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帝国崛起-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唐尧坚决的说着,看似在卖张野的坏,实则在告诉他们,只要是张野决定的事情,老天爷都不能阻挡。
    当众人纷纷离开的时候,唐尧大声提醒了句:“再出来的时候记得带上砍刀,待会分地要用到。”
    与此同时,临沂附近的四个村子内同时都上演着这一幕,百姓们的震惊,地主们的惊恐。在百姓离开后不久,各个村子的谷场便传来了一阵阵的枪响。
    只有那些不愿离去的百姓见证了这一幕,几乎所有的人都不敢相信,他们竟然真的这么做了,而且还把地主一家都给崩了。
    当百姓们再次回来的时候,士兵们正在挖着一个个的墓坑,旁边有数量不等的棺材,一缕缕的鲜血从棺材内渗出,不用想众人便知道,这里面装着的可是地主一家。
    随后的事情便简单的多了,百姓们各自找到一根或者树根木棍去砍成卷,用来标记自家与邻家的地界,而士兵们则在村民的带领下,从本村地的边界开始划分。
    先是丈量长度,然后通过计算,得出一亩地有多宽,然后在算出每一个人有多少地,将绳子截成一人应得的地,比如一人两亩地,那绳子就截成两亩地的宽度,长度是固定死的,这样一条绳子的一端到另一端,中间的地便是一个人的。一家有多少人,就量几次。
    一连忙活了两天,才终于将秦家村的地给分完,并且在这座村子内招募了三十多名参军的小伙子。
    三十多人被一个班的士兵直接送往了临沂,并且告知他们的家人,明日之后,可到临沂城去办理手续,日后凭手续缴纳减半的粮税。
    而这些招募到的士兵,则统一被安排在临沂城外进行整训,日后他们中有一部分会被分配进野战军,剩下的则要进入武装警察部队,负责守城任务。

第八十九章:袁世凯败了
    爆菊花啊爆菊花,昨晚距离第三只差3票,现在咋就成10票了呢?诸位抓紧点呗,都准备了好几天的时间了,总不能在最后关头放过懒猫吧?另外回复一下超级卐悍巫书友,其实俺一直都有看书评的,俺也回复了很多,但是后来惊奇的发现,我回复的竟然一个都没成功。好吧,其实是俺的ie有问题,先前打开点娘都是排版错位,好不容易搞好了错位问题,回复就失败了。
    ————————————————————
    “军爷,俺来办理粮税手续。”
    一个手续办理工作台前,一名老汉带着一家老小,小心翼翼的说着。
    这帮人的心狠手辣他可是亲眼见过的,虽然他们只针对地主,现在他的儿子也是他们其中的一员,但他还是不敢大意,万一要是惹恼了他们,这可就不好预料了。
    “老大爷,我们这里可不兴叫军爷,叫同志就行了。请出示一下你的凭证。”
    工作台的一名军官纠正道,军爷,那是旧时代百姓对军队的统称。用张野的话说,现在那是新时代了,那些旧时代的所有恶习都应该丢掉。
    拿到凭证之后,军官将凭证交给身后一队士兵中的一人,而那名士兵则快速的向后跑去,大约只过了几分钟的时间,士兵便带着一名穿着百姓衣服的少年拐了回来。
    新兵与家人短暂的团聚着,军官则为他办理粮税凭证,因为人数太多,不可能为每一家都办理一个凭证。
    所以只能为那些参军的家庭办理凭证,日后纳粮的时候,需凭证才可以减半,否则的话就只能按照原数纳粮。
    当然,若是凭证丢了,由村长带领着到警局去提交申请,部队核实,然后发放新的纳粮凭证。
    很快,一份凭证便办理好了,士兵与家人的团聚也就此结束。家人拿着纳粮凭证,泪水在双目中打转着,士兵则拿着衣物领取条恋恋不舍的往军营内走着。
    这批新兵在来到之后统一被安排在一起,只有当家人前来办理好粮税凭证之后才会给他们发放衣物,也就是算是正式入伍。如有特殊情况,那就只能特殊对待了。
    而那些领到衣物,算是正是入伍的新兵,则会被安排进新兵训练营,这个营地有很多,具体分配到哪一个营就不好说了。
    夜晚,忙碌的一天过去了,按照规矩,张野与手下一众大将也该聚在一起汇总一下今天的情况,然后安排好明天具体的任务。
    “今天招了多少人?”
    几人刚一到齐,张野便迫不及待的问着。
    “送回来的有四百人左右,办理入伍手续的有两百人左右,都是前两天送回来的。现在一共有六百人左右还没有办理入伍手续,正式入伍的有五百多人。”
    钱庄汇报道。
    张野给他安排的新工作他也了解了,他也知道这批兵将来有一大半都是他的兵,所以也就特别的上心。
    至于哪些会被野战军给拉走,那他就管不着了,统一训练,严格把关,到时候尽可能的各个都是精锐,让你随便挑也挑不完。
    至于钱庄留下来的位置,则由原先的副手顶了上去,钱庄只是带着押运部队中的一千人脱离了出来。
    “嗯,想不到速度还挺快的嘛。”
    张野满意的点点头,这才几天的时间,他就招到了一千多人,若是在这么搞上一个月,恐怕手下得有两万新兵了吧?现在是不是该发愁武器装备的问题了?
    “那是自然,我们这个政策可是深入百姓之中啊,不少百姓都拍手叫好。”
    钱庄点点头,赞同道。
    “以前那些地主在的时候,他们哪一次不是要上缴一大半的粮食?现在咱们只要他们交五十斤粮,而且当兵的还减半,这平均下来哪一家没有个一二十亩地?十亩地就省了二百五十斤粮,相当于又多了一亩地的产量。”
    李三才兴致冲冲的分析道。
    此时没有杂交粮,也没有化肥什么的,土地也并不是很肥沃,一般情况下刚开始种的时候,可能会达到将近四百斤,第二年产量就会下降,然后每一年都要降一点,最终也就维持在二百多斤左右。
    二百多斤能干什么?就现在的生活水平,可以养活一个百姓半年还要多的时间,可以养活两个小孩半年。
    别看这些数字放在他们这里没什么太大的意义,可放在百姓那里可就不同了,意义重大。而且这时人口普遍都很多,主要是新生人口存活率较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那就只能可劲儿的生了,能活下来一个是一个。
    现在好了,他们至少不用担心没饭吃了,只要有饭吃,一家人随便倒腾点什么,也可以穿的好好的。
    大不了浪费一亩地种棉花,做成棉袄过冬用,即便如此,他们也依然有足够的粮食存活下去。
    “呵呵,这个问题就这样吧,再聊也是这,谈谈其他的问题吧。”
    张野呵呵一笑,挥手制止道,他只不过是感叹了一下招兵速度真快,结果这帮人就能瞎扯半天,要是不制止的话,鬼知道今天还能不能商议别的事情。
    “老钱,这批兵你要抓紧时间训练,现在招兵是每天都有新兵进来,所以组织工作会有点麻烦,按照现有部队的编制,新兵人数每凑够一个连,就立即展开训练,你这边要多把握好训练的质量与方式。
    这批新兵刚刚入伍,体质还不太行,别练的太狠了给他们心里蒙下阴影,每一个新兵连我都会给足你三个月的时间来完成新兵训练。”
    张野继续说道,此时他最担心的还是新兵因为之前营养**,每一餐都吃不饱,担心突然间让他们接受太重的训练任务会吃不消。
    “没事,这个我心里有数,今天我特意去看了下那帮小子,一个个跟打了鸡血似的,后来一问才知道,手底下那帮教官告诉新兵,不听从指挥好好练就回家去,粮税继续按五十斤走。结果这帮新兵一个也不敢松懈,反正吃饱了饭也有劲儿,一天三餐也能保证体力。估计两个半月就能完成。”
    钱庄呵呵一笑,将今天自己的见闻给讲了出来。
    “那就好!”张野点点头,转而继续说道:“分地的任务要加快速度,尽可能在半个月内完成第一批分配,老赵那边新兵已经训练的差不多了,已经发来好几封请战书了。你们两个谁回去守两个月?”
    老赵那边已经训练了两个多月,新兵训练早就结束了,已经开始训练战术配合等方面了,而没有实战,训练的进展也是缓慢的。
    赵克明迫切的希望可以通过一场实战来提高训练的质量,关于这一点,张野本人也是认同的,并且回复赵克明,近期会给他们安排任务,在此之前继续训练,不可松懈。
    赵克明那边现在已经有了五千人,其中两千多是老兵,经历过战斗,两千多是新兵,总体上达到了一对一,实战的话一名老兵带一名新兵,这个也是比较合适的,老兵们也不会感到有太大的压力。
    而这边的新兵训练也才刚刚开始,杨军威和李三才二人在近两三个月内也不可能会执行什么任务,因为兵力不够,所以只能派一个人去守家,让赵克明出来练兵,这样三个人得以循环练兵,可以节约更多的时间。
    “我不回!”
    李三才摇了摇头,一脸的不情愿。
    “我也不回!”
    杨军威同样出声道,没一个愿意回去的。
    “老杨,你回去。”
    见两人都不愿意回去,张野也不再多说,直接指定杨军威回去守家。
    李三才回去他还有点不太放心,这三人相比较的话,杨军威属于智慧稍高一些,勇气不如李三才,也就是典型的智慧型。
    赵克明属于智勇双全类型的,也就是智慧不如杨军威,勇气不如李三才,但勇气却超过杨军威,智慧则超过了李三才。
    那么最后剩下个李三才,典型的有勇无谋型的,当然了,这只是在三人中间的对比,若是放在外面,李三才依然是个猛将,只要给他配个厉害点的参谋,打起仗来基本上没人能够顶得住。
    但是此时张野哪来的参谋配给他?所以也就只能选择杨军威回去防守了,反正近期也没任务,一个人守家,一个人守临沂,守哪不是守?
    “好吧!”
    杨军威郁闷的答应了下来。
    虽然知道李三才呆在这里也不可能有什么好事,但他的心里多少也还是有些失落,主要还是觉得回去之后太无聊了,就是守着关口,看着生产,没一点其他的事可以干。
    “报告军座,东北传来消息了,袁世凯在海城败了,被日军增援的部队与城内守军内外夹击,除了本部人马以外,基本上散的差不多了。”
    杨军威话音刚落,士兵便跑进屋内汇报道。
    东北那边也打了几个月的时间,日军如同甲午战争时一样,仍旧据守在海城,不知道是兵力不够还是有什么别的企图,反正就是在海城与袁世凯进行了几次小规模的战斗。
    时间久了,张野也就没太在意,不曾想到今日竟然听到袁世凯战败的消息。张野心中更是大爽不已。
    袁世凯本部人马七千人,在临沂硬生生的扩充到三万人,人数虽然有了,也是清军中的精锐,可毕竟没经过训练,说到底还是披着新军衣服的旧军队,跟之前的淮军差不多。
    结果这帮人一见形势不对,立马就跑了,扔下袁世凯独自苦苦支撑着,结果被增援的日军包了饺子。
    最终袁世凯虽然逃了出来,但却元气大伤,部队伤亡过半,袁世凯几年的心血差点毁之一旦。

第九十章:德国人发难
    感谢随心'童鞋的打赏。
    求三江票,磨刀霍霍向懒猫,结果就差三票了这又被增加到了十三票,心有不甘呐,咱盯着懒猫的菊花有四天了都,这咋就爆不了他呢?
    ——————————————————
    袁世凯战败,这一消息虽然对于张野没有太大的影响,但张野还是不由的为之一振。
    心中更是滋味万千,有兴奋,袁世凯战败就意味着实力受损,那么接下来的话,朝廷肯定会对袁世凯的新军产生怀疑,甚至还要不要袁世凯继续带领新军都是两回事。
    而作为这次抗击日寇的主要将领,责罚肯定是跑不掉的,根据清廷处理的方式,估计很有可能会让袁世凯回家,也就是罢官。
    这一点虽然对于张野有利,因为罢官在家的袁世凯,只能想尽了心思的继续保住北洋新军不被他人抢走,却没有精力继续去扩军。
    而这,就给了张野拉开双方差距的机会以及时间。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战败,就意味着要签订辱国条约,清廷现在都还欠着日本人大笔的赔款呢,那些钱足够买上一百多艘军舰,清廷是宁可赔钱,也不愿把钱花在军队身上。
    而这一次,若是在签订点什么条约的话,那就有点太说不过去了。一份条约还未还完欠款,就再加上一份,哪怕是华夏最繁盛的年代也承受不起呐。
    张野心中无奈,只能暗道:‘看来得加把劲儿了,赶紧推翻清朝,废了一切不平等条约,尽可能的保住这个国家的底子。’
    至于让张野直接出兵去跟日本人对抗,想都别想。张野又不是傻子,况且现在他是叛军,哪有叛军去帮着官府打仗,打完了再让官府反过来收拾自己的呢?要打也是推翻满清之后再去打,那样好坏结果都是自己的,谁也别想说什么。
    “分地的事情抓紧去办,招募一些工作组,由工作组负责主要的分地,派出部分士兵协助工作组分地,第一批完成之后部队全部撤回,不在大范围的参与分地。接下来将会是狂风暴雨,我们得做好准备了才行呐。”
    张野叹了口气,吩咐道。
    现在也只能是这样了,对于清廷来说,已经是内忧外患,到了最关键的时候了。若是一个处理不好,就有可能导致清王朝的坍塌。
    此时没有八国联军,没有攻入京城,但情况却也比八国联军好不到哪去,甚至更恶略一些。
    山东有大量的德军和张野的复汉军,东北又有大量的日军,广东等地英法两军也是蠢蠢欲动,美国人也在盯着远东地区,保不准什么时候就会突然上来咬上一口。
    “行,我现在就去安排,明天一早就把这事给落实了,争取后天就让工作组参与进去,一周之内把工作全面移交给工作组。”
    杨军威应声道。
    事情似乎真的到了紧要关头,杨军威也看到了这一点。袁世凯战败,这事说大不大,但却绝对不小。
    其实这只不过是一次普通的战斗,根本就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可最终还是出问题了。而这问题所在便出在袁世凯以及他手下军队的身上。
    北洋陆军,这是即甲午之后,清廷花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才组建起来的新式陆军,按照编练章程,现在也差不多该是训练完了,即便没有,也不会有太大的差别。
    而这一次当日本人卷土重来的时候,慈禧第一时间便想到了袁世凯,甚至不惜放松对张野的围剿,也要把袁世凯给调到东北。
    除了东北是满人的老家以外,还有就是她要检验一下北洋陆军的战斗力,看看是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强大。
    结果很让人失望,袁世凯的出马,只换来了日军伤亡人员的增加,并没有改变战斗的结果。战败,仍旧笼罩在满清的头顶。
    虽然这支军队比起之前吴大澂所带领的那支军队要强大的多,精神面貌也要好的多,甚至连日本人也不敢大意,必须要小心翼翼的去应对。
    可结果就是结果,战败了就是意味着你不行。朝廷是不会看战斗过程的,他们只在乎结果。胜利了,说明我们的改革是有效的,失败了,则说明这支军队不值当花这么多钱。
    一夜无话,次日一早,张野急匆匆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