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规划大宋-第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冉冉檀香透过窗心事我了然
  宣纸上走笔至此搁一半。。。。。。”
  这第一段唱词一出,台下的所有人,立刻感觉了李师师歌舞会的与众不同。
  “李姑娘的声音真好听啊!”
  “声音好听倒是其次,关键是旋律优美。”
  “什么旋律优美!你们难道没有听出这首歌的韵律不工整么?大凡前人歌唱,不是唐诗就是宋词,所有作品内容都很考究,而且出处都有据可循。但是李师师这首歌,却是自创的,而且韵律随意,既不是五言,也不是七言,更不是词牌名。”
  “废话!你以为只有你发现了!我早就发现了。你管她工整还是不工整,好听就行!”
  “可不就是嘛!咱是来听歌的,不是来吟诗作对的,你要是想工整的话,外边去买一本东坡先生的词藻集。”
  “得得得!我还说错了我!我不过随口一说,也没说李姑娘唱的不好呀!”
  “得嘞!得嘞!听歌,别吵了!这么美妙的仙乐,可别错过了!”
  很快,台下恢复了平静,所有人都屏息静气,全神贯注地投入到李师师的美妙歌声中。
  李师师轻启朱唇,优雅唱道:“釉色渲染仕女图韵味被私藏,而你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待放
  你的美一缕飘散去到我去不了的地方。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
  就当我为遇见你伏笔。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月色被打捞起晕开了结局,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你眼带笑意。
  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於碗底,临摹宋体落款时却惦记著你,你隐藏在窑烧里千年的秘密,极细腻犹如绣花针落地,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而我路过那江南小镇惹了你,在泼墨山水画里你从墨色深处被隐去。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
  就当我为遇见你伏笔,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月色被打捞起晕开了结局,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你眼带笑意。”
  优美的旋律和悦耳的歌声,仿佛将所有人带到了烟雨朦胧的江南,在那青山绿水的环境中,自己和最心爱的人相遇了,人在画中,画中有人,当真是唯美浪漫。
  所有人都沉浸在其中,陶醉不已。
  不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二十章 为爱冲动
更新时间2011…8…29 17:25:03  字数:2486

 书接上文。
  一曲悠扬的旋律过后,红馆内一片寂静,许久才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热烈的掌声经久不息,伴随着口哨声和欢呼声,响彻整座红馆。
  人们由衷地高兴着,对于这一场价值二两银子的歌舞会,可以说,刚刚经过这开场预热,已经让所有人都感到不虚此行。
  灯光渐渐明亮起来,李师师盛装出现在红馆的中央,独自占据着整个舞台,如仙女般美丽绝伦,又显得有些孤单和冷清。
  感觉到李师师要开口讲话,所有人都安静下来了。李师师甜美的声音在红馆轻柔地响起,声音不大,但却足够振奋人心,道:“这首歌叫做《青花瓷》,是工部员外郎林星林大人为师师量身定做,亲自填词作曲的,大家觉得好听么?”
  “好听!”
  “很好听!”
  “非常好听!”
  所有人都是一边倒地赞美和聒噪。
  很快,人们开始对林星这个名字热议起来,其实林星虽然是官场的一颗新星,但说实话,他在京城的人气并不高,毕竟他的功绩都是在地方任职期间取得的,来到京城,只是一个小小的六品官员,人们根本不会注意到这个不起眼的工部员外郎。
  现在不一样了,一个能够帮李师师填词作曲,并且打造出《青花瓷》这么优秀的音乐作品的人,一定是个不简单的人,人们一下子开始关注起这个年轻的林大人。
  “这林大人真不简单,小小年纪就到了京城当官。”
  “是啊!我听说他是端王的人,而且是一个大大的红人呢!”
  “可不就是!跟着端王,那前途还能不光明么?”
  “这倒是!不过他和李师师是什么关系?该不会他喜欢李师师吧?”
  “我看像!十有八九是这么回事,否则怎么会替李师师填词作曲。连端王这么精通音律,都没有替李师师打造过作品,这林星倒也算是有心人了!”
  “我还听说啊!这场红馆歌舞会,就是林星为李师师办得!”
  “真的假的,不会吧?”
  一时间,台下热议纷纷。
  站在人群中的蔡京和端王,听完这些议论之后,心中都有种不是滋味的感觉。林星这次替李师师办歌舞会,很像是一种豁出去的心态,但正是这种豁出去的心态,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他为了李师师,可以奋不顾身,可以想方设法,可以挑战权贵,而这一切,恰恰是身居高官的蔡京和端王所缺乏的。
  从这个层面来说,事到如今,谁也不敢说林星没有资格得到李师师,甚至让大众去评判的话,可能更多的人会觉得林星是最配得到李师师芳心的。
  看着众人议论纷纷,台上的李师师,和幕后的林星,同样是百感交集。
  演出还在继续,李师师说完之后,又话锋一转,道:“在京城乐坛,师师只是一个默默无名的后辈,今天开歌舞会,还是诚惶诚恐。看到这么多朋友支持和捧场,师师才有了些许自信。今日的主题,旨在开心,大家来到这里,尽情放松心情,聆听音乐,就是对师师最大的支持了。刚才那首《青花瓷》是不拘一格的新作品,下面师师献上一首《山居秋暝》,希望大家喜欢。”
  音乐再起,李师师仙乐般的美妙声音再度响起。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首王维的诗词,清新典雅,闲适散淡,不带半分烟火之气,予人一种空灵舒畅的感觉,在这纷繁的闹市之中,红馆之上,万人之前,如此一首曲子,却仿若山谷清风一般,涤荡人的心灵,让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内心的浮躁和喧嚣荡然无存,只有宁静和恬适。
  整个晚上,李师师一共唱了十首不同风格的作品,还有舞蹈,霓裳羽衣曲,琵琶散,胡笳十八拍等等,既让观众领略到李师师的多才多艺,又调动了观众的不同情感,使人沉醉其中,不能自拔。
  直到最后散场,李师师谢幕离去,所有人仍觉得活在梦境之中。
  这场歌舞会的效果,是轰动的,是划时代的。
  在此之前,所有的歌伎名伶,想要成名,大多是出身于著名的教坊,又或者是寄挂在著名的青楼,再不是就是委身于名门望族之中,以此来彰显多才多艺,歌舞双全。
  但李师师却反其道而行,用这种最原始,最大众的方法,公然抛头露面,让所有人都可以欣赏自己的表演,这样非但没有降低身份,反而更人更加痴迷。丝毫没有因为偶像就在眼前,而觉得偶像没什么了不起,这种距离之间的矛盾感,让人觉得非常新鲜。
  李师师,一夜成名。
  最戏剧性的一幕,出现在后面。不知是从哪里散布的消息,说李师师被多家贵公子看上,要包养她,价格都看出来了,从一万到十万不等,李师师不愿意沉沦委身,供人淫乐,于是自强不息,卖艺赚钱,希望能偿还父债,保持清白之躯。
  这样一来,观众顿时义愤填膺,纷纷破口大骂,骂那些贪图美色的狗官,强抢民女,鱼肉乡里,不少人还扬言,谁要是敢强抢李师师,就要和他拼命。
  不知谁说了一句:“我听说户部尚书蔡京蔡大人也觊觎李师师的美色,想要包养她,你敢和蔡京蔡大人拼命么?”
  “擦!我为什么不敢?我管他什么蔡京,只要他敢动李师师,老子就和他拼命!”
  “你!”蔡京忍不住道。
  “你什么你!这位大叔,我说的是实话,蔡京又怎么样!我知道他是大官,那又如何,所谓赤脚的不怕穿鞋的,为了保护李师师,我可是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的!”
  “就是!老弟,我也和你一样的态度。蔡京是牛叉,咱也不差,我们轮番骚扰蔡府,把他搞得鸡犬不宁,看他还敢不敢嚣张。”
  “嘿嘿!今天丢两条蛇进去,明天放两条老鼠进去,蔡府会很热闹的!”
  蔡京听得目瞪口呆,忙不迭地低着头,灰溜溜地随着汹涌的人流,出了红馆。
  在后台,目睹了整个过程的林星和李师师,眼中止不住想要流下感动的眼泪。
  直到这一刻,林星才知道,自己有能力保护李师师。或者说,自己有能力发动群众,一起来保护他们的偶像,他就是要把李师师塑造成国民偶像,让所有人都不敢轻易觊觎李师师的美色,无论谁想动李师师,都不得不考虑大量的粉丝的感受。
  很显然,这次豪赌成功了。
  就在李师师进去卸妆的时候,守在门口的林星,看到了缓缓走过来的端王。
  林星颇感意外,恭敬道:“王爷!”
  端王看着林星,眼中神情复杂,道:“林星,你成功了!”
  林星踞下身子,道:“林星不知王爷的意思。”
  端王盯着林星看了好久,许久才缓缓说道:“当初是本王派你去找美女的,你找到了,却藏在自己府中。这是赤裸裸的背叛。你为了李师师,宁愿开罪本王。敢和本王抢女人的,你还是第一个。这一次,你为爱冲动,本王很佩服你。”
  随即话锋一转,浑然散发出王者风范,第一次霸气外露,一字一句道:“希望这是你第一次背叛本王,也是最后一次!”
  不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二十一章 再起波澜
更新时间2011…8…31 20:31:07  字数:2646

 书接上文。
  李师师之事暂告一段落,经过红馆歌舞会的炒作,此时的李师师俨然已经成为京城最红的艺人,她美妙的歌声,优美的舞蹈,创新的作品,别出心裁的表演,都受到全城百姓的喜爱,一时间,全民偶像,青春美少女,歌中第一,舞中无双,溢美之声不绝于耳。
  非但如此,李师师在演唱会上所穿的各种各样的鲜艳衣服,从第二天开始,立刻成为城中各大名媛争相模仿的对象。各大名门闺秀挤进城中的几家有名的裁缝铺,纷纷要求仿制李师师穿过的衣服。一时间,李师师热席卷全城。
  伴随着李师师彗星般崛起的,还有人们对其身世的热议。经过各种渠道的传播之后,李师师越来越富有传奇色彩,人们不断对李师师身世的版本添油加醋,越说越天花乱坠,到最后,所有关于李师师的话题,都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热门谈资。
  也就在此时,林星旗下的三味书屋,借助这股东风,重新在京城开张。最开始的时候,三味书屋显得非常低调,都是以旗下作家单独发书为主,诸如《李师师之我见》、《我为什么喜欢李师师》、《李师师的成就不在杨贵妃之下》、《李师师身世谜团》、《李师师情路分析》、《李师师**》等书籍相继大卖,后来人们才知道,原来这些书都是出自同一家书屋——三味书屋。三味书屋由此一举打开京城市场。
  直到此时,林星的商业**,才重新在京城开航。
  由此衍生出去的四通快递和顺风快运,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后来京城的达官贵人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清晨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坐着顺风快运,往返于最近的新华书店,看看有没有关于李师师(或者是热点人物)的新闻。
  感到时机成熟的林星,很快做出了一个划时代的创举。那就是开办《汴梁日报》,首期共开十二版块,包括有时事要闻,名人轶事,京城风情,神鬼传说,地方趣事,养生之道等等,这份报纸一出,顿时成为人们争相订阅的焦点,并且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
  此时的京城文化界,已经被林星全面垄断。
  这一切,只是林星走向复兴,重新崛起的开端。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且说半月之后,林星得到召见,说端王在府上设宴,召集各路心腹齐聚王府,共商大事。
  这次聚会,也是自李师师事件之后,林星重新面对端王。他感到这是一个好时机,时过境迁,但愿端王能够放下成见,依旧视自己为智囊,否则如果失去端王的庇护的话,虽然林星还可以在京城混得开,但始终是步履维艰的。
  所以林星已经打定主意,要向端王阐述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的观点,希望端王可以像以前一样器重自己,这样自己才能前途无量。
  走进议事厅之中,看见几张老面孔,蔡京,高俅,曾亮,还有一个官服老者,虽然上了年纪,但依旧精神矍铄,予人一种老当益壮的感觉。
  经过介绍,林星这才知道,此人赫然是曾亮的叔叔,北宋政坛的大人物,曾布。
  对于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臣,林星由衷地敬佩,恭敬地行了一个晚辈之礼。
  曾亮叔侄对自己都还客气,高俅则因为身份低微,整天只有笑嘻嘻的份,此时他之所以能够出现在议事厅中,是以为他善于讨端王的欢心,因此做了端王最信任的小厮,现在正在议事厅中给众人倒水呢。
  看得出来,蔡京,包括曾布,都对高俅这个小厮不以为然,只把他当成小家丁来看,只有林星从高俅狡黠的眼神之中,看得出他正在酝酿平步青云。
  再见到林星,虽然有些尴尬,但端王还是表现出皇家子弟的良好气概,公事公办,私人恩怨暂且放在一边,寒暄完毕,有些愁道:“今天召各位前来,是因为本王最近遇到了一些烦心事,想请各位帮本王排忧解难!”
  林星预感到机会来了,于是趁势说话,大表忠心道:“王爷有什么烦心事,但说无妨。我们这些做幕僚的,素来就是王爷的坚强后盾,王爷有难,我等自然戮力解决。”
  蔡京在一旁冷言冷语道:“王爷都还没说是什么事,林大人就急着答应。想必林大人有通天之能,可以帮王爷排除万难吧!”
  在场众人,谁都听得出话中的讥讽之意。
  看来,这个蔡京还对李师师之事耿耿于怀。
  曾亮和曾布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沉默,这对叔侄不愧是做官的好料,深谙沉稳当头,八风不动的真谛,凡事见机行事,作壁上观。
  林星不理会蔡京的嘲讽,关切问道:“王爷,不知你所烦何事?”
  看到林星表现出来的关心是发自肺腑,端王心中也涌起复杂的感觉,不管怎么说,这个下属还是不错的,于是摒弃各种杂念,说道:“最近有宰相章惇,三番四次上书皇兄,直言我不学无术,浪迹花都,纨绔颓废,有损皇家威严,又说了各种坏话,诋毁本王形象!”
  蔡京听完装出一副义愤填膺的样子,一拍桌子道:“这个章惇,越来越不知道天高地厚,他难道不知天下是赵姓的天下,王爷是赵家的王家,他身为臣子的,有何资格说王爷的是是非非,我看他分明是不知好歹!”
  曾亮心中暗暗摇头,蔡京这人,之所以能够做到如此大官,就是凭着谄媚之能,敷衍主子。只看他刚才这番话,光是说章惇没资格说端王的是是非非,眼下之意,就是端王确实有是是非非,只是章惇说不得。
  端王何尝不知道这些道理,叹气道:“话是如此,但章惇身为宰相,位高权重,在朝中党羽众多,地位特殊,他说的话极有分量,如此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