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帮爹当军阀-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快请医者速来府中!来人呀,给鲜于都尉喂一些清水”
  一阵忙乱之后,已经被人放置在卧榻之上的鲜于银缓缓睁开了眼睛。
  “明辉,你可是醒了。”
  此刻,映入鲜于银眼帘的是一张年近五十的睿智长者的脸,他眼中的关切让鲜于银觉得非常熨帖舒适。在刘虞的身后,还有熟悉的鲜于辅、赵该、齐周等人的面庞。对了,还有公孙纪!
  虽然非常疲惫和虚弱,可鲜于银似乎想起了什么,一咕噜从榻上爬了起来,便要下地向刘虞见礼。
  刘虞双手摁在鲜于银的肩膀上,温和说道:“明辉不必多礼,便靠在榻上叙话吧。”
  “主公,这是大公子写给您的亲笔书信,如今他已抵达高邑,等着你去解围呢!”
  说罢,鲜于银急忙从怀中贴身的夹袋中摸出一封厚厚的信笺,双手捧着递向了刘虞。
  终于听到了长子的音讯,而且还得知这个儿子如今竟然是向北而来,刘虞心底最深处有个柔软的地方忽然被触碰了一下。
  “原来是吾儿的来信啊”刘虞打开了信笺,然后一字一句地开始看刘和写给他的书信。
  “父亲大人在上,不肖子于高邑拜上”
  刘虞静静地看完儿子的来信,然后面不改sè地说道:“明辉暂且歇息,其余人随吾到前厅议事!”
  “今闻天子特使被困高邑,袁绍和公孙瓒又逼迫甚急,吾yù起兵三万,亲自挥师南下迎接。随吾同往之人有骑兵都尉鲜于辅、东曹掾魏攸、主簿从事程绪。吾走之后,州中大小事务悉数交予别驾赵该负责,步兵都尉鲜于银、治中从事齐周和功曹从事公孙纪从旁协助!”
  十分少见的,这次刘虞根本没有询问众人的意见,便果断地做出了立即出兵的决定。
  鲜于辅听了这个命令之后非常兴奋,上前说道:“启禀主公,临行之前,吾想举荐一人!此人名曰阎柔,善于骑shè,通晓兵法,如今在乌桓部落很有威望,可为臂助。”
  “好,便由鲜于都尉负责招揽此人。”
  定下出兵事宜,刘虞麾下众人便紧急忙碌起来,有人去筹备粮草,有人收拢各郡兵卒,有人则去乌桓、南匈奴等部落征调战马。
  五rì之后,也就是八月十二rì,五万兵马齐聚蓟县南门之外,一时间枪戟如林、人cháo似海,十分的壮观。
  刘虞原本只yù征调三万兵马,没想到鲜于辅招来的这个名叫阎柔的家伙是个厉害角sè,竟然从鲜卑人那里借来了一万五千骑兵,又从乌桓部落借来了五千骑兵,于是便将刘虞的兵马增加到了五万之巨。
  刘虞因为一向在幽州北方推行宽厚仁和的民族政策,所以在当地各族中享有很高的威望,各族听说他要起兵南下,便鼎力相助,纷纷将自己部落的战马资助给刘虞,展示了足够的诚意。
  如此一来,刘虞临时征调的这五万部队,居然是人人跨下有马的骑兵,比之已经南下的公孙瓒而言,其声势更加的骇人!
  ;
  
  


 第四十九章 健身体操

  韩馥府中刘和暂居的院内,李严此时正一脸好奇地看着刘和蹦蹦跳跳地做着一些伸胳膊亮腿的奇怪动作。
  “一、二、三、四二、二、三、四”刘和口中喊着节奏,正在做着前世经常练习的某套广播体cāo。
  李严虽然从未见过这样的健体之法,但仔细看了几天之后,便发现刘和的动作是有迹可循的,基本上是先在原地踏步片刻,然后开始舒展手臂,接着是扩张胸部,再接着踢腿、侧体
  特别是刘和在做这些动作的时候,口中还喊着整齐规律的节奏,正好与所做的动作配合在一起,让李严看了居然生出想要与他一起做这些动作的念头。
  连续做了两遍之后,刘和额头微微出汗,于是停下来歇息。
  李严随手递上一块干净的白帕,然后问道:“公子,这些看着有趣的动作是你自创的么?可否教教我?”
  刘和一面擦汗,一面笑着对李严说道:“呵呵,不过是些难登大雅之堂的自娱动作,你看史阿和丁况每次见我如此活动都会撇着嘴离开呢!我的体质与他们不同,如今骨骼筋脉已经基本定型,想要像他们那样学习技击之术,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既然习武已难有建树,我便只好琢磨出一些简单的健体方法出来,不管如何,只有将身体强健了,才能打好做事的基础啊!正方若有兴趣,从今rì便随我一起练习这些动作。对了,我管这一整套的动作为健身体cāo。”
  李严点头,表示愿意跟随刘和学习这套看着奇怪的健身体cāo。
  “这第一节叫做预备动作,便是原地抬腿踏步,调整好呼吸”
  院子里,刘和一丝不苟地向李严教授着广播体cāo的动作。
  屋内,史阿和丁况伸着脖子透过窗户间的缝隙向外张望。
  “师傅,你就给刘公子教授几招剑术吧,你看都把人逼成啥样了,竟然自创健体之术,啧啧”大徒弟史阿摇头晃脑地说道。
  “就是,就是!师傅也太小气了一些,眼看着刘公子走入歧途,却不理不睬。rì后若是传了出去,少不得被人说成是吝啬小气之人。”二徒弟丁况在一旁跟着帮腔。
  闭目盘膝静坐在榻上的王越,似乎是被两个徒弟给呱噪烦了,开口说道:“你们两个家伙给我闭嘴!不是为师不愿意传授公子剑术,只是时候不到而已!公子自幼学文,于武之道接触甚少,是以毫无根基。如今他已年近弱冠,这几年在洛阳和长安却是生活拮据,时常饥一顿饱一顿的,以至身体羸弱,难堪重负。”
  “此时,为师若是传授他上乘功法,不仅对他不是什么好事情,反倒是害了他!公子将来要走的道路本就与你二人天差地别,他只需练习一些强身自保的技艺即可,你们何时看到过身为主公之人亲自挥戈上阵与人厮杀的?”
  “再者说了,你们看着公子这些天自创的健身体cāo似乎荒诞不经,实在暗含了诸多与人体关节筋脉所契合的大道在其中,并非你们觉得那般毫无益处!虽然不知公子为何有这样匪夷所思的领悟能力,但为师却可以确定只要每天坚持练习,就算是丝毫不会武功的老人和孩童都可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
  被师傅一通训斥之后,史阿和丁况老实了不少。史阿若有所思地问王越:“师傅,徒儿虽然不懂什么合纵连横之术,但观公子近rì所为,似乎有些翻云覆雨的味道在里面。你说他果真能扭转高邑如今的危局么?”
  王越皱眉思索片刻,答道:“公子能否扭转局面,为师也不好说,但咱们师徒既然受了王司徒所托,那就一定要护得公子的安全,无论如何也要将他全须全尾地带到刘太傅的面前!”
  丁况犹豫片刻,有些心虚地看看王越,然后说道:“师傅,这次将公子送回幽州之后,徒儿可否留在公子身边做事?”
  王越对丁况这个请求不置可否,转头看着史阿说道:“阿铁,你是不是也存着这样的心思?”
  史阿被师傅如此一问,心中有些发紧,嗫嚅着却不说话。
  看到史阿如此表情,王越忽然笑了。
  “呵呵,看来你们两个家伙终于开窍了!像我们这样凭着勇力闯荡天下的武人,从来都是难以登堂入室,充其量也只能作为豪门大阀豢养的门客,想要搏一个高贵出身,真是千难万阻。”
  “你们与刘公子相处也有月余,当能看出他的与众不同来。此子虽然xìng情温和,却有坚忍不拔之志和杀伐果断之心,若是为师所看不差的话,他rì必能成就一番宏图伟业。刘公子如今身边缺少能够信赖的可用之人,你们若是留在他身边尽心辅佐,来rì定然会水涨船高,功成名就。”
  “为师也不隐瞒你们,这几rì公子也曾私下找过我,想要招揽为师成为他的首席教习,不过却被为师婉拒了。做人做事虽然不可拘泥于世俗陈规,但我们也须谨遵武之大道,做到信义二字。当朝王司徒待我以诚,为师岂可弃他而去?”
  “不过,为师虽然不能留在幽州,但却也不会将你们强留身侧。这些年来,为师所收的数十个弟子之中,你们二人学艺最jīng,已得吾之真传,只要勤练不辍,将来或可达到为师如今的境界。公子已经允诺,这次回到幽州之后,便在蓟县开办燕山武馆的分馆,你们二人便留下来协助于他,务必要将我们燕山一门发扬光大!”
  二人闻言,心中大喜,双双拜倒,向王越叩头致谢。
  时间又过去几rì,公孙瓒率军进入冀州的消息已经在高邑城内传得纷纷扬扬。
  正当城中百姓惊惶失措之际,奋武将军公孙瓒派出的使者忽然抵达高邑城下。
  韩馥近来倒是没有被公孙瓒的提兵南下的举动所吓到,因为这样的局面本来就是他想看到的,事情走到今天这一步,已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局面,只要一想到刘虞的儿子还在府上天天乐呵呵地与人饮酒畅谈,韩馥便没来由地觉得胆气壮了几分。
  怕个**!要死鸟朝上,好歹也有个天子特使、太傅之子陪着呢!
  听说公孙瓒的使者来了,韩馥便派别驾沮授前去迎接,自己却来小院之中面见刘和。
  “贤侄,公孙瓒派了长史关靖为使,如今来了高邑,不如你与我同去一见?”韩馥一脸期待地看着刘和。
  其实不等韩馥来邀,刘和已经获悉了关靖前来的消息。这些天他居住在韩馥府中,看似没有什么动作,可手下的人却没有闲着。
  刘和把李严雪藏在身边,将收集整理情报的工作交待给他,然后又让史阿和丁况这两个善于飞檐走壁、来去无踪的家伙充当副手,主要就是掌握城中舆情动向和人心变化,暗中刺探各路人马包括韩馥麾下文武官员的行为。
  刘和前世虽然从未接触过情报学这门隐秘的学科,但他却非常清楚情报的极端重要xìng。《孙子兵法》所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其前提便是建立在准确的情报基础之上。
  为了示人以诚,韩馥并未限制刘和身边之人的行动,这样也就更加方便李严等人准确地刺探和收集各路信息。
  刘和对于韩馥的到来并不意外,他知道韩馥拉上自己去见公孙瓒使者的用心,无非就是想“扯虎皮当大旗”而已。无论是刘和天子特使的身份,还是刘虞长子的身份,对于如今的公孙瓒而言,都是无法忽视的。
  公孙瓒若是毫无理由地便向韩馥开战,刘和便可以对其行为进行谴责,同时向朝廷上奏此事,使得公孙瓒难以占住大义的名份。
  当然了,公孙瓒也可以不鸟刘和天子特使的这层身份,毕竟现在连皇dì dū是一尊泥塑木雕的傀儡。但是,刘和又是刘虞的儿子,公孙瓒如今虽然兵强马壮,可他在面对昔rì老上级的儿子时,还是要收敛几分的。
  放眼当今大汉,还有什么人比刘虞的身份和威望更高?就算刘虞如今手中没有一兵一卒,只要他开个口,就能给公孙瓒造成许多的麻烦。更何况,刘虞现在手中是有兵马的,而且还不在少数!
  在刘和的记忆中,公孙瓒在逆袭了主动进攻的刘虞之后,并没有立即就杀掉刘虞,而是让刘虞作为傀儡,继续担任幽州牧的职务,直到朝廷传旨的使者段训前来增加刘虞的封邑,准备让刘虞掌管北方六州的事务时,公孙瓒才诬陷刘虞与袁绍合谋想当皇帝,然后胁迫段训将刘虞斩首,再将首级送往京城。
  刘虞死后,公孙瓒李代桃僵,拜为前将军,封易侯,假节督幽、并、青、冀四州,成为黄河以北最大的军阀。
  然而,公孙瓒从杀掉刘虞的那一刻起,也就给自己的灭亡挖好了坟墓。
  刘虞在世之时,北方各族皆受他的仁政之惠,所以越过长城南下侵掠之事甚少,大家都尽量保持着克制。刘虞死后,各族皆担心公孙瓒这个刽子手会变本加厉地对付自己,于是联合起来向公孙瓒发动进攻。这样一来,公孙瓒在与袁绍争霸的过程中便始终面临着来自北方各族的sāo扰与威胁,逼着他不得不分出大量兵力来防守后背。
  后来,历史中的刘和从袁绍营中逃回幽州,然后与阎柔、鲜于辅等人征集数万各族联军,大败公孙瓒,使得公孙瓒彻底失去了对抗袁绍的能力,最后只能**于易京楼上。
  易京的位置在哪里?便在易水的北岸,紧靠着冀州的位置。刘虞活着的时候,公孙瓒的老巢位于辽西令支,等到刘虞死后,公孙瓒掌握的地盘更大了,可战略纵深却从北方向南迁移了数百里路,这不得不说是一个有些很冷的笑话。
  想明白了这些,刘和的底气十足,对于陪着韩馥去见公孙瓒的使者很有信心。
  “既然州牧大人有请,小侄怎好推辞,这便随您同往!”
  刘和痛快地答应了韩馥的请求。
  ;
  
  


 第五十章 本公子记住你了

  距离上次韩馥府上的不欢而散,已经有些时rì了。
  上一回,刘大公子很不讲究地半途离席,狠狠地扫了袁绍外甥高干的面子,这次竟然又恬着脸出现在了高干的面前。
  也不知韩馥是出于怎样一种考虑,袁绍明明已经撕破脸跟张郃狠狠地干起来了,可身在高邑城内的高干却没有事情,依然作为韩馥的座上宾客,受到礼遇。
  或者,韩馥也知道“做人留一线,rì后好相见”这句江湖黑话?又或者人家高干的名字取得好,天生就是当高级干部的命,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开启“物理攻击免疫”的光环?
  今rì大厅之中的坐席布置与上次有所不同,韩馥右手侧的主宾之位被空了出来,然后高干紧挨着这个空位坐下,而刘和则坐在韩馥左手侧的第一个位置坐下,恰好是上次高干所坐之位。
  高干的右手边依次坐着荀谌、郭图和辛评三人,如此一来,加上空着的那个位置,便有五个人坐在韩馥右侧。
  刘和的左手边则空了一个席位,然后再过去则坐着审配、闵纯和耿武三人,算起来倒是与对面旗鼓相当。
  审配,字正南,冀州魏郡yīn安人,为人xìng烈,耿直较真,放在后世而言,便是那种容易犯二的家伙。
  后世对于审配此人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赞扬其忠诚正直,也有人诟病其专权少谋。不过从他能为袁氏死节一事来看,此人也算是忠烈之辈,值得人们尊敬。
  三国时代,谋士更换主子的事情比比皆是,很少有人能够做到从一而终,誓死追随。比如有名的王佐之才荀彧,便是先投在袁绍帐下,然后发现袁绍不行,立马炒了老板的鱿鱼,转而来投曹cāo。又比如毒士贾诩,先是在段煨帐前,然后又去了李傕帐前,后来又辅佐张绣,再后来才投到老曹的帐下。
  这倒不是说那些换了主子的谋士就是人品不佳,毕竟这个时代的大环境和官场风气便是如此。有道是“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为了那些你方唱罢我登场的诸侯而死节,有时候实在是不值当。
  这个时代读得起书的人本来就少之又少,而能在读书人当中出名挂号的就更加凤毛麟角,要是动不动就陪着主公殉死,那也太奢侈浪费了一些!
  因为审配脾气太臭,韩馥其实一直不怎么喜欢他,这次是听从了刘和的建议,临时将他请了过来,专门对公孙瓒和袁绍的人瞪眼睛的。别看历史上审配曾为袁氏死节,但他在当初韩馥让冀州的时候可是坚决反对和抵制的。
  也就是说,审配这种人只对事而不对人,他在韩馥手下做事,便忠于韩馥。等韩馥带着大家一起投效袁绍时,他也顺其自然地跟了过去,之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