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世界上下五千年-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白色恐怖中,苏拉的权势达到顶点。公民大会正式“任命”他为无限期的独裁官,罗马立法、行政、司法、财政、军事大权都被他掌握。对苏拉本人的崇拜也达到极点,罗马广场上竖起苏拉的镀金像,上刻“永远幸福的科尔涅尼乌斯正当苏拉权倾罗马、横霸帝国的时候,公元前79年,他突然在公民大会上宣布放弃一切官职,退隐林泉,不再过问政治。在发表辞职声明后,他说:“如果有人问我原因,我愿意给他回答。”说完,苏拉便在新执政官和自己的老兵、侍卫的簇拥下离开会场。会场的听众都以为自己的耳朵出了毛病,谁也不敢相信,这位曾为攫取最高权力而含辛茹苦、履险赴艰、杀人如麻的一代枭雄,意会激流勇退,甘心做一个普遍老百姓?于是人们在街头交头接耳,有的说:“听说苏拉厌倦了官场生活,因而向往宁静自在的田园生活”。有的则说:“我听说完全不是这么回事。苏拉得了严重的皮肤病,无法每日掌管权柄,所以退了下来。”苏拉本人索性避开灯红酒绿的罗马,躲到海滨别墅安享晚年,有时舞文弄墨,有时垂钓水边。公元前78年,他丢下新婚的妻子,在别墅安静地死去,终年60岁。
死讯传开,苏拉的部将和老兵从全国各地赶来,他们把苏拉的遗体放在金舆上,在声势浩大的送殡队伍护送下游行全意大利,最后在罗马广场举行了极隆重的葬礼。据说苏拉临终前,给自己留下了这样的墓志铭:“没有一个朋友曾给我多大好处,也没有一个敌人曾给我多大危害,但我都加倍地回敬了他们。”


(本章结束)…恒言电子书
恺  撒

  地中海的强盗们那里知道他们抓住的是一个多么危险的人物。这位年轻人衣着华丽,举止优雅。强盗们向他索要20塔伦(古罗马希腊货币名,约合10万美元)赎金将他释放,这位年轻人走时告诉强盗,他的身价应值50塔伦,并发誓要逮捕强盗们,并把他们处死。不过几日,这群强盗们被捉获了,并被送上了十字架。强盗们临死时认出了站在他们面前下达命令的人,正是他们索要20塔伦的年轻人。这位年轻人,就是古罗马共和国末期著名的统帅和政治家恺撒(约公元前100—44)。
凯撒出身于罗马的名门贵族,年轻时就渴求取得罗马的最高权力。为此他学习讲演和写作技巧,后来成为一位出色的演说家。他的努力使他成为当时知识最渊博的人物之一。他初生牛犊不怕虎,年轻时就敢于控告罗马总督贪污腐坏,为此他赢得了极高的声誉。当时的罗马处于共和时代的后期,元老贵族和民主派之间斗争尖锐。享有公民权的只是罗马城内的奴隶主和自由民,而城区以外,意大利各地和海外行省的自由民却享受不到罗马的公民权,但却要担负着和罗马自由民一样的义务。恺撒接近平民,进行着反对元老贵族的活动,这样他在平民中的声望越来越高。公元前60年,他和罗马另外两个统帅庞培和克拉苏结成反对元老贵族的秘密同盟,这是罗马历史上有名的第一次“三头执政”。为了巩固这一同盟,恺撒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庞培,尽管她当时已与别人订过婚。第二年,恺撒当选为执政官,再一年,恺撒但任高卢行省的总督。
在高卢,恺撒征服了骁勇强悍的高卢民族,不到10年时间,他占领了800多个城市,歼灭和俘虏了200万人,使高卢成为罗马的行省。恺撒还在罗马的边境推进到莱茵河岸。不久,他又越过海峡攻入不列颠岛(现在的英国)。恺撒的显赫战功和卓越的军事才能,使地在罗马人中的威望日益高涨。这使庞培嫉妒和不安。这时克拉苏远征波斯的时候死了,庞培便利用自己的权力,颁布法律,要解除恺撒的兵权,命令他立即从高卢返回罗马。
恺撒知道这是庞培的阴谋,他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带领军队打回罗马,趁机夺取罗马的最高权力。
公元前49年初,恺撒率师打回罗马。庞培没有料到恺撒会如此果断进攻罗马,他迎战不及,仓皇逃往希腊。恺撒进入罗马,成为罗马的“独裁者”,随后又得到统治整个意大利半岛的权力。第二年恺撒率军进攻希腊,讨伐庞培。庞培被打败,逃到了埃及。恺撒也追到埃及。埃及国王为讨好恺撒,派人刺杀了庞培。埃及国王把庞培的首级和戒指献给他。看着庞培苍白而熟悉的面孔,恺撒流出既感伤又欣慰的泪水。他为昔日的同盟和女婿,今日的敌人举行了正式的葬礼并追杀了谋害庞培的凶手。
按照当时父亲的遗嘱,埃及国王应和他的姐姐克利奥佩特拉共掌朝政。但他却篡夺了姐姐的王位。当恺撒到来时,那位女王象欢迎自己的伙伴一样欢迎恺撒。
按照传统,第一次见罗马要人时,要带去一条毛毯卖给他。趁着黄昏女王悄悄进了恺撒驻扎的亚历山大城。她让人把她用好毛毯裹起来,送到恺撒的住处。她这一明智的举止,一是为了躲避弟弟雇用的刺客,二是为了给恺撒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她的勇气和美貌打动了恺撒,恺撒将她扶上了王位,并且爱上了她。他们有了自己的独生子“小恺撒”。这之后,恺撒又率军进入小亚细亚,只用了5天的时间,就平定了庞培部下本都王子的叛乱。他用最简洁的拉丁文字写了捷报送回元老院:“到,见,胜”(veni,vidi,vici”)。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三V文书”。是这充分显示了恺撒用兵神速、语言简洁的特点。
在埃及女王和他们的儿子小恺撒的陪同下,恺撒班师凯旋,回到罗马。全罗马都沉浸在狂欢之中。他们纵情玩乐,游行庆祝,只见血染的战旗在明媚的阳光下迎风飞舞。游行队伍抬着2800多个金冠进入城市,威风凛凛的恺撒高坐在战车上接受人民的欢呼致敬。在恺撒身后是规模庞大的步、骑兵和大战的战斗表演。晚上还表演了非洲人与400头雄狮的搏斗,还有亚洲的战斗舞和希腊的芭蕾舞。
人民大会和元老院授予恺撒终身荣誉头衔——“大将军”和“祖国之父”。恺撒对罗马的共和制度进行了改革:元老院增补了三百名成员,他们多数来自为人轻视的商业和一般职业阶层,甚至有被征服国的代表,他们宣誓绝不反对恺撒的任何命令,恺撒给自由奴隶的子女和高卢人公民权,给受迫害的犹太教徒以宗教信仰的自由,他将居民移居到法国、西班牙,希腊等地,而且为罗马招募了数千名的清洁工和市容美化工人。他制止了税收官在各地勒索商人及农民财物的投机活动。他使货币流通稳定。他还制订了对各地总督的任使制度,打破以往总督职务由元老院恩赐的传统。恺撒请一位希腊天文学家将罗马历法改为阳历:每年365天,每4年中有一次闰年恺撒给人民带来了一个最公平、最仁慈、最开明的时期。恺撒想让他的人民生活在自由的世界里。有人认为今天的西方文明,是在恺撒的罗马帝国的古老基石上逐渐建立起来的。
恺撒的权力越来越大,渐渐走向军事独裁,这引起了部分固守罗马共和传统的元老贵族的严重不满,他们不是为了人民的自由,而是为了他们自己的利益,组织起一个阴谋集团谋杀恺撒。
公元前44年3月15日,恺撒只身一人到元老院开会。虽然有人事先警告他这天有人要暗杀他,但他没带卫队,他认为那是胆小鬼干的事。他从容地坐在他的黄金宝座上,笑着说:“今天不就是3月15日吗?”一个刺客假装恳求他办某件事,抓住他的紫袍,这是行动的暗号。所有阴谋者一拥而上,刀剑象雨点般落在他的身上。恺撒看到了布鲁图——他的义子,向他扑来,给了他致命的一刀。恺撒用最后的一点力气说了最后一句话:“你也在内吗?我的孩子?”他的身上中了23刀,其中3刀是致命的。他在他旧敌庞培的雕像底座前倒地身亡。
恺撒是个伟大的军事家,还是一个著名的文学家。他的主要著作《高卢战记》和《内战记》,是他自己亲身经历的战争回忆录,文笔清晰简朴,行文巧妙,是初学拉丁文者的必读之书。
恺撒留下了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帝国,还有一部他决定采用的历法——儒略历。这部以恺撒命名的历法就是现在大多数国家通用的公历的前身。恺撒死后,西方帝王往往用他的名字,来做为自己的头衔。人们称他是历史上才干卓绝、仁慈大度的君主的楷模,认为他是一位出类拔萃的真正的政治家。他对人民的安抚政策有效地治愈了战争给罗马带来的创伤,是恺撒便罗马帝国战为古代最负盛名的帝国。


(本章结束)…恒言电子书
庞  培

  一支新组建的军团行进在通往罗马的途中。
“报告,前面又有马略的部队阻拦!”
“冲过去!”
指挥这支队伍的年轻军官庞培坚定地发出了命令。
战斗很快结束,胜利了的庞培的军团,收拾起敌军丢弃的武器战马,继续向前进发
公元前80年代后期,马略和苏拉为争夺罗马最高权力展开了内战。一些豪门贵族纷纷投靠苏拉。皮凯努姆地区的贵族青年庞培意识到,只有在苏拉摩下才能飞黄腾达。他利用父亲的势力和影响,很短时间里招募组建起一个军团,赶赴苏拉军营。途中,庞培指挥部队多次冲破马略部下的阻拦,顺利通过许多城市,还缴获了大批武器和战马。
苏拉对年仅23岁,军事上初露锋芒的庞培非常赏识,把他看成了自己得力的助手。苏拉最终击败马略夺得罗马政权,实行独栽;庞培为了密切与苏拉的关系,加强自己的地位,抛弃了自己的妻子,和苏拉的女儿结婚。
婚后不久,庞培奉苏拉之命夺取了马略部将驻守的西西里岛。随即又被派往非洲同努米底亚人多米提乌斯作战,在一个暴风骤雨的日子,与庞培对峙的多米提乌斯向后撤退,庞培命令部队迅速出击。面对突然而来的罗马大军,努米底亚土兵惊慌失措,溃不成军。这一胜利震惊了努米底亚,一些城市不战而降,仅40天时间,庞培占领努米底亚,征服了非洲。
非洲之功大大地提高了庞培在罗马的威望,也使苏拉感到了紧张。战后不久,苏拉便命令庞培解散军队,率领一个军团返回乌提卡等待接替者。庞培拒绝了这一命令,并且率领大军出现在罗马大门口。尽管他没有担任公职,却要求苏拉为他举行凯旋式。苏拉警告庞培不要违背法律。因为当时罗马法规定只给有巨大战功的执政官、行政长官举行凯旋式。然而庞培毫不退让,他嘲讽苏拉说:“崇拜初升太阳的人要多于崇拜落日的人。”苏拉迫不得已,破例为庞培举行了非洲之战的凯旋式,并授予他“伟大”的称号。
公元前70年,苏拉病死。罗马人对苏拉军事独裁不满的情绪如大火般爆发出来。军事才能受到元老院称赞的庞培,奉命进行讨伐。他镇压了废除苏拉宪法的执政官雷必达,又远征西班牙,平定另一民主领袖塞尔托里乌斯。这时罗马国内爆发了著名的斯巴达克斯起义,得胜后的庞培,连忙撤军回国增援镇压起义军的克拉苏。庞培赶到时,克拉苏已经消灭了起义军主力,庞培拦住了突围出来的5000名奴隶战士,残忍地屠杀了这支起义军余部。
随着民主运动的发展,庞培看到苏拉派逐渐失势,民主派声势大增,便见风转舵,倒向民主派,讨好骑士和平民。庞培和克拉苏当选为当年的执政官,他们颁布和实施了一些有利于平民的政策,还清洗了元老院中苏拉的50名党羽,因而换取了罗马人民的好感。
公元前66年初的一天,罗马举行公民大会,保民官马尼利乌斯提出一个提案:任命庞培担任同本都国王米特拉达斯六世作战的统帅,取代已取得重大战果的鲁库鲁斯,并接管其军队。
“这不是明显抢夺别人的功劳吗?”
“这次东方之行可是个有名有利的美差啊!”
尽管人们议论纷纷,大会最终通过了这一提案。
满心欢喜的庞培来到东方,他先同本都国王谈判,要求本都无条件投降,遭到拒绝,于是他指挥大军展开围攻,在幼发拉底河上游击溃了米特里达提六世的军队。不久,侥幸逃脱的米特拉达特斯六世服毒身亡,庞培胜利结束了米特里达提战争,战后他把比提尼亚和本都合并为罗马行省,又把叙利亚变成罗马行省,还在小亚细亚、巴勒斯坦各处活动,进行干涉,在加拉太等地扶植了新国王,使东方一些国家处于罗马的奴役之下,庞培成为东方一些国家的“王中之王”,权力和威望达到了顶峰。
满载着东方的战利品,庞培返回罗马。由于元老院不满意他在东方擅自将行省包税权给予骑士,更害怕他利用自己的影响实行独裁,元老院用了近一年时间才为庞培举行了凯旋式,庞培请求元老院批准他在东方实行的各项措施,并分配给他的老兵土地,遭到元老院的拒绝,庞培大为恼怒,开始同元老院对抗。公元前60年,他与恺撒、克拉苏秘密结成“三头同盟”。
这一天,罗马城中举行了一个规模盛大的特殊婚礼。年近50岁的庞培挽着一个14岁少女走向了神庙。
“是庞培的女儿出嫁吗?”
“不是。是老庞培结婚。那个小姑娘是他的新娘。”“什么?他又把谁家的孩子抢到手了?”
“别胡说。那是凯撒的女儿。”
为了与恺撒更好地勾结和利用,庞培娶了恺撒的女儿尤里娅。
“三头同盟”是三人为了各自利益,为了实现个人独裁而组成的临时结合体。公元前53年克拉苏死于帕提亚战争,宣告了“三头同盟”的结束。庞培和恺撒的关系也因尤里娅的死去而破裂。两人之间争夺独裁权力的内战势在必发。
罗马政局动荡不安,元老院急于要镇压日益增长的对抗情绪,平定骚乱。由于惧怕恺撒在骑士和平民中的巨大影响,元老院不得不与庞培暂时和解,言归于好。授权庞培为唯一的执政官,任期两个月,其权力几乎和“狄克推多”(独裁者)相似。
庞培上任后,迅速从各地调集军队镇压平民暴动。他又利用职权,把锋芒指向恺撒,阻止恺撒延长高卢部督的任期,限于公元前49年3月任满解职。庞培和恺撒终于公开决裂。公元前49年1月,新的内战帷幕拉开,元老院宣布全国处于紧急状态,宣布恺撒为人民公敌。庞培把恺撒的拥护者和两名保民官驱逐出城。恺撒以“保卫人民拥有权力”为名,渡过卢比孔河,迅速逼近罗马。尚未完成征兵工作的庞培,只得仓皇封闭国库,和一些元老逃亡巴尔干。
庞培联络起他的海上部队和隶属于罗马的东方各国国王、部落贵族,在希腊集合起了11个军团,7000名骑兵以及由600艘战舰组成的舰队,企图发起反攻。
恺撒在巩固了政权,肃清了西班牙等地庞培的势力后,也组织起了大军,公元前48年,开始了与庞培争夺东方行省的战争。
起初,庞培军队占据优势,在著名的季拉基乌姆战役中,两次大败恺撒,打击了恺撒军队的士气。
公元前48年8月,庞培和恺撒在法萨卢进行了最大也是最后一次决战。
隆隆的战鼓在原野上响起,庞培集中所有的骑兵冲击恺撒的骑兵。恺撒看到情况紧急,立即向早已埋伏的3000名步兵发出进攻信号。埋伏兵突然出击,举起长矛向庞培骑兵脸上猛刺,庞培的骑兵惊惶失措,阵形大乱,庞培左翼军溃败,其它的军团,看到左翼向后败退,也军心动摇。恺撒大军乘机全面进攻,庞培全军覆灭。
在侍卫的掩护下,庞培从乱军丛中逃出。他逃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