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规划大宋-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起源于齐国古都临淄,到了前唐尤为繁荣,经常出现“球终日不坠”,“球不离足,足不离球,华庭观赏,万人瞻仰”的情景,可算得上是当时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这些场景,林星在古装电视中都曾看到过,故而深信不疑,问道:“那到了我朝,不知蹴鞠发展如何?是否经常有蹴鞠比赛?”
  阿三忍不住笑道:“公子说笑了!蹴鞠只是表演节目,何来比赛之说?”
  蹴鞠是表演?林星觉得匪夷所思,在他穿越前的年代,足球可是一项风靡全球的运动,人们说起足球,最津津乐道的就是说足球是男人的运动,是战士的对抗。那场面可是激烈而火爆,现在这大宋人居然把蹴鞠定义为观赏性的表演节目,这让他百思不得其解。
  于是问道:“却是为何?”
  阿三说道:“公子应该知道,我朝推崇儒家学说,强调重文治而轻武功。上至皇帝,下至平民都崇尚谦谦君子的温文尔雅,鄙视孔武之士的争强好胜,正因如此,蹴鞠才由对抗比赛转为观赏性的表演。”
  林星道原来如此,崇文不崇武,这是宋朝的最大弊病。不可否认,宋朝在文化上取得的成就丝毫不亚于唐朝,甚至有人说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但孱弱的军事能力,却让宋朝在战争中屡败屡战,最终被金元铁骑践踏。
  这种思想根深蒂固,不单单表现在朝堂和军营之中,民间亦多是如此。
  想到此处,不由一声叹息。
  阿三见他长吁短叹,奇道:“公子,难道你喜欢踢蹴鞠么?”
  林星不答反问道:“阿三,你难道不觉得踢蹴鞠是一项很潇洒的运动么?”
  阿三憨笑道:“公子,我说句实话,你不要见怪!”
  林星点点头,道:“你说!”
  阿三有些语含不屑道:“非我一人看法,民间踢蹴鞠的大多是不学无术的恶少年。”
  “踢蹴鞠的是不学无术的恶少年?”林星微感错愕,道,“这话却是从何说起?”
  阿三像是说典故一般道:“公子有所不知。唐朝时期,蹴鞠十分盛行,不仅皇宫中常有比赛,民间亦是十分普及。杜甫诗中曾写道: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可见蹴鞠的流传之广。那时不但男子爱踢蹴鞠,女子也十分热衷,相传当时伎女常以踢球为乐。本来踢蹴鞠没什么不好,既高雅又健康,但自从唐朝出了两位蹴鞠皇帝之后,人们对踢蹴鞠者再无好感。”
  林星好奇地问道:“哦!是哪两位蹴鞠皇帝?”
  阿三继续道:“第一位就是唐文宗,相传他极度痴迷蹴鞠,常常爬上勤政楼去居高临下地看人家踢蹴鞠和摔跤,而且他本人也是个蹴鞠爱好者,常和市井无赖捉对厮杀。第二位就是唐昭宗,此人比之唐文宗,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不但爱踢蹴鞠,斗鸡亦是他的拿手好戏。相传他被朱温从长安押往洛阳之时,六军战士都跑光了,只剩下一批神策军和上百个恶少年出身的“蹴鞠供奉”跟着他,这是多么的讽刺!”
  林星听完乐呵呵地笑道:“看来蹴鞠少年们感情还蛮深厚嘛!不过这只是传言夸大,两位皇帝误国,是自身无能,与蹴鞠有何关系?只要不是玩物丧志,踢踢蹴鞠还是无伤大雅的!”
  阿三听他的语气,知道他很喜欢蹴鞠,若再贬低蹴鞠,就太不识抬举了,于是笑道:“公子说得是!蹴鞠是死的,人是活的,蹴鞠又岂会影响人呢?”
  林星笑道:“不错!走,我们过去看看!”
  不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九章 广州恒大
更新时间2011…4…24 20:31:31  字数:3227

 书接上文。
  看到有陌生人走近,正在踢球的蹴鞠少年们停下了动作,略带警觉地看着走过去的三人。他们中的年长者,大约二十五六岁,长得高大威猛,虎背熊腰,身上的皮肤呈古铜色,显示常年在海边风吹日晒,其余众人均是二十岁左右光景,虽体格不一,但个个都是黝黑精明,灵动活泼,一看就知道是运动健将。
  林星走过去才发现,蹴鞠和足球确实有不同之处。首先不同的就是人数,现代足球是十一人对十一人,宋朝蹴鞠却是七人对七人;其次不同的是球门,现代足球的球门是竖在地上,宋朝蹴鞠的球门却是“树两修竹,络网于上,以门为度球。球又分左右朋,以角胜负”;最后不同的是踢法,现代足球是头顶脚踢,宋朝蹴鞠却要求球不能落地,要一直在半空中传递,直至进球,否则就判球落地的一方输。
  这可谓是百闻不如一见。虽然之前曾经听说过中国是足球的发源地,但今日亲眼所见,感觉果然不一样,一种自豪和骄傲感充盈心头。看着这脚法精湛的蹴鞠少年们,林星才明白为什么说中国古代的蹴鞠水平雄霸天下,无可匹敌,但在今时今日,中国足球却是沦为鸡肋,彻底的人见人欺,这令不少足球迷深表痛心。
  闲言表过,言归正传。
  那少年待到林星步近,抱起球道:“你们是什么人,来此作甚?”
  旁边一个胖子满含敌意道:“你是想来抢场子,还是想来打架的?”
  抢场子?打架?
  尚未等林星回答,右侧一个瘦高个把林星三人从头打量到脚,锐利的目光似要将三人内心看穿,然后摸了摸半寸短的胡须,一副美髯翁的姿态道:“小军,我看他们十有八九是对方派来打探虚实的斥候!”
  那小胖子闻言一愣,随机勃然大怒道:“什么!你是说他们是奸细?他娘的!我早就说倭寇那帮狗娘养的必有阴谋,果然被我猜中了!”
  说罢竟然挽起袖子,看样子要对林星三人动粗。
  阿三护主心切,虽然瘦削单薄,但却下意识地挡在林星身前,怒目道:“放肆!你想干什么?”
  那小胖子不屑地看着阿三,一步步走过来,用挑衅的语气道:“干什么?老子要揍你!谁叫你他娘的给倭寇当奸细!”
  他正要动手,那年轻人连忙扯住他,斥道:“小军,别冲动!你这冲动的坏毛病什么时候才能改掉啊!事情都还没有问清楚,你就要动手动脚!”
  林星对小胖子的过激行为丝毫不以为忤,笑道:“不错!冲动是魔鬼!几位兄台,我看其中必有误会!我们几个只是对蹴鞠很感兴趣,看见几位在踢蹴鞠,一时心痒就过来看看,并无恶意,你们大可不必对我们充满敌意!”
  郑铁山更是对这种粗野行为颇有微词,道:“既然你们不欢迎我们观看球技,我们就此告辞,免得在这受人白眼!”
  说罢招呼林星和阿三远离这是非之地。
  那年轻人见三人心生不快,愤然离去,忙赔礼道:“三位兄弟,小军只是一时冲动,胡言乱语冒犯了三位,我替小军给三位赔不是。”
  林星见他说话谦谦有礼,气也消了一半,道:“不知者不罪!也怪我们没有说明来意,一直站在旁边鬼鬼祟祟地看着你们踢球,难怪你们会产生误会。”
  那年轻人好奇道:“三位也对蹴鞠感兴趣么?”
  林星点点头道:“实不相瞒,我也是个蹴鞠迷,平时要有什么精彩的比赛,我是逢球必看的!”
  这倒是实话,穿越前林星确实是个足球迷。广州的足球氛围一直很浓,不但年轻人喜欢看球,就连大叔大伯级的中年人也是热衷于谈球论道。穿越前恰逢皇马和巴萨进行四场国家德比,这让喜欢足球的林星过足了瘾头。
  一听来人是蹴鞠迷,那胖子小军立刻感到志同道合,并对刚才的粗蛮行径道歉道:“原来三位也是波友,小弟我口直心快,言语多有冒犯,三位波友不要见怪!”
  在广东话里,波就是球的意思。踢球又叫踢波。
  这小胖子能屈能伸,知错就改,看来不是那种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野蛮之辈,顿时令林星产生不少好感,微笑着拍拍他的肩膀道:“来!我们坐下说!”
  众人当即打成一片,找了处干净地方,就这么席地而坐。
  那年轻人先自我介绍道:“在下杜威,是波友中年纪最大的一位。这位小胖子叫霍军,这位自诩为美髯翁的叫高林,这位叫孙翔,这位叫屈波,这位叫李维峰,这位叫董放卓,我们七人都是蹴鞠爱好者,平日无事就喜欢聚在一起踢球,呵呵,承蒙坊间波友看得起,送我们七人一个外号,叫广州七剑客。”
  广州七剑客倒没有听过,不过林星很快发现这些人的名字好像和中国国足的不少队员重名,这也算得上是不小的巧合吧。
  林星敷衍一番,笑道:“原来是大名鼎鼎的广州七剑客,难怪球技如此高超。”
  这言不由衷的溢美之词,杜威当然听得出来,笑道:“兄台见笑了!随便玩玩而已。”
  林星看了看摆在远处的两道球门,好奇问道:“杜威,你们是否在进行对抗,双方互射球门,以进球多者为胜方?”
  杜威听他问出这外行的问题,就知这个波友应该是蹴鞠菜鸟,于是不厌其烦地解释道:“兄台有所不知,在我们蹴鞠圈,最流行的踢法有三种。第一种是直接对抗,就是兄台现在看到的,在球场两端竖两道球门,双方队员在球场内直接对抗,就像战场打仗一样正面短兵相接,以踢鞠进对方球门多者为胜。第二种是间接对抗,是指在球场中间设置一道球门,球门中间有两尺多的“风流眼”,双方队员隔着球门对射,在球不落地的情况下,射过风流眼较多的一方为胜。第三种是白打,此方式下没有球门,且一人到十人均可比赛,主要是比拼花式和技巧,比如什么转乾坤、燕归巢、斜插花、风摆荷、佛顶珠、旱地拾鱼、金佛推磨、双肩背月、拐子流星等等,谁的花式最多,谁玩得最炫,谁就是胜利方。”
  果然不愧是专业球员,介绍起蹴鞠来滔滔不绝,令林星大长见识。听起来第一种方式和现代足球比较相像,第二种则是表演性质,第三种则类似于街头足球杂耍秀。
  林星由衷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我这个蹴鞠门外汉,听了兄台的介绍,也算是茅塞顿开了!”
  郑铁山笑道:“贤弟此言甚是!杜兄是专业球员,你我充其量只能算是蹴鞠爱好者而已!”
  杜威自嘲笑道:“什么专业球员,不过是几个无业游民的不学无术罢了。说出来不怕兄台笑话,我们几个都是游手好闲之辈,什么正经活计也不会干,一日三餐都成问题。平时就靠朋友们接济接济,又或是做些搬运活,出卖体力,混口饭吃罢了!”
  林星想不到他们连饭都吃不上,还那么热衷于踢球,这种对蹴鞠的爱好程度令人敬佩,于是生出接济之心,道:“想不到波友们的生活如此贫困,我看在眼里,心里也很不是滋味。我虽不是什么富贵子弟,但还有些银两,杜兄若是不介意的话,不如到我府中为士,我可保各位衣食无忧。”
  杜威闻言一喜,随即又摇头道:“兄台好意,杜威心领了!但我几人除会踢球之外,再无任何一技之长,若是到兄台府中为士,岂不是要兄台白养着我们?”
  小胖子霍军苦恼道:“哎!要是踢球能赚钱就好了!”
  林星心中好笑,踢球当然能赚钱,你不看看人家梅西和C罗,每年赚多少银子。只不过在宋朝,蹴鞠还没有成为一种产业而已,只要将蹴鞠进行商业包装,林星几乎不用想象都知道,这肯定是一件稳赚不赔的生意。
  想到此处笑道:“我是真心实意,起了爱才之心,希望各位不要拒绝我的一番好意。我打算成立一个蹴鞠社团,召集蹴鞠好手,参见训练和比赛,大力宣传蹴鞠文化,让更多的人喜欢蹴鞠,不知各位是否愿意帮我这个忙?”
  “好啊!兄台好想法!”杜威拍手叫好道,“事实上我早有这个想法,只是苦于没有银子。我听说东京早就有民间的蹴鞠团体,叫做齐云社,里面高手云集,天天比赛,那场景,想想都觉得激动。若是我们广州也有自己的齐云社,那该多好啊!”
  齐云社这个名字,林星是听过的,多年前有一部电视剧叫做《一脚定江山》,曾经提到过这个社团,那部电视剧由任泉和李冰冰主演,因此林星印象深刻。
  林星点点头道:“有想法就应该实现。既然大家志同道合,就让我们把蹴鞠社搞起来!”
  郑铁山提议道:“社团是要搞,但我们广州的蹴鞠社,怎都要和东京的有所区别,他们叫齐云社,我们就不能跟着叫齐云社,得起个别的名字。”
  阿三点点头,看着林星道:“不错!公子,你给起个名字吧!”
  林星想了一想,道:“就叫广州恒大吧!”
  “广州恒大?”杜威微感错愕,随即反应过来,道,“是否寓意永恒强大?”
  林星正是此意,又想起什么,问道:“不错!恒大者,永恒强大。对了,杜威,不知道你们刚才所说的倭寇,是怎么一回事?”
  不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十章 蹴鞠之战
更新时间2011…4…25 20:28:33  字数:3200

 (新人新书,需要收藏和推荐。今天下午,书生才知道,原来这本书上了分类字推。于是赶紧码字,现在上传一章,希望大家多多支持,书生陨首拜谢!)
  书接上文。
  林星没有想到,自己只是随口一问,却得到一个令他意外和激动的消息。
  杜威把球抱起来,轻轻地在地上拍着,道:“其实我们这几天在这里辛苦训练蹴鞠,是为了备战三天后和日本武士的蹴鞠之战。日本武士诡计多端,行事鬼祟,我们一直担心他们会派奸细来刺探军情,于是处处提防。刚才见三位站在旁边默默看球,我们感到很奇怪,因此才会发生刚才的误会。”
  原来是这样,难怪霍军将三人视作奸细,一副杀之而后快的样子。
  林星重重地拍着草地,兴奋道:“好!来得好!狗日的居然送上们来了,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众人均露出不解的目光,不明白他为何如此兴奋。
  郑铁山代表众人问道:“贤弟,听你的意思,似乎和日本武士有过节,之前为何没听你提起过?还有,你这狗日的三个字,很是传神,比起我们平时说的狗娘养的,更加解气。”
  阿三回想起林星之前提到过的一个词语,笑道:“郑员外,这不叫解气,叫给力。”
  林星并没有直接说自己和日本的过节,反是如数家珍般道:“日本是个岛国,我们祖先曾称之为倭国、扶桑或是东瀛。前唐咸亨元年(公元670年),倭国派使者入唐,告知唐王他们已经改名为日本,取自日出之国的意思。”
  说道此处,林星话锋一转,语气森寒凌厉道:“本来作为我大宋的近邻,我不应该仇视日本人。但日本人有几大缺点,却让我无法忍受。他们残忍,好杀,阴险,狡诈,无耻,变态,骨子里流着罪恶的鲜血。他们的许多恐怖行径令人发指,所以我虽没有和日本武士有什么正面的过节,但是却对整个日本大和民族充满敌意。”
  杜威对这种观点深表同意,道:“不错!日本人凶残野蛮,完全没有人性,我觉得他们不像是人,倒像是上古时期茹毛饮血的禽兽,对于日本武士,我是深恶痛绝。”
  其实,在场所有人都不知道,林星憎恨日本武士,并不单单是因为他们是日本人,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国足球长期被日本压制。在亚洲范围内,小日本居然是亚洲足球的领头羊,这让国家荣誉感极强的林星无法忍受。所以现在有机会在足球场上教训日本人,林星兴致勃勃。
  带着这种情感,林星严肃地发出指令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