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三国征天下-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嘶嘶”,在距离前面大队人马大概半里的样子,李忠拉着手里的马缰。众人见李忠下马也纷纷的跳下马跟在李忠的身后。
  “敢问可是侯览侯侯爷“,李忠来到侯览面前抱拳稍稍躬身问道,见李忠如此恭谦,侯览满意的点点头,想想也是,凭他一个阉人能够使得一州之牧如此恭顺,如何能够让他不满意,高兴,心里对于李忠的评价不知不觉就提高了一点,意思就是他觉得李忠这个人比较上道。
  李忠看着眼前的人,脸色苍白如僵尸一般,,个子大概有一米七的样子,手里拿着一张手帕捂在嘴边,另一只手放在胸前,正是做着一个兰花指的动作,要多恶心就有多恶心。
  侯览,山阳防东人。汉桓帝初年任中常侍,依靠奸佞狡猾而晋升,借助皇帝恩宠贪赃放纵,接受的贿赂数以万计。延熹年间,连年对外征伐,国家府库空虚,于是借用百官的俸禄和王侯的租税。侯览也献出缣帛五千匹,因而被赐爵为关内侯。又因为参与谋划翦除梁冀有功,进封为高乡侯。
  小黄门段家住济阴,与侯览一起购置田产,靠近济北的地界,他们的仆人宾客侵掠百姓,劫持过往行人。济北相滕延一并收捕,处死数十人,把尸体堆放在交通要道。侯览、段大怒,将此事报告桓帝,滕延被处以滥杀无辜之罪,送到廷尉审理,免去官职。滕延,字伯行,北海人,后来曾任京兆尹,有政绩,世人称之为长者。
  侯览等人从此后更加放纵。侯览的哥哥侯参为益州刺史,郡中富裕的平民,他都以大逆不道的罪名加以诬陷,处以死罪,没收他们的财物,先后数以亿计。太尉杨秉上奏侯参的罪状,诏令以囚车将其押回,在途中自杀。京兆尹袁逢在旅舍清点侯参的财物,共有车三百余辆,都装着金银锦帛和珍宝古玩,不可胜数。侯览因此事受牵连,被免去官职,不久又官复原职了。
  建宁二年,因母亲去世而归家,大肆修建母亲的陵墓,督邮张俭检举上奏侯览贪污放纵,先后夺去他人宅第三百八十一所,田地一百一十八顷,建造宅第十六处,都有高楼池苑,楼阁高堂相连,皆以彩画丹漆装饰,规模宏伟,僭用宫室的形制,又预先修造自己的陵家,建造双阙,有石椁,陵园的房庑高达百尺,破坏他人的房屋,发掘其坟墓;劫掠善良百姓,抢夺良家女子为妻,还有其他许多罪行,请圣上,将其处死。而侯览却趁机把上奏在中途截留,使其无法上报桓帝。张俭于是破坏了侯览的寿冢家宅,没收他的家财,列举其罪上报。又举报侯览在母亲活着的时候交结宾客,扰乱国法,仍然无法上达桓帝。侯览因此诬陷张俭为党人,同时还诬告前长乐少府李膺、太仆杜密等,都予以夷族灭家。从而又代替曹节领长乐太仆。
  熹平元年,有关官署检举奏报侯览专权骄奢,下诏收回他的印绶,侯览被迫自杀,阿谀依附他的人都被免去官职。
  65年的春天注定是一个多事之春。在益州前往京师的驿道上,有一个人非正常死亡了—死在囚车上。他叫侯参,是前益州刺史。侯参之死被定性为一个**分子的畏罪自杀。
  这个案子是杨秉直接查的。但他并没有善罢甘休。因为杨秉认为,人死了,案子还在,而且本案的犯罪嫌疑人除了侯参之外还应该包括他的弟弟——侯览。
  只是侯览的级别实在太高了,是个中常侍。这个级别的官员只有皇上才能动他。杨秉把侯参的供词及在他家搜出的相关物证上呈皇上,希望皇上依法办事。
  供词是实的,物证是铁的,但是孝桓帝袒护侯览的决心是不可动摇的。这不仅是出于平衡政治的考虑,还出于他对近侍的关爱。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中常侍侯览照顾自己这么久,孝桓帝是必保无疑。
  但保不保是态度问题,怎么保是能力问题。总的来说,孝桓帝的能力还是不错的。他质问杨秉:我们这个王朝,行政制度一向是很分明的。三公统外,御史察内,你这样越级控告一个近官,是不是违反了我们的行政制度啊?
  杨秉反应很快。他立刻指出—陛下记错了吧?我们这个王朝,行政制度早有规定:“三公之职无所不统。”何况《春秋传》上还说了:“除君之恶,惟力是视。”所以中常侍侯览的问题他不仅要管,同时他还建议皇上为天下士心、民心着想,一定要有所惩罚。
  这一下孝桓帝进退两难了。他从杨秉的话里面听出了恳切和忠心,但同时又担心士大夫阶层对中官们打压太甚,搞得他到头来也很被动。
  孝桓帝最后作出的选择是暂时罢免了侯览的中常侍职务,但过后不久又起用了他。
  “李大人客气了”,侯览依旧是那副不死不活的样子对李忠说道,好像这个样子让他觉得自己很嚣张一样。
  李忠也没有介意侯览如此态度,但是身后的王越邓展两人却是怒目圆瞪的盯着侯览,只不过碍于李忠在此两人才没有发作。
  微微的朝侯览一笑,李忠依旧谦卑的说道:“请侯爷移步城内,在下已经略备薄酒,请侯爷万勿推辞”。
  恩,“李大人客气了”,侯览听着李忠那低下的语气开心的不得了,“那洒家就却之不恭了';“侯爷,请”,恩,侯览也没有拒绝,骑在马上只是朝李忠点点头,然后骑着马就往城内而去。
  “好了,咱们也走吧”,李忠看了王越邓展两人一眼,然后摇了摇头,跳上马走了。
  厚颜求打赏,求月票,谢谢!!


 第一百零四章 刘宏之喜

  三天的时间如白驹过隙一般悄然而去。
  在这三天里,侯览可谓是过得如痴如醉,都有点乐不思蜀的味道了,当然这其中少不了李忠的心思。
  只是在一开始的时候宣读了那张圣旨,敕封李忠为前将军,西乡侯,其余时间基本都是要不在喝酒,要不就是躺在床榻上睡觉,早把天子和张让的嘱托忘得一干二净。
  “侯爷慢走”,蓟县城外,李忠恭敬的对身前的侯览说道。
  恩,侯览满意的看了李忠一眼,“李大人,那洒家就先回京面圣了”,说完头也不回的走了。
  “走吧”,见侯览一行人走远了,李忠才对身后的王越邓展两人说道,两人点点头,跟在李忠身后往城内而去。
  坐在马车上的侯览现在可谓是春风得意,这几天在蓟县的日子让他觉得自己才是皇帝一样,睡着都能笑醒,望了望身后的那辆马车,侯览又是一阵得意的奸笑。
  任谁在得到了5000金的好处都不会很淡定,当然除了李忠之外,因为这5000金就是他“孝敬”侯览这为大汉侯爷的,另外还有2000金是让他带给张让张侯爷的。
  “大人,张侯爷交代的事情?”,正在侯览做着美梦的时候,一个让他感觉像是苍蝇一般那个侍卫开口问道。
  哼,侯览睁开眼睛看了他一眼,那侍卫心头一凛,侯览说道:“你乃是本侯爷的侍卫,怎敢在此事中置躁”,“是,侯爷息怒”,那侍卫维维是诺。
  哼,侯览又是冷哼一声,然后转过头继续闭着眼睛做着他的美梦。
  那侍卫怨毒的看了侯览一眼,心里闪过一丝狠意,哼,既然你不仁,就不要怪我不义,那侍卫在心里想到。
  可惜侯览并没有察觉,也因此到死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此是后话暂且不提。
  “主公,末将实在是想不通,为何要给那阉人送那么多钱”,在回去的路上,直肠子的邓展硬是没有忍住,于是开口问道。
  李忠神秘的看了他一眼,然后说道:“以后你会知道的”。邓展却是不解,便又想开口询问,在王越的一个眼神下顿时闭上了想要开口的嘴巴。
  经过大半个月的时间,侯览一行人终于是回到了京城洛阳。
  “陛下,侯览回来了”,正在宫中伺候刘宏的张让听到皇宫内的太监禀报,连忙跑到刘宏身边小声说道。
  “噢,快让阿父进来”,刘宏眼里闪过一丝喜色,对身边的张让说道,“是,陛下”,张让恭敬道,然后转身走了出去。
  “陛下”,不一会儿,侯览和张让两人一同来到了大殿,只不过侯览是在张让身后半个身子。
  “阿父,你可回来了”,刘宏有些急切的说道,见刘宏如此,侯览心里不禁有些得意,但是并没有忘形,恭敬的回答道:“多谢陛下关心”。
  恩,刘宏笑着点点头,然后说道:“不知阿父此次前往幽州可是给朕带回来了什么好消息”,“陛下英明,微臣还没有说陛下就猜到了,微臣实在是佩服之至”,侯览一脸惊讶的看着刘宏拍着马屁说道,言语中颇有谄媚之意,张让则在一旁皱了皱眉头,不过并没有说什么。
  “哈哈哈哈”,听完侯览的话,刘宏开心的大笑着,仿佛他真的很英明一样,而侯览张让两人也是面带微笑,只不过张让笑得就有点牵强了,有点皮笑肉不笑的感觉,只不过刘宏和侯览没有发现。
  等刘宏笑完了,侯览这才接着说道:“陛下,前将军不愧为我大汉朝的幽州牧,一战而使乌丸投降,那一战真可谓是杀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现在前将军已经将他们押送到了渔阳郡听候陛下发落,另外乌丸单于丘力居身染沉疴不能前来”。
  听说丘力居没有过来,刘宏明显皱了皱眉头,侯览也觉察到了,于是连忙说道:“虽然丘力居没有来,但是他的两个儿子难喽和蹋顿却是跟着微臣一起来了洛阳”,见丘力居的两个儿子都过来了,刘宏的眉头这才舒展开来,问道:“丘力居有几个儿子?”。
  “回禀陛下,丘力居一共就两个儿子,就是随微臣前来了难喽和蹋顿”,侯览恭敬的回答道,丝毫没有了在李忠前面的傲气和得意。
  一听丘力居将他的两个儿子都派了过来,刘宏又是一阵大笑,然后笑着对侯览说道:“阿父可有发现李忠有不臣之心,或者是反常举动”。
  侯览妆模作样的想了想然后摇了摇头,回答道:“微臣并未发现任何问题,另外李州牧让微臣将这封书信交给陛下”,说着他从衣袖里拿出来了一扎竹简,双手高举过头。
  这时一名太监来到侯览面前恭敬的取下了那竹简,然后交给了刘宏。
  刘宏拿了过来,越看越是高兴,到最后甚至笑得很离谱。
  这卷竹简乃是李忠写给刘宏的奏章,大致意思就是先说他李忠在任职期间是如何的安分,对大汉王朝是如何的忠心,对他刘宏这个大汉的天子是如何的忠心,如何的佩服,他李忠之所以能够打败乌丸人,全都是因为他刘宏的英明,大汉朝的天威,语气之卑微,言辞之恭敬,确实让刘宏十分的满意,最后李忠还建议刘宏要如何的处理乌丸人和来到洛阳的难喽和蹋顿两人,当然这只是建议。最后则是请刘宏要为天下百姓,要为大汉朝保重龙体“。
  刘宏看完李忠的奏章后脸上的喜悦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陛下”,过了一会儿,侯览叫道。“阿父还有什么事吗?”,刘宏一副笑眯眯的样子看着侯览说道。
  见刘宏如此高兴,侯览也在心里嘀咕着,但是表面却是恭敬的说道:“陛下,李忠还托微臣给陛下送一件礼物”。
  “噢”,一听还有礼物,刘宏心里对李忠的看法不禁有高了一点,毕竟着不需要他掏腰包,而且李忠敢拿过来给他的礼物必定不会差,于是连忙说道:“拿过来个朕看一看”。
  “是”,侯览应了一声,然后转身走了出去。


 第一百零五章 反目成仇

  不一会儿侯览便小跑着进入了大殿。
  刘宏一看侯览手里拿的东西,不禁眼前一亮。
  “陛下”,来到了堂下,侯览双手将那件礼物高举过头,这时一个小太监过来拿着那礼物交给了刘宏。
  “这便是李忠送给朕的礼物?”,刘宏看着手里的礼物问道,“是的”,侯览回答道。
  “好,好啊”,刘宏看着手里的礼物欣喜不已,简直就是爱不释手,“来人,快给朕穿上”,旁边两个伺候的小太监连忙来到刘宏面前恭敬的把它穿在了刘宏身上。
  “你们觉得如何”,刘宏在原地转了一圈,看着大殿内的人问道,“简直就像是为陛下量身定制的一样”,侯览谄媚的说道。
  “哈哈哈哈”,刘宏不禁哈哈大笑起来,“阿父,你觉得呢?”,刘宏看着张让问道,“微臣觉得很适合陛下”,张让皮笑肉不笑的回答道。
  恩,刘宏满意的点点头,然后看着侯览说道:“阿父,你做得很好,这件礼物朕很喜欢,另外派人去告诉李忠,就说他送的虎皮大衣朕很喜欢”。
  “多谢陛下”,侯览欣喜的说道。
  恩,刘宏点点头,然后说道:“好了,没什么事的话你们就先退下吧”,“是,微臣告退”,侯览张让两人朝刘宏行了一礼,然后退了出去。
  刘宏则是穿着李忠送的虎皮大衣欢喜的朝后宫而去。
  “侯览”,皇宫外,张让叫道,“大哥有什么事吗?”,侯览面无表情的回答道,见侯览如此,张让不禁皱了皱眉,然后说道:“这次的幽州之行想必收获颇丰吧”,语气暗含嘲讽之意。
  不知是他侯览没有听出来还是不在乎,回答道:“彼此彼此,谁不知道李忠之所以有今日完全是大哥一手提拨的”,侯览反将了张让一军。
  “你。。。。。。”,张让被侯览气得都不知道说什么,于是瞪了侯览一眼,然后冷哼一声,转身拂袖而去。
  侯览身边的一个侍从见侯览今日竟然敢和张让对着干,心里震惊之余,更多的是恐惧,以前的十常侍都是唯张让马首是瞻,而张让的手段和本事那可是有目共睹的,所以他提醒道:“大人,今日得罪了张侯爷,要是以后他在陛下面前给大人小鞋穿,那恐怕”,“怕什么,我侯览也不是吃素的”,侯览满不在乎的说道。
  “可是。。。。。。”,那侍从还想说什么,但是侯览却是摆了摆手,然后说道:“好了,你不需要担心,我自有主张”,侯览有些不耐烦的说道,“好了,回去吧”,侯览若有所思的看了张让的背影一眼,然后也走了。
  等张让回到了府邸,有人突然出现在他的面前。
  “你说的可是真的”,张让看着他严肃的说道,“侯爷放心,此事是小人亲眼所见,不敢欺骗侯爷”,那人像个狗腿子一样的谦卑。
  “恩,好,你做得好,现在你先回去,给我继续监视他,一后什么情况立即向我禀报,到时候本侯爷定会在陛下面前保举你”,看着这人,张让笑眯眯的说道,“多谢侯爷栽培,小人唯侯爷马首是瞻,愿为侯爷赴汤蹈火在所不惜”,这人一脸激动的朝张让下拜道。
  “恩,你先去吧”,张让扶起他,然后说道。“是,侯爷,那小人就先告退了';那人朝张让行了一礼,然后恭敬的退了出去。
  “侯览啊侯览,这就叫做自作孽不可活,哈哈,叫你跟洒家斗,哼,到时候看你怎么死的”,张让看着窗外,一脸狰狞的说道。
  第二天,洛阳皇宫金銮殿。
  众位臣子先是一阵叩拜。
  “众卿,前些天,朕收到一份捷报”,刘宏高坐在龙椅上,俯视着殿内的各位大臣,他觉得这是一种享受,一种掌握天地,掌握所有人的死活,那种快感简直让他爽到了极致。
  “陛下,不知是哪里的捷报”,以为两鬓斑白的老者出列道,此人就是太傅袁槐,。
  看着所有人都不约而同的点头,显然他们也想知道,刘宏缓缓说道:“前些日子,幽州牧李忠倾幽州之兵,击败北方乌丸一族,乌丸单于丘力居已经向我大汉乞降,另送来了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