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翠袖玉环-第1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带几人穿过磷峋怪石,又攀登十余丈峭壁,才到了一座仅可容一人爬行而人的洞口前面。
    青萍子四下一顾,道:“就是这里。”屈了双膝,当先爬行而入。
    江晓峰皱皱眉道,暗道:这是什么地方?……
    心中念头转动时,六燕,七燕已然紧随在青萍子身后,爬行入洞。
    王修微微一笑,紧随二女入洞。
    江晓峰也只好屈下双膝,爬入洞中。
    洞中本已黑暗,夜晚间,更是伸手不见五指。
    但江晓峰的感觉之中,觉出这深入山腹的石洞,愈来愈是高大。
    果然,耳际间响起了青萍子的声音,道:“诸位可以站起来了。
    但见火光一闪,王修晃燃了一个火熠子。
    火光下洞中情形,清晰可见。几人停身之处,已然高可逾丈。
    但奇怪的是,这座山洞,已到了尽处,除了入口之处外,三面都是石壁。
    青萍子行到一处壁角,用手一推道:“在下留此,替诸位守卫,诸位可以讲去了。
    江晓峰抬头看去,只见青萍子手推之处,开了一扇门户。
    敢情这石洞之中,还有暗门。
    江晓峰道:“道长为什么不进去呢?”
    青萍子道:“因为,这座石门之上,留有我们上二代掌门人的旨谕,凡我武当门下弟子,都不得入内。”
    江晓峰行近石门望去,果见石面上刻着:武当弟子,不得擅人。下面的署名,已然破损,江晓峰只能瞧到“上人”两个字,己然瞧不出上面写的什么?
    只听王修说道:“青萍兄,这留字,只限制武当门下弟子,在下有些不明白了。”
    青萍子道:“因为其他之人,很难到此,咱们爬越的后山,在过去本门曾派有十二个弟子守护。当我们决定投人天道教时,才把那一道关卡撤去,否则,咱们也不能轻易到此了。”
    王修道:“这后山一道关卡,专是为了防守这座秘洞么?”
    青萍子摇摇头,道:“就我所知,这座密洞本门之中,除我之外,还无别人知道,年后山上设下防守,是防止宵小进人武当山禁区之用。”
    王修道:“道长进过这扇石门么?”
    青萍子摇摇头,道:“没有,我们武当门中,戒规之严,不在少林寺门规之下。这石门之上,既有我们上两代掌门人留下的旨谕,贫道当然不敢轻入了。”
    王修略一沉吟,道:“江少侠,请在此稍候,在下先进去瞧瞧。”
    这时,王修手中的火熠子,一闪而熄。
    洞中,又恢复了黑暗,但听得青萍子的声音,传入了耳际,道:“王兄,这洞中可能有着潜伏的凶险。”
    王修道:“我知道,所以,我要一个人先进去瞧瞧。武当派崛起江湖,风头极健,一度有压倒少林派的声势。后来,虽然稍有不振,但和少林一直并称。百年来,江湖上的正义,均赖贵派和少林派在维持。前两代贵派中人,突然间又出了两位杰出的掌门人,又使武当声势一振,那人似乎叫指尘上人。”
    青萍子道:“不错,王兄对我们武当派的事,倒是清楚的很。”
    王修笑道:“兄弟这神算子的称呼,也不能让人白叫啊!江湖上各大门派中事,我王某虽然不敢说全部知道,但大部份我都知道一些。”
    语声一顿,接道:“贵派指尘上人,才绝一代,奇怪的是,他在江湖上出现不足二十年,忽然失踪不见,很久之后,才传出他物化的消息。适才兄弟看到这石门上的留名。大约是指尘上人了。”
    青萍子道:“不错,本门中对他老人家,极为尊重,所以,对他的留谕,不敢稍有违犯。”
    王修轻轻咳了一声道:“这就是啦,在下进了此门,快则半个时辰,至迟两个时辰,必有消息传出来。如是我在两个时辰之后,不见复出,诸位最好也不用再行涉险进去查看了。”
    江晓峰道:“慢着。在下和老前辈一起进去,万一遇上了什么危险,也好有个照应。”
    青萍子道:“石洞有凶险,虽是在下的猜测之词,但并非全无可能。王兄一人进洞,万一遇上变故确然应付不易,有江少侠同行,合力拒敌,自然好多了。”
    王修道:“好!江少侠请走在后面,在下开路。”侧身行人洞中。
    江晓峰紧随王修身后而人。
    行不过三尺,就嗅到一股古怪的气味。
    江晓峰道:“老前辈,这是什么气味?”
    王修道:“这座山洞不通风,似乎是一股腐霉的味道。”
    语声一顿,道:“我身上还有三枚火熠了,估算一枚燃烧的时间,大约一盏茶时光,咱们要省一点用。”
    江晓峰凝目望去,只见一片幽暗,目光所见,不过三尺左右。
    但闻王修接道:“江少侠,这座石洞之中,如若有什么隐密,也和那指尘上人有关……”
    江晓峰道:“老前辈何以会有此感觉呢?”
    王修道:“那指尘上人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的,他突然失踪,几年后才传出他物化的消息,但江湖上从未发现过他有什么遗物,在下为此化了很多工夫,一直未找出一点蛛丝马迹。刚才由青萍子口中证实那是指尘上人的遗笔,因此,在下想到,这窑洞定然和指尘上人有关。”
    江晓峰道:“原来如此。”
    王修道:“如若我的推断不错,咱们此番必然有很丰富的收获。”
    一面说话,一面又向前行去。
    又探人两丈左右,到了一处岔道所在,但闻轻微的叮叮之声,传人耳际。
    江晓峰道:“老前辈,这是什么声音?”
    王修倾耳听了一阵,道:“似是水声。”
    伸手燃晃了一个火熠子。
    凝目看去,只见面前两条岔道,一条转向右侧,一条转向左侧。
    叮叮水声,从右面岔道之中传来。
    王修回顾了江晓峰一眼,道:“江少侠,咱们应该从哪一条路走?”
    江晓峰答道:“这个晚辈没有经验,要老前辈决定了。”
    王修道:“咱们先到左面瞧瞧。”
    突然以极快的速度,向前行去。
    他手中高举着火把子,景物清晰可见,是以奔行极快。
    左面岔道,深约四丈,已到尽处,但见石壁拦阻,已无头路。
    王修一手举着火把子,一手在石壁之上敲打,直待一个火把子烧完,仍未听出有什么可疑之处,不禁轻声一叹,道:“到右面看看去。这位老前辈,果然是一位高手。”转身向来路奔去。
    江晓峰追在王修身后,心中暗道:大约他自觉选错了方向,心中有些难过,我心里虽然疑问重重,但此刻是问非其时了。
    两人转人右边岔道,两丈之后,突感脚上一凉。敢情石道之中,竟有积水。
    王修苦笑一下,道:“如若有人在水中下了毒,不论何等聪明的人,也无法逃过中毒之危。
    江晓峰怔了一怔,道:“你是说指尘上人?
    王修不理江晓峰的问说,人也停下脚步,停了一会,道:“唉!不用担心了,这水是活水,就算在水中下的有毒,经长年累月的排泄,在水中也不会留存了。”举步向前行去。
    但觉水势愈来愈深,过膝及腹,不大工夫,水已及胸。
    王修右手举着油布包好的火熠子,右手一晃,又燃了一枚火熠子。
    抬头看去,只见停身处的石道,宽约三尺,愈往里面,石道愈宽,目力所及处,石道已宽过丈五,水波荡漾,水色碧绿,似是越往里面走,水势愈深。这时,那叮叮之声,更加清晰,似乎是山腹中有一道细小的山泉,但因年月过久,积成了这一道深水。
    王修打量过水道形势,说道:“这水道有一处排出的地方,所以,虽然年代久远,它一直保持着一定的水量。
    江晓峰道:“造物神奇,不可思议。如是这重山坚壁之中,没有一种排水所在,这座石洞,早已到处积水,青萍子也不会带咱们来此了。
    王修道:“江少侠,认为这石道中积水,完全是天然形成的么?
    江晓峰道:“难道会有人在山腹之中,凿出一条水道来,把水引入石道中积存起来?
    王修道:“不错,只是他选择了一个天然地形。如若这石道中的积水,出于天然景象,那么该有千万年了,纵有小泉,亦已被水冲破,岂会是此刻这等形势。
    江晓峰道:“照老前辈说法,是有人故意弓冰至此了,那么他的用心何在呢?
    王修道:“阻止人进去,见此积水,大部份人,都会望而止步,退出石洞了。”
    江晓峰道:“他阻止旁人进去,是有原因了。”
    王修道:“我们先确定这石道中的积水,是人工引来,再推想他的用心,是阻止旁人进入,就可得出一个结论:这石道尽处,定然藏着一桩隐密,不欲旁人瞧到、取得。”
    江晓峰点点头,道:“老前辈推断有理。”
    王修道:“目下,只有一个困难了,这石道中水有多深,此刻水已过胸,如若咱们再向里面走,水势可能更深。那安排这积水的人,真如存心断绝别人进人,他尽可毁去水道后面存放的隐密,但他不作此想,却又费尽心机,布置了这样一座水道来阻人进人,算起他的用心,并非是绝对不准人发觉那桩隐密。”
    江晓峰道:“老前辈言外之意,那是说咱们再往前走。也不会遇上危险。”
    王修道:“他希望晚一代武林人物中,能有人了解他的用心,但能够了解的人,却不一定是精通水性的人啊!这一点,他应该想到才是。”
    他手中高举着火熠子,清晰的可见他脸上一片虔诚的表情。几句话似祈祷,又似自慰。
    江晓峰轻咳了一声,道:“老前辈精通水性么?”
    王修摇摇头,道:“完全不会,江少侠又如何?”
    江晓峰道:“晚辈也不会游泳,不过这石道中水势不大,咱们就算不会游泳,也不致于会被淹死此中。”
    王修沉吟了一阵,道:“如若这是他有意的布置,只怕不会如此简单。”
    这时,手中的火熠子又已燃完,火光一闪而熄。就在那火光熄去刹那间,江晓峰隐隐瞧出,王修的双目中闪起一道神采,似乎是他突然之间悟出了什么。
    但闻王修的声音传入耳际,道:“江少侠,你站着别动。”
    江晓峰远足目力望去,只见王修身子停在原地,但却不停的摇动。
    这洞中虽然黑暗,但江晓峰目力过人,两人相距又近,江晓峰全神贯注,仍然可见那王修的举动。
    初见王修的举动,心中甚觉奇怪。但江晓峰究竟是聪明之人,略一沉思,已想出原因。王修是一脚着地,一脚在四下探索。
    只见王修身子向前移动了一步,水又深了一些,积水已然过胸及肩。
    片刻之后,王修又向前行了一步。
    水势已然深及脖子,王修如若再往前走,必将被水淹没。
    江晓峰心中大急,说道:“老前辈小心一些,不要涉险。”
    但王修却似是充满了信心,不理会江晓峰的劝告,仍然向前探索。
    只见积水已及唇间,王修为了避开水势,不得不仰起头来。
    突然王修发出喜悦的声音,道:“这就对了,这就对了”
    身子陡然间高出许多,积水也忽然间落及胸下。
    江晓峰道:“老前辈找到了什么?”
    王修道:“接脚的石墩!这就证明了我的想法,这水道之中,除了积水之外,还有着别的布置,就算精通水性的人,如若他的智慧不够,冒冒失失的闯过去,亦必为水中的机关布置所伤。”
    语声突转严肃,接道:“江少侠,你能看清楚我停身的位置么?”江晓峰道:“看得清楚。”
    王修道:“那很好,记着我落脚的位置。这石墩足足有半尺见方,应该是不难找到。”
    话声甫落,身子陡然由水中飞起。江晓峰看他跃飞的方向,并非是奔向正前方,而是斜向右面飞去。他心中已默记了停身的方位,生恐忘去,立时双足用力,飞身而起,落在王修适才停身之处。
    果然,落足处有一块半尺见方的石墩。转眼看去,只见王修停在石墩前面五尺左右之处,那距离早已超过一个人跨步而行的能耐,奇怪的是,那王修怎能掌握的如此准确,一跃之间,正好落在那落足石墩之处。正待发问,王修已抢先说道:“这段距离稍远,江少侠看待清楚么?”
    江晓峰道:“处久了黑暗,眼力似是已能适应,晚辈可以分辨出老前辈的停身所在。”
    王修道:“那很好,你记清楚我的位置,不能有一点差错,我已证实很多推想,如是失足出错,很可能触发这水底的机关。”
    江晓峰奇道:“老前辈可知这水底之中,有着什么样之机关布置?”
    王修摇摇头,道:“这我不知道,但我可以断言水底之中一定有,而且那机关十分恶毒,人如触及,十九必死。”
    江晓峰啊了一声,未再多问,暗中提气准备,心中暗算那王修停身的位置,只待王修飞身跃起时,自己立时跟踵落下。
    那知王修竟然站在原地,良久之后,仍然不动。
    江晓峰忍了又忍,最后仍是忍不住,叫道:“老前辈……”
    王修如梦初醒般啊了一声,接道:“我想到了很多事,也许我们会在这水道之内,找出和蓝天义有关的隐密。”
    江晓峰怔了一怔,道:“和蓝天义有关的隐密?”
    王修道:“不错,如是咱们的运气好,也许咱们会找您一举间消除江湖纷争的方法。”
    江晓峰愈听愈奇,心中更是不解,正待再问,王修已接口说道:“这只是我的想法,目前还没有法子证实。此时,咱们正处于危险之境,必得集中心神,才可越渡险境。”
    话落口,人已飞身而起,斜向前面飞出。
    江晓峰只好集中心神,飞身而起,落向王修方位。
    在王修引道之下,两人连越过十二个石墩,已到水道尽处。
    王修晃燃了最后一个火折子,幽暗的石洞,顿然大亮。
    凝目望去,只见水绿之上,一座平整的石台,端坐一个身着道袍的黑髯道人。
    那道人身前,有一座石案,两侧各有着一座石鼎。
    江晓峰骤见有人盘坐,不禁一怔,失声道:“原来这里有人?”
    王修纵而起,跃落在石台之上,凝目望去,只见那道人面目枯乾,只见人形,显然早已死去。当了应道:“只是一具枯尸。”
    江晓峰随后跃落石台,两人身上衣服都已湿透,水珠点点,滴落在石台之上。
    王修举起火折子,迅快的打量了一下四面的形势,默记心中,才转向石鼎之中望去。
    江晓峰行到那具枯尸前面,仔细端详了一阵,道:“他似是死了很久,何以肉尸竟然不化,而且看上去也未腐烂。”
    王修接道:“道理在这石鼎中了。他在坐化之前,在这石鼎之内,燃起了一些逐虫保尸的药物,放人泉水,使猛兽穿山甲等不能进入这石道之内。那乐物慢慢的燃烧,尸体慢慢的干枯,他早已算好了药物的份量,这药物烧完,他的尸体,也正好枯干硬化。”
    江晓峰道:“老前辈的见识,的是叫人钦敬,如是叫在下来想,想破脑袋,也想不出原因何在。”
    王修道:“这最后的一枚火折子,还可燃烧片刻时光,咱们要在这极短的时间内,找出这石台的隐密。”
    这突出的石岩,长不过八尺,宽不足一丈,四面都是石壁,除了那具枯尸之外,只有一张石板作成的供台,和两座石鼎,除此之外,再无其他之物了,景物简单,一目了然。
    但两人仍然仔细的瞧了一遍。
    刚刚看完石台上的景物,火折子也同时燃完熄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