算兵力减少了四五千人,依然是不可撼动的。
  成律归和弥加在攻城失利的情况下,便将希望放在了出营追击汉军的两路部队身上。觉得只要把汉军逃出城外的两股骑兵给消灭掉,也能消去攻城连续受挫的窝囊气。
  可惜,成律归和弥加注定要继续受气,因为逃回营地的两百多人带来了让他们目瞪口呆的消息——汉军的骑兵主力已经绕到了他们回归部落的后路上!
  弥加这次不等成律归做出应对,立即提出要带领部族战士向东撤退。以免得被城内城外的汉军合围。成律归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他还隐约觉得另外一路追击的部队或许也遇到了不测。向东撤退未必就是好的选择。
  成律归同意弥加立即撤退的意见。但坚持从东北方向走,也就是要跟截断了己方退路的汉军来一场正面决战,将汉军打散之后再走。
  成规律对弥加说道:“吾军主力尚有两万人,绕到我们后方的那路汉军不过一万出头,鲜卑勇士作为大草原的主人,难道还怕与汉人在草原上进行决战么?卑鄙阴险的汉人躲在坚固的城池里面。我们的族人或许拿他们没有办法,如今汉人竟敢出现在野外,那就是他们的末日到了!”
  弥加此时不能出语反对成律归,因为西进以来他和成律归还没有取得过哪怕微小的一场胜利。如果此时表现的过于胆怯,他在族人心目中就成了懦夫和怕死鬼,而坚持迎击汉军的成律归就会获得更多支持。
  两人一番紧急商议,决定由成律归率领一万五千骑兵立即出发,弥加则率领剩下的兵马运输粮草辎重紧随其后,向着发现汉军骑兵的位置进发。
  白山城头,赵云通过千里镜将鲜卑人营地内部看得一清二楚,当他发现鲜卑人开始大规模地朝着东北方向集结时,便对杜畿说道:“看来成律归还是有几分胆识魄力的,明知东北方向出现了吾军骑兵,还能立即率军迎击,分明是想与张将军在野外来一场正面对决。”
  杜畿有些担忧地问:“鲜卑人的主力尚有两万骑,加之他们又惯于在草原地形中作战,张将军会不会顶不住?”
  赵云摇头,一脸自信地说道:“以幽州骑兵如今的装备和经验,就算在兵力不占优势的情况下与鲜卑骑兵正面对决,也绝对不会输给鲜卑人!”
  杜畿建议说:“既然鲜卑人已经打算从这里撤走,不知将军可否有出城助战的打算?”
  “正有此意。今日夜里,我将率四千骑出城,尾随撤走的鲜卑人向东北方向行军,防止鲜卑人被击败之后往南撤退。我走之后,城内只剩不足两千兵力,便由伯侯兄随机应变,切莫让鲜卑人钻了空子。”
  “将军只管出城杀敌,属下定能守得白山城不失,恭候大军凯旋而归!”
  到了傍晚时分,城外的鲜卑人尽数撤走,留下一地的人屎马粪,还有一些乱七八糟的废弃之物。相信用不了多久,等到来年草长莺飞的季节,这片地方的野草肯定长的格外茂盛一些。
  到了夜半时分,赵云带着四千生龙活虎般的骑兵悄悄从白山城的东门离开,沿着鲜卑人撤走的方向缓缓地跟了上去。如果赵云跟的太紧,鲜卑人可能会掉转头来先与赵云决战;跟的太松,又可能会错过张合军与鲜卑人的决战。因此只能不紧不慢地缀在鲜卑人后方,等待机会。
  张合率军往白山城方向移动,成律归带着主力向张合军靠近,两支相向而行的部队在第二日的中午终于彼此发现,一场大规模的骑战立即爆发。
  当张合从哨骑口中得知鲜卑主力已在前方二十里处时,立即给左右两路轻骑下令,让其向着中军方向靠拢,然后又给重骑营下令,人马都批好重甲,准备第一波出战。
  张合军在做迎战准备的时候,成律归也在组织部队做冲锋之前的准备。为了发挥部族勇士单兵作战能力强的优势,成律归将部队排成一个大大的锋矢型,而他本人则在锋矢的中部位置调度指挥,意图在第一轮冲锋中便给汉军毁灭性的打击。
  渐渐的,两支排列整齐的大军彼此靠拢,位于阵列前方的士兵已经可以看见远处敌人的轮廓,战场中间似乎有浓烈的杀气在迅速汇聚,冲天而起
  两军主将不约而同地将最终决战的场地选择了一块平坦开阔的草地上,等到双方相距不到五里时,战马开始嘶鸣奔腾。
  “重骑营,操枪,冲锋!”张合浑厚的声音响起,三千披着重甲的勇士齐唰唰地将长长的骑枪平端起来,置于马颈上的枪托孔内,然后向着奔驰而来的鲜卑人迎了上去。
  “鲜卑族的勇士们,冲啊!杀光这些可恶的汉人,夺下他们身上的铠甲和武器!”成律归在阵中大声嘶喊,鼓舞斗志。
  箭矢开始飞射,纷纷射向迎面而来的黑色铁流,却只能在这些用无数金钱堆积出来的重骑兵身上留下些微的痕迹,他们身上的钢甲和内力衬着的皮甲防护力惊人,就算强弩射来,也能提供有效的防护,何况是面对这种散乱的飞矢。
  三千排成一字横阵的重骑兵,狠狠地撞向迎面而来的鲜卑骑兵,顿时骑枪折断的声音响成一片。虽然制作长柄骑枪的硬木十分难寻,制作一柄骑枪的花费也是不费,但一根骑枪便可杀死一名敌人,这样的费效比还是非常高的。跟在重骑兵身后和两翼的轻骑兵,开始向鲜卑人发射弩箭,身穿皮甲的鲜卑人只要被弩箭射中,不死即伤,万无幸免可能。
  张合身穿明光铠甲,挥舞长枪奋勇杀敌,虽然不似赵云那般如龙出水,却也好像一头下山猛虎,杀得鲜卑人毫无招架之力。
  悍勇冲锋的鲜卑人最终被骁骑卫重骑营击溃,有人开始哭喊着掉头撤退,还有人则抱着必死之心继续冲锋。在这样惨烈的决战之中,双方士兵随时都在坠马和死亡,比拼的便是那股子有我无敌,勇往直前的气势。幽州骑兵因为有重骑兵在前冲锋和掩护,因此越战越勇,杀的鲜卑人心惊胆寒,向后撤退。
  成律归见汉军铁骑勇不可挡,赶紧留下部分族人阻拦汉军,他本人则带着尚未冲锋的部队向东撤退,就连后方负责押送粮草辎重的弥加都顾不上通知。
  张合见成律归率军向东逃窜,于是下令左右两路轻骑衔尾追击,三千重骑兵和两千轻骑兵则留下来打扫战场,抓捕俘虏和战马。
  当弥加带着五千部队赶上来时,成律归已经带着一万出头的骑兵跑的无影无踪。已经休整完毕的重骑兵再度出击,给弥加这支部队又是一番迎头重创,心惊肉跳的弥加命令部队丢下粮草辎重不顾,直接向西逃窜。
  重骑兵正面冲锋占据绝对优势,但追击敌军却不是强项,虽然张合留有两千轻骑作为重骑营的掩护,但他们此时因为要看管上千战俘,所以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弥加带领残军向西逃逸。
  弥加带着剩余的部队一口气往西跑了三十里路,刚想停下来喘息一阵,却看见一支部队早就拦在了前方。
  却是赵云带着四千轻骑先行一步,拦在了弥加逃跑的前头。(未完待续。。)
  
  


 第三四八章 大获全胜

  弥加从未见过赵云,但当他看到远处那员骑黑马、架银枪的汉人武将时,不由自主地便想到了赵云。因为此时除了白山城内的赵云,没有谁会拦在自己撤退的道路上。
  弥加很想催马上前与赵云大战三百回合,但理智告诉他如果真这么做了,下场一定会很惨。连锁奴那样的鲜卑勇士都死在了赵云的枪下,弥加不觉得自己比锁奴还强,所以他非常干脆地选择了投降!
  幽州汉军不杀降,这是人尽皆知的道理,弥加不想死,如今却逃不掉,所以只好投降。
  看到弥加派出手下前来乞降,赵云命令弥加和身后士兵立即解除身上的武装和防护,然后下马跪地,否则便不接受弥加的投降。
  弥加不敢违抗,只好给身后两千多残兵下令,然后带头将马刀、骑弓和箭矢丢在地上,在他身后的鲜卑人面含屈辱之色,纷纷解除身上的武装,跪地求饶。
  赵云抓了弥加和两千多俘虏,一路押送着来到重骑兵停驻的地方,两支部队于是汇合。此时已是夜晚时分,哨骑忽然来报,说在东北方向又发现了一支部队,正在朝这个方向行进。赵云立即命令重骑营原地待命,同时看守鲜卑俘虏,他本人则率领六千轻骑迎了上去。
  看守俘虏的重骑营一日之内经历了两场大战,人员伤亡虽然不是很严重,但此时可以参战的兵力也就剩下两千四百多人,而需要看守的鲜卑俘虏则多达五千七百余人,似乎有些兵力不足。但鲜卑人全都被解除了武器和防护,人马也全部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