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风流探花帅承瀛-第3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何皇后的兄长何进被封为侍中,她已故的父亲何真追封为车骑将军。何后性情刚刻多忌,正位中宫之后时刻提防其他的嫔妃夺宠,宫里的嫔妃都很害怕她。赵国人王氏是前五官中郎将王苞的孙女,她在后宫里的姿色比何后还略胜了一筹,而且能诗擅画,谈吐优雅,举止端庄。灵帝对她极为宠爱,颠鸾倒凤后不久王氏怀了孕,被进封为美人。在汉朝制宫廷妃媵制度里美人比贵人低了一等。
何皇后将王氏恨入骨髓,私下里时刻图谋加以陷害。王美人生性聪敏,她早知道妒忌心强烈的何后不会容她,所以在进谒何后的时候用帛束住腰部,不让何后看出她怀了孕。只是腹中的胎儿一天比一天大,王美人朝夕辗转不安,便买了堕胎药喝下去。因为一旦生下儿子可能母子都保不住性命,但是多次服用堕胎药并不见效,她想也许是天意如此,便不再喝堕胎药,听天由命了。十月怀胎后生下一个男婴,灵帝十分高兴,给婴儿取名为刘协,这就是后来的汉献帝。
生下了孩子,王美人要服药调理,何后密遣心腹的内侍用鸩毒代替药物毒死了王美人。灵帝听到王美人忽然去世的消息,急忙前去探视,他一看王美人四肢青黑,就知道是中毒而死,不禁流下了泪。不久追查到是何后下的毒,灵帝顿时出于愤怒,并打算将何后废去。胆大包天的何后这才感到害怕了,她急忙花钱贿赂曹节、张让等阉宦为她说情,灵帝一生最相信宦官,于是何后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虽然放过了何后,但灵帝对她心生了顾忌,他将王美人所生的儿子刘协寄居在永乐宫让董太后抚养。由于董太后的精心呵护,刘协才没有遭到何后的暗算。灵帝怀念王美人不已,他撰写了《追德赋》与《令仪颂》两篇辞赋纪念她,辞赋里的字句缠绵悱恻、如泣如诉。常言说失去的才是最好的,也仅此而已。
汉灵帝时阉宦流毒于天下,各地爆发了黄巾起义,汉朝的江山已经朝不保夕了,灵帝的荒淫比起历代其他荒淫的君主也显得无精打采,好像逊色了不少。传说郁林郡中有一个珊瑚市,是海客买卖珊瑚的地方。珊瑚呈碧绿色,一株株各有几十枝桠,枝间满是叶子。大的高五六尺,最小的也有一尺多。汉元封二年郁林郡进献了一个“珊瑚妇人”,皇帝命人植于殿前,宫里戏称为女珊瑚。这株女珊瑚一直枝叶繁茂,到了灵帝时却忽然枯死,世人都认为是汉室将衰的预兆。
中平六年,灵帝去世,十四岁的皇子刘辩即位,尊何后为皇太后。何太后临朝称制。何后的兄长大将军何进想诛杀宦官反而被宦官所害,并州牧董卓带兵入洛阳诛杀了宫廷里全部的宦官,废少帝刘辩为弘农王而立王美人生的刘协为皇帝。不久何后与她的母亲舞阳君也被董卓逼迫而死。这时的汉朝实质上已经灭亡,汉献帝刘协成了一个不能左右自己命运的傀儡。一个群雄并起的三国时代拉开了帷幕。

 
   宋徽宗差一点就成为人类最完美的君王 '本章字数:3446 最新更新时间:2008…10…02 10:13:25。0'
 
 宋徽宗差一点就成为人类最完美的君王 
詹玮/文
   
  或许看到标题有些人就已经在心里骂开了,请不要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篇文
章不长,看完再提意见。 
   
  宋徽宗赵颉,因为一部《水浒传》成为家喻户晓的皇帝。由于我国当前的历史教育政
策为大力贬低丑化宋朝,所以作为北宋实际上的末代君主,宋徽宗的形象非常弱智,被认
为是玩完了江山的腐朽封建统治者。作为一个皇帝,没有秦皇汉武的雄霸之气,也不体恤
民情,却热衷于小资情调的书画艺术,并豢养了一大圈贪官污吏,弄得民不聊生,终于造
成了一场亡国灭种的大祸。事实确实如此嘛?或者说这就是完整的事实么? 
   
  当然,在我小时候,看完水浒传及其衍生的评论和相关简单史料之后,我确实也是这
样认为的,不过在我稍微多知道了一些关于宋朝的史实之后,我的观点就不可避免的发生
了一些变化,宋徽宗在我心目中的形象也发生了转变。 
   
  要看清楚宋徽宗的本来面目,我们首先要澄清一些现代人对宋朝的误解。现代历史教
育对宋朝的定位是“积弱积贫,民不聊生”,“钉在耻辱柱上的朝代”。事实上,这种定位有很大的偏差,宋朝既不积弱,更不积贫。相反宋朝堪称是人类文明史上最为光辉灿烂的一页,其创造的文明成果远非人类历史上任何一个国家和时代所能相提并论,即便是被捧上了天的现代西方文明,很大程度上也是借鉴了宋朝的许多组织方式和先进思想。欧洲的文艺复兴正是在一些旅行者对东方的中国如天堂般的描述后(其实只是蒙古剧烈破坏后的宋朝的残渣,但是比之漫长的中世纪摧残后的欧洲仍然不愧为天堂)开始走向全新的道路。当时的宋朝,不仅仅是简单的富裕,而且达到了一种全面富裕的状态(有点类似于我们现在所提的共同富裕),最有名的评价莫过于“走卒类士服,农夫跺丝履”。宋朝的财政收入百分之七十来自于工商业,只有少部分来自于农业,这令现代以农业国自居的中国人惭愧得不敢提起。而所谓的民不聊生,也是完全造谣的事情,宋朝根本没有发生过真正意义上的“农民起义”,正如前文所说,宋朝达到了普遍富裕,所以人民并没有“起义”的要求,著名的梁山好汉也绝非民不聊生的“起义”,多是一些犯了事为了逃避法律制裁而躲进梁山泊的逃犯而已。方腊、钟相等人也都是小规模的地方暴乱,和真正的揭竿而起相去甚远。 
   
  最后要特别说明的就是“积弱”问题,宋朝真的很弱吗?我想我们必须足够清楚的看
待这个问题。首先我们中国的国土位置有一个绝大的先天缺陷,就是直面广阔的蒙古草原
,中间并没有大山大河的阻隔,这在骑兵称雄的时代是致命的,所幸我们的祖先修建了著
名的万里长城,才多次阻挡了游牧民族南下,并且由汉武帝、唐太宗等伟大的君王分别击
败了匈奴和突厥。然而,在经历了五代十国之乱后。宋朝接手的国土更加剧了这个缺陷,
燕云十六州等地被强大的契丹国占据,游牧民族可以从此处直接突入中原。不过大家要注
意到一个问题,强大如契丹,占据了这么有利的战略地形,却从来没有真正突入过宋朝的
腹地?而现代的历史教学中还极其热衷于夸大宋朝输送“岁币”求和的故事。拿著名的澶
渊之盟来说,历时教科书必然会大骂宋朝每年向契丹送出30万两(折合)的事情来大加鞭
挞,然后他绝对不会提醒读者,30万对于年财政收入1亿的宋朝而言(注,有人论证北宋其实没一亿,算出一亿是统计方法问题,南宋反而有一亿),不过是九牛一毛,也远远不及
募兵制的宋军认认真真打一仗的3000万军费,更不会提醒你,这一战的结果实际上是宋朝
取走了契丹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瀛、莫二州。当然,更不会有人拿此来和美国以便宜的价
格从苏联手中买走拉斯维加斯(注,应为阿拉斯加)相比较了,只管一顿痛骂,让学生们
在本来就灰暗的宋朝的形象上再抹一道黑。 
   
  现代历史教学对学生一个重大而巧妙的误导在于以现代的中国疆界来比较宋朝,但凡
现代所具有的中国国土而宋朝没有占据的都算作宋朝的耻辱(自然,与此同时,汉朝或者
唐朝所具有而现代没有占据的国土不会算作本朝的耻辱)。以此为标准,宋朝的国土面积
确实有点小,但是考虑到宋朝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大混乱,从陈桥兵变时建国时的国土到后
来稳定下来包括江南、四川的国土,已经扩大了许多,而且,总重要的是,宋朝并没有著
名的国土割让案,相反,一直在艰难的扩张着,尤其是在宋徽宗手中,这种扩张达到了顶
峰。 
   
  我们首先要说的是灭辽。众所周知,历史上契丹族的辽国是一个非常罕见的游牧帝国
,既有游牧民族的骠悍和骑兵优势,又具有一些汉族的文明优势。缺乏马源的宋朝能够与
之对持已经不易,宋徽宗还能将其灭亡,不但收复了高喊多年的燕云十六州,还除掉了北
方最大的国家,这无疑是一件惊世伟业。遗憾的是,现代的史论,着重刻画宋徽宗精于书
画嬉戏,不理国事的形象,对于他的这件大功,是竭力抹杀的。由于清朝自认是女真后人
,所以在他们的史书中极力夸大了宋金联军中金兵的作用,甚至说宋军围攻辽国残部不下
,还是靠六千女真骑兵才最终攻克,其描述给人一种辽国完全是金国所灭,与宋朝无关。
事实上,当时的联军中,女真骑兵也就是起了一个后方牵制威胁的作用,灭掉诺大一个辽
国,主要靠的还是宋徽宗派出的宋军。但是现代人却往往将灭辽的战功独独算在金国头上
(一如把灭金的军功独独算在蒙古头上)。而更重要的是,在灭辽之后,宋军很快指向了
另外一个大国:西夏。挟灭辽之威势,宋军进展非常顺利。很快就兵临灵州城下,灭夏也
已经是宋徽宗掌中之物了,然而在这个时候却发生了一件大意外:靖康之耻。 
   
  我为什么说靖康之耻是大意外,因为这件事情绝对不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当时宋朝在
宋徽宗的带领下国势如日中天,经济持续发展,文化高度发达,军事上刚灭了大辽,即将
收服西夏,大概不会有人会料到“不满万”的女真人会对这个庞大帝国构成什么威胁吧?
事实上女真人原本也就是一个长期受契丹人压迫的苦寒部落,宋朝出于灭辽的需要才有意
扶植,宋朝对这个被契丹人都视为蛮族的部落确实不够重视。正如前文所说,宋朝的国土
安全最差,在积极防御的时候,辽军还不能从平原地带高速突入,即便能够高速突入,也
不可能久占,只能再高速退却。辽国本身也不想与宋朝大动干戈,所以从来没有出现过辽
军突入宋朝腹地的军情,但是当辽国灭亡之后情况就不同了。天不怕地不怕的女真蛮子可
没想过与你友好相处,贸易往来,女真骑兵用着当初宋朝支援给他们的武器盔甲,乘着宋
军主力正在西夏作战,宋人的注意力都放在西方的时候,偷袭开封成功,当然他们也不是
来灭国的,只不过是来劫掠一番的,他们也没有实力占据开封,所以他们非常粗暴草率的
烧杀抢掠一阵过后就逃之夭夭了,带走了宋朝的大量财富、皇帝、太上皇。而中国作为一
个组织结构完善的现代化文明国家,突然被掏了心,再强壮的肢体也没有用了,仅仅因为
这一个意外整座大厦就轰然而倒。 
   
  笔者所谓的“差一点”其实就是差这么一点。如果没有女真骑兵的那一日奔回,宋徽
宗的大军继踏平大辽之后再踏平大夏当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而以宋朝的国力按部就班的将
各个非华夏文明国度依次踏平也是理所当然。宋徽宗就是人类历史上武功最盛的君王,与
此同时,不同于秦始皇、汉武帝、亚历山大、君士坦丁等人的是,宋徽宗还具有难得一见
的文化涵养,作为“瘦金体”和“院画派”的掌门人,赵颉(就是宋徽宗)是可与王羲之
、颜真卿比肩的文艺巨匠。而道君皇帝(还是宋徽宗)主持编篡的《万寿道藏》也是人类
宗教思想史上不朽的巨著,所以他还是可与圣保罗、牛顿、玄奘、鉴真相提并论的宗教大
师。人类历史上绝对找不出这样一个及文治武功和个人修养于一身的完美君主。然而,一
个原本不起眼的女真部落,将其打坏了一角,却使得后人热衷于污蔑中伤矮化我们这个伟
大的祖先。 
   
  或许还有人会拿历史唯物主义来说明宋朝的灭亡是历史的必然而不在于一点点偶然云
云,那我问你,如果迈克尔乔丹在二十岁那年偶然把腿摔断了,那还有后来的篮球之神么
?同理,宋徽宗也就是栽在那一个不起眼的偶然上了,可惜现代人却把女真的崛起当作了
必然,于是宋徽宗的昏庸黑暗也就成为了必然。 
   
  呜呼!作为一个宋人的后代,读史至此,思考至此,不甚悲哀。
 
   《风流探花帅承瀛》特别章答读者问 '本章字数:4126 最新更新时间:2008…10…02 10:16:43。0'
 
 《风流探花帅承瀛》特别章答读者问
        詹玮/文

首先,狂人要特别谢谢一直以来支持我的书友们。不管是那些骂我的,还是说什么的,狂人一样谢谢你们。
狂人知道,自己这些斤两实在算不上什么,即便是你们骂也好,只要能看了狂人写的那些个东西,狂人在这里都应该表示感谢。
而那些一直以来都在投票支持狂人的,狂人更是感激不尽。
记得狂人从开始写《风流探花帅承瀛》一书到现在,中间断断续续的曾经停过两三次,而每次停的时间都在一个月左右。可是你们一直没有忘记狂人,虽然催促的话中难免讨论了狂人的死因,但那些不断上涨的投票记录却实在让狂人感动。
说起来鲜网新推出的那个浪漫奇幻虽是个新专栏,但里面好书实在不少,若不是因为大家一直在投狂人的票,恐怕狂人也不会坚持到现在了。
记得最近一次暂停好象有一个多月吧,当狂人在鲜网愕然看到《风流探花帅承瀛》一书还在榜上时,多少有些惭愧,这几日不停的更新,多少也是想做些补偿。
其实作为狂人个人来说,对书评是很在意的,每天都有相当的时间都花在看书评上。在此,狂人综合书评中提出的几类有代表性的问题做出回答,如各位有什么问题,还请继续留下您宝贵的评价,谢谢。
1、关于《风流探花帅承瀛》一书究竟想表达什么的问题。
这个问题狂人说实在的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其实当初写《风流探花帅承瀛》的时候不过是为了好玩。记得才有写《风流探花帅承瀛》的念头时,是在和一好友交谈时产生的。当时狂人正在写茅山,但已感到无力为续,因那故事狂人从未做过故事结构框架之类的事,因此写到后来自己都无法把握。
但是偶然和朋友谈起,他问我下一步有何打算,想写什么,狂人心中突然一动,说想写帅承瀛。
直到现在狂人还清楚的记得,朋友告诫我说帅承瀛这个题材不错,但很难描写。
说真的,狂人当时根本就没在意过这些,稍微考虑了一下所谓的故事“大纲”提笔就开始写。
可是当写了几章以后,狂人突然发现,事情远不如自己想象的那般简单,先不说狂人在最初几章里露出的那些破绽,就连最基本的一些事情狂人都没有考虑清楚。
于是在经过了第一次的暂停以后,狂人开始疯狂的在网上搜集各种资料。这一次,可以说是狂人写的最累的一次。记得以前写废物和茅山时,一天写一两万字实在感觉好简单,可这次写风流探花帅承瀛,一天写三千字也觉得累得够呛,这才明白过来写书到底是怎么回事。
说了这么多,还没说到正题上,其实狂人之所以写《风流探花帅承瀛》不过是想做一种探索。狂人想知道没有魔法,没有武功的小说究竟有没有人看,因此才会写风流探花帅承瀛。
毕竟中华五千年文化,留给我们后人的东西实在是太多太多,狂人不敢说精于什么,但多少还有些了解,小的时候听老人们说起种种故事和传说,一直都很羡慕。尽管知道以自己的笔力实在不足以描写帅承瀛这样的人物,但还是忍不住写了。没有别的原因,只想借此来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